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重生之獨寵蓁皇後> 第四十一章 有未婚夫了?!

第四十一章 有未婚夫了?!

  奶娘扶過張鶴齡,拿著帕子替他拭去淚水,勸道:“姑娘剛醒過來還是虛弱的時候,公子先回去好不好?我們會好好看著姑娘,這會兒要伺候姑娘用些飯食湯藥了,若是有什麽消息就去漪瀾院告訴公子,好不好?”


  張鶴齡腦袋搖的像撥浪鼓,緊緊攥著張爾蓁的褻衣一角,看起來很可憐,大眼睛裏淚水打轉,眼眶通紅。張爾蓁朝著奶娘搖搖頭示意不礙事。奶娘輕拭著眼角出去了,沒一會兒便端來溫熱的小米杏仁粥一口一口喂著張爾蓁吃下。張爾蓁僵硬了的身體慢慢緩過來,吃了大半個海碗的粥才停下,直道“不吃了不吃了”奶娘才停下來。張鶴齡眼巴巴地看著姐姐吃了許久的飯才停下來,笑得露出小奶牙,鼓勵地拍拍姐姐的小臉。張爾蓁允許張鶴齡脫了鞋子上來,抱著張鶴齡胖胖的身體感覺很踏實,這才是現在的生活,這才是現在的家人。


  奶娘收了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張爾蓁猜著這段日子也許發生了很多事。可是奶娘張了幾次嘴到底還是沒說什麽,張爾蓁也著實沒什麽氣力問。方才她也瞧見了明月,一直卻沒看見如月……探究的目光看向奶娘,奶娘沒有言語。


  明月去了一刻鍾回來,臉上淚痕未幹,興許是跑的太快了,呼吸急促,小臉潮紅。沒一會兒金氏來了,麵色擔憂,看也沒看床榻上虛弱的張爾蓁,一把抱住張鶴齡交給跟著的紅柳,命令著不顧張鶴齡的哭喊給帶了回去。


  “我就說你不是個省心的,今年惹了多少事兒自己還記得清楚嗎,無緣無故地竟還能被遊魂附體,我就說你平日裏必定沒那麽老實,背著我幹了不少壞事吧!這次要不是道長法力無邊救你回來,這會兒你也早就死了。娘生你一場養你一場,怎麽就招來這麽個不省心的丫頭……”金氏抒發著心中的不快,纖纖玉指就快要點到張爾蓁的腦門上:“……你那個丫頭也是個禍害精,是你在外麵帶回來的*煩,這會兒還昏迷不醒呢,要不是老爺攔著,我早就給攆出去了,是生是死也是她的造化,害了二丫頭,又害了你,沒見過哪個丫鬟這麽大的能耐……”


  奶娘楊氏幾次想上前拉開夫人,明月低著頭不敢言語,張爾蓁聽著金氏的念叨數落正神遊天外。


  “你這次也算因禍得福了,孫家的公子我瞧著很好,溫文知禮,聽說課業也不錯,你配了他也是結兩家通家之好。你爹這會兒送孫家的人走了還沒有回來,等會兒就來看你。”


  張爾蓁原本懨懨的打不起精神,瞬時瞪大了眼睛,配?通家之好?意思是她睡了一覺就定親了?她低頭瞧瞧自己,沒錯啊,還是七歲的樣子,隻不過那日的輕粉色衣衫換成了雪白的褻衣,有些迷茫的看著金氏,娘,你說的是我嗎?


  金氏看著張爾蓁迷迷糊糊的蠢樣子忿忿道:“你以為你是怎麽醒過來的,還不是道長給你做了法,定住了你的三魂六魄。若不是你爹舍得下麵子,孫家能這麽容易就同意?要說孫家那孩子也仁義,這麽多年不見了還知道來府裏給你爹請安問好……”


  張爾蓁聽得雲裏霧裏的,金氏絮叨完留下句“好好休息”便施施然走開了,奶娘一臉擔憂,明月猶自發呆,張爾蓁一頭霧水。


  張爾蓁迫切的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從奶娘遮遮掩掩的話語裏,還是總結出了大致經過:張爾蓁和如月那日睡著後第二日都沒有醒過來,就這樣一睡不醒。二姑娘爾淑的高熱卻在第二日就退下來恢複正常,水墨先生道幽魂已逝,異魂已走,二位姑娘長睡是魂不附體,六神不歸位所致,在張巒的苦苦哀求下答應救張爾蓁一命。


  可是怎麽定住魂魄呢,自古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同根,陰陽壹體兩麵,彼此互藏,相感替換,不可執一而定象。二者雖無定象,隨道而變,上皆可為道,下亦可為器。道用無窮,處處有之,因用而論。用即出,陰陽即定,二者雖定,亦隨時而變遷。故曰:陰陽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極是也,統領二物,相互作用,運化萬千。水墨道長說來一堆專業術語,張巒聽不懂,解釋之下才懂了,簡而言之就是需要為張爾蓁找一門夫家,從一而終,這樣或者有用,但不保證一定有用。


  水墨道長摸著胡子勸“命裏有時終須有”,張巒卻願意試一試,卻不願意匆忙之下隨意為愛女安排婚事,幾天也沒找到合適的,正猶豫間,孫柏堅帶著禮品登門來,道是經年不見來看望張叔叔一家。


  孫柏堅溫潤如玉,生的一表人才,小小年紀談吐不凡,張巒一見之下大為歡喜,牽著孫柏堅的手感動不已,卻也不好和一個孩子討論“你願不願意娶我家的姑娘”之類的,便邀請水墨道長一起隨著孫柏堅去了安慶,同時帶了許多他為官期間得到的寶貝。回來時眉梢帶笑,沒幾日孫府便派人來行了納彩之禮,而後是問名,昨天納吉之禮過後,張巒又隨著去了安慶,這會兒還沒有回來。


  這個過程乍聽之下很荒唐,可奶娘一臉後怕的樣子補充完“差點姑娘就醒不過來了”,張爾蓁也不得不相信,很大可能是水墨道長讓她回來了。她是一縷幽魂無處安息,飄蕩在世間如浮萍,《周易·恒》有言“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身為女子,最終的歸屬不是父家不是母家而是夫家。張爾蓁讀過清朝方文的《張季昭妻妾死節詩以旌之》,當時嗤之以鼻,婚嫁自由為什麽女子要從一而終,可“芳洲窈窕人從一,秋水澄泓死必雙”又是多麽淒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