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千古奇英> 99、遠戍敦煌道2

99、遠戍敦煌道2

  (不可勝者守也,)曹公曰:藏於形也。(曹操說:不可勝守也,守的意思就是隱匿軍情。)

  (可勝者攻也。)曹公曰:敵攻己,乃可勝。(敵軍進攻我方暴露出弱點破綻時,我們就可以戰勝它。)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曹公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餘也。


  曹公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於九地之下;因天時之便者,動於九天之上。


  曹公曰:當見未萌。


  曹公曰:交爭勝也。故太公曰:‘爭勝於刃之□,非良將也。’


  曹公曰:易見聞也。


  曹公曰:原微易勝,攻其可勝,不攻其不可勝也。


  曹公曰:敵兵形未成,勝之無赫赫之功也。


  曹公曰:察敵有可取,不差忒也。(能夠看出敵人的可乘之機,所以不會出意外。)

  曹公曰:有謀與無慮也。


  曹公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為不可勝之道,保法度不失敵之敗亂也。


  曹公曰:勝敗之政,用兵之法,當以此五事稱量,知敵之情。


  (地生度,)曹公曰:因地形勢而度之。


  (度生量,量生數,)曹公曰:知其遠近廣狹,知其人數也。


  (數生稱,)曹公曰:稱量敵孰愈也。


  (稱生勝。)曹公曰:稱量之數,知其勝負所在。


  曹公曰:輕不能舉重也。


  曹公曰:八尺曰仞。決水千仞,其勢疾也。


  “此篇的典型戰例是秦趙邯鄲之戰。公元前262年,韓國遭到了秦國的進攻,秦攻占了韓國的陘(今河南濟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濟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濟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陽)地區。韓王非常恐懼,忙派使臣入秦,表示願意獻出上黨郡求和。但上黨太守馮亭不願獻地入秦,他為了轉移矛盾,減輕秦國對韓國施加的壓力,就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趙王貪利受地,引起了秦國的不滿,於是出兵攻趙,引發了長平之戰。此戰最終以秦勝、趙敗而結束。秦國以趙國割地六城予秦而撤軍。但是,趙國在秦國撤兵後,又不願如約割地,因而激怒了秦國,秦國便出兵邯鄲,引發了邯鄲之戰。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長平之戰的繼續。在此期間,趙國吸取了長平之戰失敗的慘重教訓,改變了軍事戰略,在強敵麵前,力求做到‘先為不可勝。’他們策劃了一係列內政外交策略。對內,趙國君臣努力緩和內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國家。他們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以增強國力,撫養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頓兵甲以增強戰鬥力,同時,還利用人民對秦軍在長平坑殺趙軍降卒暴行的憤恨來激勵全國軍民同仇敵愾,這樣便造就了全國上下奮起抗秦的有利勢態;對外,趙國積極展開合縱活動。趙王派虞卿東見齊王,商議合縱抗秦的計劃;利用魏國使者來趙謀議合縱的機會,同魏國簽定了合縱的盟約;同時以靈邱(今山西靈邱)作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結好楚國;此外,還對韓、燕兩國極力拉攏。所有這些活動,促成了反秦聯合力量的形成,使得反秦統一戰線順利建立起來。待到戰爭開始,趙國製訂了堅守邯鄲、持久防禦、避敵疲敵的作戰方針,使秦軍處於勞師遠襲,遠來疲憊,頓兵攻堅的困難境地。最後,趙平原君趙勝的內弟魏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椎殺晉鄙、率軍救趙,楚相春申君也隨後殺到,秦軍在內外夾攻的形勢下戰敗於邯鄲,秦將王齡率殘部逃回汾城,另一部分被聯軍包圍,最後投降趙國。魏楚趙三國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西南),秦軍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之西),放棄了以前所侵占的魏地河東、趙地太原和韓地上黨,邯鄲之戰到此以趙勝秦敗落下漫長的曆史帷幕。這一次,秦國真的是“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老趙言而無信,我就要打你,要回你所承諾的割地六城,你不給我就打你的邯鄲城。結果賭了一把氣,六城未要回,還丟了好幾城。老秦這個氣呀,何日才能出口惡氣?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走著瞧就走著瞧,你能把我老趙怎麽樣?

