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述職報告
聞言,吳氏心裏“咯噔”了一下,聯想了一下剛剛她和薛丹對話時對方的表現,覺得對方不像是個傻的,又覺得祝氏這是個自謙。
想了想,吳氏隻好笑著說道:“喲,大姐,看你說的,我可是不同意的。依我說,你家兒子長得俊,又懂事,斯斯文文的,你們又是這樣的家底,你就等著媒婆爭先擠上門吧。而且啊,這男人大多是不喜歡說話的,話少也正常的,不礙事的。”
祝氏聽了,這才歡喜了一些。
雖然她在內心認定葉楓才是她的親生兒子,對葉楓是有些偏愛的。但是薛丹畢竟也在她膝下養了好幾年了,且以後還會繼續一起生活下去,所以她也是愛薛丹的。
簡單來說就是,她對薛丹的愛是可以觸摸到的,可以真實地表達,體現在每一次的囑咐中,體現在一餐一食上,體現在一言一行裏。
而對葉楓的愛,卻是隱忍的,沒有觸摸的。
吃過午飯,祝氏不再好挽留,便任由一家人離開了。
“你今天怎麽這麽熱情?我看那個婆娘卻不是個老實的,一雙眼睛亂轉。”對葉楓好就罷了,但是,對葉楓的家人也這樣好,薛老漢心裏便有些不是滋味。
“嗐,你懂什麽!葉楓這孩子最是重感情,你沒見他對家人特別好麽?要說咱們丹兒就一個人,且性子又是那樣。我現在對葉楓的家人好一點,我倆百年之後,想來葉楓也會對丹兒好一點吧。”
“原來是這樣,你早說嘛。”
現在,祝氏說起謊話來簡直順溜得很,薛老漢根本聽不出來。不過,她說的也是半真半假。一來對吳氏一群人好一點,想來他們對葉楓也會好一點。她這個親娘做不到的,也希望對方能夠做到。
第二嘛,那就是真的了。等她和薛老漢過世後,希望葉楓能夠看在這個麵子照看照看薛丹。就薛丹這個性子,啥也不會,以後還不知道怎麽辦呢。
相較於外地來的遊客,葉家人對“陳家村十景”並不是全部感興趣。例如,那處野杜鵑林,他們便覺得很一般,不過是樹挺拔一點,林子裏打掃的幹淨一點,其餘的,還真沒啥特別的感覺。
至於坐在亭子裏喝茶,他們是沒有那份情懷的。
倒是對於葉楓那幾畝即將成熟的長生果,他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好在從城裏出來到現在已經玩了十來天了,可葉楓那些晚熟的長生果卻遲遲沒有成熟,葉掌櫃又開始想爹娘了,便親自趕著馬車來了陳家村。
葉家二老自然是想跟葉掌櫃回去的,畢竟村裏的生活雖然愜意,也更自由,卻沒有跟著兒子踏實。在他們的觀念裏,兒子養老子是天經地義的,但跟著孫子過活卻是萬萬不行的。
吳氏自然也是不想離開的,畢竟村裏的人更好相處,也更好忽悠,不像那個姚無雙,整天板著個臉,就像誰都欠她銀子一樣。
但是,葉家二老離開了,他們更沒什麽理由留下。畢竟,哪裏有大房的子孫養著二房的長輩的。要是他們年邁了,沒有勞作能力也就罷了,偏偏二人還這樣年輕,活潑亂跳的。
於是,葉家人就這樣跟著葉掌櫃回城去了。
葉楓站在村口揮手相送。等馬車上了管道,他便鬆了一口氣,終於清靜了。
不知道為什麽,雖然溫馨,但葉楓還是習慣於安靜。也許,這麽多年了,他都是一個人過,現在人多了,反而不習慣吧。
隻是,他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是融入不了家庭生活。
如果你仔細觀看現在那些尋親節目便會發現,媒體的重點多半是關注人們如何尋親,以及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的那一刹那的悲歡。
但是,卻沒有任何鏡頭去關注找到親人後,一家人是如何一起生活的。因為,沒法關注,因為會難堪和尷尬。
那缺失掉的多年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彌補的。而那多年形成的各自的習慣,也很難全部改變了去適應對方。於是,隻好保持著心裏的那份疏離,努力地去遷就對方。生怕一不小心便將那淺淺的薄薄的血親關係擊的粉碎,甚至到無法修複的地步。
骨肉至親相處到這個份上,也就比陌生人好不了多少了。
所以,葉楓已經做得夠好了,薛丹也是。至於陰平,天下間又有幾個從小便被拐的孩子能夠像他這樣幸福,一家人都圍著他轉?
