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誘惑太大了
日朝智子的出現,把華國人的含蓄外衣徹底去除了。更讓現場難堪的是,她簡單說完情況以後就走了,完全沒有給予轉圜的餘地。
理由很充分:晚上有媒體見麵會,對供應商大會的情況進行通報。
“要不然大家現休息一回吧,估計都累了。”楊書記跟外國專家接觸多了,能夠理解他們對於技術、規則的堅持,可是華國不是這麽運行地,他可不能讓客人們下不來台。
沒想到,王高官卻大手一揮:“這有什麽累的,大家千裏迢迢過來,本就是來取取經的,現在外國朋友把真經傳給我們了,幹脆趁熱打鐵,免得一會兒冷了。”
聽到這裏,江奕倒是放心了。如果遼省一行隻是來進行訂單公關的,那麽他覺得來日方長,估計每年都會來這麽一出;如果認清了自己的問題,那麽今後就會真正放低姿態改進,事情還有的談。
日朝智子提出的問題很明確:對於供應商打分的之中,遼省在營商環境、技術人員資質和比例、資金實力等方麵失分較多,隻有員工滿意度、交通運輸和通訊等方麵有一些優勢。
“交通方麵的分值是不是太低了?”說話的估計是遼省交通廳的人,想要突出一下遼省的強項。
“這次參會的供應商主要是蘇魯豫皖的十二個地市以及遼東半島的企業,近期規劃了幾條高速公路,環湖高速公路即將通車,東北的交通優勢就不再顯著了。”
聽到這裏,王高官歎了口氣:“以前東北的交通優勢主要是鐵路,還是解放前打下的基礎;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還在靠路吃路,沒想到兄弟省已經行動起來了。”
“領導說的是。這次到魯南感受最大的就是到處在修高速。以前的國道到處都有設卡收費的,造成了國家內部的人為割裂,所以東北的鐵路有優勢;如果高速公路網形成了,高速上是不會有人亂設收費站的,東北的優勢確實沒有了。”在事實麵前,遼省交通廳負責人不得不承認東北老大哥的時代差不多過去了。
不過這是在失去訂單之後的領悟,代價有些大。
“資金的權重是不是太大了?隻要企業能夠周轉起來,肯定能過保證及時交貨。”
“資金實力涉及交貨的及時性,我們對產量的計算比較保守。但是今年家電出口增速遠超想象,隨時可能加大訂單量。”香江的職業經理人代替日朝智子回答各位的提問,他一邊回答問題,一邊拿出一遝資料:“這些數據都可以給各位參考,隻是不能帶出會議室。”
遼省的客人沒想到還能提前看到這些數據,大家傳閱了一下,忽然發現自己失去的更多,心裏更難受了。
“這位楊同誌,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問題還沒問出來,職業經理人就打斷了他:“叫我楊經理就行了,我來自香江,1993年底剛從香江調動過來。”
香江人才不講究“同誌的友情”呢,看來此路不通。
隻是當麵這麽說還真是不給提問的那人麵子,最後那人幹脆不問了。
楊書記看了一眼江奕。他很奇怪江奕為什麽要網絡這麽多境外人士,成本高出好多倍不說,講話還這麽公事公辦地。以後還怎麽讓遼省給自己幫忙?
而且,這些境外人士職位都不低,時間久了恐怕會讓人說“挾洋自重”。
想到這裏,他忽然打了一個冷戰。蘇聯專家集體到遼省任職,是為了打破華國的人情關係造成的亂塞人、一切按照規則來;就連蘇聯專家的老婆也跟過去了,是為了看住這些專家、防止他們醉酒誤事;扶桑專家帶來了技術,管理人員又阻絕了當地的人情關係,所以才會有今天會議現場“隻看數據不看人”的氣氛。
往壞處說,這是“冷酷無情”,可是往好裏說,這是不是“從人情和血緣向規則的轉變”?
再聯想到營商指數、股權托管登記中心等事情,楊書記心裏的脈絡更是逐漸清晰:難道你小子要幹這麽大的事情?
“江奕那裏有什麽意見?”王高官冷不丁地又點了名。
“我們沒什麽新的意見。如果能夠把政府引導基金落實到位,重點扶持資質比較好的企業,這些企業的資金實力就能提升一截;如果能把職業學校順利改製,技術人員占比指標就能提高;如果能把產業園區的政策推廣,營商環境也能提升不少。”
江奕針對遼省失分最多的三個指標給出的解藥都是老配方,而且都是前兩年沒有落實到位的幾個方麵。
“我們遼省的技校、中專很多,產業工人也有長期的優良傳統,東北的工業化也走在了全國前麵,技術實力方麵是不是對我們打分偏低了?”有人還是不服氣,剛才大家都礙於麵子沒多說,現在江奕也向境外人士學壞了,那人就憋不住了。
“我們的技術專家考察過技校和中專畢業的工人,說實話並沒有幾個達到我們的基本要求。”香江的職業經理人再次站了出來,看來他是不擔心做惡人的。
“扶桑國的專家要求肯定高啊!”
