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千古奇英> 101、東方有條江,遙遠的東方有條河2

101、東方有條江,遙遠的東方有條河2

  “高原第一高手”在吞並象雄(羊同)、蘇毗等部以後,即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遣使通貢。太宗皇帝也派行人馮德遐前往撫慰,以示回報,鬆讚幹布十分高興。他聽說突厥、吐穀渾皆添列唐朝附馬之位,得尚公主,於是便派使者隨馮德遐一起,帶著珍寶去長安請婚,太宗未許。使者返回後,告訴鬆讚幹布說:“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穀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鬆讚幹布怒,遂派兵擊吐穀渾,吐穀渾難以抵擋,便逃至青海湖一帶,其國人畜皆為吐蕃所掠。於是,吐蕃軍攻破黨項、白蘭諸羌,率其眾20餘萬,屯兵於鬆州(治所在今四川鬆潘)西境,直接麵對唐朝,並聲言要迎娶公主,不允即當入寇。隨即進攻鬆州。鬆州都督韓威輕騎夜襲,反被打敗。唐太宗認為事情非同小可,即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5萬人同時進擊。牛進達的先遣部隊從鬆州夜襲吐蕃營地,斬首千餘級。鬆讚幹布畏懼,引兵而退。然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唐太宗許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之。唐蕃雙方相安無事。唐太宗、鬆讚幹布去世以後,吐蕃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吐蕃的軍事擴張與掠奪進入新的階段。


  公元650年,鬆讚幹布去世,其子早死,其孫芒鬆芒讚即位,年紀尚幼,國事皆委祿東讚。這祿東讚即噶爾東讚,乃鬆讚幹布時期的大相,曾為鬆讚幹布重新兼並蘇毗、羊同並建立軍政製度與區劃、完善法律以及對外擴張立下過汗馬功勞,顯示了非凡的才能;而且噶爾東讚還為鬆讚幹布迎娶了尼泊爾墀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更顯示了他傑出的智慧。噶爾東讚的顯赫功績為他的家族權傾吐蕃打下了基礎。《舊唐書》稱“祿東(讚)姓菇(即薛,音ngat,藏文mgar),雖不識文記,而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製,吐蕃之並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噶爾東讚專權時,向南征服了珞地(即珞巴人居地),向北出兵於闐,並親赴視察。在東北部,最突出的戰績是攻滅白蘭、黨項羌,吞並吐穀渾,威脅唐朝與西方交往的命脈——絲綢之路。其時,唐朝剛打敗西突厥,疏通了絲路,夾在唐蕃之間、扼守青海和且末、若羌等絲路南道要隘的吐穀渾,成為唐蕃爭奪的一個焦點。吐蕃吞並白蘭以後,曾在657年和678年連續向唐朝遣使,為年輕的讚普芒鬆芒讚請婚,並探聽唐朝的意旨。659年,噶爾東讚親自統兵進攻吐穀渾,達延莽布支於烏海之“東岱”與唐將蘇定方交戰,被打敗,達延莽布支本人也戰死。但從659年以後,噶爾東讚每年要前往吐穀渾視察,為自己培養出以素和貴為首的親蕃勢力。663年,噶爾東讚再發大兵進攻吐穀渾並滅之。吐穀渾王諾曷缽的唐弘化公主率千帳人馬逃至唐境涼州。唐朝雖然詔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獨孤卿雲等屯涼、鄯,左武侯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為諸軍節度以定其亂。但是,那隻是防禦性的,立國350年的吐穀渾就這樣被吐蕃吞並,吐蕃直接與大唐的西域、河西及隴右相鄰,絲綢之路自此開始不寧。


  噶爾東讚還把目光瞄向了北方和東北方,直到他667年去世為止,每年要前往吐穀渾視察。其中665年還派人至唐朝請和修好,並乞賜赤水之地以供畜牧,被唐朝拒絕。667年,吐蕃又攻破唐朝設置的“生羌”十二州,控製了青海大部分地區。


  噶爾東讚有五個兒子,長曰讚悉若(讚聶);次欽陵,次讚婆,次悉多於,次勃論。噶爾東讚去世後,欽陵兄弟複專其國。首先是讚悉若(藏文為Btsan-snya)被讚普與眾論相商議後,任為大相,繼其父職。這一時期吐蕃的軍事擴張進一步加劇,其重大戰績主要是攻陷唐朝西域四鎮和在青海大敗**。670年四月,在西域屢次攻掠的吐蕃軍終於得勢,攻陷西域十八州,“又與於闐襲龜茲拔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陷之。(唐朝)罷龜茲、於闐、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鎮。”為擺脫這一危局,吸引西域蕃軍並奪回吐穀渾故地,唐朝於同年同月“詔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右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率眾十餘萬以討之。”但由於將帥不和,舉止不協,**在大非川為欽陵所部吐蕃軍打敗。致使唐朝欲牽製西域蕃軍和使吐穀渾複國的願望同時落空。嗣後,唐蕃戰鬥不絕,使者往返不斷。但總體來看,唐朝雖有小勝,卻未能遏製住吐蕃內侵的趨勢。而且吐蕃還在其東境征服各個部落,兼並西洱河諸蠻。其時,“吐蕃盡收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鬆、茂、崔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裏,自漢魏以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讚悉做了18年大相之後,於685年去世。噶爾東讚的次子欽陵(Khri-vbring)繼任大相,繼續進行軍事擴張。這一時期,唐朝抵禦吐蕃的戰爭一度出現轉機,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年),吐蕃大首領葛蘇率其所屬貴川部落請降,則天皇帝令右玉鈐衛大將軍張玄遇率精兵2萬人充安撫使以接納之。師進大渡河,葛蘇事泄,為本國所擒。又有大首領咎捶率羌蠻部落8000餘人至張玄遇管地,請求內附,張玄遇以其部落置葉川州,以咎捶為刺史,並在大度西山刻石紀功而還。長壽元年,公元693年,唐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之眾,收複龜茲、於闐、疏勒、碎葉等四鎮,並在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發兵以鎮守。


  噶爾家族的專權既導致了不甚兵戎之苦的人民的怨憂,也引起吐蕃貴族上層的不滿,尤其是讚普的仇視。《舊唐書?吐蕃傳》說,吐蕃自論欽陵兄弟專統兵馬,欽陵居中用事,諸弟分據各方,讚婆則專在東境,與唐朝為鄰,三十餘年,常為邊患。噶爾氏諸兄弟皆有才略,諸蕃懼之。則天皇帝聖曆二年(699年),年及成人的讚普墀都鬆(器弩悉弄)遂與大臣論岩等密圖之。當時欽陵在外,讚普假稱要打獵,召兵逮捕欽陵親黨2000餘人殺之,派遣使者召欽陵和讚婆,欽陵舉兵抗擊,讚普親自征討,欽陵部下按兵不動,欽陵無奈自殺,其親信同日自殺者100餘人。讚婆率數千人其兄子莽布支投歸唐朝。武則天遣羽林飛騎到郊外迎接,授讚婆輔國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歸德郡王。死後贈特進、安西大都護。噶爾氏在吐蕃的專權從此結束。


