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堠雪翻鴉①,河冰躍馬,驚風吹度龍堆②。陰磷夜泣,此景總堪悲。待向中宵起舞③,無人處、那有村雞。只應是、金笳暗拍④,一樣淚沾衣。
須知今古事,棋枰勝負,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⑤,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⑥,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⑦,流去幾時回。
【註解】
①堠:古代打探敵情的土堡,或者記里數的土堆。
②龍堆:白龍堆的略稱,古時西域沙丘名。漢揚雄《法言孝至》:龍堆以西,大漠以北,鳥夷獸夷,郡勞王師,漢家不為也。
③中宵起舞:中夜起舞。《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④金茄:胡茄的美稱,一種古時北方少數民族的管樂器,其聲悲愴。
⑤蠻觸:《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後有「觸蠻之爭」之語,常以喻指為小事而爭鬥者。
⑥青史:古代用竹簡記史,因此後人將史書稱作青史。
⑦混同江:指松花江。
【典評】
納蘭隨康熙帝出巡關外,到達混同江一帶,作下這首《滿庭芳》。這個地方正是滿族各個部族在入關前彼此吞併的戰場,詞人面對古戰場抒發了滿腔憂憤:站在這古戰場的遺址上,滿目皆是荒蕪悲凄的景象,心中不由湧起陰森之感。本來懷著祖逖聞雞起舞的摯心,可卻尋不著村雞,只聽見陣陣金笳音,不由地淚流滿面,無限悲凄。從古至今,一切勝敗得失都像風中雲煙一樣飄散而逝。所有的紛爭、功勛最後無非只是幾行青史,除去那矗立在夕陽下的殘碑斷碣外,什麼都抵不過流逝的時光,就像那松花江水一樣,奔騰到大海中后歸來無期。
野煙裊裊,殘碑林立,那些功名還有什麼重要?當年那血流成河的廝殺,無非只是蠻觸相爭。「斜陽下、斷碣殘碑」,納蘭筆下的蒼茫哀愁,令人不忍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