“不是扶桑國的專家考核的,而是在遼省任職的前蘇聯專家主持的考核。”
震驚、臉紅、心疼,遼省一行現在說不出自己心裏的滋味。
東北可是華國工業化最好的地方,在資源逐漸耗盡、土地不再稀缺的年代,產業工人及其背後的供應鏈也成了那裏的最大優勢,最後的優勢。
可是忽然有人告訴你:這些優勢有待考量,你們培養的後備人員不能勝任我們的要求。你的心理會有多大落差?
“其實我們這邊的職業院校也差強人意,老師教的都是老一套、十幾年不換的內容;學生能夠上課的算不錯的,可是真正能夠聽講的就更少了。考試的時候,老師也都是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提前輔導一下、透露一些考點。”看到香江人又給客人們揭開了真相,楊書記又要和稀泥,緩和一下氣氛:“後來我們幹脆來了一次大手術,所有考試都通過統一的題庫抽題,考試通過了還能優先招聘、薪水也有優惠,年輕人的積極性馬上就上來了。”
這些內容,王高官早就聽過了。隻是遼省的情況太複雜,需要的投入也大得多,有點兒積重難返的味道。
可是,當他再次看向楊書記的時候,忽然就有了一種想法:遼省再困難,還能比蘭陵困難?
看看今天的蘭陵,再對比幾年前的情況,一個名詞浮現出來:市場化。
原來教育的市場化可以這麽走。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低成本、低門檻、統一規則,迎接他們的是通過後的光榮和實惠。這就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個人,交給了每個參與教育的主體。
“農村的青年能不能參加學習?”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問出這個突兀的問題,好像是有什麽東西觸動了他。
“農村的青年一樣需要教育,也可以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市的農轉非基金就有一部分是支持他們交學費的,現在是麵向博識教科和新東方培訓兩個機構的,以後還會麵向市場采購更多培訓提供者。”楊書記一不小心就為博識教科和新東方培訓做了廣告。
看到王高官盯著自己,江奕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我們的消費金融公司也可以為全國各地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優惠貸款,通過的科目越多、優惠力度越大;如果今後進入騰龍等企業,這些培訓費還可以報銷一部分。”
“蘭陵的職業培訓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我看過他們自編的教材,都是最新的技術,而且和視頻培訓、學習機配套使用,效果很好。”遼省工業廳負責人一不小心又給小博士學習機、VCD唱碟機打了廣告。
“我也聽說了,那些教材還很便宜呢,厚厚一本,連超過10塊錢一本的都不多見。”
“聽說二手書也有很多人用,有的人考完了就把書捐出去。”
“要我說還是應該留下來,以後隨時備查。”
“人家過幾年就有更新的技術和教材,還差那幾塊錢?”
有些技術出身的人很快把視角轉換到了細節層麵,現場就熱絡了起來。
王高官看著這些起勁的同事,心裏的滋味的確說出來。遼省本該是局內人、受益者,可是現在變成了局外人、旁觀者。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那句話也再次浮現出來。
不能再等了!
他清了清喉嚨,像是下了決心一樣,隨即才想起這是在客場,於是他笑了笑:“剛剛大家講得好。營商環境是一個長期工程,短期可以考慮由省裏牽頭成立聯係小組,行政部門進入產業園區執法,將由聯係小組統一接待;中期將產業園模式擴大,覆蓋盡可能多的優秀企業;
“政府引導基金要在三個月內落實,支持較高評級的接單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優先保障訂單所需水電煤和原材料供應;
“現有的技工培訓模式很多都失效了,我們爭取在一年內完成職業學校的轉型,有些難啃的骨頭,就拿出幾所學校來讓他們試驗。”
江奕這次倒是放心了。一旦把這些項目納入時間表,政府的強大動力就出來了,那時候就不止相關部門擇機實行,而是會有審計、紀律等部門監督進度。
營商環境的短中長分階段實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長期來看,等到市場、法治等觀念深入人心,遼省就真的能夠順利轉型了。
“另外,蘭陵還給了我們一些啟發。我們會考慮針對外籍人才的入籍、使用等申請一些特殊政策。東北的領先就是從引進扶桑、蘇聯的技術和設備開始的。”
這對江奕倒是一個意外。蘭陵、任城申請的對外特殊政策,來自於蘇聯解體後的特殊曆史境遇。遼省要是能夠申請,那就隻有經濟和社會轉型層麵的考慮了。
“另外,轉型需要成本、投入。包括軍轉民項目,很多都落到了本地,不知道水泥產業集團總部有沒有可能落在遼都?”
