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袁紹就範
“嘭!”袁紹重重地一掌拍在麵前案上,他盡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孔明如此獅子大開口還是讓他忍無可忍了。“混帳!孔明孺子!安敢如此欺我!”袁紹氣急敗壞地喝道,“他這是打算把我榨幹嗎?”
顏良霍然拔刀,上前一步,將刀鋒架在李節的脖子上,神色陰沉地道:“孔明這是以為我主公可任他宰割、我河北可任他欺淩嗎?”
李節毫無懼色,反而嗬嗬一笑:“素聞顏良將軍位列‘河北四庭柱’之首,乃袁公麾下頭號猛將,將軍之武威,應當體現於在戰場上斬將立功。殺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使者,豈不辱沒了將軍的威名?”
顏良心頭一動,繼而皮笑肉不笑地道:“說的是。”言罷,收回佩刀,然後又神色倨傲地發問道,“李節啊,不知孔明麾下有多少猛將?”
李節傲然地道:“我家少公子麾下猛將眾多,絕不遜於袁公。頭號猛將典韋,雄壯非凡、力能扛鼎,手持一對八十斤的大鐵戟,萬夫莫敵,背後另負十多支撩戟,百步之內百發百中;二號猛將趙海,手持精鋼熟銅長棍,棍法天下無雙;三號猛將李進,手持三股鋼叉,能隻身搏虎鬥豹、擒蟒屠鼉,背負八把飛叉,叉叉射石飲羽;四號猛將太史慈,手持龍鳳精鋼雙戟,馬戰罕逢敵手,神箭百步穿楊;五號猛將臧霸,手持渾鐵長槍,智勇雙全、驍猛超群;六號猛將褚燕,手持三尖兩刃刀,彪悍無比、敏捷如飛;七號猛將管亥,手持五十斤的渾鐵長刀,勇力過人、膽大心細;八號猛將武安國,手持五十斤的渾鐵長錘,勇武不凡、力大如牛;另外……”
文醜在旁冷笑道:“聽得我真是心癢難耐呀,希望哪天可以跟孔少公子麾下的這些猛將好好地切磋切磋。”
李節不卑不亢、綿裏藏針地道:“如果袁公不同意我家少公子的要求,將軍便可如願了。”
“李節,”袁紹臉色陰沉、語氣微微森然地道,“我要是不同意孔明的要求,他打算如何?”
李節淡淡一笑:“第一,把袁譚扒光衣服,碎剮於街頭,袁公,我家少公子知道您現在已經不在乎袁譚的死活,但他畢竟是您的長子,他要是死得這麽慘、這麽可悲和可憐,恐怕,您也會麵目無光、顏麵掃地和遭到天下人恥笑吧?‘四世三公’的袁氏可就成為天下笑柄了!第二,聯絡公孫瓚、曹操、呂布、袁術,五家合力攻伐河北,瓜分冀並二州,讓袁公您以及在場諸位盡皆成為塚中枯骨!”
“混帳!”顏良、文醜等將領紛紛大怒,齊齊拔刀。
“統統住手!”袁紹大喝一聲,他神色悲涼,因為他知道,孔明完全地抓住了他的死穴,讓他根本就是別無選擇。在發出一聲重重的、充滿了不甘心的長歎後,袁紹苦笑一聲,看向李節,嘴裏苦澀無比地道:“李節,告訴孔明,我……答應他的條件。”
“主公……”顏良、文醜等人都又急又驚。
袁紹無力地擺擺手,示意眾人不要勸他了。
李節微微一笑,向袁紹施了一禮:“多謝袁公。”說完,他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通過這場袁孔之戰,孔明不但沒有遭到損失,反而狠狠地發了一筆財,他之所以“勒索”袁紹,原因有二,一來,這是作為勝利者的他應得的,也是作為戰爭發動者和失敗者的袁紹應該受到的懲罰;二來,孔明知道袁紹早晚失敗,打敗他、勒索他讓他元氣大傷、實力大損,不會影響到曆史的大趨勢。
當齊魯化為一片歡騰的海洋、家家戶戶一起熱烈慶祝這場勝利時,孔明在忙得四腳朝天:
他派歐陽四海指揮水師戰船來往於黃河兩岸,接收袁紹分批送來作為賠償的糧食、戰馬、耕牛、金銀、綢緞布帛,也接收了張郃、高覽、朱靈、蔣奇、何茂、王摩、季雍七將的家人。在袁紹把所有東西全部交付後,孔明言而有信地把袁譚、辛評、郭圖等高級俘虜還給了袁紹。孔明留著袁譚已經沒用,至於辛評、郭圖等人,他看不上,懶得招攬。——果不其然,袁譚回到河北後立刻被袁紹“打入冷宮”,給了一棟宅子,就像養豬一樣好吃好喝地養著,所有權力盡被剝奪掉,從此再也不被啟用,再也不擔任公職,猶如廢人。袁紹對袁譚徹底地失望、不抱希望、憎惡惱恨、放棄了,雖然沒殺他,留他一命,但也讓他從此在曆史舞台上消失了;
