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節曹操北返
在得知荊州高層的變化後,曹操懊惱悔恨且惱怒不已:“此次南征,不但沒有鏟除劉備,反而助其問鼎荊州了!我勞民傷財、興師動眾,居然白白地便宜了那個賣草鞋的!真是可恨!得到臥龍、鳳雛,他還真的騎龍乘鳳、直上九霄了?”他隨即下令全軍橫渡漢江攻打襄陽城,試圖一舉滅掉劉備,防止劉備繼續坐大最終成為他的心腹大患。
八月初,曹軍橫渡漢江,大舉攻打襄陽城,與荊州軍(此時的荊州軍就是劉備軍)爆發襄陽之戰,雙方打得天昏地暗、血肉橫飛,就在戰事最激烈、最險惡的時候,江東軍突然間發兵淮南,攻打曹軍的側翼,原來,龐統在江東成功地說服了孫堅等江東高層,正式締結“孫劉聯盟”(此“劉”是劉備,不是劉表,孫堅是不會跟劉表聯盟的,但他很願意跟劉備聯盟),從而形成了“孫堅、劉備聯合抵抗曹操”的局麵。曹操深感震驚,他陷入了一個兩難處境中。
曹操在眼下隻有兩個選擇:第一,從中原、河北抽調重兵增援荊州前線,與孫堅、劉備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決戰,力求一戰鏟除孫堅、劉備,吞並江南;第二,立刻放棄繼續此戰。
根據書上記載,曹操在曆史上選擇了前者,於是,震古爍今的“赤壁之戰”因此而爆發。
但在眼下,曹操選擇了後者,因為:
第一,曹操背後存在著實力極其強盛的孔明,牽製住了曹軍的大量兵力(孔明並未正式跟孫堅、劉備結盟,但他在客觀上確實幫助孫堅、劉備牽製住了曹軍的大量兵力),讓曹操深感如芒在背,不敢調動中原、河北的用於防備孔明的部隊,以致於沒有足夠兵力進行南征;
第二,孫氏(孫權/孫堅)、劉備都比原先曆史上更強大,曹操確實沒有太大的必勝把握;
第三,郭嘉此時未死,他是反對曹操從後方調遣重兵進行南征的。根據書上記載,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痛哭“如果郭奉孝還在,我是不會吃這麽大的敗仗的”,由此可見,曹操最信任的謀臣就是郭嘉,並且,以郭嘉的才智和見識,他確實會阻止曹操犯下這個重大錯誤。
在仰天長歎後,曹操選擇了放棄。攻打襄陽城的曹軍退回了漢江以北,一方麵鞏固已經占領的南陽郡,一方麵增援淮南前線,抵禦江東軍。曹操此番南征,可謂完全沒有達成目的,既未鏟除掉劉備,也未遏製住孫堅,甚至還陰差陽錯地促使劉備得到了荊州的二個半郡地盤,以及大批的錢糧、兵馬、人才,讓劉備再次得到了屬於他的地盤根基。曹操的唯一戰果就是得到了荊州北部的南陽郡,南陽郡號稱“天下第一大郡”,不但土地麵積大,並且人口很多。荊州的七個郡,南陽郡下轄36縣,南郡下轄17縣,江夏郡下轄14縣,長沙郡下轄12縣,桂陽郡下轄11縣,零陵郡下轄13縣,武陵郡下轄12縣。七郡大小通過數字可謂一目了然。
九月上旬,曹操在鞏固了新占領土地南陽郡以及淮南前線後,放棄繼續南征,班師回朝,他打算休整一段時間,然後發兵西涼,剿滅韓遂、馬騰,吞並涼州,至於南方,他采取從長計議、靜觀其變的對策。程昱、劉曄、董昭等謀臣都認為:一山不容二虎,孫堅和劉備必定不會長久和平相處,早晚自相殘殺起來,那時候,才是北軍再次南下的機會。曹操認為有理。
曆史上的赤壁之戰以曹軍大敗、孫劉聯軍大勝而結束,此戰,隻是挫敗了曹操想要一鼓作氣地一統天下的理想,對曹魏在實力上的打擊很小,這是因為曹孫劉三家用於赤壁之戰的本錢大部分是劉表的。赤壁之戰前,劉表病逝,劉琮投降曹操,劉琦投靠劉備,如此,劉表苦心經營荊州多年積攢留下來的兵馬錢糧大部分歸了曹操,小部分歸了劉備,被曹操得到的那些原屬於劉表的兵馬錢糧在赤壁之戰中消耗掉了,換而言之,曹操輸掉了赤壁之戰,但他搭進去的賭本基本上是劉表的,他自身原有的實力損失很小,劉備則借助那小部分的劉表的兵馬錢糧,在荊州逐漸崛起。可以說,劉表死了,他的遺產成了曹孫劉參加爆發赤壁之戰的犧牲品和炮灰。如今,赤壁之戰沒有爆發,曹操得到一部分劉表遺產,實力有所加強,孫堅也得到一部分劉表遺產,實力也有所加強,劉備則是得到了大部分劉表遺產,實力空前大增。
