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納蘭全詞> 鵲橋仙 七夕①

鵲橋仙 七夕①

  乞巧樓空②,影娥池冷,說著凄涼無算。丁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余縫綻③。


  蓮粉飄紅④,菱絲翳碧,瘦了當初一半。今生鈿盒表予心⑤,祝天上人間相見。


  【註解】


  ①七夕: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據傳天上的牛郎和織女會在每年的這個夜晚相見。


  ②乞巧樓:乞巧的彩樓。乞巧,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荊楚歲時記》有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網瓜上,則以符應。」又,《東京夢華錄·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陣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③縫綻:縫補破綻,此處是縫製的意思。


  ④蓮粉:蓮花。


  ⑤鈿盒:用金、銀、貝、玉作為裝飾的首飾盒。據傳是唐玄宗贈予楊貴妃定情之物,泛指情人間的信物。


  【典評】


  納蘭的妻子盧氏,出身名門,賢良淑德。她和納蘭二人相親相愛,卻在婚後三年猝然去世。


  七夕是古代女子的心水節日。每年七夕到來時,青年女子都會準備果品去焚香拜月,為自己的一雙巧手祈求一段美滿姻緣,嬉戲打鬧,非常快樂。去年的現在,猶記盧氏樓上拜月的倩影,而泛舟賞月的浪濤卻早已無跡可尋。當別家的樓閣里都回蕩著女子的歡聲笑語時,納蘭家的亭台池榭里卻充滿了詞人悲愁的嘆息。


  七月正是夏末秋初,池中的藕花幾次綻放幾次零落,層層疊疊,新花舊朵接踵而生。


  本來是尋常的新舊更替,每年都是這樣,詞人卻說「蓮粉飄紅,菱花掩碧,瘦了當初一半」。


  用「瘦」來形容花朵凋零,大多是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得知的。可能納蘭傷情更悲,他在這滿目殘蕊的季節時吟誦此篇時,已經與妻子陰陽永隔了;至少李清照的丈夫身在人世——至少,當她寫下那首詞時還身在人世。


  林語堂為《浮生六記》作序時不由地暗想「這位平常的寒士(沈復)是怎樣一個人,能引起他太太這樣純潔的愛」。納蘭並非尋常寒士,假如是像沈復那樣的寒士,也肯定會如沈復那般得到妻子深切而真摯的愛戀。


  看「丁寧休曝舊羅衣」一句,納蘭出身名貴,家中錦衣輕裘不知多少,他竟然會記住那件舊衣,而且反覆叮囑僕人別把那件舊衣拿來曝晒,非常珍視。只因為「憶素手為余縫綻」。那件舊衣上載滿了有你的回憶,不想讓時間的灰塵沾染它。更害怕那衣衫上細碎的針腳引起我對你痛徹心扉的想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