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好事
王氏這會兒剛剛把柳芳兒買回來的肉洗淨瀝幹,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塊,聞聲頭也不抬的道:“三弟妹有什麽事?”
“二嫂……”
沈氏說了兩個字,停頓了一下,然後看向上房那邊,神秘兮兮的道,“上房那邊亂糟糟的,到底出啥事兒了?”
“噗嗤——”
王氏還沒來得及說話,那邊柳茉忍不住笑出了聲:“三嬸,你別拿我娘逗悶子了,平時咱家誰屋裏蒲扇掉地上你都聽得清清楚楚,剛才外麵鬧那麽大,你就一點都不知道?”
被柳茉諷刺了一句,沈氏麵上也不太好看,訕訕的道:“這孩子,怎麽說話呢?我剛才就是隱約聽著你大哥受傷了,這不是關心,所以問問情況嗎?”
“三嬸,這話就有意思了,你看我們娘幾個一直在這兒忙活著,你要是真關心我大哥,應該去上房問情況,在這兒問我們有啥用啊!”
“你看你這話說的,上房來了郎中,我一個婦道人家,怎麽好意思往前湊?”
“哦,你不好意思,我娘就好意思了?”柳茉冷笑道,“你平時不是總在我娘麵前說大哥和你親,以後出息了肯定也會孝順你嗎?這會你怎麽不上前了?”
“這孩子,都是一家人,哪有什麽親不親的……”沈氏見王氏頭也不抬的樣子,心裏暗自罵了一句鋸嘴葫蘆。
她心知王氏這裏是問不出什麽來了,又不敢去問柳茉,最後隻能把目標轉向柳芳兒道,“大丫頭,你剛才一直在上房來著,到底是咋回事?之前郎中不是來了嗎?為啥又換了一個郎中來?”
柳芳兒原本就是個和順的性格,現在沈氏這個長輩開了口,她自然不能不回答。
可身為晚輩,她又不能說是張氏胡攪蠻纏氣走了之前的郎中,最後隻能道:“大哥傷的有些嚴重,爺不放心,就去縣裏請了大夫來。”
“縣裏的大夫?”沈氏瞪大了眼睛,“唉呀媽呀,從縣裏請大夫來?那得花多少銀錢啊!那方郎中人雖然看著各色,但醫術可是咱們這邊最好的啊!”
各色,是這邊的方言,意思是這人與眾不同,性情上有些乖戾怪癖的意思。
柳茉見沈氏向自家大姐套話,心中有些不滿,忍不住道:“花錢也是上房出,又不用三嬸你的私房,你這麽著急幹什麽?”
一提到錢,沈氏立刻忘了之前在柳茉手底下吃癟的事情,忍不住提高了聲音道:“上房怎麽了?上房的銀錢不也是公中的錢嗎?再說這幾年,咱家的錢還不都是你三叔一個子兒一個子兒賺回來的?哪擱得住這麽花啊?!!”
“三嬸你再大聲點!”柳茉笑著鼓勵道,“你這麽小的聲音奶聽不見!”
沈氏聞言臉色一白,頓時用手中的帕子捂住了嘴——
這兩年柳文清死後,她雖然因為柳文升撐腰的緣故,沒少欺負王氏,但在張氏麵前,她還是迎合奉承居多。
理由很簡單。
張氏屬於那種“我拿了你的東西,我還要高高在上”的脾氣,正因為柳文升成了家裏經濟的主要來源,她才會更加注意沈氏的態度,生怕沈氏因為這個“翻了天”。
沈氏剛剛的話,明顯透露出她覺得公中的錢都是自己男人掙下的意思。
這要是被張氏知道了,按對方說翻臉就翻臉的性格,隻怕以後日子又要難過了。
是以柳茉這麽一說,她趕緊回頭看了看,又豎起耳朵聽了聽,見大房似乎沒什麽動靜,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因為有了這個插曲,沈氏打聽的念頭也徹底消了下去,幹笑著應付了兩聲,一扭身甩著帕子回屋去了。
從沈氏出現開始,小五全程一臉懵逼,直到對方扭著身子消失在拐角處,他才呆呆的看著柳茉:“二姐,她……這是幹啥來了?”
“幹啥來了?閑的!”柳茉嗤笑一聲,“她這是看到希望,打探敵情來了。”
……
“娘,怎麽樣了,打聽出什麽來沒有?”那邊沈氏剛一進屋子,柳蘋兒就迎了上來。
“打聽個屁!”
沈氏氣呼呼的往炕上一坐,抄起身旁的蒲扇狠狠扇了兩下,才沒好氣的道,“那個王氏,就跟個悶葫蘆一樣,怎麽摁都不出聲,還有那個死丫頭,牙尖嘴利的,好像不懟我幾句就不能好好說話似的!果然死了親爹就是沒教養!還有那個大丫頭,原來木歸木,好歹問什麽答什麽,現在根本就跟她娘學,來個一問三、不知,我這巴巴的跑去一趟,還受了不少氣!”
“那個死丫頭不過就是仗著手裏捏著我的把柄,所以才敢這麽囂張!娘你就先忍忍,橫豎也忍不了多少日子了!”一提起柳茉,柳蘋兒便咬牙切齒的道。
“是啊!”一提到這件事情,沈氏心情立刻好轉起來,“我閨女說的有道理,就讓她們先得意幾天,等你嫁給魏家那小子,我看她還拿什麽來要挾我們!到時候我肯定要把這些天受的氣連本帶利還回去!!”
“娘!您看您——”聽沈氏提起自己的婚事,柳蘋兒忍不住害羞了,立刻跺著腳抗議道,“好好的,你說這些幹嘛!”
沈氏倒是不以為意,笑著道:“傻丫頭!有什麽可害臊的?女孩子年紀大了不都這樣嗎?”
“行了行了!快別再說了!”柳蘋兒雙頰微紅,轉移話題道,“那……那邊傷的啥樣,他們就一點都沒說?”
“沒有!”沈氏搖搖頭,“不過看樣子應該不太好!不然的話,也不會又從縣裏找了別的郎中來!”
柳蘋兒沉吟了一陣,突然道:“娘……你說……大哥的腿是不是好不了啦?”
沈氏沒有反駁,想了一會兒點頭道:“看樣子玄,抬進來的時候我看那腿彎的就不是方向,這會兒又請了別的郎中,隻怕不好治。”
“真的?”柳蘋兒眼前一亮,“果然和我想的一樣,不過……也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