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收獲豐厚
蔣奇跟何茂、王摩一樣,願意歸順孔明,但他心存顧慮,因為他在袁孔之戰期間斬殺了孔明部將管承,所以害怕自己在加入齊魯軍後會被齊魯軍將領所不容。孔明是這樣勸慰他的:
“你殺了我的部將管承,如果你不願意歸順我,繼續當我的敵人,那我肯定天經地義地要殺了你為管承將軍報仇,但你既然願意歸順我,那你我以後就是一家人,至於你殺了管承,也隻是因為你和他當時各為其主而已,戰場上沒有對與錯,隻有以命相搏,你當時不殺管承,管承就要殺你,你當時是沒有選擇的,我的部將們也會對此理解的。有機會,你去管承將軍墳前給他磕幾個頭進行悼念,以後若是立功得了獎金,拿出一些撫恤他的家人,也就可以了。”
蔣奇聽得十分感動,表態願意歸順孔明,但他提出一個請求,希望孔明不要把他和季雍安排在同一支部隊裏,因為他始終對季雍在那晚的突然反叛感到耿耿於懷。
孔明笑著同意了蔣奇的這個請求。蔣奇雖然在書上不是很出名,但他卻不算是泛泛之輩,他在袁紹麾下僅次於顏良、文醜、張郃、高覽、韓猛、淳於瓊、朱靈,位居“河北第八猛將”,有勇有謀。根據書上記載,袁紹和曹操爆發官渡之戰時,袁紹帳下謀臣沮授曾建議袁紹派遣蔣奇率領精兵包抄攻襲曹軍後路,另外,在袁軍囤積糧草的重地烏巢遭到曹軍奇襲時,袁紹派去救援烏巢的將領正是蔣奇。沮授的識人眼光自然不俗,蔣奇既能被他舉薦擔任包抄攻襲曹軍後路的重任,還有,烏巢是重地,蔣奇既能被袁紹派去救援烏巢,都可以側麵說明蔣奇確實是有著不低的能力的,值得孔明招攬拉攏。
在做通蔣奇的思想工作後,孔明前去做張郃、高覽、朱靈的思想工作。
張郃和高覽的思想工作也是比較好做的,根據書上記載,二人在參加官渡之戰時,袁紹謀臣郭圖獻了一計,執行計劃的人就是張郃、高覽,但計劃失敗,郭圖把責任推卸到了張郃、高覽的身上,張郃、高覽在一怒之下便投靠了曹操。由此可見,張郃、高覽對袁紹並非死心塌地的忠誠——如果他倆對袁紹是死心塌地的忠誠,那麽,他倆肯定“寧可被主公冤枉錯殺,也絕不背叛主公”,然而,事實是:他倆直接投靠曹操去了。這也不能說張郃、高覽是背主求榮之輩,而是說明他倆比較“靈活變通”,懂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道理。
至於朱靈,他簡直比季雍還爽快。根據書上記載,曹操討伐陶謙時,袁紹曾派一支軍隊協助曹操,領頭的就是朱靈,結果,朱靈見到曹操後,對曹操大加仰慕,聲稱曹操才是明主,他直接不回河北了,當即就投靠曹操了。由此說明,朱靈對袁紹沒有太大的忠誠,他在心裏不認為袁紹是真正的明主。
麵對著表態願意歸順自己的張郃、高覽、朱靈,孔明嘻嘻一笑:“三位將軍,我隻接受高覽將軍的投效,至於張郃將軍和朱靈將軍嘛,非常抱歉,我是不會接受你們兩人的投效的。”
張郃和朱靈頓時錯愕不已。
“千萬別誤會。”孔明一臉認真地道,“張將軍、朱將軍,我不是瞧不上你們,恰恰相反,我看得出你們兩位都有名將乃至名帥之才,我非常想要接納你們兩位,但是,天意不可違啊!”
張郃和朱靈感到大惑不解:“孔少公子,你此話怎講?”