為了實施提前“積累房產”的目標,江奕在遼省收購了三個瀕臨倒閉的水泥廠,並依托穆其中的運作能力在全國迅速鋪開,一個水泥產業集團悄然成型。
隻是集團總部遲遲沒有明確,遼省自然緊張。一旦成立了集團總部,產值和稅收將記在本地,人力招聘、生活消費等對地方的貢獻更不必說。
所以,在石油開工不足的時候,華國的石油、石化兩大集團都會接待很多地方政府的公關,希望本地的分公司能夠開足馬力生產、為本地貢獻更多的GDP。
這是實打實地實惠,江奕還沒吭聲,楊書記先急了:“這三個集團的人員、資金都是從蘭陵過去的,而且···”
“楊書記,聽說蘭陵建築公司正在籌備上市,遼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歡迎蘭建來參加投標。東北和齊魯省是一家人,以後在水泥建材供應方麵也可以多照顧蘭陵大本營。”王高官對楊書記的想法是門清,與其爭一個項目,大家彼此幫忙不是更好?
兩個地方官員一言一語就想把水泥集團的事情定下來,倒把江奕晾在一邊。隻是,大家都小瞧了江奕。
“我們整合水泥行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上市,這個行業的投入很大,過幾年集團產值可能會上千億,需要持續融資才行。”
想要迎娶這個貴女,需要豐厚的嫁妝才行。
楊書記受到的打擊最重。一個省每年的上市指標本就不多,蘭建還在排隊中,不知道猴年馬月呢。
王高官也頭大了,江奕這個要價可謂極高。目前股市裏的資金就這麽多,一旦上市的企業多了,股價就會大幅下跌,讓監管部門不得不一再出麵表態停止發行新股,以安慰股市裏的脆弱的投資者和投機者。
“香江股市很歡迎內地投資者,去年還推出了一個紅籌股,都是內地企業在當地上市。不知道···”香江的職業經理人好像知道很多事情一樣,劇透了江奕去年在香江的布局,不知道自己已經站錯了隊伍。
“這樣好啊,省裏可以出麵幫助溝通一下。”王高官這下子高興了,相比楊書記這個市裏的官員,遼省的級別優勢可就大得多了。
江奕有一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讓香江的職業經理人過來是唱黑臉的,誰讓你站到對方陣營去?
這個姓楊的家夥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要價從A股的獨立上市指標矮化為“爭取在香江上市”,那裏的市盈率比A股低了一大截,你知道嗎?
韓成斌看出了江奕的不悅,也知道上市指標很難爭取,便想退而求其次:“領導,水泥產業的前期投入很大,如果組建集團還需要建新廠、辦公大樓等,不知道能不能土地使用、稅收方麵給予一些優惠?”
“擴大產能和管理大樓的用地,我們保證都按照最優惠政策。”
“地方稅收,省裏能夠免的都可以免。”
王高官還沒吭聲,同行各局辦的人士先答應了下來。
分稅製後,容易收的稅收是國家為主,地方分稅種類多、總額低,不過省裏能夠表態,落實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楊書記再失一分,他現在的心情跟江奕差不多了。可惜自己沒有帶市裏的局辦負責人來協助一下。
王高官其實也不舒服。水泥產業集團總部這一件事都這麽難攻克,後麵更重要的事情還怎麽開得了口?
“有了產業集團入駐,以後我們省就可以更好地落實引導基金、產業轉型。”政辦辦公室負責人知道又是自己上場的時候了,反正老臉已經修煉出來了,這時候也不能含糊:“不知道在外包訂單方麵能不能再支持一下?”
這話說出來,底氣明顯不足。日朝智子已經說過了:不能放低要求,除非降低企業願景。
“蘭陵即將召開的外商投資論壇,會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預計三年內至少能夠創造上百萬就業,其中過半數機會都會在蘭陵之外。已經有不少投資者對蘇聯產業園的企業表達了意向。”江奕似乎拒絕了對方的希望,可是又把目標引到了楊書記那裏。
幾十億美元,你說了就算啊!楊書記真想一口老血吐在江奕臉上。這麽多錢,他想都不敢想,也就江奕這種愣頭青敢獅子大開口了。
“蘇聯產業園的企業都是外國專家做主,投資者如果看好的話,我們也希望能夠多引入一些資金。”
一點兒幹貨都不敢說,楊書記實在是怕了。他還想讓這些企業為當地多做貢獻、帶動蘭陵本地的配套產業發展呢,要是都外包出去了,蘭陵豈不是就空了?
可惜,楊書記怕什麽來什麽,王高官很快就盯上了這個機會:“蘭陵真是家大業大,隨便拎出來的企業都有這麽好的前途。遼省在機械行業的產業鏈是國內最完整的,遼都更是被人稱為‘華國的魯爾區’,蘇聯產業園也可以考慮在遼省組織一次單獨的采購招標嘛。”
“領導,我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現在出口在爆發式增長,蘭陵和周邊地區的產能增長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配套上來,如果組織一次蘇聯產業園的采購招標,估計至少會有15億訂單。”江奕貌似還在生楊書記的氣,嚴重地出賣了蘭陵的利益。
“你們有什麽要求嗎?”