再加上他那大大咧咧的性子,簡直跟誰都能合得來。
就在前兩天,陰平已經被康氏強行塞進馬車,又安排了幾個靠譜的小廝,一路回京去了。再不回去,胡氏說不定就真的殺過來了。
當時,葉楓和薛丹都去為他送行了,送著送著就哭了,因為這一分別,實在是不知道再見是何年了。
葉家人一走,葉楓這才開始忙著收長生果。
陳繼興一家和陳五妹自然是全部都來了,幫著葉楓忙上忙下的。雖然葉楓已經找到家人,但他還住在村裏,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將他當作從前一般。
有人說,生恩不如養恩大,很多時候其實是有它的道理在的。別人葉楓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卻是更願意和葉氏一家相處,而不是城裏的葉掌櫃一家。
外地來的尋親者不管有沒有找到失散的親人,基本上都返回原籍去了。找到的固然開心,可沒找到的康氏也鼓勵他們不要失望,因為等陳家村收拾好眼下的局麵,等白知縣的建議上達朝廷通過後,他們便會將這些有經驗的誌願者派往各個地方去幫忙,在當地開展工作。
而村民們聽了葉楓的建議,待天氣越來越冷、遊客越來越少的時候,便自發地組織起來,將那些被遊客踩倒的樹扶起來,在旁邊插一根樹枝固定了,又逐一地給樹施肥防蟲,將地打掃的幹幹淨淨,準備過冬。
就這段時間的收入啊,已經足夠他們笑開懷了。
白知縣自然沒有閑著,看著小廝送回來的每日要情,一邊逗白胖兒子玩,一邊構思這份報告要怎麽寫。
按理說,朝廷的大考要下個月才陸續開始,但是葉楓卻覺得,全國第一屆尋親大會已經暫時告一段落,白知縣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將活動的經驗和不足一一寫出來,遞給朝廷,也好給其他地方即將開展的尋親活動提供樣本。
白知縣心裏自然明白葉楓這樣說是出於好意,因為這份折子明麵上是總結經驗,但誰都明白,卻全部都是自己的功績啊。
這段時間以來,顧惜惜忙著照顧孩子,忙著坐月子,根本幫不上忙,而白知縣想了很久也沒什麽眉目,便派人去將葉楓接了來。
他也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詢問了葉楓的意見。
想了想,葉楓便道:“義父你也知道,這次來陳家村參加尋親大會的來自全國各地,人數眾多,詳細資料之前我已經提交給你了,所以這會兒就不說了。所以,我建議,你寫折子的時候,你就先將這次尋親大會的概括寫一寫,例如,在皇帝陛下的關懷下,在各地官府的大力支持下,從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一共從多少個縣來了多少個人。其中,成功幫助多少人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幫助多少個家庭團圓,等等,都寫進去。”
“嗯,這個主意好,那接下來寫什麽?”葉楓的話給了白知縣極大的啟發,他已經開始在腦海中開始構思了。
“接下來自然要寫我們之所以取得這樣大的成就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經驗總結,你要把我們這次的做法的方方麵麵都提一下。當然,需要提煉一下,不能泛泛而談。我建議重點提一下誌願者的作用,以及把誌願者派往各縣幫忙的建議。當然,也要提一提我們這次活動的不足之處,畢竟是第一次辦嘛,不可能沒有缺陷和不足的。”
白知縣便道:“說的好,隻是你怎麽想的這般詳細,倒像是你自己從前寫過一般似的。”
葉楓一時語塞,很想說現代的範文不都這樣嘛,拍拍上司的馬屁,總結一下經驗,展望一下來年,將不足略微提一下也就罷了,稱得上一篇完整的總結。
想了想,葉楓便道:“因為這件事我全程都經曆了,參與了,還給誌願者們培訓了,所以才知道的這樣清楚。對了,我還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寫一寫如何在全國範圍內防止嬰孩和女子被拐賣。這個你可以單獨寫,也可以和這個總結寫在一起,你自己決定。”
白知縣沉吟道:“這個主意非常好,我也早有此意,那我們來談一談這些對策吧。”
白知縣也不是草包,而且之前中了進士的名次也是靠前的。隻是那時他還和顧惜惜不認識,自然搭不上顧家這艘大船,想了想,與其在京做個不起眼的官,還不如外放做個小小的知縣來得實惠。
於是花了所有的積蓄,找了一個熱心的同窗幫忙搭線鋪路,這才到了青山縣。現在看來,他當初的決定倒是對的。雖然稱得上曲線救國,但到底是馬上就要成功了。