他重重地嘉獎了在此戰中立下功勞、表現出色的齊魯軍將士;
他重重地撫恤了在此戰中捐軀獻身的七千名齊魯軍將士的家人,為陣亡將士舉行盛大的悼念儀式和安葬儀式,將其遺體葬入英烈墓園,將其靈位供入英烈祠堂——根據孔明的規定,齊魯十二郡一郡建立一座大型的英烈墓園和一座大型的英烈祠堂,陣亡英烈按照其籍貫將其送到家鄉所在郡的英烈墓園、英烈祠堂進行安葬和供奉,從而方便英烈家人進行探望和祭拜,同時,各郡的官府每年要全額報銷英烈家人兩次前去英烈墓園、英烈祠堂的所有開銷費用(換而言之,英烈家人每年可以免費地前去英烈墓園、英烈祠堂兩次,如果第三次去,就要自己掏錢了。按照常理,一年探望、祭拜逝者兩次基本上夠了);
他熱烈地送走了劉企和劉企的部隊,劉企的八百騎射兵傷亡了一半多,為孔明贏得此戰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因此,孔明不但重重地獎勵了、撫恤了劉企的八百騎射兵(活著的給予獎勵,死了的給予撫恤),另外又慷慨大方地贈送了一大批糧草、被服、兵器、軍械、甲冑、車帳、戰馬、金銀、布帛等物給劉企讓他轉交給劉寵和駱俊;
他安置了總數高達十三萬多的袁軍俘虜(十八萬袁軍,當場死於戰事者以及傷重不治者近五萬,無傷投降者、無傷被俘者、受傷後投降者和受傷後被俘者並且經過醫治而活下來的超過十三萬)。對於這麽多的俘虜,孔明肯定不會采取屠殺手段,但也肯定不會將其釋放掉,人口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因此,這十三萬多袁軍俘虜盡皆成為勞工,被分散到十多個戰俘營裏,從事開采礦石、修橋補路、開墾荒地、種田耕地等生產勞動,管吃管住沒有工資,不會受到虐待、折磨、淩辱,但不允許逃跑,逃跑者格殺勿論,為期兩年,在服勞役兩年後就會被釋放回家,如果表現優異,就能減少服勞役時間,提前獲得自由。另外,從人道主義精神出發,孔明下令把這十三萬多袁軍俘虜按照其家鄉籍貫進行調查,統計出這些俘虜分別來自河北哪裏,然後每縣釋放幾個年紀最小的俘虜,比如,有一千多名俘虜來自冀州渤海郡南皮縣,那麽,從這一千多名俘虜裏挑選幾個年紀最小的,直接將其釋放回去,讓他們回鄉傳遞口信,告訴本縣同鄉的袁軍俘虜的家屬:你們的家人沒有陣亡,隻是成了齊魯軍的俘虜,他們正在齊魯境內服勞役幹活,兩年後就會被釋放。如此,可以讓無數袁軍俘虜的家屬得到心理上的撫慰,不需要因為家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而日日夜夜地望眼欲穿、以淚洗麵。
毫無疑問,孔明是非常仁義的,並且他的仁義之名不僅限於齊魯,也已經被傳揚到外地。
在足足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忙完這些善後事務後,孔明總算可以鬆口氣了,然後前去看望幾位“客人”。
這幾位“客人”正是在袁孔之戰中被俘的張郃、高覽、朱靈、蔣奇、何茂、王摩、季雍七將,他們的家人都被袁紹送來了,使得他們此時在齊魯境內闔家團圓。孔明給他們安排了住處,把他們暫時地軟禁了起來。經過幾個月的緩衝,孔明自然要開始招攬他們了,之所以把他們的家人從河北接過來,一是為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二是為了用家庭親情軟化他們。
季雍不需要孔明招攬,他在袁孔之戰中已經歸順孔明了,他認為他在袁孔之戰期間配合齊魯軍重創了袁紹,等於報答了舊主韓馥的恩情,也為韓馥報了仇,加上舊主韓馥如今已死,他毫無心理負擔和道德障礙地歸順了孔明。
何茂、王摩二將感激孔明沒有殺掉自己,還把他們的家人接過來跟他們團聚,並且他們親眼目睹了孔明治下處處安居樂業、人人豐衣足食以及齊魯軍的強大,心裏非常豔羨,能夠投靠孔明、加入齊魯軍,其實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此二將十分順從地投效了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