  然而,噶家族的覆滅並沒有結束唐蕃之間的軍事紛爭,吐蕃依然與唐朝在西域、河西和南詔三個要害地區展開拉鋸戰。在中亞、西域,吐蕃與大食、突厥諸部聯合起來,與唐朝對抗,企圖控製絲綢之路。公元751年,唐將高仙芝與大食軍在恒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東南的江布爾)進行了在中西交通與文化關係史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著名戰役,唐朝勢力退出中亞西部,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由此振興,其首都巴格達(即如今的伊拉克首都),開始了中亞的***化,唐朝則走上了更曲折的道路。755年,安祿山反唐,使大唐王朝已衰弱的根基產生動搖。唐朝調兵平叛,吐蕃趁勢進擊,收羅黨項、白蘭、沙陀、吐穀渾各部,向唐朝內地大舉逼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入侵大震關,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資治通鑒》記曰:“大唐王朝自高祖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府、州縣。開元中,又置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諸節度使以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糧糗,設監牧,畜牛馬,軍城戍邏,萬裏相望。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征發入援,謂之行營,所留兵單弱,吐蕃、黨項各部相繼內侵;數年之間,西北數十州紛紛淪沒,自鳳翔以西、汾州以北,皆為各部占據。”


  在西域地區,由於唐朝的退出,天山南部即為吐蕃控製,原屬唐朝管轄下的部落民族相繼投歸吐蕃。留在西域的唐朝守軍,隻能依賴於東部天山地方,通過漠北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路”來求得活路。回鶻的地位由此加強,以北庭與西州(吐魯番)為中心的天山東部及東北部地方進入了回鶻的勢力範圍,帕米爾至西域南道及河西地區成為吐蕃的領土,而包括焉耆、龜茲在內的西域北道則成為夾在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或相互爭奪地區。吐蕃在789~792年與回鶻的北庭爭奪中以失敗告終,從而回鶻人在西域站穩腳根奠定了基礎。


  在南詔地區,唐朝的苦心經營也付之東流。在鬆讚幹布時期,吐蕃已把軍事勢力伸進雲南洱海地區,當地分裂的五詔均受吐蕃控製,唯有南詔與唐朝保持著良好的國際關係。唐朝一直派兵支持南詔的統一和與吐蕃的抗爭。738年,唐朝封已統一六詔的南詔王皮羅閣為雲南王、西南大酋、特進越國公。南詔在唐朝抵禦吐蕃東侵的戰鬥中,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公元751年,駐守南詔的唐朝都督張虔陀,利令智昏,經常借勢奸汙南詔王妻女,引起仇怨而被南詔王閣羅鳳殺死,而大唐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既不察實情,又不顧南詔王一再申辯,進兵南詔,終使南詔臣服吐蕃,聯合攻唐。你看看,又是一個因“男女之間的**望”而引起的戰爭。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東侵的吐蕃軍還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皇帝倉皇出逃陝州(河南三門峽),吐蕃大將馬重英(達劄路恭)立金城公主之侄廣武王承宏為帝,立年號,置署官員,以司封崔環等為相。停留十五日,引兵西退。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讚普達磨因滅佛被僧人刺死,吐蕃貴族分為兩派,一支擁立達磨王妃遺腹子沃鬆(意為光護),一支擁立王後買來乞人之子永丹(意為母堅),兩派展開爭奪。這一鬥爭也直接影響到吐蕃統治下的河隴地區。洛門川(甘肅武山)討擊使論恐熱與鄯州節度使尚婢婢激烈混戰,各地反抗吐蕃統治的運動也不斷掀起。吐蕃本部地區的奴隸起義更是氣勢凶猛,他們殺貴族,挖王陵,動搖了吐蕃王朝的基礎。而河隴地區的吐蕃屬下各部奴戶還形成了溫末軍,被奴役的河隴地區漢人紛紛歸唐。


  公元848年,沙州人張議潮率眾起義,沙州吐蕃守將西遁。849年,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原州所轄石門、驛藏、製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等七關守將降唐。851年,張議潮以瓜、沙、伊(哈密)、肅、鄯、甘、河、西、蘭、岷、廓等十一州圖籍歸唐。河隴唐人“解胡服,襲冠帶”,歡呼雀躍。唐朝遂置歸義軍於沙州,以張議潮為世度使,結束了吐蕃擴張與統治的曆史。


  然而,唐蕃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影響雙方之間的交往,他們之間事實上的君臣之禮已改為舅甥之禮。與唐蕃雙方頻繁戰爭相伴隨的,還有會盟與劃界之舉。據史書記載,在706年至822年的100餘年中,唐蕃雙方的重要會盟就有7次之多。第一次是在唐中宗李顯神龍二年(706年),並以黃河為界。及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讚普(709年),吐蕃厚賄鄯州都督楊矩,表請皇帝以河西九曲為金城公主湯沐地。唐中宗許之。九曲者,水甘草肥,適宜畜牧,又近唐境,吐蕃越過黃河建橋築城,並設獨山、九曲二軍,使**無險可守,常受寇掠。714年,吐蕃提出新的劃界會盟要求,與唐朝約定在河源(青海西寧東南)會盟。未定盟,吐蕃軍首領坌達延將兵10萬進攻唐臨洮,入掠蘭、渭監馬。會盟未能舉行。唐蕃第二次會盟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729年,唐朝攻克吐蕃建立的石堡城(青海湟源南)。次年,吐蕃請和,唐朝許以會盟。734年,雙方會盟約和,並以赤嶺(河源西日月山)劃界。第三次會盟是在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天寶年號也占一部分),地點是唐長安鴻臚寺。第四次會盟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也在京城長安,於興唐寺中舉行。第五次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建中二年(781年)雙方確定以賀蘭山為界。次年欲盟未果。783年正月雙方盟於清水(甘肅清水西)。第六次為德宗貞元三年(787年),雙方盟於平涼,此盟為吐蕃所劫。第七次是在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分別盟於長安與拉薩,並立碑銘文為證。拉薩的唐蕃長慶會盟碑至今猶存!

