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蒼生至上> 第619節喜上加喜

第619節喜上加喜

  經過這場“孔劉洛陽之戰”,天下大勢再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孔明基本上吞並了曹操的中原地盤,但洛陽八關隻占有虎牢關、汜水關、豢養、旋門關;

  曹操完全地放棄了、丟失了中原地盤,全麵地退守河北三州,同時占有著河套地區東部,他的大本營也從洛陽轉移到了鄴城;


  劉備的地盤沒發生太大變化,但奪得洛陽八關之四的函穀關、孟津關、伊闕關、大穀關,同時占有著河套地區西部;


  大漢天下合計20州129郡1319縣,土地麵積總計1100多萬平方公裏,三家三分天下:

  孔明占有十一個半州,包括:青、徐、兗、豫、揚、交、豐、遼、蒙、平、和州和司州東部3郡67縣,合計72郡693縣(包括目前不屬於任何州的漢陽郡),土地麵積780餘萬平方公裏(不包括南亞新開拓地),人口數量大約3500萬(損失人口輕微,包括新出生人口);

  曹操占有三個州即河北三州(冀州、並州、幽州)和河套地區東部,合計26郡278縣,土地麵積65萬餘平方公裏,人口數量大約1000萬(扣除戰爭損失人口,包括新出生人口);

  劉備占有五個半州即荊、益、涼、安、定州和司州西部2郡39縣,合計31郡348縣,土地麵積255萬餘平方公裏,人口數量大約800萬(扣除戰爭損失人口,包括新出生人口)。


  十一月上旬,孔明在確定洛陽局勢已經完全得到控製後,啟程返回漢陽,他“滿載而歸”,既順利救回了大喬、孫倩、曹英、孔明巽、孔明艮,還順便收複了以洛陽為核心的司州東部,但有兩個美中不足的遺憾:一是沒能救回典韋,二是洛陽八關隻到手四個,還有四個沒到手。


  漢陽一片歡天喜地,楊彪激動地向孔明建議:即刻武力收複還在漢西軍手裏的洛陽四關,繼而還都洛陽。說到底,大漢的國都第一是東都洛陽,第二是西都長安,漢陽隻是臨時國都,西都長安既在賊手,東都洛陽既已收複,自然而然,大漢的國都應該遷離漢陽、還於洛陽了,如此,劉慕的天子身份就能更加名正言順,在法理正統上也能更加進一步地對劉備造成優勢。


  孔明對此表示讚成,“武力收複仍然陷於賊軍手裏的函穀關、伊闕關、大穀關、孟津關,得到完整的洛陽地區,還國都於洛陽”隨之成為漢東高層在接下來最為想要展開的第一大事。


  在收複洛陽四關前,孔明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那就是:趕緊把大喬娶了。


  孔明和大喬情投意合,兩人喜結連理本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有個因素讓孔明稍微有點“不大方便”立刻娶大喬,那就是他在今年五月份娶了朱麗婭,才過了半年便又娶,未免有點“頻繁”,很容易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喜新厭舊的花心男”“一個新娘的保質期居然隻有短短半年”,就算別人不會這樣覺得,他自己也會這樣覺得,並且,他覺得這麽做有點對不起典韋,典韋還在身陷囹圄、等待解救,他卻“喜氣洋洋地當新郎”,未免太不厚道了,可是,他必須“立刻娶大喬”,原因很現實、很簡單:他對大喬“沒買票就上車”,導致大喬此時已經有孕在身。


  此時的社會風氣雖然不像宋、元、明、清時那樣保守,但肯定大大不如後世那麽“開放”,大喬是守寡獨居之身,卻懷了孕,很顯然,她的名節會大受影響,孔明這個“肇事者”必須為之負責。大喬已經懷孕三個多月,時間拖下去,就掩蓋不住了,孔明必須“速戰速決”地解決這件事,除此之外,孔明立刻娶大喬還有一個不便說清道明的原因:在過去兩三個月內,大喬輾轉於洛陽、長安,落入不止一方勢力的手裏,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懷了孕,難免惹來無意產生的或者有人故意製造出來的流言蜚語。孔明為了保護大喬,必須趕緊把大喬娶過門。


