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再贈梁汾,用秋水軒舊韻①。


  酒涴青衫卷,盡從前、風流京兆②,閑情未遣。江左知名今廿載③,枯樹淚痕休泫④。搖落盡,玉蛾金繭⑤。多少殷勤紅葉句,御溝深、不似天河淺⑥。空省識,畫圖展。


  高才自古難通顯。枉教他、堵牆落筆,凌雲書扁⑦。入洛游梁重到處⑧,駭看村莊吠犬。獨憔悴、斯人不免。袞袞門前題鳳客,竟居然、潤色朝家典⑨。憑觸忌,舌難剪。


  【註解】


  ①秋水軒:明末清初孫承澤的別墅,位於都城西南隅。


  ②京兆:指京師所在地,這裡指北京。


  ③江左:古時以東為左,江左也叫「江東」,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也指東晉、宋、齊、梁、陳各朝統治的全部地區。梁汾是江蘇無錫人,故云。


  ④枯樹:凋死的樹,這裡指南朝梁庾信《古樹賦》。泫:落淚。


  ⑤玉蛾:白色的飛蛾,比喻雪花,也比喻燈火。


  ⑥御溝:流經皇宮內苑的河溝。天河:就是銀河。


  ⑦堵牆:指圍觀者密集眾多,排列其阿里像一堵墻。凌云:原為讚揚庾信筆勢超俗,才思縱橫出奇,後人用「凌雲筆」泛指為文作詩的高超才華。


  ⑧入洛:指晉陸機、陸雲兄弟入洛的典故。陸氏二人於晉太康末自吳入洛,得以發跡,但最終被讒遇害,詩見《晉書·陸機傳》。游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後人用來比喻仕途不順。


  ⑨題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


  安後來值康不在。喜(康兄)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為欣,故作『鳳,字,凡鳥也。朝家典:朝廷的典策。


  【典評】


  在那時,《金縷曲》這個曲牌很盛行,納蘭自己也經常使用,只是這一篇不同於其他,它是「用秋水軒舊韻」。秋水軒原來是明末孫承澤之別墅,建在京城西南方,有江湖曠朗的佳妙。清初周亮工的兒子周在浚居住在京城,孫氏吧別墅借給他住。康熙十年秋,周在浚自己作為座主,主持一個大型唱和活動。參加的人有二十多位,由曹爾堪開題第一個唱,填了—首《賀新郎》。龔孝升等人積極響應。現在閱讀《定山堂集》,發現先後填了二十三首,可以說是洋洋大觀了。並且都是以「卷」字韻開頭,以「剪」字韻結尾。由此海內名土紛紛爭著填這個詞調。後來編輯成為《秋水軒唱和詞》。


  納蘭這首詞是用秋水軒舊韻表達自己的心志:才華卓絕,橫空出世的風流人物竟然只能為朝廷粉飾太平,怎不叫人氣憤!即便對朝廷有冒犯的言論,乃至於招來禍災,卻仍不改正直不阿的本性。顧貞觀比納蘭大近二十歲,在納蘭這樣的年齡,已輸江南才子了。然而,能做官的,不一定有才;有才的,不一定能做官,顧貞觀就是後者。這個人滿腹經綸,胸懷抱負,但不圓滑、不懂得官場之道理,做官時間不久就被排擠,氣憤地辭官而去。庾信是文壇大宗師一類的人物,杜甫說他「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納蘭用庾信比梁汾,可見對梁汾的評價是多麼高了。


  納蘭的家庭是官宦人家,耳濡目染,對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互相爭鬥早就看得清楚。他實心實意地勸告自己的朋友「兗兗門前題鳳客,竟居然、潤色朝家典」,像你這樣有真能耐的人,去當官也不會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只是讓你給朝廷裝點門面而已了。「題鳳客」指嵇康,又是一位古代聞名的才子。第一把梁汾比作庾信,第二把梁汾比作嵇康,梁汾在納蘭心目中的位置位就能看出來了。


  清代統治者對文化抓得很緊,書生隨便發牢騷是要被殺頭的,納蘭家世顯貴,如此公開寫詩撫慰朋友也是擔冒著風險的,他很清楚,只是他「憑觸忌,舌難剪」。納蘭這牢騷,既是為梁汾發的,也是為自己發的——「潤色朝家典」的「題鳳客」太多,納蘭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