  縱觀邯鄲之戰,趙能以弱勝強。關鍵在於他製訂了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策略。如緩和國內矛盾,爭取人民的支持,即孫子所說的‘修道保法’;同時製訂了以守為主,等待外援,攻守結合的戰略。在敵軍出現了師勞兵疲、頓兵挫銳的情形之下,趙國又能及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配合援軍的進攻,一舉擊敗秦軍,贏得勝利。而秦軍的失敗,則是秦昭王不了解兵法原則,在客觀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貿(冒)然發動戰爭而造成的惡果。孫子曰:‘勝可知而不可為。’邯鄲之戰的勝敗得失,足以啟迪其百年後世的軍事家們。孤軍深入敵國,以眾國為敵,豈有不敗之理?”


  “孤軍深入敵國,以眾國為敵,豈有不敗之理?”的確如此,二戰時期的日軍侵華之戰,德軍“閃電戰”入侵眾國,豈有不敗之理?更何況,它們是以略掠奪為目的的非正義之戰?

  五、兵勢篇

  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虛實是也。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複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嚐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纊弩,節如發機。


  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貴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曹公曰:用兵任勢也。(用兵要善於利用‘勢’。)

  曹公曰:部曲為分,什伍為數。


  曹公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曹公曰: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先出兵正麵交戰叫正,後出兵從旁奇襲叫奇。)

  曹公曰:以至實擊至虛。(用最強的兵力去攻擊敵人最薄弱的環節。可一破千裏。)

  曹公曰:正者當敵,奇兵從傍擊不備也。(正麵抵擋敵兵,奇兵乘敵不備從側翼奇襲。)

  曹公曰:自‘無窮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無窮也。


  曹公曰:發起擊敵。(曹操說:節,指的是疾猛地攻擊敵人。)

  (故善戰者,其勢險,)曹公曰:險猶疾也。


  (其節短。)曹公曰:短,近也。


  曹公曰:在度不遠,發則中也。


  曹公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又金鼓齊之,車騎轉而形圓者,出入有道整齊也。


  曹公曰:皆毀形匿情也。


  曹公曰:以部曲、分、名、數為之,故不亂也。


  曹公曰:形勢所宜。(軍隊的實力和氣勢,應該處理恰當。)

  曹公曰:見羸形也。(這是說故意裝出軟弱的樣子,來引誘敵人。)

  曹公曰:以利誘敵,敵遠離其壘,而以便勢擊其空虛孤特也。


  曹公曰:以利動敵也。


  曹公曰:求之於勢者,專任權也;不責於人者,權變明也。


  曹公曰:任自然勢也。(這是說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

  “兵勢篇的著名典範,便是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局勢形成之前的官渡之戰。公元200年,袁、曹兩軍在官渡作戰。在這場戰鬥中,曹操善於捕捉戰機,能夠根據戰場勢態的的發展靈活地變換戰術,以正兵抵擋袁軍的進攻,以奇兵襲擊袁軍的屯糧庫,燒毀了袁軍的全部糧草,正是明線暗線雙管齊下,使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最後擊敗了袁軍,創造了中國曆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曹操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首先在於他在謀略上高於袁紹。在袁紹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來進攻他時,他能夠客觀地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製訂出以逸待勞、後發製人的作戰方針政策。在具體實施時,也能夠抓住要害。這一點可以從曹操選擇官渡作主戰場上看得出來。曹操一開始就把主力布置在官渡,而不是沿黃河處處設防,這是因為官渡地處鴻溝上遊,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昌北、東之屏障。因此,官渡是袁紹奪取許昌的必爭之地。守住了官渡,就能呃其咽喉,使袁不得進,為反攻殲敵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次,曹操的勝利還在於他精通兵法,並能夠靈活運用。在白馬、延津前哨戰中,曹操以佯攻示形於敵,調動袁軍並分散了他們的兵力;在白馬初戰告捷領兵撤退時,能有利誘敵,以卒待敵,最後擊敗了袁軍,順利地退回官渡。在決戰中,曹操善於聽取部下的正確意見與建議,懂得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隻有靈活地變換戰術,正奇並用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的道理。因此他積極創造有利於自己的戰略態勢,在得知袁軍將全部糧草聚集在烏巢又疏於防守的信息後,及時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果斷地決定派精兵奇襲烏巢糧庫,一舉燒毀了袁軍的全部糧草,使得袁軍彈盡糧絕,軍心動搖,為曹軍主力部隊戰勝敵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官渡之戰是孫子兵法所說用兵作戰‘以正合,以奇勝’的極好印證。從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上,也能從反麵印證《孫子兵法?兵勢》中要點的合理性與正確性。袁紹的失敗,敗在他不知擇人而任勢,不懂戰術的變換。他隻知下麵作戰,不懂正奇並用;同時又驕傲自負,不能聽取下屬的正確意見,以至於常常坐失良機,最後將原有的兵力優勢喪失貽盡。官渡之戰的這些經驗教訓,曆來被兵家所關注,至今仍可以給我們以深深的啟迪。”