  此時此刻,北庭都護使耶天雲沉浸在昔日關西大漠的變換紛爭之中,使他逐步了解這一特殊地區的曆史背景,深知道這邊西關塞的重要地理位置,讓他深深感到他所肩負的重任!但是,僅僅了解這些還遠遠不夠,他還應該去探索這西域大漠更廣更深的曆史,了解這大漠、高原之間得以交流不息的絲綢之路、婚姻紅線和民族走廊是怎樣在戰爭的煙火之中尚且支撐著各個邦國、地域之間的交通聯係、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隻有這樣,他才可以立足根基、高瞻遠矚,用“鐵腕”和“懷柔”政策去竭力行使他鎮守北庭的重大責任!於是,耶天雲又從桌案上翻出《隋書》和《唐書》對照著《大唐時期政區地圖》再次進入西域邊境的如煙往事之中:

  公元581年,北周隋國公楊堅廢靜帝自立,建立隋朝。589年滅南朝陳統一全國。經過十餘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有了極大的發展。到隋煬帝楊廣即位時,已有資本可供揮霍。604年楊廣殺父自立,號隋煬帝。這個不孝之子!竟然幹出此等勾當!此君好大喜功,營建東都洛陽,修築長城,開運河,下河南,並西巡中亞。直接促成隋煬帝西巡的,是兩件事和一個人。第一,為了最後解除吐穀渾的騷擾,保證長安及迤西的安定;第二,是為排除一切障礙,維護東西方絲路貿易暢通。昔人言:欲保秦隴,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所以,西域固則邊地安而絲道通。然而,當時的實情卻是“突厥、吐穀渾分領羌胡之國,為其擁遏,故朝貢不通。”但通過隋文帝多年對突厥和吐穀渾恩威並施,既和親又動武的努力,局勢有所好轉。吐穀渾雖仍劫掠絲路商品,但已顯露衰落之勢。隋朝有可能在西部一呈武功,勢欲掃平諸患。此時,曆史舞台上出現了一個人,他慫勇隋煬帝禦駕西行。此人就是裴矩裴大人。


  裴矩是今山西人,受煬帝之命在河西走廊的張掖主管西域互市,並向各國使者采訪政教文化風俗,以及山川、物產、交通等情況,著有三卷本的《西域圖誌》一書,敘述44圖風土形勝,並誘導西域各族使者、首領入隋朝貢。他在該書的序言中,曾談到了絲路交通,“發至敦煌,至於西海,凡為三道,各有襟帶。……其三道諸國,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東女國、南婆羅門國等,並隨其所往,諸處得達。故知伊吾、高昌、鄯善,並西域之門戶也,總湊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裴矩深知隋煬帝“方勤遠略”,故上是書,並說:“臣聞禹定九州,導河不逾積石;秦兼並六國,設防止於臨洮。”以此來刺激煬帝攀比大禹、秦始皇,建立不朽懋績的欲望。“(煬)帝於是慨然慕秦皇、漢武之功,甘心將通西域。”遂決定禦駕西行。


  “泰極否來,否極泰來!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隋煬帝西巡計劃既定,便首先讓裴矩開拓西部交通。而實際上,裴矩的任務主要是解決突厥和吐穀渾的問題。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他諷令居於今新疆巴裏坤、哈密一帶的鐵勒部擊吐穀渾以示忠誠。次年,他又勸說欲見母親(中原公主)的西突厥處羅可汗與隋合攻吐穀渾,開通道路,前來見母。又以義成公主妻**厥啟民可汗。一係列活動收到成效,既使吐穀渾失去同盟,又使其東西兩麵受到夾攻。吐穀渾伏允可汗無奈,南奔雪山。大業五年,609年,三月二日,隋煬帝從長安出發,隨帶後妃、公主及數十萬軍隊逶迤西行。沿途經過武功、扶風(鳳翔)、天水、隴西、狄道(臨洮)、臨津關(青海循化東)、長寧穀(西寧北川)、金山(西寧西)、浩門川(大通河),並派大軍追擊吐穀渾主力。六月初八率百官、宮妃經大鬥拔穀(即甘肅、青海交界的扁都口)往張掖(甘州),途遇雨雪之災,“士卒凍死者太半,馬驢什八九,後宮妃、主或狼狽相失,與軍士雜宿山間。”大失尊嚴。度過這次磨難後,隋煬帝一行進入河西,十一日至張掖城,十七日登燕支山(在山丹縣南),時高昌、伊吾(哈密)等西域27國國王及使者盛裝覲見,煬帝“複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騎乘填咽,周亙數十裏,以示中國之盛。”十八日,隋煬帝始於吐穀渾之地設置西海(治伏俟城)、河源(治赤水城)、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南)四郡,謫罪犯為戍卒守之。二十一日,在觀風行殿宴請高昌王、伊吾吐屯設和西域各國來使。七月八日,置馬牧於青海湖渚,欲求龍種駒,未果而止。九月二十五日,車駕返回長安。


  時代變遷,朝代更替,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唐蕃交往進入一個,嶄新的曆史時期。青藏高原地區在吐蕃王朝的武力擴張下統一起來,從而也連接起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絲路交通,對外政治交往與經濟文化交流的增強使絲路更加繁榮,源源不斷地為高原文明輸入新鮮血液,並讓周邊地區人民了解了高原人民的聰明與智慧。唐代的青藏高原有一個發達的絲路網絡,南北交通便是其主幹道。


  在南亞次大陸,北天竺王屍羅逸多(606~648年在位)借東、西、南、北、中五天竺國大亂之機,“象不解鞍,人不釋甲,居六載而四天竺之君,皆北南以臣之,威勢遠振,刑政甚肅。”貞觀十五年(641年),正當文成公主前往吐蕃時,屍蕃時,屍羅逸多王自稱摩加陀王,遣使至唐。唐太宗李世民遣使臣梁懷敬持書回報。屍羅逸多以與唐朝通使為幸事,再遣使者至唐。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唐太宗令朝散大夫衛尉寺丞上護軍李義表為使,前融州黃水縣令為副使,率領一個22人的使團送天竺使者還國並出使該國。首次取道吐蕃絲路。在經過泥婆羅國時,業已臣服吐蕃的泥王那陵提婆大喜,延請李義表一行同觀阿耆婆爾池。這一年十二月使團至摩伽陀國,巡省佛鄉。“屍羅逸多遣大臣郊迎,傾城邑以縱觀,焚香夾道。”645年正月二十七日至王舍城,登耆者崛山,刻石銘文。二月十一日,奉太宗敕諭,在摩訶菩提寺菩提樹下塔西立碑,使典司門令史魏才書之。隨行畫匠宋法智臨摩(摹)了菩提樹下的佛像,帶回京師,大家競相臨摹學習。李義表至東天竺迦摩縷波國(今阿薩密),童子王請賜道教經典譯文。647年,唐僧玄奘與道士蔡晃、成英等30餘人受詔,認真譯校《道德經》為梵文,後由王玄策送給童子王,它直接影響了印度密宗在迦摩縷波等地的形成。李義表、王玄策一行於同年(645年)返回。中印吐蕃道由此暢通。