他還是能夠回到京城那個權力中心去的。
這些日子,他親眼目睹了尋親大會的運作過程,了解了其運轉機製,加上時不時便和葉楓聊天,了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於是,葉楓一提議,他便立即讚同了。
聊了半日,這才放葉楓走了,而他自己也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葉楓一走便將自己關在了書房,開始寫折子。想了想,他最終決定寫兩封折子。
葉楓的話雖然中規中矩,但提供的卻是現代的思路,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至少,在這個時空想來是獨一份的。
第一封折子不過是總結,又有那些每日要情,以及按照葉楓的要求日日都在整理的數據,加上葉楓剛剛的陳述,白知縣本身又是個文筆水平不差的,因此寫起來簡直飛快,用下筆如有神來形容也不為過。
第二封折子便有些難度了,不過,他決定先寫出來,再提煉就是了,初稿還是很重要的。於是,奮筆疾書,將剛剛和葉楓的討論以及自己的想法全部列舉了出來。
就這樣,白知縣在書房裏度過了整整三日,這才將初稿打好,又一一重新謄寫了,期間又讓葉楓來了一遍,又讓幾位幕僚讀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不妥後,這才將折子封好了,塗了火漆,差人送去朝廷了。
做完這些,他所需要做的,便是等待了。
而幾位參與更正的幕僚相視一看,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這個白知縣馬上就要升遷了。
隻是,這次也不知道是得了哪位高人的指點,將折子寫的如此別致,卻又觀點分明,邏輯清晰,令人讀起來非常過癮。白知縣的行文風格他們自然是了解的,偏於華麗,但肯定不是這種風格。
也就是說,這次肯定是得了高人指點。
想了想白知縣身後的顧家,幾位都心裏明了,這在朝中做過官就是不一樣,單單是這份見識就不是他們能夠比的。又開始恨自己當初沒能和白知縣一樣,找個顧家這樣厲害的嶽家。
不過幾日,快馬加鞭,兩封折子順利地到達朝廷,送到了皇帝陛下的岸上。
這日,皇帝用過午膳,原本是有些瞌睡的。可是,望著滿桌子的折子,他又隻好打起精神,開始一封一封地拆開來批閱。
誰說皇帝這個職業好做的?他現在日日都累得不行,腰酸背痛的。至於後宮佳麗三千,嗬嗬,也要有那個精力才行。
隻是,看了半天,大部分折子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不說,還無病*,不是要朝廷撥銀子就是說自己的難處,但解決問題的辦法卻一個也提不出來。
相當於是把問題往上推,推到他這裏來了。
“都是廢物,一群廢物,哎,朝廷怎麽就養了這麽一群廢物啊。”皇帝發了火,將其中幾封寫的尤其差的折子直接扔了出去。
見狀,伺候在一旁的太監嚇得心驚膽戰的,趕忙跪了下去,口中大呼:“陛下息怒啊,注意自己的身子。”
“去,去給朕衝一杯薄荷茶來。”白知縣是個懂做的,上次上奏折的時候便將葉楓製的薄荷茶、玫瑰花茶等每樣都進貢了一些,說是自己無意間得的,非常清心明目。
在經過多道試毒程序後,皇帝試了一次,果然是清心明目,喝了之後令人神清氣爽。隻是,太醫說了,這茶性涼,不宜多喝,偶爾喝一次就是了。
太監趕忙應了,衝茶去了,皇帝耐著性子開始拆折子。
一看是來自青山縣的折子,還是兩封,皇帝忽然有了些許興致。這個白知縣的折子,一般都比較有見地,又很務實,每每能夠有獨到的見解,比起這些隻知道溜須拍馬、把文章弄得繁花似錦卻空無一物的大臣好上百倍。
奈何當下的文風就是如此,多用駢文,華而不實,他也沒有辦法扭轉。這些文人看著溫柔,其實骨子裏最是執拗不過的。
要他們改變,比殺了他們還難。
第一封折子是關於第一屆全國尋親大會的。是了,皇帝心想,現在這尋親大會基本上已經結束,他正想問問結果,人家白知縣就主動將情況匯報了上來。
看看,什麽叫及時,什麽叫主動,這就是了。
當他讀到“經過努力,已幫一千八百二十一個家庭尋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幫助近兩千個家庭重新團圓”時,皇帝非常激動,大力地拍自己的大腿道:“好,好,好”。
家庭團圓了,才能有心思去生產啊。
衝了薄荷茶前來的太監聽了,一下子便鬆了一口氣,看樣子皇帝是消了氣了。隻是,心裏卻更加好奇,到底是誰的折子,又說了什麽大喜事,這才讓這位挑剔的皇帝陛下這樣開心?