  六、虛實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不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裏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勝者,攻其所地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也,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裏,近者數裏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故其戰勝不複,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


  曹公曰:能虛實彼己也。(要透徹了解敵我雙方的虛實情況。)

  曹公曰:力有餘也。


  曹公曰:誘之以利也。(用小利去引誘敵人。)

  曹公曰: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


  (故敵佚能勞之,)曹公曰:以事煩之。(用各種方法幹擾敵人。)

  (飽能饑之,)曹公曰:絕糧道以饑之。(截斷敵人的糧道,使它發生饑荒。)

  (安能動之。)曹公曰: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曹公曰:使敵不得不相往而救之也。


  曹公曰: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出擊敵人的薄弱環節,避開敵人設防嚴密的地區,襲擊敵人料想不到的地方。)

  曹公曰:情不泄也。


  曹公曰:卒往進攻其虛懈,退又疾也。


  曹公曰:絕其糧道,守其歸路,攻其君主也。


  曹公曰:軍不欲煩也。


  曹公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之。我未修壘塹,敵人不以形勢之長,就能加之於我者,不敢攻我也。


  曹公曰: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備我也,言少而易擊也。


  曹公曰:上所謂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以備我也。


  曹公曰:以度量知空虛、會戰之日。


  曹公曰:越人相聚,紛紛無知也。或曰,吳越仇國也。


  曹公曰:角,量也。


  曹公曰:因敵形而立勝。(要根據敵情來製定取勝的策略。)

  曹公曰:不以一形之勝萬形。或曰,不備知也。製勝者,人皆知吾所以勝,莫知因敵形而勝也。


  曹公曰:不重複,動而應之也。


  曹公曰: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


  曹公曰:兵無常勢,盈縮隨敵。(作戰沒有固定的策略,要隨敵情的變化而變化。)

  “虛勢篇的典型戰例便是齊魏桂陵、馬陵之戰。這兩場戰爭,發生在戰國中期,是齊、魏兩國爭奪中原霸權的戰爭,由於齊國軍事家孫臏將孫子兵法的‘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於人’的軍事戰略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運用,因而一舉擊敗了實力強大的魏國軍隊,使魏國的實力逐漸減弱,最終喪失了霸主地位。


  孫臏原是《孫子兵法》作者、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年輕時他曾和魏國人龐涓一起跟鬼穀子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在魏國做了將軍,他自知能力不及孫臏,便不懷好意地將孫臏請到魏國。魏惠王對孫臏的欣賞,加重了他對孫臏的嫉妒。龐涓偽造了罪名,私用刑法割斷孫的雙腳,並在他的臉上刺字塗墨,妄圖使他永遠不能夠出頭露麵。孫臏忍辱負重在魏多時,直到有一天他聽說齊國使者來到魏國,才得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見了使者。齊使者了解到孫臏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暗地把他藏在車子裏,帶回了齊國。不久,孫臏得到齊將軍田忌和齊威王的賞識。


