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然而,又有誰會想到,在這五代亂世之初,江湖武林界的五台山派竟從此出場。又有誰可以想到,這子車來風率領所部究竟要為誰而賣命呢?


  ????????????????????????????????????????????????????????????????????????????????????????????

  普陀山,佛教普陀山派的聚集之地。在浙江東北部普陀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島吳狹長形,南北縱長8.6公裏,東西寬3.5公裏,麵積12.5平方公裏。這麵積咋會這麽少?至少也要3×8=24平方公裏!整整少了一半,這是咋算的島麵積?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1.3米。


  據《普陀山誌》記載,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台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為大風所阻,居民張氏舍宅為院於雙峰山下,號“不肯去觀音院”。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將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嘉定七年(1214年),又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為主。曆朝相繼興建寺院,解放前一度有寺院、庵堂和茅篷二百二十八個,有僧尼四千一百多人。其中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築考究,是我中國清代建築群的典型。島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門、西天門等風景點二十餘處,幽洞奇岩,海景變幻,曆來為遊覽避暑勝地,是我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舟山古稱“海中洲”,是我國最大的群島,地處進出長江的海運樞紐。本市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又是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之一。海島城市的獨特風光使舟山別具魅力,主要風景區有以佛教景觀聞名的普陀山等多處。市 設在舟山本島的定海區,沈家門時最大漁港。在沈家門品嚐海鮮時舟山旅遊的特色項目之一。


  舟山擁有悠久的曆史。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定海的馬嶴鄉發現了麵積達14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群,經初步發掘,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2處,上周時期的文化遺址8處,並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和大量的印紋硬陶。如今這些珍品都被保存在馬嶴曆史博物館內,而馬嶴因此也有了“海島第一村”的美譽,馬嶴境內還有許多古碼頭、古客棧、古驛道、古民居,遊客可以在此領略到古時馬嶴的繁華景象。


  曆史上曾有不少文人、政客、僧侶、商賈過境舟山,浪跡天涯。從秦時為始皇帝求仙的徐福方士,到唐朝應邀去日本的鑒真和尚;從唐宋以下韓日貢使船的西來到清末留學生的東渡,這一切,都曾在舟山留下曆史的印記。


  舟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鍾靈毓秀,海山增輝。舟山不僅是海防要塞,曆史文化名城,而且還是名人故裏,境內現有.……祖居;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祖居; 特首……祖居以及……祖居;有商.……故居;還有原已故……、 基本法起……的父母之墓等等。


  ????????????????????????????????????????????????????????????????????????????????????????????

  九華山,佛教九華山派的聚集之地。原名九子山,與五台、峨眉、普陀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麵積100餘平方公裏。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蓮華、天柱、十王等九峰最為雄偉,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


  《太平禦覽》記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唐詩人李白有詩雲:“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自此,更名九華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鬆、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名勝古跡,遍布其間。唐劉禹錫讚其曰:“奇峰一見驚魂魄”,宋王安石譽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你瞧瞧!都想爭“天下第一”!它距離黃山、齊雲山那麽近,九華山要是“東南第一山”,那“黃山”的臉往哪擱?那黃山不氣得成了“黃臉婆”?“不行!我要與它一決雌雄!”齊雲山派也要說:“我的不服!定要與它一決高低!”黃山派則向齊雲山派說:“你不服他!就給他剋(keī)!”


  此山開發始於晉隆安年間,唐開元年間,一說是永徽年間,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地藏)來此,辟地藏王道場,原來還是“洋菩薩”!自此大規模建築寺廟,曆經宋、元、明、清,日益興旺發達。鼎盛時期,佛寺達三百餘座,僧眾四千餘人,好家夥!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吃的?寺廟總是香煙繚繞,經年不絕,享有“佛國仙城”之號。現尚存化城寺、肉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刹七十八座,佛像一千五百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餘件。百歲宮內還供有應身菩薩,即無瑕禪師的肉身像。已辟為遊覽勝地,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去一去。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據說來此拜見“地藏王菩薩”時,都要留下“買路錢”,如果不留下,“你的死了死了”,你的沒有菩薩心腸,你的不是施主,你的產善良。


  ????????????????????????????????????????????????????????????????????????????????????????????

  龍虎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龍虎山派即道教“正一派”的聚集之地。在江西省貴溪縣南部。左右後三麵皆懸崖,前麵有小山。原有龍虎觀坐落在山岩中,坐東向西,額曰“正一觀”,為道教正一派最重要的宮觀,隻是可惜,如今僅剩下殘垣冷炙!龍虎山風光旖旎,山色秀麗。有七重天、仙女散花、棧道等遺跡及多處摩崖石刻。山下水岩,兩山壁立,中流清澈,岩澗洞穴,舊稱二十四岩。古時詩人學士,紛紛慕名前來,遊山賦詩盛讚美景。宋王安石題詠曰:“一灣苔徑引青鬆,蒼石壇高近晚風,方響亂敲雲影裏,琵琶高映水聲中。”


  龍虎山


  ????????????????????????????????????????????????????????????????????????????????????????????