  公元647年,唐朝又派出以右率府長史王玄策為使、蔣師仁為副使的使團取道吐蕃絲路前往天竺。四天竺國王遣使朝貢。其時正值屍羅逸多身死,國內大亂。其屬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權自立,發兵拒絕王玄策等入境。王玄策率從騎30人迎戰,失敗被擒,諸國奉來的供物也被洗劫一空。王玄策趁黑夜逃脫,來到吐蕃。吐蕃發精兵1200人,泥婆羅國也調出了7000多名騎兵從行。這正所謂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由此可見唐朝與吐蕃、泥婆羅的關係如何!簡而言之,“朋友有難,理當支援”,“為朋友兩肋插刀”,吐蕃與泥婆羅能對唐朝的王玄策為此一舉,實可謂是“精神可嘉”、“名垂千古”!於是,王玄策、蔣師仁率兩地兵馬至中天竺國城,連戰三日,斬首3000餘級,赴水溺死者一萬二千人,掠其牛馬3餘萬。648年,阿羅那順被押送至長安。太宗死後葬昭陵,“刻石像阿羅那順之形,列於玄闕之下。”同時還帶回了一名叫那羅邇娑婆寐的天竺方士,此君自稱年已200歲,有長生之術。太宗重加禮敬,讓他住在金飆門內,造延年之藥。又讓兵部尚書崔敦禮監主其事,采天下奇藥異石為之,藥成,服之無效。又將此方士放還天竺。王玄策來到迦摩縷波,送去所譯《道德經》,其王十分高興,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像。


  說這老子李耳,後人為了紀念他,全國各地有諸多老子像,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裏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車曰聃。”他的籍裏是“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承《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占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於宋代,據《泉州府誌》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麵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鬥殿等道教建築群,規模宏大,蔚為半觀,為曆代文人墨客所詠讚。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曆雨何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眾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岩已成為著名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遊熱點。法國學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時,在老君岩題留:“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讚老君岩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是在657年初,任務是送佛袈裟。仍然取道吐蕃絲路,過泥婆羅,遊勝地,然後南入天竺。659年,至婆栗者國(即弗栗恃國,在今印度北部達爾彭加縣Darbhanga北部地區),受到盛情款待,“王為漢人設五女戲”娛之。660年九月二十七日,菩提寺主戒龍為漢使王玄策等設大會歡迎。王玄策再於寺中立碑記其事。十月一日離寺西行,途經剡賓(即迦畢試,今克什米爾),並在該國古王寺帶上佛骨一片,於661年春返回長安。王玄策此次經吐蕃絲路前往天竺,對於該道的暢通具有卓著功勳,他還將沿途所見撰為《西國行傳》一書,可惜已失傳,零落資料保存在《法苑珠林》等史書中。通過李義表、王玄策的出使,印度佛教進一步傳入唐朝,而中國的道教經典與文化也更全麵地傳入印度,加深了兩國間的文化交流。此後唐朝與天竺使者往還不斷。天竺進獻唐朝的方物有:火珠、鬱金、菩提樹、五色能言鳥(鸚鵡)、質汗藥、波羅樹、龍腦香、問日鳥等。唐朝贈送的物品以絲綢為主。開元8年,即公元720年,南天竺國王屍利那羅僧伽請以戰象及兵馬討擊與唐朝對抗的大食和吐蕃,並請命其軍名,唐玄宗李隆基嘉其誠,贈以錦袍、金革帶、魚袋等,賜其軍為“懷德軍”。737年四月,東天竺國三藏大德僧達摩戰來獻胡藥、卑斯比支等及新咒法、梵本雜經論、持國論、占星記梵本諸方,唐朝也以禮相待。唐德宗時,還將禦製鍾銘,賜給天竺名寺那爛陀祠,由此可見中印文化、經濟的交往已十分繁榮。這當然與唐蕃絲路的暢通有密切的關係。


  這唐蕃絲路至今猶存,北庭都護耶天雲察看著麵前的大唐政區地圖,數點著“河西走廊”上的絲路重鎮——鄯州、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玉門關、沙州(敦煌)、陽關、伊州(哈密)、西州(吐魯番)、庭州、樓蘭、播仙鎮(且末)、焉耆都督府、龜茲鎮(安西都護府)、碎葉、疏勒都督府(喀什)、於闐鎮,然後他又回轉眼神,由京城長安開始尋視著唐蕃絲路的點點痕跡。


  唐蕃絲路是在青藏高原古邦國之間,以及他們與外界聯係的文化古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的產生是經過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曆史過程,並非始自唐朝。《隋書?裴矩傳》記絲綢之路三道後說:“其三道諸國,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東女國、南婆羅門國等,並隨其所往,諸處得達。”隋朝以前,青藏高原的南北交通業已通達,其中最有名的商道即是女國與天竺間的“食鹽之路”。藏文史書把吐蕃人初次取得湖鹽的地點定位於藏北的羌塘,時間為南日倫讚時期。而居住在蔥嶺(帕米爾)以南吐蕃本部西北部的女國“尤多鹽,恒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又曾多次對天竺、黨項發動戰爭,這也許與利潤巨大的食鹽貿易有關。據此可知,當時已存在著連接黨項——女國——天竺三地的食鹽之路,由東北向西南貫穿青藏高原。


  唐代吐蕃絲路的主幹道卻是由文成公主出嫁,李義表、王玄策出使天竺而繁盛的唐蕃古道。其具體路線略有差異,總體上與今天的隴海鐵路交通及青藏公路類同。


  唐代的絲綢之路以名聞世界的東方文化中心長安(今西安)為出發點,西北行6.5公裏,至臨皋驛,當時迎送往來多在此宴席餞行。西經三橋、望賢宮,曆15公裏至鹹陽市東2.5公裏的陶化驛。西行經溫泉驛曆22.5公裏至始平縣郭下槐裏驛。唐中宗送金城公主至此,設宴賦詩餞行,並改縣名為金城,757年再改為興平。往西10公裏至馬崔驛。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寵妃楊貴妃因“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峨眉馬前死”於此。唐詩有雲:“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驛,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這也不知是哪位騷客寫的唐詩,真乃有“水平”也!歐陽修見了,不免要說“修(羞)已知道你,你卻不知羞(修)。”西經望苑驛22.5公裏至武功驛。西35公裏至扶風驛。西15公裏有龍尾驛。西至岐山縣渭水北15公裏有石豬驛。西至鳳翔府驛。此地為軍事要隘,府南有道通漢中劍南。西北行至汧源驛(今甘肅隴縣)。西經安戎關、大震關,至小隴山分水驛,為隴坻(或隴阪)。《元和誌》說:“每山(隴)東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行人歌曰:“隴山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絕斷。”而且此地為古時華戎分界點。


  自隴山西經唐蕃會盟的清水縣,至秦州治所上圭縣(今甘肅天水市)驛館。唐蕃對峙與會盟時曾相約:“彼此驛騎,……蕃漢並於將軍穀交馬,其綏戎柵以東,大唐祗應;清水縣以西,大蕃供應。”由隴坻西北出華亭縣至彈箏,接涇、原道,交通發達。自天水西行至伏羌縣(甘穀縣)、落門川、隴西縣、襄武縣。襄武為渭州治所,向西南行經八驛至岷州,又西南經洮、疊至鬆州。渭州西北行經渭源鎮至狄道(今臨洮)又西至河州,經炳靈寺、青海民和,再至鄯州。從狄道北行沿洮水河穀而下,過長城堡,越沃幹嶺,入阿幹河穀,至蘭州(金城鎮、臨河驛)。由蘭州西行至河西走廊,西南行至鄯州。


