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令君、荀公,本王久仰二位的大名,一直盼著能夠見到二位,今日總算得償所願了!”孔明喜氣洋洋地迎接著下船的荀彧和荀彧,剛一見麵,他就聞到一股撲麵而來的香氣,正是來自荀彧。荀彧今年四十五周歲,雖然已經不算年輕,但長相仍然十分俊偉,完全可以確定,他年輕時必是一位儀態飄逸的美男子。荀彧的個人習慣就是喜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帶香氣,史書記載“荀君所至之處,坐處三日留香”,時人稱之為“留香荀令”,與“擲果潘郎”一樣,都是美男子的代名詞。
“不敢、不敢,殿下言重了!”荀彧和荀攸一起十分感動。
“來,這邊請。”孔明把荀彧和荀攸請向他的五駕馬車。
“殿下,這如何使得?”荀彧和荀攸深感吃驚。
“如何使不得?”孔明親熱無比地把荀彧、荀攸拉上他的馬車與他同車而行,此舉使得荀彧、荀攸一起眼中湧出淚花。
“荀令君、荀公,我們今日總算殊途同歸了!”跟著孔明一起前來迎接二荀的楊彪爽然而笑,他跟二荀是故交舊友,三人以前在洛陽、在曹操治下時同朝為官,彼此交情十分深厚。
“是啊!”荀彧感慨不已,“殊途同歸,殊途同歸……”他喃喃著,感到人生簡直如夢如幻。
得到了荀彧、荀攸,孔明喜不自禁,二荀的能力都是無需多言的。荀彧是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是曹操稱霸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被曹操讚為“吾之子房”,荀攸是傑出的謀略家、戰術家,被曹操譽為“謀主”,但他們最終都以悲劇收場,未能功成身退、壽終正寢。荀彧的政治立場是“扶漢擁曹”,他是忠於漢室的,他把曹操視為“漢室救星”,他對曹操殫精竭慮、全力輔佐,根本目的是“幫助曹操匡扶漢室”,不是“幫助曹操篡奪漢室”,在曹操羽翼已豐、根基已固以及露出要把漢室取而代之的跡象和趨勢後,他和曹操自然不再是同道同路人了,至於荀攸,也是一樣的,因為他的政治立場跟荀彧是相同的。
在好幾年前,荀彧、荀攸就不再為曹操出謀劃策了,他們在曹操帳下相當於兩個“閑人”,采取“非暴力、不合作、不反對”的態度,這樣的處境自然是不好的,一來,讓二荀的才華、才幹、才能遭到白白浪費,二來,二荀也很危險。曹操的處境正在江河日下,二荀對曹操“見死不救”,不為曹操排憂解難,時間長了,曹操難免心生怨恨,搞不好哪天就對二荀產生了殺心。孔明把二荀從曹操那裏要來,對二荀、對漢室都是最好的安排,二荀投效漢東,投效大漢天子劉慕,將會真正地人盡其才,他們的才華、才幹、才能以及政治抱負都可以真正地得到實現。說到底,以前,天子(劉協)在曹操手裏,二荀為曹操效力,勉強可算作間接地為天子(劉協)、為漢室效力,如今,曹操已經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二荀還在曹操帳下幹什麽呢?什麽都幹不了。二荀想要實現他們的“匡扶漢室”政治抱負,必須離開已無政治正統的曹操,要麽投效劉備,要麽投效孔明即劉慕,毫無疑問,他們選擇後者。
孔明先帶著二荀返回漢陽,再帶著二荀覲見天子劉慕,劉慕根據孔明的事先吩咐,敕封荀彧為尚書台參政尚書,如此,參政尚書增為五人(包括:王脩、管寧、孫邵、張昭、荀彧),不過,王脩隨即被劉慕敕封為大司空(這是劉備原先擔任的職務,但因為劉備已經僭位稱帝,劉慕下旨廢黜劉備所有的官爵,該職務空缺,王脩是原青徐第一文官重臣,完全有資格擔任這個高職),參政尚書仍為四人;敕封荀攸為軍部陸軍處左侍郎(這是徐庶原先擔任的職務,但因為徐庶已經前去南亞,該職務空缺)。
