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騰龍工程(二)
“我們不怕,我們有海外合作機構,可以將應收賬款資產轉移給他們,最長可以持有三年時間。雖然這些郵電部門現在沒錢,可是不代表他們三年內還不起錢來。”雖然我可以說我們有錢,但是我還得加一個國內競爭對手沒有的優勢。
“貴方在國內銀行的貸款數額較大,恐怕會影響到資金周轉。”這位也提前做了功課,了解地很深入。定了,這次合作達成的阻力就是你了。
“您提到的是我方的國庫券抵押貸款問題?”江奕完全就是有備而來,“我也想請您算個帳:100元麵值、三年期的88年國庫券,如果質押後貸款了70元,那麽它的本息保障倍數怎麽樣?”
這次是想把對方拉進江奕自己的領地,對方沒敢接招。旁邊的財務人員簡單算了算:“本息保障倍數在170-180%,很高啊!”
江奕還不滿足,繼續拉同盟:“請教一下這位專家:如果到了91年7月1日,我們的資金實力會怎麽樣?”
“6月30日國庫券兌付,你們將會有15億元資金,還掉8.5億,大概還有6.5億。天哪,這可是現金啊!”財務人員果然是每天盯著數據的,立馬從質疑者轉換成了支持者和敬仰者。騰龍集團原本是靠著民營企業家貸款4000萬完成了設備的試運營。現在,有一棵參天大樹可以依靠了。
有了財務人員力挺,反對者隻有偃旗息鼓了。財務實力正是他向吳主任推薦的合作方的主要優勢,遺憾的是,這個合作方的財務實力主要是與銀行的良好關係,而非江奕一方的自有資金。
“關於市場營銷思路,我覺得貴方的計劃存在一些缺陷。”現在輪到江奕揪住敵人的小辮子了,什麽‘不花一分錢,就有十萬兵’,那都是胡扯。江奕從吳主任剛才的計劃裏麵就感覺到有這個風險,騰龍集團前期的經營失誤也體現在這個領域。“多點嫁接、將技術授權給很多小廠,會造成產品方麵的粗製濫造、市場方麵的無序競爭。”
敵方代言人臉上掛不住了,先是抓住了我們行業的回款難題打擊我們的氣焰,現在又開始踩我們的營銷思路了,看把你能的。剛要發作,吳主任急忙打個圓場:“不知道貴方有什麽更好的思路嗎,讓我們也學習一下。”
“我們覺得多方麵授權會導致失控,對於產品的聲譽不利,也會導致內部相互拚低價,這對驅趕外資品牌有好處,但是也透支了長期發展潛力。產品麵向的客戶是郵電部門,所以一方麵應該嚴把質量關,另一方麵從專業技術人員中挑選出精兵強將,對郵電部門進行公關。”針針見血,一劍封喉。你們的原計劃,這下子要流產了吧。
沉默,長時間的沉默。江奕知道,對方絕對已經動心了。
敵方的代言人發出的兩炮都啞火了,隻好最後死撐一下:“我們有傳統合作夥伴,他們也需要我們的支持。這個方麵我們也要考慮。”一句話說的吳主任也在微微點頭。
“如果貴方已經有合作夥伴,可以有兩種合作方式,一是為我方提供來料加工服務,我方加大質量檢查力度,確保產品質量不下降;二是納入我們的區域市場代理,全國統一售價、全國性的規範服務。我們將會按照八大營銷區域對全國進行迅速鋪開。不知道貴方是否已經注意到了,有個博識教科已經開到了咱們鄭州。”
“聽說是一位姓劉的老板,不簡單,一下子設立了3家,有一家就開在我們學校門口不遠,很多老師們都去過。”
“如果你們感興趣,我可以引見一下。她也是我們公司的大股東。”劉連秀再次出現。
“什麽?你的意思是背後的股東都是一個?”
“是。而且開設的速度將會非常快,今年能夠覆蓋省會城市,明年達到大中城市全覆蓋。”原來還不想擴張這麽快,但是要想推廣程控交換機、對抗敵方“十萬天兵”的話,這就有必要了。“每個城市都會有熟悉當地市場的團隊,而且我們通過BP機業務已經和當地郵電部門聯係上了。”
吳院士心裏有數了,現在要看看江奕這邊的能量和誠意。“先用20個局、10萬條電話線做實驗,你們敢不敢?”光有錢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郵電局首先要願意試用。
“這位就是蘭陵市郵電局局長,他們市有好幾個區縣呢,都可以使用咱們的交換機。”郵電局被架上去了,動彈不得,隻好點著頭。
“這可是五六千萬,你們舍得?能拿得下來嗎?”