  從鄯州(今青海樂都)起,進入吐蕃絲路的核心地段。最早記載此道的是唐初僧人道宣(596~667年),他在所著《釋迦方誌》遺跡篇中,述說通印三道,中道從鄯州東出,北道從西州出:“其東者,從河州(今甘肅臨夏市)西北渡大河(即黃河),上曼天嶺(小積石山),減四百裏,至鄯州。又西,減百裏至鄯城鎮(今西寧市),古州地也。又西南減百裏,至故承風戍(今湟源縣境),是隋互市地也。又西減二百裏,至青海(即青海湖),海中有小山,海有七百餘裏。海西南至吐穀渾牙帳(即伏俟城,今共和縣鐵卜卡)。又西南至國界,名曰白蘭羌,北界至積魚城(四川石渠),西北至多彌國(玉樹通天河一帶),又西南至蘇毗國(在怒江、金沙江上遊一帶)。又西南至敢國(即藏文kam之音譯,在今西藏拉薩市西北),又南少東至吐蕃國。又西南至小羊同國,又西南度旦倉法關(在拉達克嶺東),吐蕃南界也。又東少南,度末上加三鼻關(在Marsyangdi河上遊)。東南入穀,經十三飛梯,十九棧道。又東南或西南,緣葛攀藤,野行四十餘日至北印度、泥婆羅國(原注:此國去吐蕃約為九千裏)。”


  道宣的記載,大致描述了唐蕃絲道的根貌,並述及吐蕃西通中亞、南通南亞的道路。但是,它並不完全確切,而且這條道路與後來繁榮的絲路存在差異。根據《新唐書?地理誌》中有關隴右道鄯州城條下注文及相關資料將唐蕃絲路勾勒如下——


  鄯城西行30公裏至臨蕃城(西寧市西),又西30公裏有白水軍、綏戎城(湟源縣西),又西南30公裏有定戎城。又南隔澗3.5公裏有天威軍,軍故地為石堡城,吐蕃號為鐵刃城(mker-lcags-rce),地在今西寧南80公裏哈喇庫圖附近石城山。西行10公裏至赤嶺,唐蕃曾於此交馬劃界,地在今青海湟源縣西南的日月山。往西過尉遲川(倒淌河)、苦拔海(尕海)、王孝傑米柵即軍糧屯地,45公裏至莫離驛(共和縣恰恰),經公主佛堂,即文成公主所經過而留下傳說的紀念地大非川(切吉曠原),140公裏至那祿驛(大河壩)。經暖泉(今溫泉)、烈漠海(若海),220公裏渡黃河(黃河沿)。又235公裏至眾龍驛(移多崇隴峒)。又渡西月河(細曲)、105公裏至多彌國西界,經犛牛河(即通天河)、渡藤橋,50公裏至列驛(結隆)。又經過食堂吐蕃村(年吉措)、截支橋(子曲河給沙扁)。又經截支川,220公裏至婆驛(子雲鬆多)。渡大月河(紮阿河)、羅橋,經潭池、漁池,265公裏至悉諾羅驛(蘇毗王子悉諾羅故居地)。又經乞量寧水橋,又經大速水橋,160公裏至鶻莽驛,唐朝使者入蕃,公主派人至此迎接。過鶻莽峽百裏至野馬驛,經吐蕃墾田,經樂橋湯,200公裏至合川驛(那曲)。


  過那曲的合川驛之後,開始接近吐蕃本部地區。經恕諶海,65公裏至蛤不爛驛(桑雄),旁有三羅骨山。行30公裏至突錄濟驛。唐朝使者至吐蕃,讚普每遣使慰勞於此。又經柳穀、莽布支莊,有溫泉(羊八井),可以煮米做飯。經湯羅葉遺山和讚普祭神所,125公裏至農歌驛,東南100公裏至邏些(拉薩),吐蕃宰相在此迎侯唐朝使者,經鹽池、暖泉、江布靈河,55公裏渡薑濟河,經吐蕃墾田,130公裏至卒歌驛,乃渡臧河,經佛堂(大、小昭寺)。90公裏至勃驛(糜穀)、鴻臚館,至讚布牙帳跋布川(瓊結縣境)。計1885公裏,加上長安到鄯城路程,全長達2900公裏。在這條數千裏長的古道之上,已留下無數佳話與動人的故事,還有待於人們繼續去追尋、去挖掘、去探索、去開發!


  唐蕃絲路是它們之間進行物質、文化、經濟交流的工具,而唐蕃戰爭卻又是雙方發生聯係的一項重要內容。戰俘和被掠居民則是絲道上的另一種過客。唐代的詠戰詩,很大一部分是針對唐蕃戰爭的,如杜甫的《兵車行》、《天邊行》等都是由此而發的,前者描述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千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梨,禾生隴畝無東西。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把這場戰爭的消極影響和普通百姓的不幸命運,刻畫得淋漓盡致。白居易的《城鹽州》也是一篇寫實之作,內有“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蕃東節度缽闡布,忽見新城當要路。金鳥飛傳讚普聞,建牙傳箭集群臣。君臣赭麵有憂色,皆言勿謂唐無人……”等句,寫出了吐蕃軍事製度。


  至於唐蕃雙方戰俘的情況,相比之下,被俘吐蕃人為數較少,境遇也稍好一些。他們除極個別被處死以外,大多被流放到江南地區。戰爭末期,朝廷依其誌願,或留居內地,或給資遣回。這種優待俘虜的情況,與唐代的施政有關,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吐蕃使者論矩立藏等使唐,正值雙方反目,臣下有誅殺吐蕃使者之議,唐憲宗斷然予以否決,並明辨其是非,謂:“其國失信,其使何罪?”仍予放還。唐詩中對蕃囚寄予同情者很多,韓愈還將自己因上書奏事被謫貶到潮州的身世,與蕃囚的命運聯係起來,寫下了《武關西逢配流吐蕃》一詩,“嗟爾戎人莫慘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至無歸望,直去長安路八千。”


  然而,被俘唐人的境遇卻要差一些。787年,吐蕃率羌、渾諸部掠劫汧陽、吳山、華亭男女萬人,攜裹出塞,讓他們東向辭國,“眾慟哭,投塹穀死者千數。”這些被劫百姓,“既已麵縛,各以一木自領至趾約於身,以毛繩三束之,又以毛繩連其發而牽之。夜皆踣於地,以發繩各係一橛,又以毛剡(氈)都覆之,守衛者臥其上,以防其亡逸也。”他們被擄到吐蕃後,有技藝的被分作工匠,有文化的則也有受優待的機會,而普通平民隻有役作奴隸的份了。至於平涼會盟被劫持的唐朝使臣,如崔漢衡、呂溫等,至吐蕃後,或遁跡於佛門,或老死於雪域。8世紀初,唐蕃和好,方始返回。當皇帝嘉獎沒蕃使者時,有些人卻不僅未獲此殊榮,反倒再入唐朝囚室之中!這則更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蒼天在上,你說到哪裏去講理去?朗朗乾坤,青天何在?想必是“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遭此磨難之人,呂溫即是其中之一。當吐蕃在平涼劫盟時,呂溫以身受刃,救出了兵部尚書崔漢衡,自己卻受傷被擄入吐蕃。在蕃地遁跡釋門。後來,曆盡磨難歸唐,朝廷以其“習吐蕃事”而囚之。到唐順宗即位,公元805年,才獲釋放。


