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蒼生至上> 第604節再去洛陽

第604節再去洛陽

  諸葛亮,他正是促成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吳蜀三國鼎立的關鍵人物,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如果沒有諸葛亮這位“經天緯地、智慧絕倫的大奇才”的輔佐,劉備基本上鬥不過曹操,建立蜀漢基業更是機會渺茫,可以推測,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十有八九被曹操擊敗、鏟除、殺死,蜀漢無從談起,既然沒有蜀漢,孫吳自然獨木難支、孤掌難鳴,也會被攻滅掉,如此一來,大漢天下將會提前幾十年得到統一,雖然國號很有可能不再是“漢”,而是“魏”,但是,統一就是統一,統一遠遠地好於分裂,統一的大魏自然遠遠地好於分裂的大漢,既是統一,何必還要分為魏或者漢呢?天下是大魏還是大漢,真的很重要嗎?反正,一來,劉漢政權是漢人的政權,曹魏政權也是漢人的政權,沒什麽區別,二來,從天下蒼生的角度出發,當享受太平的魏國子民難道不好過當飽受戰亂的漢國子民?況且,曆史軌跡本來就不是大漢重新統一大漢天下,而是“晉”統一大漢天下。提前幾十年得到統一,意味著會減少無數的戰爭,意味著會少死很多很多的人,畢竟,分裂注定將會發生內戰,沒有內戰,難道不好嗎?


  諸葛亮等東漢末年的英才人傑可以走兩條路:一是輔佐最強大的曹操,讓曹操錦上添花,早日實現天下統一;二是輔佐弱小的一方比如劉備或孫權,與曹操對抗,尤其選擇輔佐劉備,還有“匡扶漢室、中興大漢、對抗漢賊國賊”的大義意義。以後世人的眼光看,諸葛亮應該輔佐曹操,幫助曹操早日統一天下,如此,就算漢被魏篡了,但天下提前幾十年得到了統一、恢複了太平,這對天下萬民而言,是善莫大焉、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如果選擇後者,很顯然,此舉將會延長天下分裂的時間,製造出更多的戰爭、戰亂、人間慘劇。諸葛亮選擇的是後者。


  諸葛亮為什麽會選擇後者呢?原因有二,一是他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盡到人臣之道,二是他的政治理念跟劉備是相同的,他也堅定地認為“劉氏漢室才是正統,不能被外姓篡奪”,他要為匡扶漢室、中興大漢的偉業盡到自己作為一個漢民、一個漢臣的使命。諸葛亮的思想究竟對不對呢?後世人不能以上帝視角對他評頭論足,因為一千八百年前的思想三觀跟後世相比是存在很大差別的。這種事難以說清楚,選擇前者有充分的理由,選擇後者也有充分的理由。如今的諸葛亮,既感恩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也不認同孔明的“名為扶漢,實為篡漢”,因此,他仍然堅定不移地忠於劉備,他注定成為孔明的敵人,他跟孔明“道不同,不相為謀”。


  幾天後,孔明接到徐庶的請見。


  “元直,有什麽事嗎?”孔明問道。


  徐庶神色羞愧:“殿下,卑職想要……調往南亞就職。”


  “為何?”孔明十分詫異。


  徐庶滿麵慚愧地道:“卑職愧對殿下恩德,屢屢做出有負於殿下的錯事,實在無顏再在殿下身邊,況且,殿下不日就要攻伐劉備,卑職倘若繼續待在殿下身邊,自當遠離軍機要務,以作避嫌,如此,豈不是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屍位素餐?卑職思來想去,覺得應該辭別中土,前往海外異域為國出力。不瞞殿下,卑職多次想要自刎謝罪,但是,如此之舉,等同於懦夫,既身有罪責,與其以死逃避,不如負重前行、多做實事,方能彌補過錯。還請殿下賜予機會。”


  孔明聽得心頭吃驚而感慨:“元直啊,你的想法和做法是對的,謝天謝地,你沒有那麽死腦筋,沒有幹出自尋短見的傻事,要是我真的接到你自刎而亡的噩耗,我是萬萬受不了的,你要是那麽做了,除了讓我失去一位優秀的人才外,隻會讓我心生愧疚,沒有任何好的效應。其實,我根本沒有覺得你做錯了什麽,但是,我明白你的心境,我也尊重你的意願,你打算前去南亞?嗯,這個安排也不錯,我批準了。注意安全,多多保重,做事不要太拚,明白嗎?”


  徐庶感動無比地向孔明深深地行了一禮:“多謝殿下!”


  洛陽城,曹魏的核心。


  十八年前,孔明、曹操等人參加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之戰,戰事結束後,孔明得到洛陽城,但他隨即把洛陽城“送”給了曹操,從那以後,洛陽城一直都是曹操勢力的大本營,風風雨雨已經十八年了,如今,這股色彩和意味正在不動聲色地逐漸消散著,由於曹操已經決定“全麵退守河北三州”,因此,冀州首府鄴城正在取代洛陽城的地位,曹魏勢力的高層人物們正在一批接著一批地撤往鄴城,洛陽城的達官貴人、富商大戶們或多或少地嗅到風聲,也正在一批接著一批地撤往鄴城——這些人之所以跟著撤往鄴城,不完全是因為忠於曹操和曹魏勢力,更多的原因是魏軍在當初的曹劉之戰中丟失了潼關,使得漢西軍距離洛陽城已經很近了,隨時可能兵臨城下,洛陽城已經不安全了,加上曹操明顯地打算放棄洛陽城,洛陽地區很有可能化為戰場,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們豈能不走?除了走,他們似乎還可以投靠劉備或孔明,但曹操是不可能讓這些或有社會影響力、或有大量錢糧財富的人跑去別人家的,況且,對於他們而言,劉備、孔明不一定就是更好的選擇,換個地方、換個環境也很不方便。