“這有什麽不敢的,隻要吳主任你願意,十個五六千萬也沒問題。”麵對吳主任,江奕最大的底氣就是金錢了,這個優勢需要用足。
吳主任和幾位同事當場交流了一下,大概是覺得04機的大麵積試驗能夠盡早暴露設計缺點、利於及時修改完善,使產品成熟期大大提前。敵方勢力代言人也難得地點了點頭,江奕心中暗喜:大勢底定!
“吳主任,我們和江奕已經合作了一家尋呼台,另外江奕也參股了蘭陵尋呼台,和郵電部門的合作不是一天兩天了。”李中校打算幫助一下江奕,而且尋呼機和固定電話是好閨蜜、互補產品,這個吸引力也很大。
江奕最後也加上一把猛料:“關於市場開拓,我覺得還可以考慮反攻西方國家的市場,先拿下意大利、西班牙、英倫、法蘭西等國的訂單,再攻克他們的老殖民地。”騰龍實現了華國大型程控數字交換機首次出口,產品銷往蘇聯的繼承者羅沙、北高麗、巴國等,創匯數億美元。不過,現在吳主任等還沒有想到這個層麵。
“你們有這麽強的實力,又有一係列經營思路,看來,我們不和你們合作都不好意思了,”吳主任一語決斷,“不知道貴方的具體合作條件是?”
“我們覺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次性買斷技術,價格可以按照貴方的標準;二是技術入股,這樣變現的時間比較長一些,但是會有較長期的回報。同時也想聽聽貴方的意見。”
第一個選項明顯是送給領導踩的。吳主任輕鬆地順著江奕的思路走到了第二條路:“我們認為技術入股的方式比較合適。領導要求我們進行產業化,我們可不能拿了錢就跑路。”
“雙方共出資3億元,貴方以技術占股30%,怎麽樣?”技術折價0.9億元,相比600萬課題研發費用,算是一個超高的估值了。如果不是知道它的商業價值、對華國通訊產業的巨大價值等,誰敢這麽投入?
“雖然我們研發支出隻有幾百萬,但是考慮到西方的研發成本將達到上億美元,我方認為這個估值太低了。”
“西方的研發成本上億美元,所以他們將會很快從華國市場撤退。這樣的成本,是過去式了。”沒錯,每台程控交換機500美元,是在華國產品出現之前,等到巨大中華出現之後,就會被打到300、100、70、50美元,順帶著華國民眾的電話初裝費也會斷崖式下降。
“我方可以接受30%股份,隻是華國電子工業總公司參與了研發,同時還要將我們的傳感器、無線電方麵的企業一起納入合作。”吳主任可能是覺得需要拉兄弟們一把,所以寧願自己少要一些,也要將效益不好、難以為繼的兩個兄弟企業加進來,一拖二、捆綁銷售。
“華國電子工業總公司參與了研發,所以應該與你們共享技術入股比例。另外,不知道這兩個兄弟公司的情況怎麽樣?”
“這個,他們現在大概2200來人,總資產兩千多萬,貸款差不多也是兩千多萬。”終於,後排的出來說話了。這就是資不抵債、求貸無門的軍工企業了。
90年代華國的軍工企業是最困難的時候。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導向下,軍事開支下降到了曆史最低點,80年代的兩伊戰爭救活了很多國內軍工企業,華美聯合對抗蘇聯也讓美利堅將華國視為“第十六個北約成員”對待。可是90年代就不同了,不隻是兩伊戰爭結束,海灣戰爭也結束了,美利堅從華國軍事工業的領路大哥變成了封鎖華國的盟主。軍工企業的內外兩口氣都被堵了,所以軍工企業隻能向上求援,企業負責人在90年代還有一個稱呼,說得文雅點兒叫做“跑部錢進”,說的不好聽的叫做“要錢樹”,不給批點錢的話就像一棵樹一樣站在領導辦公室裏不走。
“如果貸款不超過三千萬的話,可以考慮。”江奕悠悠地說。
“什麽?三千萬,絕對沒有,也就兩千萬多一點兒。”後排的估計就是這兩個資不抵債工廠的負責人了。
江奕粗略算了一下,按照鄭州人均月收入150元,如果開始沒有產生效益的話,2200人養起來每年是400多萬工資性支出;貸款方麵也沒什麽,資金寬鬆了就先還了,資金持續緊張的話,就先賴著。誰敢把軍工企業怎麽樣?破產無法破,買也不可能有人敢買,軍隊內部也不會有人簽字。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沒什麽好隱瞞的了。李中校悄悄地跟江奕說:“現在不會是捉老蔣那麽簡單了吧?”捉老蔣,是江奕以前傾向於招聘轉業軍人的一個托辭。
江奕笑了笑:“李中校,現在我是覺得賺了些錢,跟著軍人一起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