  齊雲山,佛教、道教齊雲山派的聚集之地。在安徽休寧縣城西15公裏。海拔1000米,周百餘裏。《齊雲山誌》稱:“一石插天,直入雲漢,謂之齊雲。”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簡直猶如“豬八戒的三十六變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山中,洞、澗、池、泉遍布其中,以白嶽嶺、齊雲岩、獨聳岩、廊岩、石橋岩、紫霄岩等著稱。北麵有黃山、九華山,後有顏公山,西有祁山,下有黟水,萬山迎趨,千壑奔集,匯成勝境。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此創建石門寺,宋寶慶二年(1226年)立佑聖真武祠,明嘉靖皇帝敕建宮殿,欽賜山額,此後寺觀林立,成為釋道兩教繁盛之地。山境洞開,遊人日盛。曆代雕刻佛像、道家繪畫、各種碑記以千百計。清乾隆帝巡遊江南,譽之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怎麽樣?這“齊雲山”真個的與它“九華山”比了兩下子吧?

  據說至今這“九華山派”與“齊雲山派”還在為“天下第一”而喋喋不休!“黃山派”則突然出來製止他們兩派說道:“你們還爭什麽?我是天下第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劍派都在我之下!我不是天下第一,誰是天下第一?你們簡直是想反了天了?我是以軒轅皇帝之名而命名的黃山!你們都是炎黃的子孫!我的是老祖宗!簡直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然而,因年代久遠,齊雲山中寺觀迭遭破壞,而奇峰俊秀,玉樹臨風,深穀幽蘭,景色無殊。如今仍存有大明才子唐寅?唐伯虎撰文的石碑。


  ????????????????????????????????????????????????????????????????????????????????????????????

  武夷山,道教武夷山派的聚集之地,也可以說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它與齊雲山也要一爭“道教四大名山”的位子。因為,“道教四大名山”,有兩種說法:鶴鳴山(青城山支峰)派、龍虎山派、武當山派、齊雲山派,又有一說為武當山派、龍虎山派、青城山派、武夷山派。你看看,這兩個說法不明擺著要讓齊雲與武夷山一爭高低打架麽?


  此山在福建省崇安縣縣城南15公裏,是我中國著名的風景區。方圓60公裏,四麵溪穀環繞,不與外山相連,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又一個要爭“天下第一”的。再者的武夷大山是江西、福建交界處,可以說是這兩省的分界嶺。


  武夷山


  主要風景是“溪曲三三水”(九曲溪)、“山環六六峰”(三十六峰)。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蕩漾著無數赤黑斑駁的岩峰,群峰劈地而起,秀拔奇偉,千姿百態,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名勝古跡多集中在九曲一帶,有衝佑萬年宮(武夷宮)舊址,朱熹講學的紫陽書院(武夷精舍)舊址(不知道 到此來否?),懸崖隙洞中的千年虹橋板和架壑船棺、元代的禦茶園舊址、曆代摩崖題刻,以及大王峰、玉女峰、天遊峰、接筍峰、小桃源、水簾洞、流香澗、一線天等勝景。山中盛產色豔、香濃、味醇的岩茶,以“大紅袍”最為名貴。又有世界罕見的珍貴動植物,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武夷山還是福建省革命老根據地之一,附近有1942年“赤石暴動”舊址。這就是小武夷山的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旅遊度假區。不知你可曾到此一遊?

  武夷山位於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東經117"24‘12“~118"0250”,北緯27"32‘36“~27‘55‘15“,總麵積99,975公頃。劃分為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中部九曲溪生態、西部生物多樣性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武夷山不僅是“罕見的自然美的地帶”和“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的棲息地”,同時又是“一種已消逝的文明的見證”和“具有特殊普遍意義的傳統思想的發源地之一”。


  武夷山不但風光旖旎,而且是全球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麵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係統,是世界苧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這是由於造地運動時,凸起的“華東(大陸)屋脊”苧其毗連的群峰拒北寒流,迎南暖風,形成特殊氣候,成了植物的聖地、動物的樂園。


  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這方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裏,目前已知植物3728種,如珍稀的鵝掌楸、銀杏、南方鐵杉、武夷蹄蓋蕨、880年的宋桂、980年的南方紅豆杉等。其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的珍稀瀕危物種達28種,冠以“武夷’’種加詞的就有20多種,如武夷鐵角蕨等。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哺乳綱71種、鳥綱256種、魚綱40種、兩棲綱35種、爬行綱73種、昆蟲4635種。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動物有46種。中外生物學家把這裏喻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類天堂”、“昆蟲世界”、 “蛇的王國”。


  早在19世紀中期,英、美、法、德的生物學家就到這裏采集了大量的標本,如今在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著名博物館中仍有保存。 世界遺產評定專家認定,武夷山不但自然遺產具有獨特、珍貴價值,而且其文化遺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古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且與自然遺產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是極其可貴的。


