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節十八路諸侯
三天時間轉眼即逝,魯軍在孔融、劉備的率領下誓師出征,孔明跟母親陳氏、孔家一幹長輩親戚、準嶽父甄逸、準嶽母張氏陸續告別,在陳氏、張氏的灑淚送別下,也踏上了征途。
出征的魯軍共有十五個營,合計一萬五千餘人,匯聚成一條飛沙走石的蜿蜒長龍,旌旗如雲、刀槍如林,隊伍前方高舉兩麵大旗,一書“為國除賊”,一書“吊民伐罪”,王師堂皇、氣勢恢宏,腳步聲、車輪聲、軍鼓聲、人喊馬嘶聲……風雷滾滾、震耳欲聾,其場景壯觀無比,其陣容威武無比,其氣勢昂揚無比。
一萬五千餘魯軍,大致上分為騎兵五千餘、步兵一萬餘,騎兵比例很大,這是因為魯國雖然不產馬,但甄家貢獻了大批良馬,極大地壯大了魯軍的騎兵部隊。除了騎兵部隊,還有很多良馬被編入運輸營,運輸糧食、兵器、軍械、被服、醫藥等輜重物資,準備得十分充足。
靠著孔明的“智慧”和甄家的巨額財產,魯軍上下裝備鮮亮,各部士卒龍精虎猛,人人身穿青綠色軍裝,頭戴魯盔、身穿魯甲、手戴手套、腿紮綁腿,手持背負的環首刀、矛、戟、盾、弓弩等兵器無不嶄新整齊,士氣如虹、軍心如鐵並且軍紀嚴明,高亢的軍歌《漢家兒郎》一路響起:
“漢家兒郎兮,頂天立地,保家衛國兮,殺敵剿賊;
披我戰甲兮,離我家鄉,握我戰刀兮,別我父母;
踏上征途兮,無所畏懼,同仇敵愾兮,建功立業;
衣錦還鄉兮,封妻蔭子,光宗耀祖兮,不負父母。……”
孔融入主魯國以來政績頗豐,使得他很受魯國民眾的敬重,在魯國民眾眼裏,“孔國相率領的王師便是咱們魯國的子弟兵”,此次,魯軍出征討賊,魯國民眾自然歡欣鼓舞、揚眉吐氣,魯軍所到之處,沿途數萬乃至十數萬百姓爭先恐後、扶老攜幼地聞風而至,道路兩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人聲鼎沸,百姓們焚香燃燭、殺牲獻祭、敲鑼打鼓為自家子弟兵壯行、送別、犒軍,使得魯軍官兵們在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中愈發地雄赳赳、氣昂昂,軍歌響徹四野。
“必勝!必勝!必勝!”士氣高昂得已經沸騰的魯軍官兵們放聲高呼,驚天動地的口號響徹雲霄,響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由於擁有“超越曆史的智慧”,因此孔明懂得宣傳的重要性,他挑選了一批文士擔任“宣傳員”,深入魯軍基層部隊,把董卓和西涼軍犯下的種種令人發指的惡行告之廣大魯軍官兵,使得廣大魯軍官兵群情激奮、義憤填膺,對董卓和西涼軍充滿了仇恨,從而大增了戰鬥意誌。
孔明仍然坐著他的那輛三駕馬車,與以前不同的是,車上沒有蘭兒,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別人照顧他了,蘭兒也嫁給了典韋——兩人一個天天照顧孔明生活,一個天天保護孔明安全,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時間長了便日久生情了,孔明就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替典韋向孔融和陳氏提親——典韋、太史慈、臧霸、褚燕、管亥等將領個個騎著高頭大馬(典韋乘坐著馬車),眾星拱月地聚在孔明的馬車的周圍,個個都是躊躇滿誌、意氣風發。
“諸位,你們看,天下兵馬恐怕就我們魯軍是最為雄壯威武的了!”臧霸喜形於色地道。
“不錯!這幾年苦心經營下來,我們魯軍可是連普通士卒都頭戴鐵盔、身穿鐵甲,放眼天下,誰家軍隊能跟我們相比?”褚燕眉飛色舞。
“這都是托少公子的福啊!”典韋大發感慨,他現在對孔明崇拜得死心塌地。
“哈哈!此次討伐董卓,聯軍的先鋒部隊非我們魯軍莫屬!”管亥哈哈大笑。
“董賊肯定死於我們魯軍之手!到時候,我們魯軍可就威震天下了!”太史慈興奮不已。
“一幫笨蛋!”孔明從馬車裏探出腦袋。
談得正在興頭上的典韋等人齊齊一愣,他們大惑不解地看向孔明:“少公子何出此言?”