太大的好處麵前,沒有實打實地對價是很難成功了。
而且江奕前麵剛剛對水泥產業集團初步表態,現在又拋出了更大的誘惑,他必定有所圖。
“蘭陵已經申請了企業年金試點,人社部門已經同意了,剩下的就是稅務局的意見,稅總也想推廣民營企業的企業年金,估計能夠順利通過,我堂兄有望代為管理這些資金。”江奕講的事情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導致很多人跟不上他的思路:“目前在落實的時候還有兩個問題:一是參與的企業首先要繳納了社保才能實行年金試點;二是年金的稅前扣除額隻有5%。如果遼省能夠申請特殊政策,我想在蘇聯產業園企業的投標中,應該能夠提升10分。”
這10分的提升意義重大。它足夠讓遼省參加投標的企業跟蘭陵、任城和彭城這三個大湖城核心區以外的城市一較高低,甚至在落實政府引導基金、職業學校轉型後還能超過那九個地市,從而讓遼省成為另一極。
從短期來看的話,有了15億訂單,遼省不僅能把這次丟掉的訂單找回來,還能實現40%的增長,超過了預設的增長目標,誘惑力極大。
“與其這麽費心費力地試點企業年金,為什麽不從養老金著手?”
“養老金的投資範圍很難擴大,管理機構也很難放開。”江奕很清楚,即使在發達國家,養老金的投資範圍也嚴格受限。
作為第一支住的養老金,涉及社會的保底、老年人的生存底線,美利堅也限製在聯邦擔保的債券、有聯邦存款保險機構擔保的銀行存款等狹窄範圍,管理機構也是財政部下屬部門。華國目前根本不可能放開。
隻有作為第二支柱的年金,由於隻有部分企業、行業才實施,而且相當於在第一支住保底的基礎上的“加分項”,才會有放鬆限製的機會,也就是江奕能夠插足的機會。
在三十年後的部分發達國家,第二支柱的占比達到了60%,成為老年人生存的最大保障,華國由於起步晚、民企參與度低,所以隻有部分效益好的國企、事業單位等才實施年金,大部分人實際上無緣。
如果江奕能夠悄悄發力,今後反過來為第一支柱養老金作出示範,那麽華國人的將來就有了保障。
遼省一行人在認真地討論著。他們知道,蘇聯產業園的招標是和年金試點綁定在一起了。雖然不是很理解江奕的要價,畢竟企業實施年金試點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來,可是他們還是在認真考慮可行性。
“江奕,即使放開年金的委托管理機構,江正民也不一定能夠拿到資質吧?”楊書記壓低了聲音,悄悄問著江奕,他也感覺江奕的要價有些低了:“而且一年能有多少錢?”
“遼省要是能夠鋪開了,以後所有的供應商都要實施年金製度,按照100萬人受益的話,每個月會有兩億多,每年就是三四億。至於管理能力,估計國內沒人能超過江正民。”
江奕的回答讓楊書記更想不通了。隻是代為管理三四億,錢還是別人的嘛。管理費即使按照1%,也隻有幾百萬,值得你給遼省這麽多好處?
他難以理解十年後華國平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年金一年年累積起來的效應。更別說江奕會讓這些資金出現幾何級增值。
這時候,圍繞著王高官的聲音漸漸平息了。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不大,可是實施難度不小,如果沒有很大的把握,王高官根本不好表態。
“企業所得稅的分成比例為國家百分之六十,地方百分之四十。地方的問題不大,國家層麵我們會盡力去實現,爭取能突破5%的稅前扣除額限製,關於基本養老前置的要求,我想爭取在民企試點也有很大機會。”王高官越說越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江奕明明是為地方民眾做好事,可是自己卻要以對價的形式答應下來。
“其實大部分民企之所以沒有實施基本養老製度,主要還是盈利能力不夠;經過一段時間的年金試點製度,他們會理解養老金對員工忠誠度的提升。同時,我們也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要求企業參加基本養老製度。”江奕的思路到此就很清楚了,通過第二支柱倒推第一支柱,否則,隻實施第二支柱的企業就無法享受國家撥款、國企股份劃撥基本養老保險的收益了。
江奕說的這一點,王高官倒是相信。等到企業到了一定規模,蘭陵發出的訂單就會有很大的話語權,在供應商打分的強大壓力和誘惑下,再加上國家製度的強製要求,基本養老保險肯定能過推行下去。
那時候,讓各級政府頭疼的國人養老問題反而以這種方式解決,訂單還真的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