  公元前353年,魏國攻破了趙都邯鄲。到這個時候,齊威王認為出兵救趙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就命令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統率大軍救援趙國。田忌打算直奔邯鄲,同魏軍主力交戰以解邯鄲之圍。孫臏不讚成他這種打法,提出了‘批亢搗虛’、‘疾走大梁’的正確策略。他說:‘要解開亂成一團的絲線,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而要排解別人打架(駕),自己不能幫助去打。派兵解圍的道理也一樣,不能以硬碰硬,而應該避實擊虛,避強擊弱,揚長避短,衝其要害,使敵人感到行動困難,有後顧之憂,自然就會解圍了。現在魏趙相攻,已經相持一年多,魏軍的精銳部隊都在趙國,留在自己國內的是一些老弱殘兵。我看你應該統率大軍迅速向魏國都城大梁進軍。這樣一來,魏軍必然回兵自救,我們可以一舉而解救趙國之圍,同時又能使魏軍疲於奔命,便於我們打敗它。’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意見,率齊軍主力向魏國國都大梁進軍。大梁是魏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龐涓得知大梁危急的消息,大驚失色。魏軍不得以小數兵力控製曆盡艱辛剛剛攻下的邯鄲,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


  這時,齊軍已將地勢險要的桂陵作為預定的作戰區域,迎擊魏軍於歸途。魏軍由於長期攻趙,兵力消耗很大;長途跋涉使士卒更加疲憊不堪,而齊軍則是占有先機之利,以逸待勞,士氣旺盛。因此,麵對齊軍的阻擊,魏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終於慘敗而歸。


  然而,魏國雖然敗於桂陵之戰,但魏國仍具有一定的實力。真正使魏國遭到嚴重削弱的是十年後發生的馬陵之戰。公元前342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求救。就在韓魏兩國大戰俱疲之際,孫臏再次使出‘圍魏救趙’的殺手鐧,直逼魏都大梁。在魏國主將率兵追趕齊軍的過程中,孫臏利用‘減灶之計’來麻痹敵軍,使龐涓誤以為齊軍逃亡過半,遂當機立斷,決定甩下步兵,隻統率一部分輕裝的精銳部隊,快速追擊齊軍。結果,孫臏在馬陵道設下埋伏,大敗魏軍,迫使龐涓憤恨自殺。


  這場戰爭,使魏國遭到從未有過的慘敗。總觀齊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孫臏都成功地運用了《孫子兵法?虛實篇》中所提出的‘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的作戰原則,將實力強大的魏軍屢次擊敗。在具體實施這些原則時,齊軍善於選擇魏趙、魏韓雙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時機攻擊大梁,迫使魏軍不得不回師求援而進入齊國事先預計的戰場,使魏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地位。齊軍則因‘知戰之地,知戰之日’而以逸待勞,一舉獲勝。從桂陵、馬陵之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孫子的‘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先處戰地而待敵’、‘致人而不致於人’等軍事理論由孫臏進行了富有創造性的運用,其合理性與科學性經受了時間的檢驗與曆史、戰爭的印證。”


  七、軍爭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爭為利,軍事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法之法也。


  曹公曰:兩軍爭勝。(曹操說:兩軍爭奪的是製勝權。)

  曹公曰:聚國人,結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陳。


  (交而和舍,)曹公曰:軍門為和門,左右門為旗門,以車為營曰轅門,以人為營曰人門,兩軍相相對為交和。


  (莫難於軍爭。)曹公曰:從始受命,至於交和,軍爭難也。(曹操說:從開始接受命令,到與敵人下麵對壘,這中間爭奪製勝權是最難的。)

  曹公曰:示以遠,速其道理,先敵至也。(曹操說:以遠道行軍的假象迷惑敵人,暗中卻加速奔襲,這樣就能先敵到達預定的陣地。)

  曹公曰:迂其途者,示之遠也;後人發,先人至者,明於度數,先知遠近之計也。(曹操說:采用迂回繞道的行動,是以行遠的假象迷惑敵人;比敵軍晚出發卻先到達目的地,是因為將領計算得很準確,預先掌握了變遠為近的計謀。)

  曹公曰:善者則以利,不善者是以危。


  曹公曰:遲不及也。


  曹公曰:置輜重,則恐捐棄也。


  曹公曰:不得休息,罷也。


  曹公曰:百裏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以為擒。


  曹公曰:蹶猶挫也。


  曹公曰:道近至者多,故無死敗也。


  曹公曰:無此三者,亡之道也。


  曹公曰: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交也。(曹操說:不了解敵人的軍情和預謀者,不能結交也,就不能與它結交。)