  與呂溫同時,較之更為不幸的是嚴懷誌。他原是涇原裨將,隨渾鹹參加平涼會盟,被掠入吐蕃,在那裏生活了十餘年,逃入南亞地區,被人掠賣為奴,後又乘機逃走。經十餘國,至天竺、占婆國,泛海而歸。798年來到溫州(今浙江溫州)後,受詔被帶到京師長安。德宗皇帝以其在吐蕃呆得太久,不讓他外出,“囚之仗內”。順宗皇帝時他才與呂溫一同被釋放。當他回到家鄉時,那已是“父母皆沒,妻嫁他人。”正是這樣一些蕩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事實,讓大詩人白居易寫下了著名詩篇《縛戎人》。其詩曰:“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麵破驅入秦。天子矜憐不忍殺,詔徙東西吳與越。黃衣小使發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身被金創而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驛。朝餐饑渴費杯盤,夜臥腥臊汙床席。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問,欲說喉中氣憤憤。自雲鄉貫本涼原,大曆年中沒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載,身著皮裘係毛帶。唯許正朔服漢儀,斂衣整巾替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蕃候嚴兵鳥不飛,脫身冒死奔逃歸。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驚藏青塚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薄。忽聞漢軍鼙鼓聲,路傍走出再拜迎。遊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配向東南卑濕地,定無存恤空防備。念此吞聲仰訴天,苦為辛苦度殘年。涼原鄉井不得見,胡地妻兒虛棄捐。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早知如此悔歸來,兩地寧如一處苦。縛戎人,縛戎人,其人之中我苦辛。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


  至此,北庭都護使耶天雲經過深入探索和浮想聯翩,大唐政區形勢地圖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之中——


  這就是大唐帝國和周邊邦國的形勢地圖。耶天雲眼觀此圖,深知這河西邊關大漠隴右道的重要價值,一旦長安天子奔離出京,必將以此為天險繼續開拓他的程氏江山。天子之所以久已暗派他和劉綱劉大人、翰林學士袁再興分別進駐庭州、安西都護府(龜茲鎮)、西域碎葉,目的就是要今後在中原難以立足便向這西域大漠開拓疆土,求得一個偏安和諧的天邊之國。在那裏,將沒有戰爭、沒有殺戮,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富足美滿,是勝似“桃花源林”的西方天堂之國。但是,要求得這樣一個無憂無慮的“太平世界”又談何容易呢?所謂“在陽光下站不住腳的時候就隱蔽到黑暗中去”,即使你隱蔽起來了,但誰又能保證他人不再侵擾你呢?要保證你不被他人侵擾,你必須富足強大,必須有足以震懾他人的武力和財富,令人不戰而栗,令人尊重而不敢或是不必相互侵犯!所以,耶天雲非常明白他今後所肩負的使命,他一定要在這西北大漠的天山腳下創造出一片輝煌的成績去迎接新的明天!

  然而,所謂羈旅愁懷,耶天雲遠在西域邊疆,豈能不思念故土,豈能不思念家鄉親人?但奈於天命在身,消息閉、密、塞,在他誓為忠君報國之際,中原的很多人情世故他久已是不得而知。不用說他二哥“飛天神龍”耶金風已死在法深惡佛毒鏢之下的消息,就是他三哥耶無害(慕容天水)已駐守在敦煌的消息他竟也是無從得知,更不用說耶無害已假死安葬在驪山腳下等裏裏外外令人傳說紛紜的江湖消息。


  事到如今,由於耶無害曾經奉令護送契丹特使殺手阿裏耶庫爾回歸契丹一事發生,中原武林界久已把耶無害視為武林叛逆而竟相逐殺,更有甚者江湖綠林界竟傳說耶無害本姓耶律,實則是耶律無害,是契丹耶律氏家族的後裔,一條契丹走狗,理應人人得而誅之!當然,由於江湖上謠傳此說,耶無害的親兄弟耶天雲必然難逃幹係,早有諸多武林高手已在尋殺耶天雲的同時還在發掘著耶無害死訊的真假,準備要把這兩個能夠為害武林的契丹狗賊從江湖界除名!當然,這種令人怒火中燒的江湖謠傳,耶天雲更無從知曉。時至今日,江湖武林界已將矛頭慢慢瞄向他,而他卻還蒙在鼓裏。很難想象,如若他得知這些情況,他的心情將會怎樣。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中原的戰火銷煙,依然曆曆可見——


  前文說到,燕王劉守光兵圍滄州,滄州軍民堅守抵抗,無奈已被圍困得彈盡糧絕、軍食人肉!

  為時已至大梁開平四年910年春正月乙未日初四,劉守文之子、滄州元帥劉延祚力盡出城投降。當時劉守光之子劉繼威年齡尚小,劉守光命大將張萬進、周知裕輔佐他鎮守滄州,把劉延祚及其將佐送往幽州,殺滅呂兗全族釋放了孫鶴。呂兗之子呂琦,年僅十五,門下客趙玉向監斬者說:“這是我兄弟,請不要亂殺!”監斬者信以為真,遂放棄讓他們得以逃脫。逃亡途中,呂琦腳疼難以行走,趙玉便背著他,沿途乞討為生,並且更名改姓,僅僅得免一死。呂琦憤感於家門被滅,遂發奮勤學自立。晉王李存勖聞得其名,加封他為代州判官。


  辛醜日初十,梁帝以盧光稠為鎮南留後。


  燕王劉守光為其父劉仁恭請命退休。丙午日十五,梁帝以劉仁恭為太師,致仕,即是退休。隨後劉守光又暗中派人殺掉其兄劉守文,歸罪於凶手而殺之。


  二月,萬全感自岐回到廣陵(揚州),時值岐王已承製加封弘農王楊隆演兼中書令,繼為吳王。於是,吳王在淮南境內大赦天下。


  高澧求救於吳,吳常州刺史李簡等率部接應,湖州將盛師友、沈行思閉城不讓入內,高澧便率部五千人馬投奔了吳。三月,癸已日初三,吳越王錢鏐巡視湖州,以錢鏢為刺史。


  蜀國太子宗懿驕橫殘暴,時常淩傲當朝舊臣。內樞密使唐道襲,乃是蜀主王建的愛臣,太子多次當朝侮辱他,於是他們之間產生怨恨,互相向蜀主訴狀。蜀主恐怕他們仇恨加深,便封唐道襲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唐道襲則推薦宣徽北院使鄭頊為內樞密使,鄭頊上任之日,即欲查辦唐道襲昆弟盜用內庫金帛一事。唐道襲很害怕,遂上奏蜀主說鄭頊褊急,此人不可大用。丙午十六日,蜀主貶鄭頊為果州刺史,以宣徽南院使潘炕為內樞密使。