  武夷山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是現今世界研究朱子理學的基地。朱熹從14歲入閩北至71歲逝世,在武夷山從學、著述、講學、傳教長達50多年,終成理學之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後的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後期的正統思想,統治中國700多年,不但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傳播至海外,成為朝鮮李朝500年的指導思想,以及東瀛朝野共同接受的學說,對西方國家思想界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著名學者蔡尚思對武夷山與朱子理學的曆史文化地位做了這樣的評價: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武夷山是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閩越王城所在地。現今留存在武夷山東部的閩越王城遺址,占地48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它在選址、建築形式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目前已出土大量文物,並建有博物館將之展出:漫步古城遺址,觀賞珍貴文物,宛如見到當年興盛的閩越國都城。


  武夷山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當時就有古閩人在武夷山勞作生息,綿延數千年之久。如今還存放在十多處崖洞中的“架壑船棺”,距今已有三四千年,是國內外發現的最早懸棺,是研究先秦及古閩人文化的珍貴遺物。雲崖船棺,也是中國古文化之謎。 武夷山還有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即儒、釋、道三教同山。武夷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十六洞天,稱為“升真元化洞天”。南唐皇帝的弟弟李良佐辭榮在此入道。先後有道教名流呂洞賓、知微子、白玉蟾、江師隆等修煉於此。武夷山又是佛教“華胄八小名山”之一。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就有僧人建寺山中。邑人翁乾度修成正果,扣冰沐浴,成為一方高僧,廣受信徒頂禮膜拜。後之曆代梵音不斷。伏虎禪師、祖鑒禪師、超全大師等在此建寺修行。如今古刹天心永樂禪寺得以重建修葺,香火興盛,為名山又添一景。令人稱頌的是,1000多年來,道、佛與儒教相安共處,傳為美談,體現了武夷名山的兼容豁達。


  獨特、絕妙、突出的武夷山的自然、生態,以及與之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文化,引得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專家學者的讚賞。至今保留在武夷山中的摩崖石刻數以百計,或詩,或詞,或文,都是武夷山古代文明的曆史記載,也成為今人旅遊的導遊圖解。在重視自然環境、文化傳統的今天,武夷山更引起世界有識之士的向往和鍾情。


  ????????????????????????????????????????????????????????????????????????????????????????????

  南嶽衡山,乃是道教衡山派的聚集之地,如今處在楚王馬殷的國土境內。基於這場華山擂之邀,衡山派掌門弟子南宮月明已奉其主楚王馬殷之命率領本門弟子揮師北上,將 “衡山派” 派旗直指西嶽華山方向。而這南宮月明的老爹就是號稱“呼風喚雨霹雷神妖”的南宮望,已被列入“相府重點保護名單”。然而,這支處在洞庭湖君山和九嶷山陰陽教之間的衡山派其實力究竟是怎樣呢?實不相瞞,你隻要看看下文,便會從中知曉。


  衡山方圓800裏,共有72峰,據說每座峰的峰名各有來曆,它對遊人開放的遊覽麵積有85平方公裏,其主峰祝融峰海拔1298米,它最南端的就是著名的回雁峰,古人一直認為南遷的大雁飛到回雁峰後就不再往南飛了;它的北端則是起始於長沙境內的嶽麓山。衡山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名聞天下,曆代帝王都曾在此狩獵祭天;杜甫、朱熹等名人也都來遊曆過。


  衡山屬於衡陽地區,衡陽市是湘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別稱“雁城”。衡陽風景秀麗,有不少自然和人文景觀,除了衡山以外,還有著名的“衡陽八景”。


  附:衡陽八景詩


  雁峰煙雨實堪誇,石鼓江山錦繡華;

  花藥春溪龍現爪,嶽屏雪嶺鳥喧嘩;

  喜看東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蓮花;

  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頭酒百家。


  當地特色: 衡山雲霧

  衡山的雲霧可與黃山媲美,人在山中行走,忽然間雲蒸氣蔚,原本清晰可見的一座座山峰竟被團團雲霧籠罩,隱在一片白茫茫的雲海中不知所處。人會感到自己像在騰雲駕霧,縷縷白氣從指間溜走。又過了一會兒,一陣清風拂麵吹過,風過處,天空由灰而白,由濁而清,濃霧漸漸消散,遠處的山峰又變得清晰可辨了。


  為此,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專門為衡山派創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的奇妙武功,僅浮雲撥日、輕霧淡煙、馭風輕舞、魑魅癸離等招式的命名就可讓人窺衡山雲霧奇妙之一斑。


  最佳旅遊時間


  衡山春天多雨,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山上一年之中有將近七個月被雲霧籠罩。衡山上有“三層天”,自山麓到玉板橋為一層,玉板橋到半山亭為一層,半山亭到祝融峰為一層,越往上溫度越低。此外,在陰天裏登衡山會看到更多的美景。