  十一月底,孔明正式地迎娶大喬。


  這是孔明第十一次結婚,他自己都覺得“次數實在太多了”,於是,他暗暗地下定決心:這次就是這輩子最後一次結婚,絕對沒有第十二次了。


  孔明的這次結婚跟先前十次一樣,都是按照此時舉行婚禮遵循周禮的流程進行的,舉行婚禮的地方自然就是雲台宮,具體的婚景布置、各種食材、餐具、庖廚、侍婢等等都是無需多言的,可容納數百人觀禮的大堂內掛滿五彩綢幔,正前方的中堂上高懸著一個巨大的“囍”,八對紅燭映照兩旁,新人成親拜堂之地也專門地辟出,舉行酒宴的地方占了宮內幾十間廳房以及整個庭院,足有上千個桌案,各種上好餐具井然有序地放置整齊,另有幾十個廳房充當倉庫和廚房,數百名庖廚早在兩天前便開始準備了。所有的排場和儀式都是以娶正妻的標準進行的,這是因為孔明奉行“人人平等”原則,他的所有夫人都是“正妻”,不分妻妾尊卑。


  能夠進入雲台宮參加婚禮的賓客,自然都是漢東的軍政官員,以及漢東各界的名流人物,在這其中,有位“賓客”身份最為特殊,所到之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浪接著一浪,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天子、女皇帝劉慕,她既是以皇帝的身份參加婚禮的,也是以孔明三夫人的身份參加婚禮的,看到這幕的客人們無不在心裏嘖嘖稱讚:漢東親王可真是“古今第一人”哪!天子就是他的老婆,並且,他還能在天子老婆的眼皮底下繼續娶新老婆,古往今來,誰有他這麽厲害?


  在夜幕降臨時,上千名在盔甲外披紅掛彩的虎賁衛列成威武雄壯的隊形,開出了雲台宮,前往喬國老、喬國太的住處進行迎親,身在其中的孔明端坐在馬車上,頭戴方冠、身穿紅裳。喬府內,已經準備好的大喬在小喬和孫仁的攙扶下登上另外一輛錦繡馬車,小喬一臉喜悅,孫仁同樣喜氣洋洋,她嘻嘻地笑道:“過了今晚,大嫂你跟我就是姐妹啦!這個家夥……”她感慨不已。


  孔明來到喬府後是見不到大喬的,他要把大喬乘坐的馬車接引到雲台宮,當兩人的馬車一起抵達雲台宮時,近百名侍婢立刻一起舉起障錦,這是此時的一種風俗,大戶人家嫁女兒,迎親車到夫家時,夫家事先必須準備布障,主要是為了遮蔽新娘,防止一些登徒子起哄調戲,漸漸地成了一種風俗,小戶人家無所謂,隻用兩柄扇子遮住新娘的臉即可。障錦用竹竿挑起,高一丈,形成一條長長的無人通道,賓客們都在通道兩邊,另外,地上還要鋪上地毯,因為新娘的腳是不能碰地的。


  在“新娘到”的歡呼聲中,大喬乘坐的馬車緩緩地停在宮門口,現場的賓客們立刻湧動上前,各種興高采烈的談笑聲響徹夜空,很多賓客都想要親眼一睹人稱“天下第三美人”的大喬的容顏,不少賓客在心裏豔羨感慨著:“做人做到漢東親王這個地步,真是此生無憾了,天下六大美人(貂蟬、甄宓、大喬、小喬、樊欣、馮芳),他一個人獨占了三個”。眾目睽睽之下,車門開了,四名侍婢扶著大喬慢慢地下車,大喬身著豔紅的婚嫁盛裝,頭戴珠翠鳳冠,臉頰緋紅,微微地低著頭,整個人就像一朵嬌豔無比的蓮花,引得現場驚歎聲一浪接著一浪,兩名侍婢在她前麵挑著燈籠帶路,又有兩名侍婢跟在她身後,小喬和孫仁一左一右地攙著她,沿著障錦通道和地毯施施然地緩步前進,在她前後,十幾名侍婢忙碌著給她鋪放收卷著地毯。