孔明開始裝神弄鬼:“你們看我的眼睛,是不是長著四個瞳孔?嘿嘿,所以呢,我精通觀人麵相。當初,我參加長安之戰,發現一位將才,叫做徐晃,我非常想把他收入我的麾下,畢竟,誰會嫌自己麾下的將才、人才多呢?將才、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我沒有把徐晃收入我的麾下,因為我觀他的麵相,發現他的命格運數在曹氏的身上,換而言之,他在曹操麾下才能將其才幹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建立彪炳史冊的功勳,因此,我為了不耽誤徐晃的前程,忍痛地把徐晃舉薦給了曹操。張將軍、朱將軍,我觀你們二人的麵相,發現你們的命格運數跟徐晃一樣,都在曹氏的身上。因此,我不能為了自己的私心而耽誤你們的前程,埋沒你們,我會把你們舉薦給曹操。請相信我,你們必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在曹操的麾下,你們的才幹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建立彪炳史冊的功勳。”
孔明說的是實話,他當然想招攬張郃和朱靈,但他又不能這麽做,因為張郃和朱靈都是曹魏名將,尤其張郃,更是位列曹魏“五子良將”行列,所以,他不得不忍痛把張郃和朱靈掃地出門,送進曹操的懷抱。
張郃和朱靈聽得又驚喜又感動:“孔少公子真是我二人的恩人也!”
孔明顯得一臉無奈地道:“沒辦法,天意決定你們二人不屬於我,我也隻能順天而為了。不過,就算我和你們分列二家,咱們以後還是可以做個私人朋友的嘛!”
張郃和朱靈連連地道:“我二人不敢忘記孔少公子的恩德。”
孔明隨即給曹操修書一封,在書信裏,他再次感謝曹操在袁孔之戰期間對自己的支持(那批糧草器械還是次要的,主要是曹操沒有對齊魯趁火打劫),作為回報,他轉讓給曹操兩員良將,即張郃和朱靈,畢竟,世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人才,人才可要比金銀珠寶、城池土地、兵馬糧草之類的東西值錢多了,他轉讓給曹操兩員良將,等於送給曹操兩堆金子,夠意思了。
跟著這份書信一起被孔明送去洛陽的,還有張郃、朱靈及二人的家屬。
果不其然,接到孔明書信並且獲得張郃、朱靈的曹操大喜過望,回信好好地感謝了孔明。曹操向來重視人才、求賢若渴,孔明送給他兩個將才比送給他兩堆金子更讓他歡喜。
送走了張郃、朱靈,孔明留下了高覽、蔣奇、何茂、王摩、季雍,此五將裏,高覽名氣最大,位列“河北四庭柱”之一,與張郃旗鼓相當,不但具有統帥潛質才幹,武力值也很高,在齊魯軍內次於典韋、趙海、李進、太史慈,高於臧霸、褚燕、管亥、武安國;蔣奇稍次之,他的武力值在褚燕和管亥之間;季雍、何茂、王摩三將相對而言稍顯平凡,但也都堪稱健將。
獲得袁孔之戰的勝利,給孔明帶來的各方麵好處都是極其巨大的,別的不說,光是威望,他就堪稱“如日中天”。在齊魯十二郡一百二十縣境內,幾乎人人都知道“孔少公子是神童天人”“孔少公子乃紫微星下凡轉世托生”“孔少公子天生異相、目生雙瞳,這可是帝王聖賢之相”。說到底,孔明的優點實在太多了,比如,他聰慧超凡,發明出了一大堆的新奇東西;他英明神武、足智多謀,打仗百戰百勝;他雄才大略、愛民如子,因為他,齊魯成為了這個亂世中的一處世外桃源,足足九百萬人因為他而在齊魯境內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太平美滿生活。如此,齊魯的百姓萬民又怎麽不堪稱狂熱地熱愛他、擁護他、崇敬他乃至崇拜他?甚至,很多齊魯民眾“隻知孔少公子,而不知孔公文舉,更不知當今天子”,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心知肚明,齊魯之所以能夠如此強盛、富足、繁華,功勞基本上是孔明的而不是孔融的,另一方麵,孔融性格淡泊名利,對爭名奪利毫無興趣,更何況還是跟自己的小兒子爭名奪利,因此,他自然不會把孔明的功績包攬在自己的身上。如此,孔明在齊魯境內的威望與日俱增。
毫不誇張地說,齊魯絕大部分人因為對孔明充滿極度的感恩、感激而把孔明“視若天神”。
趁著自己如此“得人心、受支持”,孔明決定趁熱打鐵地幹幾件他早就想幹但因為心存顧慮而遲遲沒有付諸行動的事情。
孔明最想做的三件事就是規範漢語發音、改革漢語文字、建立先進的教育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