曹操、孫堅、劉備在荊州打得熱火朝天,孔明也沒有閑著,他也很忙,在今年的上半年,他忙了兩件大事。
孔明忙的第一件事是在六月份時娶了楊青。孔明在去年年底娶了劉慕,隔了短短六個月,他居然又娶親了,如此行為,怎麽看都是不折不扣的“花心大蘿卜”。實際上,孔明很無奈,他也不想當“花心大蘿卜”,但作為一個大人物,他的私生活、個人感情、家庭婚姻之類的東西已經不完全由他自己做主了,娶劉慕、娶楊青,都是這個道理,他沒有辦法,不得不娶,當然了,他對劉慕、楊青是有感情的,在婚後不會冷落她們,劉慕、楊青對他也是有感情的,不是身不由己地嫁給他的,不會夫妻不和。
孔明忙的第二件事是在塞外大草原上與鮮卑人展開大戰。
孔明擁有的“漢東四州”裏,遼州麵積最大,整個漢東四州總麵積為150多萬平方公裏,遼州的麵積就足足高達100多萬平方公裏,一個遼州,麵積卻占漢東四州的三分之二。遼州區域相當於後世的東北三省(扣除屬於幽州的遼寧省南部和西部)和內外蒙古東部部分地區,這是一塊物華天寶的寶地,也是一個資源巨大、潛力無限的寶庫,該州地廣人稀、森林密布,地下蘊藏著近乎無窮無盡的自然資源,很顯然,遼州非常適合發展農業、林業、漁業、礦業,也適合發展畜牧業,因為遼州西部與塞外漠北大草原接壤,遼州的西部邊界就是遼州大森林、塞外漠北大草原的分界線。在這個時代,畜牧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需要吃羊肉、喝羊奶,馬匹更是具有戰略價值的、極其重要的軍用物資。
遼州是孔明的,塞外漠北大草原是鮮卑人的地盤,自然而然,在兩者的交界地帶即遼州西部邊界,雙方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係列的衝突。漢東此時已經建立了一係列的牧場,一些中小型的牧場分布在其餘三州境內(這些牧場都在消散,被轉入遼州),真正的中大型牧場都在遼州西部邊界地帶。在這裏,成千上萬的從事畜牧業的漢民挑選一處處水草肥美的地方,修建了一個個的屯、堡、鎮、城,以這些屯、堡、鎮、城為圓心,方圓上百裏、幾百裏範圍之內都是一望無垠的草原、中大型牧場。漢東七成以上的馬、羊都是產自這裏的。毫無疑問,在鮮卑人的眼裏,漢民修建的這些屯、堡、鎮、城和周圍的一片片牧場,都是一塊塊大肥肉。
當漢民在遼州西部邊界地帶修建第一批屯、堡、鎮、城並且建立第一批牧場時,鮮卑人就來襲擾擄掠了,雖然漢民早有準備、防禦嚴密,但鮮卑人還是占到了不少便宜,盡管他們沒有打破一個鎮、一個城,但卻累計打破了三四十個屯、堡,積少成多地擄掠到了數量頗為豐厚的物資,讓他們嚐到了很大甜頭。對於遊牧民族而言,戰爭、搶掠,就是生活方式之一。
漢東軍在遼州西部是有駐軍的,並且以騎兵為主,但卻奈何不了鮮卑人,因為對方來去如風,茫茫大草原,一馬平川、一望無際,可以盡情地縱馬奔騰。一旦發現哪個地方的漢民可以占便宜,鮮卑人便突如其來,一旦得手,搶了就跑,碰到硬茬也不戀戰,會趕在漢東軍騎兵部隊抵達前撒腿就跑,迅速地遁入茫茫大草原中,讓趕來的漢東軍騎兵部隊根本追不上、找不到。茫茫大海之上,在沒有高科技通訊搜索設備的大前提下,一支艦隊尋找另一支艦隊等於大海撈針,同理,茫茫大草原也如此,一支騎兵部隊尋找另一支騎兵部隊等於大海撈針。
孔明暫時沒有精力、時間、足夠的實力對鮮卑人全麵開戰,但他也不會一支被動挨打和挨搶,他需要取得一場一舉重創鮮卑人的重大勝利,既大幅度地削弱鮮卑人的實力,也震懾其膽,令其在較長時間內不敢再來襲擾擄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