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淥水亭秋夜①
水浴涼蟾②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③。好天良夜④酒盈樽⑤,心自醉,愁難睡。西南月落城烏起。
【註解】
①淥水亭:指納蘭性德家裡的池畔園亭。淥水,清澈的池水。
②涼蟾:指水中的月亮。
③金波:指水裡的月光。
④好天良夜:好時光,好日子。
⑤樽:古時用於盛酒的器具。
【典評】
納蘭特意寫過一首描寫淥水亭的小詩《淥水亭》:野色湖光兩不分,碧雲萬頃變黃雲。
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閑亭掛夕曛。
生動地描繪出了淥水塘與淥水亭的景緻,簡直不弱於仙境。住所尚且如此特別,也就可以理解納蘭的一身奇骨了。
納蘭在秋夜時分作下這首詞。開篇就勾勒出了一幅幽冷動人的畫面:「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月色倒映在池中的清澈水波里,秋風徐徐吹起了片片漣漪,月光如華,水面上折射出了碎金般的光影。
此處的「涼蟾」代指月亮,神話中的月亮上有廣寒宮和玉蟾蜍。而「魚鱗」也並非真的魚身上的鱗片,而是形容水面折射的月光很耀眼。「涼蟾」、「魚鱗」、「金波」這一系列意象成功地描繪出了一幅秋夜靜好的畫面。
趁著這好時光,本來應當邀三兩知己,把酒言歡,促膝長談,可詞人筆鋒一轉,樽已滿,人自醉,很有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無限落寞。納蘭出身名貴,儘管詩詞中總流露出悲痛之情,實際他終生都未經過什麼大風大浪,只為情傷。作為滿人,納蘭卻迷戀漢家文化,而且與很多漢家的落魄文人相交甚篤;其父為權傾一時的明相,他自己也是扈從皇帝的一等侍衛,可卻一心只想恬靜從容;他能文習武,可生性憂鬱,熱衷以詩詞排解苦悶。各種因素使得納蘭具有一種嬌柔氣質,就算日後成為武將,也無法修成李太白那種「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豪情。
獨自賞著這幅秋夜美景,心早已醉了,可心中卻偏偏湧上一股無名愁緒,「心自醉,愁難睡」,直到看盡了月起月落,東方破曉,沒料到竟然整夜無眠。以樂景寫悲情,滿心的惆悵之情和這清靜閑適的月色形成了鮮明對比,景越美,便襯得心越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