  曹公曰:高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塹者為險,一高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人所歸而不流者為澤。不先知軍之所據及山川之形者,則不能行師也。


  曹公曰:兵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故其疾如風,)曹公曰:擊空虛也。(曹操說:這是因為襲擊敵人的薄弱之處,所以迅疾如風。)

  (其徐如林,)曹公曰:不見利也。(因為還沒有見到好處。)

  (其掠如風,)曹公曰:疾也。


  (不動如山,)曹公曰:守也。(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

  曹公曰:因敵而製勝也。(曹操說:‘掠鄉分眾’的目的是運用敵國的人力來戰勝敵人。)

  (廓地分利,)曹公曰:分敵利也。


  (懸權而動,)曹公曰:量敵而動也。


  曹公曰:左氏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公曰:正正,齊也;堂堂,大也。


  曹公曰:《司馬法》曰:‘圍其三麵,闕其一麵,所以示生路也。’


  “軍爭篇的戰爭典範要數魏、蜀爭奪漢中之戰。赤壁之戰後,劉備占據了荊州、益州(成都),與戰據黃河流域的曹操、戰據江南的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公元215年,曹消滅了西北的馬超、韓遂勢力後,親率大軍進軍漢中的張魯(‘五鬥米道’張天師張道陵的孫子、張衡的兒子。),占據了漢中。漢中地處益州,曹操的進軍漢中,使劉備感到自己在四川的統治權及其穩定性受到影響,而且,由於漢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劉備亦不甘心它落於曹操之手中,於是曹操、劉備爭奪漢中之戰發生了。


  在漢中之爭開始時,劉備在爭奪戰中處於不利地位,但劉備用‘知迂直之計’,善於將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成功地搶占了漢中。迫使曹軍退出四川,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也鞏固了自己在四川的統治權。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提出,用兵作戰最困難之處在於爭奪製勝的客觀條件。從劉備、曹操爭奪漢中之戰中,也確實證實了孫子這一觀點的正確性。交戰之初,曹操據漢中,扼守陽平關這一軍事要地,打退劉備軍隊的多次進攻,使得劉備處於長期頓兵堅城要塞之下而毫無進展的被動狀態之中;而後來,當劉備搶占了另一更為有利的軍事要地定軍山時,形勢便完全發生了逆轉。劉備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受製於人變為製人——能夠以逸待勞,調動曹軍,使曹軍疲於奔命,來回奔走,以至於最後陷入了求戰不得,進退兩難的境地。爭奪製勝權的重要,從曹、劉兩軍前後所處的決然相反的地位中,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劉備之所以能變被動為主動,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到‘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劉備停止了以硬碰硬的作戰方法,通過長途迂回,占領了另一軍事要地定軍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此後,劉備便反客為主,調動曹軍並在運動中設伏殲滅了曹軍。最後,劉備麵對曹操的援軍,采取以主力守險不戰,以遊兵擾其後方的戰略,迫使曹軍撤出了漢中。所以,我們可以毫不過分地說,劉備的奪取漢中,是運用孫子‘迂直之計’而取得的。”


  八、九變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公曰:變其正,得其所用也。(曹操說:靈活運用一般的軍事法則,就會有很多的作戰方法可以使用。)

  曹公曰:無所依也。水毀日圮。


  (衢地交合,)曹公曰:結諸侯也。


  (絕地無留,)曹公曰:無久止也。


  (圍地則謀,)曹公曰:發奇謀也。


  (死地則戰。)曹公曰:殊死戰也。


  (塗有所不由,)曹公曰:隘難之地,所不當從,不得已從之,故為變。


  (軍有所不擊,)曹公曰:軍雖可擊,以地險難久,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則利薄,困窮之兵,必死戰也。


  (城有所不攻,)曹公曰:城小而固,糧饒,不可攻也。操所以置華費而深入徐州,得十四縣也。


  (地有所不爭,)曹公曰:小利之地,方爭得而失之,則不爭也。


  (君命有所不受。)曹公曰:苟便於事,不拘於君命也。故曰:不從中禦。


  曹公曰:謂下五事也。九變,一雲五變。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曹公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當難行權也。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曹公曰:計敵不能依五地為我害,所務可信也。


  (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曹公曰:既參於利,則亦計於害,雖有患可解也。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曹公曰:害,其所惡也。