  衡山的最佳旅遊季節在夏末秋初,這時候天氣涼爽,植被仍然豐茂,景色比較優美;當然,12月至次年2月初到衡山,則可以欣賞到著名的衡山雪景。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衡山有著南方其他地方都沒有的霧淞奇觀。


  交通介紹


  外部交通 來衡山旅遊均可以乘火車,可以乘到衡山站下車,另外也可以乘到衡陽或株洲火車站下車,這三站都有開往衡陽市南嶽區(原南嶽鎮,是衡山景區的門戶)的班車;山上有公路,可在山下坐旅遊班車或出租車到半山亭和磨鏡台。


  由廣東、廣西方向來的遊客,可乘京廣、湘桂線火車至衡陽下車,再乘市公共汽車至衡陽汽車西站轉乘湘運長途汽車,至南嶽區汽車站下車,行程45公裏。


  由北京、鄭州方向來的遊客,可乘粵漢線火車至長沙下車。然後再從長沙汽車南站乘湘運長途汽車,至南嶽鎮汽車站下車(裏程約150公裏);也可以從株洲、衡陽、衡山站下火車,再轉乘湘運汽車至南嶽區(距離分別為135、45、15公裏)。


  由上海、福建方向來的遊客,可乘浙贛線火車至株洲或長沙下車,然後轉乘湘運汽車至南嶽區下車(裏程分別為135、150公裏)。


  由雲南、貴州方向來的遊客,可乘湘黔線火車至株洲——清水塘下車,轉乘汽車至南嶽鎮;或在長沙下車,乘湘運汽車至南嶽鎮。


  內部交通 在衡山景區內可以乘坐南嶽索道,這條索道全長1710.8米,上下高差472米,乘坐在這條索道上可以輕鬆地觀賞山中景色。


  衡山風景區各景點間裏程

  南嶽衡山牌坊1200m南嶽大廟1000m祝聖寺


  南嶽衡山牌坊1000m黃庭觀2500m磨鏡台1000m麻姑仙境2200m湘南寺1200m祝融殿


  注意事項:


  1、山上天氣變化莫測,遊人必須帶雨具。


  2、高山溫度比山下低10℃,要酌量帶防寒衣。


  3、從半山亭步行到山頂約8公裏,需2小時;也可乘汽車到山頂,上行車票12元,下行車票8元,還可從半山乘索道,直上南天門。


  4、除生活必需品外,大件行李可暫時寄存在山下大廟附近的旅店裏。


  這南嶽衡山,相對於北嶽恒山而稱,乃是“三山五嶽”的其中之一,八大名山幾乎稱得上是江湖齊名、並駕齊驅。雖說這“三山”是“五嶽”的上司之山,但是雄踞(據)其中的派係勢力卻是齊虎相當的,堪稱是半斤對半斤、八兩對八兩,各自稱王稱霸占據一方,誰也不能把誰怎麽樣。


  南嶽衡山在湖南省衡陽市以北50公裏處,這裏岩壑深幽,寺院棋布,流泉飛瀑點綴著鬱鬱森林,曆來就是旅遊勝地。


  此山處在湖南中部、衡山縣的西部,山勢雄偉壯觀,盤紆數百裏,大小山峰七十二座,對應也就是衡山派的七十二位峰主,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峰最為著名。其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可俯瞰群山,山勢雄偉;可下視湘江,景色壯麗;更可遠眺東方日出,蔚然大觀。傳說祝融是上古帝王祝融遊曆時的休息場所,人們便在祝融峰頂修建了祝融殿來祭祀祝融君。道教還稱此山為“第三小洞天”。唐玄宗時天台道士司馬承禎曾來此修道,建有白雲庵。


  相傳舜帝南巡和大禹治水都到過此山,其後除漢武帝以衡山道遠而遷祀安徽潛山亦即天柱山外,曆代帝王祀典,南嶽相沿不變。山上文物古跡、曆代碑石甚多。有大廟、祝聖寺、藏經殿、方廣寺、上封寺、祝融殿、南台寺、福嚴寺待建築。而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為南嶽“四絕”。與“黃山四絕”深藏“黃山四傑(怪)”一樣,這南嶽衡山也有名副其實的“衡山四傑”,乃衡山派一等頂尖高手。這“衡山四傑”就是祝融峰、臧秀峰、方四(寺)深和齊簾洞。


  古往今來,南嶽與日本、東南亞一些國家在佛教交往史中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南嶽風景絢麗多彩,古木參天,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鬱香。其珍貴植物種類繁多,紅花油茶,日本櫻花,金毛皂莢,獼猴桃尤為著名。如今這衡山已建有植物園、環山公路和賓館等,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正所謂“大好河山近在眼前,有朝來日領教一番!”喜山愛水的遊客遊俠們,但願他日你也能光臨此處,相信那時“衡山派人士”一定會恭候大駕!就看你武功高不高了。