  雲台宮的正廳大堂內一片燈火通明,數百名觀禮賓客分列兩旁,無不翹首以待著。主婚司儀是張昭,女方證婚人是周瑜,男方證婚人是太史慈,女方長輩是喬國老和喬國太,男方長輩是孔明母親陳氏。這樣的安排顯然是很有心的,張昭德高望重,又是原江東的第一重臣,周瑜代表著原江東軍方,並且他是大喬的妹夫,當女方證婚人是非常合適的,太史慈跟孔明情同手足,就像孔明的兄長,至於孔明大哥孔囧,他沒有出場,這是因為他剛失去妻子郭凰,孔明肯定要照顧到他的情緒。


  眼看大喬緩步而入,張昭立刻嗬嗬一笑,高聲地宣布道:“吉時已到,請新郎新娘入場!”


  大堂內頓時熱鬧起來,左邊是一名男童用紅綢牽著孔明走上前,右邊是一名女童用紅緞牽著新娘大喬走上前,一名喜娘動作麻利地把紅綢紅緞結成一個同心,孔明和大喬牽著同心慢慢靠攏,直至並肩而立。


  張昭滿麵紅光地道:“新人行拜禮!”


  孔明和大喬開始一拜天地,繼而二拜高堂,最後夫妻對拜,行禮完畢,兩人正式地結為夫妻,但還有最後一個儀式。張昭高聲地吩咐道:“獻合巹!”


  兩名侍婢端出一隻用玉雕成的蹲獸雙聯鳳凰杯,杯子就是一隻玉葫蘆,一剖為二,一麵雕鳳,一麵雕凰,這就是“合巹杯”。喬國老將合巹杯分開,成為兩個玉瓢,侍婢慢慢向內注滿酒漿。喬國老笑著看向孔明和大喬:“共飲合巹,從此以後,夫妻同甘共苦,都飲了吧!”


  孔明端起雕鳳的玉瓢,大喬端起雕凰的玉瓢,彼此深情地對視一眼,一起將合巹酒一飲而盡,頓時滿堂歡呼、鼓樂齊鳴,一卷卷彩帶被扔向這對新婚夫婦,將婚禮氣氛推向了高潮。


  婚禮後是酒宴,賓客們開始享受佳肴、開懷暢飲,至於孔明和大喬,自然是進入洞房了。


  孔明“最後一次結婚”跟前十次存在一個“特殊的不同之處”,他“買一贈二”甚至“買一贈三”:大喬跟前夫孫策是有孩子的(樊欣嫁給孔明雖然也是喪夫再嫁,但她跟前夫沒有孩子),即大女兒孫倩和小兒子孫俊,孔明既然娶了大喬,他自然就成了孫倩和孫俊的繼父,另外還有那個假孫倩。孔明已經派人調查過了,假孫倩是個孤女,年齡跟孫倩一樣大,並且長得跟孫倩有幾分相似,這個小女孩隻是一個可憐人、一顆任人擺布的棋子。大喬心地善良,她沒有拋棄假孫倩,孔明也心地善良,他也不會拋棄假孫倩,夫妻二人在經過商議後,決定認假孫倩為女兒,將其改名“孫佳”(“佳”字既適合女子取名,也暗暗地諧音“假”)。如此,孔明娶了大喬,一下子多了三個跟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子女:孫倩、孫俊、孫佳。大喬在私下征詢過孔明,要不要把孫倩、孫俊、孫佳全部改姓孔?孔明笑著搖頭,他覺得沒必要這麽做,就算孫倩三人姓孫不姓孔,他也會將其視為親生子女的。


  大喬比孔明大一歲,她跟劉慕、祝融兒、烏朵雅同齡,按照過門時間,她是“十一夫人”,按照夫人們的年齡大小,她正好填補烏朵雅的位置,為紀念烏朵雅,外人仍稱呼她“七夫人”,其他九位夫人也稱呼她“七姐”或“七妹”,她和孫倩、孫俊、孫佳住在烏朵雅原先住的“燕回榭”(烏朵雅的孩子跟祝融兒一起住在鹿鳴園)。


  孔明好事成雙、雙喜臨門,除了娶了大喬,他跟曹操要的人也被曹操送過來了,可謂“喜上加喜”,接到報告的他親自前去黃河邊上渡口迎接從河北來的荀彧、荀攸以及二人的家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