  夏州都指揮使高宗益作亂,殺害了節度使李彝昌。將吏共同誅殺了高宗益,推舉彝昌族父蕃漢都指揮使李仁福為帥,癸醜日,二十三日,李仁福得到消息。夏四月,甲子日初五,梁帝以李仁福為定難節度使。


  丁卯日,初八,宋州節度使衡王朱友諒獻瑞麥,一莖三穗,梁帝說:“豐年為上瑞。今宋州大水,安用此為!”遂下詔除掉出產瑞麥之縣的好名聲,遣使斥責朱友諒,以兗海留後惠王朱友能代為宋州留後。朱友諒、朱友能,都是廣王朱全昱之子,而朱全昱則是梁帝朱溫之兄。


  梁帝以晉州刺史下邑華溫琪拒晉兵有功,想要封賞他,又適逢會護國節度使冀王朱友謙上書說晉州、絳州邊臨河東,要求另建節鎮。壬申日,以晉、絳、沁三州為定昌軍,以溫琪為節度使。


  左金吾大將軍寇彥卿入朝,至天津橋,有民不避開道路。彥卿惱怒,命人把他扔到欄外而致死。寇彥卿遂向梁帝自首請罪。梁帝念彥卿久在左右,很有才幹,而且立過汗馬功勞,便命他把私自財產送給死者家屬來贖罪。禦史司憲崔沂上奏說:“彥卿殺人於闕下,請論如法。”梁帝便命彥卿前來對質。寇彥卿則回答說:“令隨從把他舉至欄外,沒料到將他誤傷致死。”梁帝欲以過失論罪,崔沂又上奏說:“在法,以勢力使令為首,下手為從,不得歸罪於從者;不鬥而故意毆打傷人,理當加傷罪一等,不得為過失論。”辛巳日,梁帝責授寇彥卿為遊擊將軍、左衛中郎將。為此,寇彥卿懷恨在心,揚言說:“有得崔沂首者,賞錢萬緡。”於是,崔沂把此事告訴了梁帝。梁帝便派人對寇彥卿說:“崔沂有毫發傷,我當滅你全族!”從此之後,驕橫跋扈的功臣開始肅然收斂。這崔沂,乃崔沆之弟。


  中原之事,暫講到這。後事如何,請各位接著往下看——“104、驀然回首,已無歸途。”


  塞北邊陲,玉門關西,沿著疏勒河南岸,是漢代就已流傳下來的用以防戍邊境的長城。它經灣窯墩、天橋墩、吐火洛、後坑子、玉門關、河倉城、哈拉卓爾、東泉約150公裏,進入安西縣北湖,再向東到金塔縣境內,接居延塞,沿額濟納河迤邐北上,曲折蜿蜒,氣勢磅礴。另一走向為從金塔、高台、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縣,過黃河東去。城垣雖經兩千多年風沙侵蝕,有些地段至今仍堅固完整,屹立於戈壁中;而玉門關附近的城垣要數保存的最好。其結構為就地取材,以蘆葦、紅柳、胡楊和羅布麻等夾砂礫層層夯築。殘垣最高處有4米左右。蘆葦等層厚5厘米,砂礫層厚20厘米,粘結非常牢固,可謂是我中國獨創的混凝土結構。長城內側高峻處,烽燧土台相望。台以黃土為基,上部用土坯壘砌,高者達10米。台旁牆塢內有戍卒所居小舍,備弓弩刀劍、石塊等防禦武器。烽頂小室為戍卒日夜警戒執勤的崗位,如發現敵情,晝則舉燧升煙,夜則舉烽火,相互報警。據說狼糞燔煙最大,使遠處易見,故土台俗稱狼煙墩,又名烽火台。


  這便是敦煌城北疏勒河南岸蜿蜒東去的漢長城遺址,在如今這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它依然屹立於戈壁擔負著防禦外族侵略的重任。此時此刻,敦煌大帥慕容天水和副帥宋克金以及偏將李明朝、張天祥、王明義、趙子仁一行六人縱馬巡察著崗哨,遙遠的戰火銷煙仿佛又一次呈現在他們麵前。


  就在這裏,已不知發生過多少戰爭殺戮,更不知道已有多少的熱血男兒為捍衛中原的邊西大門而流血犧牲。撫今思昔,他們作為鎮西將士承擔重任,必當為保家衛國而竭忠盡智,決不可有半點的掉以輕心;否則,萬一他們疏忽大意在此失守,那他們將會成為曆史和人民的千古罪人。所以,在慕容天水率部操練兵馬之餘,時刻沒有放鬆對各個哨卡和戍點的巡察。不論是敦煌內外,也不論是陽關、玉門關、黨河、疏勒河畔,以及鳴沙山邊,可以說整個戈壁灘上都布滿了他們的血汗和足跡。無論條件多麽艱苦,環境多麽惡劣,這對他們作為守邊將士來說,又算得了什麽?曾有語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過了嘉峪關,母豬賽貂嬋。”……這便是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對這邊西大漠的真實寫照。可想而知,這在邊關戍守的職責是多麽的枯燥乏味。遙想東漢之際的名將班超,在戈壁灘上鎮守三十一年,空老邊關,他為了國家社稷之安危在這惡劣的環境下竟渡過了如此之長的艱苦歲月,後人又能有誰可以與之比擬的呢?如果在此有半點的叫苦叫累,豈不讓人思來慚愧?


  看著這蜿蜒曲折、氣壯山河的疏勒河長城,無不讓人聯想起在中原曆史上曾起過千古卓絕的防禦大用的其餘七條大、小長城。這七條長城便是——


  明長城遺址:此城牆西起嘉峪市嘉峪關,經酒泉、高台、臨澤、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縣,從五佛寺過黃河,在靖遠縣內沿黃河南岸伸延,直到黑山峽,出峽口進入寧夏,經過190公裏的河東牆,盤旋蜿蜒,高低起伏,東至“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它在甘肅境內長約1000公裏,全用黃土夯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層間夾藏木樁、雜草或沙夯實。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兒牆,設置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台緊靠長城內側,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築,俗稱烽火墩。基方6×6米,頂上壘砌小屋為了望哨所。墩間距約5公裏,連矚相望,十分壯觀。遇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長城外築了望台。嘉峪關、山丹、永昌、古浪等市縣境內的城牆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氣勢雄偉,一望如龍。至於其他一般殘存高度為1~7米,穿越農田地段,時斷時續,遺跡走向猶存。


  臨洮秦長城:其最西端在甘肅臨洮縣城東23公裏堯甸長城坡。南北走向,黃土版築,殘高1米左右。是秦統一六國後所建長城的西向起點。其後,斷斷續續,經渭源、隴西、通渭、會寧、靜寧等且入寧夏後又回甘肅境環、慶陽縣入陝西省,翻山越嶺,飛渡溝壑,穿沙漠草原,蜿蜒東去,止於鴨綠江畔。