荀彧和荀攸一起行禮謝恩。
除了荀彧和荀攸,孔明還從曹操那裏要了辛毗、閻行、龐德。
辛毗在洛陽城裏時就因為辛璿的規勸,選擇了投效孔明;閻行因為出身於西涼軍,所以不是曹魏的嫡係將領,在曹魏陣營裏不太受到重用,他欣然地表態願意投效孔明。對於閻行,孔明十分欣賞,閻行跟李進、趙海一樣,都是“失落的猛將”,他曾經單挑馬超,打得不分上下,甚至差點兒殺死馬超,由此可見,他的武力值是非常高的,堪稱當世一流猛將。閻行在歸順孔明後向孔明請求“把他的嶽父韓遂順便也從曹操那裏要來”,對此,孔明欣然答應。
幾年前,韓遂、馬騰聯手對戰曹操,結果不敵,兩人大敗,馬騰選擇了歸順劉備,韓遂選擇了投降曹操,曹操收編和招降了韓遂的殘餘部隊,把韓遂好吃好喝地養在洛陽。在曹操放棄洛陽時,韓遂也被帶去了鄴城。韓遂畢竟是閻行的嶽父,閻行作為女婿肯定不能不管他。
十幾天後,孔明順利地從曹操那裏把韓遂及其全家接到了漢陽。
劉慕隨即下旨敕封辛毗為尚書台參政侍郎,敕封韓遂為車騎將軍(這是劉備原先擔任的職務,但因為劉備已經僭位稱帝,劉慕下旨廢黜劉備所有的官爵,該職務空缺)。韓遂雖然隻是一個軍閥,但他沒有太大的惡行,常年鎮守西涼邊疆,對漢室有過功勞,在涼州的漢人、羌人等各族民眾心裏有著不低的威望,孔明接納他並且向他授予高官(自然是虛職),一來可以安定閻行等原韓遂部下的人心(韓遂帶著一起投降曹操的將領不止閻行一個,大部分人都是長期坐著冷板凳,孔明接納了韓遂,也能得到一批將領的效忠),二來可以跟手裏有著馬騰、馬超的劉備爭奪西涼人心。
至於龐德,自然也是一員大將之才,他的能力跟五子良將是一個級別的,他對曹操忠心耿耿,但曹操命令他向孔明投效,他隻能遵從曹操的命令,另外,他見孔明不但不追究自己,還很賞識自己,心裏也為之感動,他對孔明的投效既是出於曹操的命令,也是出於他的真心。
除了荀彧、荀攸、辛毗、閻行、韓遂、龐德,投效孔明的原魏軍將領還有孔秀、卞喜等,孔明對他們自然也是厚加優待,尤其孔秀,要不是他在關鍵時刻打開轘轅關,孔明是不可能得到洛陽城的。——韓福、張喜、孟坦等人沒有投效孔明,他們跟著曹丕、曹彰前去了鄴城。
解決了這件事,孔明開始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攻取洛陽四關上。
雲台宮的大殿上,眾謀臣集結一堂,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漢室還都洛陽,這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事情,還都洛陽的大前提是洛陽必須絕對安全,不能處於漢西軍的兵鋒威脅下,如此一來,拿下還在漢西軍手裏的函穀關、伊闕關、大穀關、孟津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四關之中,另外三關雖然難打,但算“尚可”,唯獨函穀關極其難打。俗話說得好,“得關中者得天下”,關中就是以長安為核心的關中平原,無論是秦帝國,還是兩漢,再到盛極一時的隋唐,都是從關中起家的。關中平原是一個地理相對封閉的區域,類似於四川盆地,但有四川盆地的優勢,卻沒有四川盆地的缺陷,這裏氣候濕潤、水土豐美,在秦漢時期和先秦時期,關中的耕地麵積隻有華夏全國的三分之一,但卻能產出全國六成的糧食,不僅如此,關中地區北有黃河,南有秦巴山脈,東連崤山,西為祁連山脈,四麵都有天然的天險天塹。關中,既物產豐富又易守難攻,如此寶地,自然是不折不扣的“龍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