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諂媚的蘿蔔
阿豆露出個複雜難辨的笑容,看向張眉壽,道:「姑娘,今早府里來了道聖旨……」
「是什麼旨意?」張眉壽忙問。
「皇上要召兩位小公子進宮,說是要封為御前,御前……」阿豆乍一下有些想不起那個職位。
「御前什麼?」阿荔神情不安。
御前侍衛未免太小,御前太監……也不至於吧?!
好歹是官宦子弟來著!
「……是御前煉丹童子!」阿豆總算想了起來。
「煉丹童子?!」阿荔剛鬆口氣,卻又赫然瞪大了眼睛。
這是要她家公子去幫著煉丹,還是……要拿她家公子去煉丹?!
阿荔頓時腦補了兩隻胖蘿蔔被洗的乾乾淨淨,即將要被丟進丹爐中的可怕場景。
剛坐下的張眉壽,立即起身,要去海棠居。
卻聽阿豆說道:「姑娘,二老爺二太太此時應當都在松鶴堂中,正同老太太商議此事呢。」
張眉壽便直接去了松鶴堂。
松鶴堂中,除了不在家中的張敬之外,一家人大大小小几乎都到齊了,便是宋福琪也在。
到底這消息來得過分突然,大家多少都有些不安的揣測。
張鶴齡兩個此時站在母親身邊,眼睛還有些紅紅地,顯然是剛哭過不久。
無關其它,只因這兩個先前同阿荔想到了一塊兒去,畢竟論起煉丹,他們根本不會——待互相瞧了瞧對方白白嫩嫩的樣子,雙胞胎兄弟互相心生默契,頓時嚎啕大哭起來。
不得了了,皇上一心想成仙,多年沒能如願,現在竟要靠吃漂亮的小孩兒了!
好在,經張巒證實之後,很快便闢謠了。
兩個蘿蔔這才知道,只是守著煉丹爐的那一種,並不會被吃掉。
於是,緩過神來的蘿蔔此時開始關心起了新的問題。
「父親,皇宮裡會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嗎?」
張延齡認真地問。
張巒發愁地嘆了口氣。
皇上究竟看中了他家兒子什麼?
見根本無人回答他們的問題,張鶴齡遂看向一旁的張眉壽。
「二姐,你曾是進過宮的——宮裡是不是有許多好吃的?」蘿蔔問起這個,顯得很是鍥而不捨。
「自然有。」
二人頓時眼睛放亮。
可旋即,又聽自家二姐補充道:「但與你們無關。」
蘿蔔頓時滿眼怨念。
「蓁蓁說得沒錯。」張老太太看向兩個孫子,正色交待道:「你們只是奉旨入宮做煉丹童子而已,若是因吃而壞了宮裡的規矩,豈還了得?」
到那時,只怕真正是有的吃了——吃板子!
她算是看明白了,貪吃或將成為兄弟二人進宮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宋氏對此也頗為擔憂。
這倆貨平日里單是一日三餐還不夠,點心小食也不能斷。
據小廝說,有時便是吃撐了在府里遛彎兒,遛著遛著也能遛到廚房裡去。
這做派,日後進了宮,該不會要結伴去御膳房中偷吃吧?
「那麼大一個皇宮,總不能還不叫人吃飽吧?」張鶴齡皺緊了眉。
張延齡眼珠子滴溜溜轉了轉,則道:「三哥,這有什麼難的,咱們每日都能見到皇上,待將他哄開心了,還愁沒有好吃的?」
張鶴齡聞言眼中重新有了希望,忙不迭點頭道:「對,我如今會的可多著呢……投壺、下棋、讀話本,實在不行,我還可以學唱曲兒呢!」
二人就此謀划商議起來。
張眉壽深深地震驚了。
小小年紀,如此諂媚究竟是為哪般?
她眼前忽然就閃過了前世這倆做舅舅的,給做皇帝的外甥送蛐蛐兒、送歌姬的過往。
這一刻,她總算深刻地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狗改不了吃屎。
哪怕二人如今還算好學勤奮,可傾全家之力,再加個祝又樘,所能掰正的,果然也只是有限。
不止是張眉壽,便是其他人,此時看著兩個認真商議要如何討好皇上的蘿蔔,亦是神色複雜。
原來有些人為了吃,竟是可以什麼事情都做得。
張眉箐慚愧地低下頭。
是她做了不好的榜樣……
但是,她又怎能料到兩個堂弟會如此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宋氏也只能無奈嘆氣,默默決定待會兒定要將二人揪去海棠居,好生『教導』一番。
察覺到大家異樣的視線,張延齡理直氣壯地道:「求人不如求己,想要什麼憑自己本事去拿——這可是二姐教我們的呢!」
畢竟二姐在家中是頭號得寵的人物,將她搬出來最合適不過。
張眉壽額角跳了跳。
她是教了……可鬼知道他們要這麼用?!
看著這樣的孫子,聽著這樣的話,張老太太甚至覺得有點上頭。
「老大媳婦,你先將他們帶回去吧……」
她要緩一緩,認真捋一捋此事的利弊與對策。
早有此意的宋氏應下來,讓趙姑姑一手一個將人帶離了松鶴堂。
紀氏見狀,也帶著女兒跟了過去。
能不能幫著大嫂教導侄兒並不重要,她主要是不想讓女兒和那宋家表公子離得太近。
張眉箐深知母親心思,乖乖地跟在母親身後,沒有回頭。
宋福琪敏銳地察覺到紀氏的態度,心中疑惑不禁更深。
當下,他也尋了藉口離去。
「話說回來,至今我也沒想明白皇上的用意。」張老太太話是同大兒子說的,眼神卻看向二孫女。
畢竟出了這樣的事情有些令人頭疼,看看賞心悅目的二孫女多少能緩和一下心緒。
張巒莫名領會到母親的用意,心情不由有些沉重。
難道真是他年老色衰了嗎?
怪不得芩娘近來待他比不得從前熱情,荷包都舊了,也沒見給他綉新的。
張巒在心底嘆了口氣,嘴上卻仍要答著母親的話:「母親不必過分憂心,依兒子之見,只要不是被大國師挑中的——此中便也無甚太值得去深想的。」
在他多方打聽之下,得知真正的煉丹童子在大國師的親自挑選之下,已經被送進宮去了。他家這倆,十之八九就是個替補品。
只是這替補品,恰巧是皇上自個兒看中的,便是聖旨上也說這倆小子有福緣。
張老太太聽著兒子的話,再看著面前的二孫女,和一旁站著的長孫,心中忽然有了個靠譜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