  然而,昔日之際也以“南嶽”而聞名的潛山派又何嚐甘拜下風?在這華山擂即將開戰之前夕,其老掌門諸葛謙讓在其主淮南王楊隆演的密令之下率部挺進華山,試欲一舉奪魁。


  說起這淮南王,如今已傳至楊隆演,此人正是吳忠武王楊行密的次子,原吳王楊渥之弟。時任淮南留後、淮南節度使兼侍中、東麵諸道行營都統、弘農王、弘農郡王,其實質已為吳國國王。在此亂世之際,群雄逐亂,淮南王楊隆演在南抵吳越、西征楚王馬殷之餘,又派遣老掌門率部行走江湖、出征華山,他究竟懷有什麽目的?其結果又是怎樣呢?這些問題,大概可以從“天皇密使”那裏尋找到確切的答案。但是,世事複雜,風雲變幻,又有誰能夠道出個所以然呢?

  至此,有人不禁要問,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潛山派有何能耐竟然也敢奔向華山擂?但是,我作為說書講藝者卻要給各位講個明明白白我的心!這小小的潛山派雖然在江湖武林界之中名不見經傳,但是他們所盤據的潛山卻是大名可見經傳。為此,這潛山派當然可以是因山而名揚天下。不然,這麽巨大的一場華山擂怎麽會將它相邀呢?要知道,這淮南境內與江南九華山、黃山隔江相望的潛山究竟有多大威名,那麽你聽聽如下所說便知。


  這潛山,又名皖山、皖公山、萬歲山、天柱山等名,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潛山縣境內,踞於長江之西北、安慶西北。相傳周大夫皖伯封國於此,故又名皖山。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登祭天柱,封號南嶽。後來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台道士司馬承禎的建議下,加封潛山為九天司命主掌九天生命籍簿。其時南嶽衡山已成定製,但潛山雖“潛出”“五嶽”之列,它卻升為“五嶽”之上司,實質已位列南嶽衡山之上。故此,潛山已從“南嶽”升至“九天”,它已成為天上的大官,而南嶽衡山隻不過是武則天所封的一位地上司天王而已。所以,這號稱為“九天司命”的潛山,那是天下之山的長官,簡直就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見這潛山之潛力非凡,決非等閑之輩!

  然而,這潛山和衡山兩者之間究竟誰更傑出,古往今來,誰敢作定論?直至今日,這衡山派和潛山派之間的明爭暗較仍然沒有停止。試想,誰肯服輸、甘屈下風?“你潛山當過南嶽升級去了,如今我南嶽衡山接替了你的位子,我不想服你管!”“你南嶽衡山別得意,你那南嶽的位子是潛山我過去坐過的!我當了你的上司,你就得給我上供!不然的話,我讓你日子別想好過!別想過好年!”“我衡山過不好年?你潛山也別想過好年!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走著瞧,就走著瞧!你能把我怎麽的?把我潛山氣極了,我讓黑道殺手把你辦了!我讓賴昌星的手下把你辦了!”“好!行!你有種!潛山!你別忘了,老賴都逃亡了!我南嶽衡山還有四位老大哥,我請我老大泰山北鬥把你從江湖上除名!”“姓衡的!你別忘了,泰山也曾是我昔日的江湖好友!”


  你瞧瞧!衡山派與潛山派之間的關係惡化,幾乎達到短兵相接的白熱化狀態!故此,這南嶽衡山派和“南嶽”潛山派雙雙率部奔向華山擂,其目的之一,可想而知。


  轉過頭來咱們再詳細說說這潛山的實力,看看它與南嶽衡山相比究竟誰更威名,誰更傑出?


  說這潛山,自從漢武帝劉徹登祭天柱峰,封號南嶽以來,其祭台遺址至今尚存。這天柱峰即為潛山的最高峰,海拔1485米。比衡山之最高峰祝融峰還要高出1485-1290=195米,故此兩山之高低由此可見。但是,它卻要比武當山的天柱峰低1612-1485=127米。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柱山位於潛山縣西部,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嶽”,被譽為“江淮第一山”。這裏自然風光雄奇靈秀,兼容並蓄;人文景觀博大精深,曆史悠久,堪稱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


  天柱山


  天柱山為古皖文化薈萃地,人文景觀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唐佛光寺、南梁山穀寺顯赫一時;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曆代文學和書法之精華;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崗古文化遺址,將新石器時期原始風光重現。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絕,自然風光雄奇靈秀,霧潮雲海,瑰麗壯觀,兼具黃山之雄奇、廬山之幽秀。既有奇鬆怪石、飛瀑流泉,又有峽穀、幽洞、險關、古寨。這裏植被繁茂、物產豐富,珍貴植物有香果樹天女花、魚鱗木、珍珠黃楊、雲錦杜鵑等,珍稀動物有花麵狸、琴鳥、娃娃魚等數十種。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雲天。水資源十分豐富,冠蓋全國名山。


  當地特色: 江淮第一山(介於長江和淮河之間)

  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千餘年前,便已聲名顯赫,曾為“南嶽”,名冠江南。自然風光雄奇靈秀,人文景觀博大精深,摩崖石刻遍布山中。始自漢武封嶽,即為道教發祥之都。