  於是,洛陽城的繁華富庶程度開始慢慢地與日俱減。


  一隊打著漢東軍旗幟的騎兵護送著幾輛馬車,從容不迫地抵達位於洛陽城外東部的、“洛陽八大關隘”之一的虎牢關,守關魏將在接到報告後不敢懈怠,連忙出關迎接並且為之引路。


  一個多小時後,曹操親自在丞相府裏接待了為首的來者。


  “在下李節,漢東親王的特使,見過丞相。”李節不卑不亢地向曹操行了一禮。


  曹操點點頭,然後問道:“小女曹英呢?”


  李節道:“五夫人正在路上,眼下估計還在兗州境內。”


  “為何如此遲緩?”


  “因為五夫人已經有孕在身,不宜快馬趕路,必須緩緩而行,一天頂多隻能行進三十裏,預計十餘天後就可以到洛陽了。”


  “哦,是這樣啊……”


  李節再次向曹操行了一禮:“丞相,我家殿下有件事想要跟你說一下。”


  曹操頷首:“何事?”


  李節道:“我家殿下準備跟劉備在洛陽城和潼關之間地帶做一場交易,希望得到丞相的允許和配合。”


  “哦?”曹操微微眯眼,“是何交易?”


  李節笑了笑:“這是我家殿下和劉備的事情,不便透露給丞相,我家殿下隻能告訴丞相,此事不會損害到丞相的利益,僅此而已。”


  曹操心頭頓時有些不快:“我的這位長女婿需要我怎麽配合他呢?”


  李節道:“沒什麽,隻需丞相確保這場交易不出現意外就可以了。”


  “此話怎講?”


  “丞相,我家殿下向來快人快語,不喜拐彎抹角,直說吧,交易地點在丞相您的地盤內,如果出事,無非就是四種情況,第一,丞相您在搞鬼,第二,丞相您偽裝成別方勢力在搞鬼,第三,別方勢力偽裝成丞相您在搞鬼,第四,別方勢力在搞鬼,但丞相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家殿下不希望出事,如果出事,他實在沒精力查清真相,他隻會專門找您,追究您的責任,因此,丞相您必須做到四點,第一,您不能搞鬼,第二,您不能偽裝成別方勢力搞鬼,第三,您不能讓別方勢力偽裝成您搞鬼,第四,您必須杜絕別方勢力搞鬼的任何可能性,就是這樣。我家殿下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丞相,要是還出事,他什麽都不會管,他隻會專門找您。還有,丞相注意,漢東親王讓我轉告給您的這些話,不是他對您的請求,隻是他對您的通知。”


  曹操聽得怫然而怒:“我的這個長女婿未免也太驕橫了吧?別的不說,他把我這個嶽父放在眼裏嗎?居然對我說出這麽難聽刺耳的話?”


  李節輕輕一笑:“我家殿下把丞相當成嶽父,丞相是否把我家殿下當成女婿呢?丞相啊,上次的蒙州事件,您有沒有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您自己是最清楚不過的了,我家殿下也是心知肚明。我家殿下之所以裝聾作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看在五夫人的麵子上,把您繼續當成嶽父。丞相,大家都是明白人,我家殿下讓了您,您應該投桃報李,不要真的撕破臉皮。”


  曹操頓時臉色一動。


  李節雖然笑著,但笑意中帶著一種冷然:“另外,丁夫人既是五夫人的母親,便是我家殿下的嶽母,嶽母病危,女婿豈能無動於衷?因此,我家殿下也會前來看望丁夫人,當然了,我家殿下是漢東親王、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外交大臣,位高權重,身係天下安危,他必須保護好自己,因此,他是不會孤身來到洛陽的,他會帶著起碼一萬兵馬隨行,特此通知丞相。”


  “什麽?”曹操猛地吃了一驚。


  李節嗬嗬一笑:“丞相為何驚詫?我家殿下的此行此舉,有何不妥?還請丞相指正出來。”


  曹操穩住心神,也嗬嗬一笑:“沒有,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本相作為漢東親王的嶽父,自然完全讚同他的這番安排。作為女婿,孝敬嶽母長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作為國之重臣,出門在外帶些隨從護衛,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李節點點頭:“丞相讚同就好。在下言已盡,就此告辭。”他向曹操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看著李節離去的背影,曹操的臉色緩緩地變了。


  這時,一人從曹操座位旁的屏風後走出,是郭嘉。


  “丞相,計劃趕不上變化,看樣子,我們的計劃必須提前實施了。”郭嘉意味深長地道。


  曹操點了點頭:“也罷,隻能如此了。”


  十月上旬,曹操向孔明正式交出豫州五郡一百零三縣大約10萬平方公裏的地盤,但跟兗州情況類似,豫州境內人口被曹操提前遷移一空,隻剩下十餘萬老弱孤寡病殘,孔明的“漢東十州”由此擴為了“漢東十一州”,合計11州69郡626縣(包括不屬於任何州的漢陽郡),土地麵積約760萬平方公裏(不包括南亞新開拓地),人口數量約3450萬(包括新出生人口)。


  十月十日,孔明統領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出了漢陽,旌旗若雲、步聲似雷、軍列如龍,飛沙走石、氣勢恢宏、一路向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