  寧夏戰國秦長城:它由甘肅進入寧夏西吉縣南部,然後向東北,繞固原縣城後,又折向東南,經城陽等地進入甘肅鎮原縣境,為中國在戰國秦國人統一六國之前所修建的古長城,即秦國於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滅義渠戎後,為防禦義渠殘餘勢力騷擾而築。根據地勢,因地製宜修築,以土夯成,未有包磚。在平地者,牆外取土,低於地麵起築,每夯層厚5~13厘米,基寬8米,逐漸收分,外壁陡立,內壁緩斜,取土處即自然形成壕溝。在有河處溝處,則利用河溝陡立的崖壁,在上麵略加修築即成。保存高度在1~3米之間。長城上每隔200~300米築一凸出於牆外的墩台,距離為當時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間。長城附近和長城經過的重要隘口、山頂,有烽燧遺址。它對秦國的強大及其統一事業起過重要作用。


  圍場古長城:在河北圍場縣岱尹(發yin音,not yi一,伊)上村附近,是清乾隆十七年,乾隆帝狩獵時發現的一座燕、秦長城真跡,城東西綿亙達200餘公裏。


  燒鍋營子燕長城:在遼寧建平縣張家灣村南山至蛤蟆溝腦北之間,長約7公裏,是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代燕國所築的長城中保存得較好的一段。據《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將秦開擊破東胡後,“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長城由西向東,穿高山,跨河穀,氣勢雄偉。構築因地製宜,就地取材,逢石石壘,遇土土築。因此,當地群眾有石龍、土龍之稱。雖經二千二百餘年的滄桑變化,至今仍清晰可見。城牆寬2~2.5米,存高0.5~1.5米,特別是蛤蟆溝腦北山的一段,石牆存高達1.5米,大體保持著原結構狀況。


  華陰魏長城:起於陝西華山北麓玉泉院澗西之朝元洞,起伏蜿蜒迂回150餘公裏,經韓城竟直達黃河邊沿。戰國時魏國為防禦西麵的強秦,沿境築城,作為軍事屏障,故稱魏長城。在華陰境內的朝元洞、紅岩、城南、河灣子、西關等村,都有殘垣存留,尤以城南村東300餘米保存最完好。城跡高5~6米,厚7~8米。在西關村以南還有堡寨遺跡,顯係當時設兵把守的據點。


  穆陵齊長城:位於山東沂水縣城北50公裏穆陵關兩側,係戰國時齊國人所修建的古長城遺址,長約45公裏。


  這七條大、小長城加上疏勒河南岸的漢長城共是八條長城,應該說這都是千百年來的戰爭遺跡;但是,中原神州大地之上的戰爭遺跡和用以防禦外侵的長城又何止僅是這八條長城可以容納得了的?雖然說這僅僅是八條城牆,但它們究竟凝聚了多少華夏人民的血汗,又有誰能說得清?也許,這些長城就是用累累白骨築造起來的血肉之城;萬民的悲哀,死亡的代價,無不滲入到這城牆的每一個血孔之中。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這樣一首歌,她叫做《孟薑女哭長城之千古絕唱》:

  “孟薑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誰人聽。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絕唱唱到今。人生自古誰無情,情到深處天地動。人間多少絕唱到千古頌,瑩瑩張生紅娘子,十娘怒沉百寶箱。若無真情無絕唱,情海無情波濤洶。風流淹沒紅塵中,大浪淘盡多少癡情種,雷鋒塔壓白娘子,紅樓夢中夢難醒,千古絕唱千古情。自古紅顏多薄命,有情總被無情傷。


  孟薑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誰人聽。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絕唱唱到今。孟薑女哭長城,千古絕唱誰人聽。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絕唱唱到今。”


  從這首由“長城”而起的“千古絕唱”,相信各位一定能聞出一絲戰爭**的味道和一片片“愛情”的憂傷,為什麽孟薑女會哭“長城”?秦始皇為什麽要修築“長城”?這首澈(徹)骨寒心的千古絕唱,從“孟薑女哭長城”由感而發,又為什麽會引發出一串串悲切動人的“愛情”故事呢?人類曆史究竟是什麽?戰爭的根源又究竟是什麽?一曲“孟薑女哭長城”難道還道不盡其中的世事紅塵麽?她究竟還要唱多久呢?

  讓我們來看看孟薑女“哭倒”長城的地方

  海平麵上孟薑女墳

  從秦皇島火車站出來,正是中午時分,一個人打車來到大海邊,在枯藤垂拂的長城下,我麵朝大海呆呆坐著,濃重蒼鬱的古城牆陰影墨汁一樣籠罩著我,這裏是長城入海口,據說這裏正是當年孟薑女哭倒萬裏長城的地方。


  沿著長城疾走,大海坦蕩青山無言,我想,一個傳說故事,一代代口口相傳幾千年,如今仍在流傳。其實所謂的傳說,隻不過是人類的意會和想象,並不是真實的故事。反正我不相信孟薑女會哭倒長城!這也不知道是何時何地何人造謠所成。


  傳說中完美的人物與故事,肯定反映了民心所向,純樸的心靈、綿延的眾生,就是靠一些善良的期望讓生命有所寄托。一個人頂著大風在長城上走,厚大的古城磚仿佛就是殘缺的曆史典籍,左一腳,先秦;右一腳,大唐———煌煌曆史長城就是以萬千民眾為根基,一代代將相帝王黎民百姓就在大風中呼嘯而過。走不多久,就看到高高的長城上出現兩條巨大的裂縫,有人說孟薑女把前麵一段長城哭塌了,這裏快塌時她止住了哭聲,所以才沒倒塌。導遊告訴我這是唐山大地震時留下的裂痕,我在那兒盤腿坐下來,想象著那個千裏來尋夫的柔弱女子,她的哭聲可真有力量,竟然能把秦始皇剛剛造好的長城哭塌。導遊遞給我一隻望遠鏡,說海平麵上有一小島,島上有孟薑女的墳,不管海水多大,那墳永遠不會沉沒於海水中。我張望了半天,並沒有看到孟薑女的墳,相反倒看到了不遠處的孟薑女廟。那裏其實是一個鎮,就叫孟薑女鎮,孟薑女廟就在鎮外,好大的一片園林,看來當地村民給了孟薑女很高的地位,那一片園林占地有幾十畝吧,隻是四周堆滿了玉米秸高粱稈。不過,這些農作物堆在薑女廟門前倒也正合適,她本來就是一個村女,跑到這裏來尋找她的丈夫。這長長的萬裏長城,其實全是用平民百姓的屍骨堆砌而成,曆史本質或許就是這樣,支撐曆史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平民百姓,盡管百姓常常在曆史上籍籍無名。


  兩千多年了,孟薑女的傳說像一道苦澀的淚痕,仍然留在這大海邊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