  (役諸侯者以業,)曹公曰:業,事也,使其煩勞,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趨諸侯者以利。)曹公曰:令自來也。


  曹公曰:安不忘危,常設備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曹公曰:勇而無慮,必欲死鬥,不可曲撓,可以奇伏中之。


  (必死,可虜也;)曹公曰:見利畏怯不進也。


  (忿速,可侮也;)曹公曰:疾急之人,可忿怒而侮致之也。


  (廉潔,可辱也;)曹公曰:廉潔之人,可汙辱致之也。


  (愛民,可煩也。)曹公曰:出其所必趨,愛民者,則必倍道兼行以救之,救之則煩勞也。


  “九變篇的典型戰例便是周亞夫平七國之亂。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時期,吳楚等七個諸侯國聯兵發動叛亂。這次叛亂的規模相當龐大,發動這場叛亂的主謀和首領是吳王濞。他依仗吳國封土廣大,財力富足,蓄謀奪取皇位。漢景帝在獲得吳楚等七王發動叛亂的情報後,決定迎擊叛軍,平息叛亂。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率軍東進,鎮壓叛軍。受命於危難之際的周亞夫在全麵分析了敵我雙方兵力及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梁疲敵的作戰計劃,即避免過早地與敵正麵交鋒,暫時舍棄梁國的部分地區,以此消耗敵軍的實力;同時以截其糧道為輔助。這一作戰計劃的實施,使吳楚聯軍力疲糧盡。這時,周亞夫率軍一擊而勝,使西漢王朝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從這場戰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周亞夫對《九變》中提出的作戰原則既有靈活運用,又有創新、發揮。在整個戰爭進程中,他都力爭主動製敵,最終以較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勝利。周亞夫正是孫子所說的那種‘通於九變之地利’的傑出軍事指揮員。”


  九、行軍篇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穀,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凡軍好高而惡,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昏背之。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薈者,必謹複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其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敵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瓦,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曹公曰:擇便利而行也。(這是曹操對篇名所作的題解,每篇開頭都是這樣,乃是所在篇目的精髓之所在。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行軍篇的真正目的在於選擇方便、有利於軍隊行軍、作戰的地形行動。)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穀,)曹公曰:近水草便利也。(曹操說:這是因為山穀靠近水草,對行軍作戰有利。)

  (視生處高,)曹公曰:生者,陽也。


  (戰隆無登,)曹公曰:無迎高也。(曹操說不要攻占製高點的敵人。)

  (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曹公曰:引敵使渡。


  曹公曰:附,近也。


  曹公曰:水上亦處其高也,水向前,後當依高而處之。


  曹公曰:恐溉我也。


  曹公曰:不得已與敵會於斥澤中。


  曹公曰:車騎之利也。


  曹公曰:戰便也。


  曹公曰:黃帝始立,四方諸侯無不稱帝,此四地勝之也。


  曹公曰:恃滿實也。養生向水草,可放牧養畜乘。實猶高也。


  曹公曰:恐半涉而水遽漲也。


  曹公曰:山深水大者為絕澗,四方高中央下為天井,深山所過若蒙籠者為天牢,可以羅絕人者為天羅,地形陷者為天陷,山澗迫狹地形,深數尺、長數丈者為天隙。


  曹公曰:用兵常遠六害,今敵近背之,則我利敵凶。


  曹公曰:險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蔣者,水草之聚生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葦者,眾草所聚;山林者,眾木所居也;翳薈者,可屏蔽之處也。此以上設地形也,以下相敵情也。


  曹公曰:所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曹公曰:斬伐樹木,除道進來,故動。


  (眾草多障者,疑也。)曹公曰:結草為障,欲使我疑也。,

  (鳥起者,伏也;)曹公曰:鳥起其上,下有敵兵埋伏。(曹操說,鳥飛起的地方,下麵有敵兵埋伏。)