  天柱山植被繁茂,物產豐富,風景多而奇,雄而秀。素以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峽穀幽洞、險關古寨、霧潮雲海知名天下。


  天柱山奇峰林立,天柱、飛來、天獅、蓮花、天池等大大小小45座山峰,或奇偉突起,仰摩霄漢,或比肩巍立,身遏行雲。獨占鼇頭的天柱峰,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柱,群山拱衛,屹然獨尊。


  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眾多,形態迥異。天柱山泉、瀑、溪、潭,隨處可見。或飛流直下,或林間潺潺,或山鳴穀應,或清澈可鑒。深山幽林中又有洞10 〈“height=178”米>餘,以寬敞可容幾千人的觀音洞為最。縱橫交錯,纏繞詭秘的峽穀中,以飛來峰下的“天柱一絕”神秘穀最為奇險。穀底54個洞穴形態各異,雲集交錯,洞連洞,洞套洞,洞洞相連,人遊其中,狹窄處須屈身匍行。穀旁古樹虯枝,穀內怪石異草,恍似仙境,引人入勝。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鬆竹海,構成了天柱山的雋雋秀色。危崖險峰中,交替閃現的雲海、佛光、日出、曉霞、霧淞等時景,雲蒸霞蔚,更使天柱山勝景常在,春顏長駐,引人折腰。


  最佳旅遊時間


  天柱山四季有景,四季可遊,但以每年春、夏、秋為佳。


  天柱山為季風北亞熱帶氣候帶,森林茂密,環境幽靜,冬暖夏涼,是避暑休閑勝地。年平均氣溫偏低,在9.5℃左右,曆年夏季絕對最高溫度為29℃,曆年冬季絕對最低溫度為-13.4℃年。年較差(夏季最高月溫度與冬季最低月溫度之差)也偏小,一般為22.3℃。天柱山日照時數偏少,年平均日照時數多在2000小時以下。多雲霧,全年平均霧日可占三分之二,在250天左右,最多可達300天,最少也有200天。年平均無霜期約240天。天柱山霧凇多發生在海拔1000米以上。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可見。


  天柱山曆年平均降水量最高曾達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數可達150天左右。日降水量等於或大於10毫米的日數為55天。季節分配極不均勻。夏季(6~8月)降水多,春季(3—5月)次之,秋季(9—11月)較少,冬季(12月一翌年2月)最少。每年6、7月間,天柱山出現“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


  天柱山經常出現雷暴雨,尤其是7、8月,年平均近50日。一年中約有6個月可見降雪,從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降雪期長、降雪量大。每年5~8月,時有冰雹出現。海拔600米以上的冬季連陰雨,會出現大麵積的凍雨。


  這潛山的天柱峰,又名司命峰。因峰陡如層塔,直如筍尖,故俗語稱筍子尖。峭壁峋岩,突起如柱。大唐“詩魔”白居易有詩譽之曰:“天柱一身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玉光白桔香爭秀,金翠佳蓮蕊鬥開。”此峰拔地約840米,周圍數裏,峰前正麵崖壁上鐫有“孤立晴霄”、“中天一柱”八個橫字,其下直書“頂天立地”四個大字,萬山拱衛,屹然獨尊,實為淮南、江北諸峰之冠。咋樣?說這潛山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沒冤枉你吧?


  宗觀整個潛山,群峰兀立,危崖羅列,峻峰層出不窮,石崖蒼蒼,怪石嵯峨,千岩萬壑,遍布蒼鬆、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有天柱、天獅等四十二峰,有麒麟、熔藥等十六岩,有霹靂、鸚鵡等五十三怪石,有試心、千丈等十七崖,有寶公、司元等二十五洞,還有十八嶺、十三井、七關、八池、四十八寨。這整座大山,奇鬆秀竹、流泉飛瀑遍布其間,奇花異草彌漫山穀,霧潮雲海蒼茫無際,風月煙雲瞬息萬變,雄、奇、靈、秀兼而有之。由此可見,這潛山的實力是多麽多麽的雄厚!當然,這盤據(踞)其中的潛山派更是聲名鼎盛!在其老掌門“飛天獅魔”之下,便有42峰主,十六岩主,53怪,十七崖主,25洞主,十八嶺主,13井主,七關主,8池主,四十八寨主。當然,諸葛謙讓率部發往華山僅是帶了其中一部分頂尖高手,更多的人馬還是留守本部,看家護院,或者以待殿後接應。