孔明哂笑道:“董卓的西涼軍足有十萬之眾,我們才一萬五千人,怎麽打?”
“不是還有袁紹、曹操等別路諸侯嗎?”太史慈道。
“問題就在這裏!”孔明道,“此次的討董聯軍,是由很多諸侯聯合起來的,既然這麽多諸侯並不是一家人,那麽,聯軍會萬眾一心嗎?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不齊,隻是烏合之眾!開戰後,各路諸侯必然各懷鬼胎、同床異夢,自己退縮不前,暗地裏讓別人上去硬扛,從而讓自己坐收漁利,我們要是擔任聯軍的先鋒部隊,豈不是我們流血流汗,別人反而撿現成?”
“少公子所言甚是……”眾人紛紛麵露若有所思神色。
“最重要的是……”孔明正色地道,“董卓是個軟柿子嗎?董卓雖然殘暴不仁、天怨人怒,但他是擁有強大實力的,其麾下猛將眾多,西涼軍排名前七位的七員猛將,個個都是狠角色。”
“哦?哪七員猛將?”眾人一起好奇急切不已,既是同行和對手,他們自然最關心這個。
孔明開始劇透:“董卓麾下的第七員猛將叫張濟,此人有一侄子叫張繡,雖然還是少年,但槍法精湛,假以時日,也是一員猛將,不可小覷,第六員猛將叫樊稠,第五員猛將叫牛輔,此人也是董卓的長女婿,第四員猛將名叫華雄,第三員猛將名叫郭汜,第二員猛將名叫李傕,你們幾個跟他們相比嘛……”他瞥了瞥典韋等人臉上的熱切表情,不緊不慢地道,“你們應該打得過此六將或跟此六將打得旗鼓相當、不分上下。”
眾人一起點點頭,麵露自豪神色,太史慈追問道:“第一呢?”
“第一?”孔明嗬嗬一笑,“董卓麾下的頭號猛將名叫呂布,此人手持可以削金斷玉的方天畫戟,戟法出神入化,胯下騎著可以日行千裏的赤兔馬,並且,此人箭法也是爐火純青、百步穿楊。幾位大哥,你們在這裏給我認真聽好,不是我長別人誌氣、滅你們威風,也不是我故意貶低你們或故意激你們,你們一對一都不是呂布的對手,實際上,天下沒有人一對一可以打贏呂布。論單挑,呂布天下無敵。你們在遇到呂布時千萬不可逞強鬥勇,要麽趕緊逃,要麽一起上,跟呂布單挑就是送死。”
“這個呂布居然這麽強?”典韋、太史慈、臧霸、褚燕、管亥都聽得吃驚不已。
“是啊,他就是這麽強。”孔明點點頭,“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人能一對一打贏呂布,所以,你們碰到呂布時撒腿就跑不是什麽丟臉的事,總比白白送了性命強得多,切記,切記!”