當他讀到“經過前期艱苦的培訓,現在,青山縣的誌願者全部都是有豐富經驗的,個個都能獨擋一麵。隻是,其他縣卻沒有這樣的人才。因此,微臣建議,按照這些人的籍貫將他們派往當地縣州進行幫忙,指導工作。一來可以讓這些人離家鄉近一些,安心工作,二則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當地開展工作,幫助人們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實現家人團聚。”
當然,白知縣還提了這些誌願者是免費的,不要報酬的。也順便提了提自己這段時間為了指揮工作,衣不解帶等。
“朕就知道,這個白卿家是個有大才的,放在青山縣簡直是委屈了他。好在下個月就是大考了……嗯。”
聞言,這太監趕忙肅目閉耳,仿佛什麽都沒聽到一般。這些事情,實在是不能聽啊。
皇帝怕自己忘了,便將要賞賜誌願者的想法先記下來了,這才拆開第二封折子。他想看看,這個白知縣還能帶給他什麽驚喜。
不知不覺地,他對白知縣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打開折子,一看,一目了然,還未看文章便知道是關於如何預防嬰孩被拐的對策,因為這題目就是“如何預防嬰孩被拐之愚見”。
這還真的對了皇帝陛下的胃口,比起那些風格旖旎的駢文,說了半天還不知所雲,他更喜歡單刀直入的風格,有話說話,而不是無病*。
“花子之所以敢拐嬰孩,是因為其有恃無恐,是因為哪怕被抓到,他們得到的處罰太輕。之所以敢鋌而走險,冒天下之大不韙,損人倫,完全是因為刑罰處置太寬。因此,微臣建議,但凡花子,不管是否初犯,一經核實,有拐賣嬰孩經曆者,一律處死。”
“花子之所以有可乘之機,完全是因為嬰孩及爹娘防範意識淡薄,才會讓花子抓住機會。微臣建議,在全國各州縣開展防拐騙知識巡講,增強廣大父母和嬰孩的安全意識。父母和孩子的安全意識增強了,花子自然難以下手。”
“嬰孩被拐後,之所以難以巡回,完全是因為其信息不全,很多嬰孩都沒有名字,當地的官員也查不出來,村裏也沒有記錄。因此,微臣建議,在全國進行一次人口普查,將所有嬰孩姓名等信息全部登記造冊,方便查詢。”
“嬰孩被拐後,在被花子賣掉或者轉手之前,是最佳拯救之機,一旦被花子賣掉,便很難尋回。因此,微臣建議,每個州縣增派專門力量巡邏,鼓勵嬰孩被拐的家庭第一時間到衙門立案,方便官府和自願者開展調查。”
“官府力量有限的,但民力無窮。微臣建議,大力創建誌願者隊伍,做到人人是衙役,人人都是線員。”
……
洋洋灑灑幾千字,全部采用的是“前麵部分陳述事實和後果,後麵部分一律為微臣以為”的排比結構,皇帝陛下非但沒有覺得累,反而覺得每一句話都合情合理,少一句話也不行。
在這封折子裏,皇帝陛下看到了打拐工作的現狀,看到了工作開展難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相關對策。
整整十五條對策,一條比一條詳細,一條比一條充滿激情,關鍵是,每一條都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哪怕是一個新手,稍加指點,便能將這些政策運用下去,想來也會收到極好的效果。
“這才是大才,國家的棟梁,朕的股肱之力啊”看到最後,皇帝陛下心情大悅,一掃之前的陰霾和不滿。
“來人啦”皇帝高呼。
一直伺候在一旁的傳旨太監立馬飛奔了過來。剛剛皇帝是在看折子,這會兒定是有什麽旨意要傳下去。而且,肯定是有賞賜的旨意,隻怕上折子這人要飛黃騰達了。
就是不知道這人是誰,有這樣好的運氣,能夠入了這苛刻無比的陛下的眼。他可是聽好多大臣抱怨,現在皇上的要求是越來越高。
見太監拿好了紙和筆,皇帝大聲道:“傳朕旨意,告知天下,青山縣白知縣,為國之棟梁,即日起……”
說了一堆,大意就是說,白知縣有大才,且胸懷天下被拐嬰孩,在這一次的全國尋親大會中出了大功績,為天下官員的表率。即日起開始交接工作,半個月內到京城戶部任職,職務暫時是戶部的一個副職,專門督辦尋親之事,幫助被拐兒童家庭團圓。
也就是說,以後白知縣的主要職責便是去各個縣督辦當地的尋親具體事項。這樣一來,倒真的是高升了不少。
那太監一邊記載,一邊感歎,這白知縣真是走了狗屎運啊,這哪裏是簡單的升職,簡直就是一步登天。不但官升三級,而且一步登天,到了戶部做事。
此消息一出,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羨慕啊。
同時,皇帝陛下對這次出了大力的誌願者也是十分欣賞,不但同意了白知縣的要求,下一步將會按照籍貫將各個誌願者派回原籍幫忙,還加了一道賞,即每人一份內造的筆墨紙硯,以資嘉獎。
雖然獎勵不多,但單單是這份榮耀,這些誌願者以後在縣裏辦事,無論是誰都會給麵子的。畢竟,這是皇帝親自賞賜的,誰敢有異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