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
暗憐雙紲鬱金香①。欲夢天涯思轉長。幾夜東風昨夜霜②,減容光③。莫為繁花又斷腸。
【註解】
①紲:拴、縛,這裡指雙花並蒂而生。鬱金香:供觀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闊披針形有白粉,花色艷麗,花瓣倒卵形,結蒴果。
②霜:水汽在溫度很低時出現的一種凝華現象,與雪相似。此處意為殘敗。
③容光:臉上的光采,亦引申為事物的容貌。
【典評】
「雙紲」二字解法頗多,一般作作雙枝之解——並蒂綻放的鬱金香,隱約含有連理枝的意思,更襯得納蘭形單影隻的孤苦無依。歷史還有一種解法認為「雙紲」是代指古時女子的襪子。相傳古時有一種與衣服相連的女襪,而「紲」的本意就是將襪子與衣服連接起來的那條絲繩,在此借指整個襪子,「鬱金香」可能則是襪子上面的花紋,所以這裡的「雙紲鬱金香」應該是指女子之物。認真思量,似乎后解與詞的意境更加一致,因此耐人尋味。
開篇一句「暗憐」,看到雙生雙開的並蒂花,不禁想起了陳年往事,思念越深心中的悲苦就越重。是不是這雙鬱金香含著什麼深刻的情思?納蘭又為何猶抱琵琶,欲語還休,只能暗暗地任由心中的悲思與無處訴說的「憐」」輾轉反轍?花殘了幾分,柔腸便有幾分醉,令人慾作天涯之思。好一個欲夢天涯!什麼是欲?納蘭的欲就是一個此生絕難實現的夢想,一個對亡妻作出的無法實現的誓言。他不想得到什麼,只渴望著挽回那些失去的,卻遙遙無期。
無從考證此調作於何時,東風竟吹來了寒霜。古詩詞中常用東風指代春風,多用於萬物回春之時,融合生機之意。如此就應將東風理解為「鬱金香」的春天,可為何納蘭會說「幾夜春風昨夜霜」?許是春寒料峭時。假如說「雙紲鬱金香」所指為女子之物,那麼這東風吹來的寒霜就能可以理解為詞人的心愛之人香消玉損,這也吻合納蘭的切身經歷。
這首小詞言辭清淡,沒有悼亡詞厚重的悲痛,淺而婉轉,意味深長。末句「莫為繁花又斷腸」,不要再為花朵的凋殘而徒增煩惱了,是詞人對自己最無奈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