  古音緣沒獨寂寞,麗顏情寄待知音。唐天寶七年,詩人李白隻是在江上路過時遠遠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選為自己的歸宿地:“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過了些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蜀中,《長恨歌》《長生殿》所描寫過的生生死死大事件發生在曆史舞台上,那個時候李白到哪裏去了呢?原來他正躲在天柱山靜靜地讀書。唐代正在漫漫豔情和浩浩狼煙間作艱難的選擇,我們的詩人卻選擇了天柱山。當然,李白並沒有煉成丹,最終也沒有“投跡歸此地”,但曆史還是把他的這個真誠願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願望比李白還要強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在四十歲時曾遇見過一位在天柱山長期隱居的高人,兩人飲酒暢敘三日,話題總不離天柱山,蘇東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顛沛流離中年方四十而華發蒼蒼,下決心也要拜謁天柱山來領略另一種人生風味。“年來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他所若訪潛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這便是他當時隨口吟出的詩。後來,他在給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寫信時又說:“平生愛舒州風士,欲卜居為終老之計。”他這裏所說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別稱。請看,這位遊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確無誤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為“終老之計”了。他這是在用誠懇的的語言寫信,而不是作詩,並無誇張成分。直到晚年,他的這個計劃仍沒有改變。老人一生最後一個官職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團練副使”,看來連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終老之計”了。他欣然寫道:青山隻在古城隅,萬昊歸來卜築居。


  把到天柱山來說成是“歸來”,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極有名望的六十餘歲老人的定居處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決定的了,和李白一樣,蘇東坡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終老之計”。與蘇東坡同時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對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蘇東坡癡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對天柱山也抱有終身性的迷戀。王安石在三十多歲時曾做過三年舒州通判,多次暢遊過天柱山,後來雖然宦跡處處,卻怎麽也丟不下這座山,用現代語言來說,幾乎是打上了一個鬆解不開的“情結”。不管到了哪兒,也不管多大年紀了,他隻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經常羞愧:相看靈禿無歸計,一夢東南即自羞!


  這兩句取自他《懷舒州山水》一詩,天柱山永遠在他夢中,而自己頭發禿謝了也無法回去,他隻能深深“自羞”了。與蘇東坡一樣,他也把到天柱山說成是“歸”。


  王安石一生經曆的政治風浪多,社會地位高,但他總覺得平生有許多事情沒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麵提到的這種自羞意識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現於心頭:看君別後行藏意,回顧潛樓隻自羞。隻要聽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總是送詩祝賀,深表羨慕。“攪轡羨君橋此路”,他多麽想跟著這位朋友一起縱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畢竟是極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責,觴事遇嫌猜”,他隻能把生命深處那種野樸的欲求克製住。而事實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狀態乃是: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還可以舉出一些著名文學家來。例如在天柱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的黃庭堅此後總是口口聲聲“吾家潛山,實為名山之福地”,而實際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鄉離天柱山還遠得很。


  天柱山不常為人所知,九井河更不著名,所幸不著名,美麗才得以幽靜,九井河還未開發,人跡罕至。沿小路上行,一邊流水潺潺,村舍接連,愈往上,既無人煙,更無道路,也許有幾個和我一樣喜歡幽靜的的人走過,靜極的林間,有一寬不盈尺的草徑,兩側蒼翠如滴的青竹和蕨不時擋著去路。翻過一座座山岡,林中突現一屋,欣喜間走近,是一間荒廢的水磨房,焦黃的稻草,青苔斑駁的牆壁,隻有水車有韻律地推動水糶,木頭的吱扭聲、水的衝擊聲,在這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更加詭異,心中不禁有些僳然。


  但美麗讓人無法割舍。期待麵前,路也不知有多遠,重重山穀隔斷了瀑布的回聲,隻有嗚嗚的風聲。小路突然轉了一個彎,水聲鑽入耳中,地勢豁然開朗,陽光下亮晶晶的一個湖泊,水在亂石灘間歡快的穿梭,水深不沒膝。右轉望去,美麗原來如此讓人心動……赤足涉水而過,清涼的溪水浸泡著脹熱的腳,疲勞早已遠去。站在金黃色的沙灘上,仰望著這造化奇跡,瀑布不高,形如一巨大的X,與周圍的秀美山川相比,氣勢卻格外的恢弘。您是否願意領略這份悠然之美,是否想要學伯牙,傾聽一曲天籟之音,那麽請俠客們來天柱山吧,用您的心來感受這曲“高山流水”吧……


  這便是潛山的大體概況。正所謂“身在室中坐,神遊天下間。”中華神州大地的名山大川自可盡收眼底,何樂而不為?然而,天下江山之大,要窮舍其盡,談何容易?我們自可選列種種,“睽(窺)一山而知全天下之山也!”天下為公,天下大同!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當然也可以說成“五嶽歸來不看山,潛山歸來不看嶽。”若問這樣如何做到,那麽請看下麵這段有關潛山的概括記載,我們便可知足常樂矣!


  《天柱山誌》雲:“峰無奇不有,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大唐“詩仙”李白也有詩讚雲:“奇峰出奇雲,秀水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峋絕稱人意。”時至如今的二千年之際,這座名山已劃分為梅城、野寨、玉鏡、馬祖、良藥、東關、飛來、主峰八個風景。“潛山派人士”恭候各位的光臨!