  (獸駭者,覆也。)曹公曰:敵廣陳張翼,來覆我也。


  曹公曰:其使來辭卑,使間視之,敵人增備也。


  曹公曰:詭,詐也。


  曹公曰:陳兵欲戰也。


  曹公曰:士卒疲勞也。


  曹公曰:軍士夜呼,將不勇也。


  曹公曰:諄諄,語貌;翕翕,失誌貌。


  曹公曰:先輕敵,後聞其眾,則心惡也。


  曹公曰:備奇伏也。


  曹公曰:權力均;一雲,兵非貴益多也。(曹操說,估計敵我兵力相等就可以了。另一種說法認為,兵不是多多益善。)

  曹公曰:未見便也。


  曹公曰:廝養足也。


  曹公曰:恩信已洽,若無刑罰,則驕情難用也。


  (故令之以文,文之以武,)曹公曰:文,仁也;武,法也。(曹操說,文是指恩惠;武指的是法令。)

  “《孫子兵法?行軍篇》的成功運用,要數東、西魏沙苑、渭曲之戰。東晉時期,劉裕北伐滅掉南燕、後秦之後,於公元420年6月迫晉恭帝讓位,自立為帝,國號為宋,史稱劉宋,即南朝宋。劉宋政權占領了中國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而北方則被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所占領,形成南北對立的兩個政權。而後,劉宋經曆了齊、梁、陳等朝代的更迭;北魏則分裂為東、西魏,後變為北齊、北周。沙苑、渭曲之戰即發生在北魏分裂後的東、西魏之間。


  公元534年,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西魏建都長安,政權為丞相宇文泰把持。東魏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南),政權為丞相高歡所把持。雙方政權為吞並對方,進行多次的戰爭。發生於公元537年的沙苑、渭曲之戰隻是其中的一次。在這次戰爭中,東魏出動二十萬大軍進攻西魏,西魏軍則以七千精騎迎戰。由於西魏軍統帥宇文泰在處軍相敵方麵高出東魏高歡一籌,因而西魏軍能夠以弱勝強,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沙苑、渭曲之戰在東、西魏眾多次數的交戰中算不上是大的戰役,但我們仍可以從這一次戰役中探視出東、西魏軍在複雜地形條件下行軍作戰、處軍相敵方麵的長短優劣。戰鬥過程之中,西魏宇文泰在軍事部署及‘處軍’、‘相敵’方麵,均深得兵法要領。孫武在《孫子兵法?行軍篇》中提出,處軍的要領在於善於利用地形將軍隊處置好,地形的選擇應於己有利而於敵不利;相敵的要領則在於正確地分析判斷敵情,在於善於透過敵軍活動的現象看到其本質。沙苑、渭曲之戰決戰前夕,宇文泰不為東魏大軍的兵勢所嚇倒,還從高歡攻華州不下而屯兵許原的現象中,分析、判斷出東魏軍人多勢眾卻無戰鬥力的事實,製訂了伏擊製敵的計劃;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敵情,將敵軍引入伏擊圈,宇文泰將軍隊駐紮在許原敵營附近,並派人化裝偵察,摸清了敵軍的基本情況,最後殲滅敵人於事先布好的伏擊圈中,一舉擊敗敵軍。東魏軍的失敗,一方麵是由於驕傲輕敵,另一方麵也在於他們的恃眾冒然輕進。臨戰前,高歡及部將明知地形不利,易遭伏擊,然主帥決策時聽不進正確意見,反依錯誤建議行事,違背孫子所說的處軍、相敵原則,最終導致了失敗。”


  十、地形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奚穀;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嬌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曹公曰:欲戰,蕃地形以立勝也。(曹操說,要作戰,必須勘察地理形勢,以創造獲勝條件。)

  曹公曰:此六者,地之形也。


  曹公曰:寧致人,無致於人。


  曹公曰:隘形者,兩山間通穀也,敵勢不得撓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齊隘口,陳而守之,以出奇也。敵若先居此地,齊口陳,勿從也。即半隘陳者從之,而與敵共此利也。


