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納蘭全詞> 念奴嬌 宿漢兒村

念奴嬌 宿漢兒村

  無情野火,趁西風燒遍、天涯芳草。榆塞①重來冰雪裡,冷入鬢絲吹老。


  牧馬長嘶,征笳亂動②,併入愁懷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損多少③。


  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文園憔悴后④,非復酒壚風調⑤。回樂峰寒⑥,受降城遠⑦,夢向家山繞。茫茫百感,憑高唯有清嘯。


  【註解】


  ①榆塞:出自《漢書·韓安國傳》:「后蒙恬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竟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後世用「榆塞」泛指塞外、邊關。


  ②征茄:離人所吹的胡茄,其音悲涼。


  ③庾郎:指北周詩人庾信,借指多愁善感的詩人。瘦損:消瘦的樣子。


  ④文園:指漢司馬相如,因為司馬相如曾經出任文園令。《史記》曰:「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與卓氏婚,饒於財。其進仕官,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閑居,不慕官爵。」


  ⑤酒壚:賣酒的地方放酒瓮的砌台,也借指酒肆、酒館。


  ⑥回樂峰:是一座位於回樂縣境內的山峰。回樂縣在唐代時隸屬靈州,是朔方節度治所,在現甘肅靈武的西南方。


  ⑦受降城:為城名,漢唐築以接受敵人投降,因此得名。漢故城於現內蒙古烏拉特旗北,唐築有三城,中城於朔州,東城於勝州,西城於靈州。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典評】


  詞人扈從聖駕出使塞上,路上見到的都是蒼茫景象,心中不由地五味雜陳:無情的野火與秋風結伴燒遍了無盡的芳草。又來到塞外,風雪肆虐,冷風椎骨。聽著戰馬的嘶鳴聲,悲愴的號角聲,令人不免傷心欲絕,就像庾郎難抒愁緒,導致身心俱疲。就像春風得意之人,也是絕難承受這荒煙冷日的凄苦景色,又何況是像司馬相如那麼不復從前風采的疾愁之身呢?離人在這苦寒之地更容易思念起自己的故鄉,想來愁思茫茫,無處傾訴,唯有登高遠嘯方可一展愁眉。


  納蘭詞中經常出現庾信這個典故人物。庾信,字子山,曾經受封「開府儀同三司」,所以人們稱之「庾開府」。本來庾信是梁朝官員,在他出使西魏時,西魏竟然滅了梁國。庾信的父親是梁代著名詩人庾肩吾,庾信從小跟隨父親在蕭綱宮廷行走,而後又與徐陵共同擔任蕭綱的東宮學土,一起創出「徐庾體」,久負盛名,是著名的宮廷作家。西魏國主賞識庾信的才識,把他強留下來。後來北周又取代了西魏,也非常器重庾信。可庾信終生都為入仕敵國而愧慚萬分,在悲憤中結束了一生。


  通讀這首《念奴嬌》,如同庾信揮就的詩詞,字裡行間有著非常濃重的亡國愁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