  扯過這片名山大川,讓我們再次回光返窺到京城相府密室:


  “啟稟丞相!”隻見“淤魔大俠”張開路出班奏道:“據‘飛毛腿’權無敵來報,以徐州司馬葉無雙為首的遊擊大隊已離開徐州直奔華山,準備與我作對!”


  “噢?真是一波未平,再波又起!前一陣子放出個趙高雲,不肯投靠我們,竟然音信全無!而且讓我們嫁禍於耶無害的計劃落空!如今又出個葉無雙要與我們作對,這葉無雙到底是何許人也?”


  “丞相不必擔心!”張開路卻胸有成竹地說道:“趙高雲出獄沒有立即投靠我們,想必他已去了太行山寨。但是他卻與耶無害有奪妻之仇、殺妻之恨,他一定會找耶無害複仇的!至於這葉無雙,他現任徐州司馬,乃徐州長史耶家林的屬官。而這耶家林,就是耶無害的堂兄,十一太保‘索命太保’耶家權的兄長。他和葉無雙親如手足,必是葉的幕後主使。據權無敵所報,葉無雙是這支遊擊大隊的大隊長、總司令兼總指揮,他媽的頭銜還真不少!其堂弟做了這支遊擊大隊的掌書記,說什麽殺一個相府的人,就由他記錄一個,要殺一百個直至一千個,猶如斬殺過街老鼠一樣!”


  “什麽?!真是豈有此理?”陳田中不安於座,喝問道:“這葉無雙的堂兄弟又是何許人也?”


  “回稟丞相!他就是徐州府號稱‘貓王’捕快的葉學雲,據說此人善捕(卜)會算,令賊盜聞風喪膽如過街之鼠,而且他還養了成千上萬隻靈貓,他學一聲貓叫,成千上萬隻靈貓都會圍在他身邊聽候號令,所以此人號稱貓王!”


  “混帳!你怎麽老是把他誇得像隻好貓似的,難道說我們都是過街之鼠麽?什麽遊擊大隊大隊長、總司令、總指揮的,還有什麽掌書記、長史、司馬,在我眼裏算個屁!都是他奶奶的小小芝麻官!他一個小徐州司馬究竟有多大本事,竟敢帶領些蝦兵鱉將與我作對?簡直是想死了!”


  “回稟丞相!據說這徐州司馬葉無雙武藝高強,不知丞相可否還記得,此人在去年仲秋京城擂上曾打敗過當年文科探花楊顯貴和巴州‘黑貓捕快’褚人傑,所以他才做了這支遊擊大隊的總指揮。據說在其麾下,雖說是烏合之眾,可也有許多武林高手,不可等閑視之。”


  “嗯——”陳田中不禁長出了一口氣,道:“他這支遊擊大隊既然還有實力,勢必會擾亂我們的華山計劃!這華山擂已是劍拔弩張,我們就在華山恭等其來!不過為了對付我們所有的敵人,我特別加封你為剿匪總司令,主持華山前線戰事。隨後我自會派副師楊能殿後,來一場血洗華山!”


  ????????????????????????????????????????????????????????????????????????????????????????????

  九月十七日,華陰洞府,黑客滿堂,火把通明。


  “丞相有令,命我為剿總司令,主持華山前線戰事。如今各宗各派都已會集華山,借此華山擂之機,我們要團結起來、鏟除異己,將所有與我作對的人統統趕盡殺絕!如今從徐州方向來了一支遊擊大隊,對我們甚為不利。為了消滅他們和更多與我作對的人,我們有必要成立幾支剿匪縱隊,一來用以半道阻殺他們,二來用以應戰華山擂!”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隻見法深大師點頭稱讚道:“張總管言之有理!我們勢必要雙管齊下,來他個內殺外剿,大事可成!”


  “各位!明日華山擂就要開戰,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我在此特命幾位縱隊司令,各行其職!‘呼風喚雨霹雷神妖’南宮望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一剿總司令,率領你的南嶽衡山派弟子劫擊遊擊大隊!”


  “遵命!”


  “五筆高手楚定芳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二剿總司令,率領太行山派弟子劫殺五台山派和北嶽恒山派!”


  “遵命!”


  “達摩院院主孔霸天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三剿總司令,率領本門弟子力戰華山擂!”


  “屬下遵命!”


  “金 李洪智聽令!”


  “有!”


  “我特命你為第四剿總司令,統領本門弟子力戰華山。”


  “屬下遵命!”


  “黃山派掌門黃克祥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五剿總司令,秘密剿滅擂台之下非我之人!”


  “遵命!”


  “石林第一高手石秀峰聽令!”


  “有!”


  “我特命你為第六剿總司令,統領本門弟子於擂台應戰。”


  “遵命!”


  “判官勾魂閻克星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七剿總司令,統率本門弟子暗殺其他各派非我之人!”


  “是!”


  “飛劍山仙吳奇亮聽令!”


  “屬下在!”


  “我特命你為第八剿總司令,統領本門弟子應戰華山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