  曹公曰:地形險隘,尤不可致於人。


  曹公曰:挑戰者,延敵也。


  曹公曰:不料力。


  (卒強吏弱,曰馳;)曹公曰:吏不能統,故弛壞。


  (吏強卒弱,曰陷;)曹公曰:吏強欲進,卒弱輒陷,敗也。


  曹公曰:大吏,小將也。大將怒之而不厭服,忿而赴敵,不量輕重,則必崩壞。


  曹公曰:為將若此,亂之道也。


  曹公曰:其勢若此,必走之兵也。


  曹公曰:恩不可專用,罰不可獨任;若驕子之喜怒對目,還害而不可用也。


  曹公曰:勝之半也,未可知也。


  “關於這地形篇,我們可以研討一下東晉滅南燕之戰,看看南朝宋主劉裕是如何運用《孫子兵法》而徹底擊敗南燕主慕容超。


  東晉與前秦淝水一戰,前秦王苻堅大敗,潰不成軍,苻堅的一世英名盡喪黃泉,不過幾年,終被僅分其國。前秦政權為姚萇、姚興建立的後秦所取代。北方原在前秦控製下的各族上層又建立起幾十個割據政權,出現了再度分裂的局麵。它們互相爭奪,戰亂不已。這些割據政權主要有後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前涼、南涼、後涼、西涼、北涼、後趙、仇池國、吐穀渾等。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曆史上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


  公元396年北魏軍南下,攻占了後燕重鎮晉陽、常山、信都、中山,給後燕以近乎毀滅性的的擊。從此,後燕被截為南北兩部,也就是南燕和北燕。不久,北魏開始進一步實施其統一北方的宏偉計劃。


  南燕言慕容德原是後燕的範陽王,久鎮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由於慕容德屢被魏軍所困,於公元398年遷往滑台(今河南滑縣)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麵受敵,於次年將都址遷往廣固(今山東益都縣西北)。在這些割據政權中,比較強大的政權是北魏,與東晉連壤的是南燕和後秦。南燕國小勢單,躋身眾國圍困之中,屢遭大國欺淩磨難,實可謂是慕容世家代代相傳的奇恥大辱與仇恨!但它最終還是厄運難逃。


  東晉在淝水之戰後,原收複了保、兗、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東、江蘇、河南、陝南),但不久因東晉內部爭權奪利,這些地方得而複失,為南燕、後秦占領。在不久爆發的孫恩、趙義、桓玄叛亂中,平民出身的劉裕因鎮壓起義和平息叛亂而官至車騎將軍,掌握了東晉朝廷的軍政大權。劉裕當權之後,政法上排除異己,強化自己勢力;經濟上減輕征調、徭役、田租,以緩和階級矛盾而防止農民起義;軍事上以恢複中原為口號,訓練軍隊,積極準備北伐戰爭。


  後來,劉裕發動北伐戰爭,第一個目標便列為南燕,欲一舉殲滅南燕主慕容超,收複失地,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聲望。在滅南燕之戰中,劉裕準確地判斷敵情,慎重選擇了北伐路線,利用地形之變靈活地變換戰術,取得了北伐的偉大勝利。


  分析劉裕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在於他了解敵人,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地形對於己方的利弊。他正確地分析了南燕政權貪婪、知近利而無遠慮的特點,料定目光短淺的慕容超不會憑險固守大峴山,果斷地選擇了一條捷徑直入敵國腹地。劉裕在這次戰爭中,不僅‘料敵製勝,計險、遠近,’而且做到了孫子所說的《孫子兵法》所說的‘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他善於根據敵情製訂相應的作戰措施,采取靈活的戰術、戰法來戰勝敵人。劉裕根據南燕騎兵善於在平川地形作戰,而晉軍步兵在平川作戰又容易被騎兵衝垮的情況,將車陣這一古老的作戰隊形與戰法運用到作戰之中,組成了一個集步兵、騎兵、車兵相結合的陣勢,在作戰中有效地抑製了燕軍之所長。在兩軍相持時,劉裕及時運用奇兵襲擊敵人薄弱的後方,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為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最終結果,劉裕發動的北伐戰爭消滅了南燕主慕容超。


  反觀燕軍之所以失敗,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淺與驕橫自負外,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慕容超沒有學好《孫子兵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敵製勝。孫子在《孫子兵法?地形篇》中說:‘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而待敵’,慕容超違背了孫子所說的這些原則,棄大峴山之險不守,放棄了能有力地阻擊敵人進攻的地形而過早與敵軍正麵決戰,結果首戰失敗,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軍隊的士氣也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導致了最終失敗。這一曆史教訓,很值得我輩及後輩認真總結思考。”


  十一、九地篇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之地,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