典韋等人一起點頭,他們個個都沒有了剛才的輕鬆談笑表情,個個都是表情凝重,因為經過孔明的提醒後,他們意識到,接下來的戰事並不容易,敵人很強大。
袁紹振臂一呼,曹操傳檄天下,立刻引起了眾多諸侯的積極響應,合計十八路諸侯——
第一路:“交遊豪傑,結納英雄”的荊州南陽郡太守袁術;
第二路,“貫通諸子,博覽九經”的冀州牧韓馥;
第三路,“闊論高談,知今博古”的豫州刺史孔伷(孔融的本家和頂頭上司);
第四路,“孝悌仁慈,屈己待士”的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路,“仗義疏財,揮金似土”的司州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賑窮救急,誌大心高”的兗州陳留國國相張邈;
第七路,“恩惠及人,聰明有學”的兗州東郡太守喬瑁(也作“橋瑁”);
第八路,“忠直元亮,秀氣文華”的兗州山陽郡太守袁遺(袁紹、袁術的堂兄);
第九路,“有謀多智,善武能文”的兗州濟北國國相鮑信;
第十路,“孔聖之後,好客禮賢”的豫州魯國國相孔融;
第十一路,“武藝超群,威儀出眾”的徐州廣陵郡太守張超(兗州陳留國國相張邈之弟);
第十二路,“仁人君子,德厚溫良”的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路,“名震羌胡,聲聞夷夏”的涼州武威郡太守馬騰;
第十四路,“聲如巨鍾,豐姿英偉”的幽州北平郡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路,“隨機應變,臨事勇為”的並州上黨郡太守張楊;
第十六路,“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的荊州長沙郡太守孫堅;
第十七路,“四世三公,名滿天下”的冀州渤海郡太守袁紹;
第十八路,“公忠體國,敢為人先”的典軍校尉曹操。
眾諸侯所率兵馬數量不一,多者如袁紹,率軍三萬,少者如曹操,率軍不滿一萬,各路諸侯兵馬總數合計二十餘萬,在一個半月內,陸續趕至會盟集結地點:兗州陳留國酸棗縣(後世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眾軍抵達後各自安營紮寨,挖掘溝壕、構築工事以防西涼軍出襲,所築營寨連接二百多裏,對外號稱“討董聯軍”,聲勢浩大,虎視洛陽,成為天下焦點所在。
一時間,小小的酸棗縣境內大軍雲集、英雄匯聚。
魯軍進入酸棗縣境內後,立刻成為了當地軍民爭相矚目的焦點,畢竟如此一支武裝整齊、軍容鮮亮的軍隊確實在眾諸侯軍隊裏顯得鶴立雞群、惹人注目——畢竟,一個魯軍士卒身上裝備的價值是別路諸侯一個士卒身上裝備的十倍都不止——眾目睽睽之下,魯軍官兵們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無人嬉戲打鬧,盡皆嚴肅正色,這都是長期嚴格軍紀養成的良好風格風氣。
袁紹、曹操早已設下寬敞豪華的中軍大營。魯軍抵達後,各營部隊立即安營紮寨,孔融、劉備、孔明等人前去中軍大營,拜謁袁紹、曹操,一行人進入中軍大營後,袁紹、曹操主動出迎。孔明終於親眼看到了袁紹和曹操的廬山真麵目,隻見袁紹年約四旬,身材高大而魁梧,儀表堂堂、神采凜然、氣宇不凡,舉手投足間既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淵渟嶽峙,又有一種平易近人的風度翩翩,確實氣度雍容、姿容莊嚴;再看曹操,曹操此時三十五歲,身材略矮瘦於袁紹,五官剛毅、棱角順平,雙眼細長、目露微光,眉宇間隱隱地帶著一種算量他人的精明。
“哈哈哈……”看到孔融一行過來,袁紹立刻爽然長笑地上前,“文舉,總算把你盼來了!”
孔融帶著劉備、孔明等人一起向袁紹拱手行禮:“見過袁公。”
袁紹笑著拱手回禮:“不必多禮!”他嘖嘖地稱讚道,“文舉不愧是孔聖之後,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貴部兵馬真是兵強馬壯、軍威雄盛啊!由此可見,文舉實乃治世名臣,屈居一個小小的國相,實在太可惜了!”
孔融笑著謙虛道:“袁公謬讚了!”
曹操在旁邊也笑著道:“我等剿滅董賊後,下一步自然是廓清寰宇、重整社稷,到時候,無論是本初兄(袁紹字本初),還是孔國相,自然當仁不讓地挑起漢室大梁,共同為國出力。”
“說得好,說得好!”袁紹再度爽然而笑,“到時候,也離不開你曹孟德啊(曹操字孟德)!”他向中軍大營內示意道,“孔國相,快請!”
“多謝袁公!”孔融再次向袁紹拱手行禮,帶著劉備、孔明等人步入中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