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所謂“忠正”,不過謊言
“公子意指的是……?”呂不韋聽到這裏也心中一緊,連忙湊近了些,看得出很在意嬴政所說的立功之機。
對此,嬴政沒有拖遝,很直白地道:“先生忘了嬴政與母親是怎麽回秦的嗎?魏楚燕三國似有複辟合縱盟約之意,而趙國與我秦國來往,目的也是為了抵抗三國之盟。如此一來,魏楚燕趙四國之間,必有一戰!”
“我秦國若是在其中運籌得當,還愁得不到軍功嗎?”
嬴政所言,如冬日裏溫氣蒸騰的美酒,讓呂不韋感覺到醍醐灌頂,瞬間通徹。
以往,這些天下局勢,呂不韋並未放下,隻是如今正值與羋係決裂,目光難免會被朝局所限,無法顧及到外境。
如今嬴政一提醒,呂不韋立馬想到了這一節點,當下忍不住搖頭歎息,自嘲道:“虧我還自詡目下王族一脈無立功之人,卻沒看到立功之機就在眼前!公子才思敏捷,真是令人歎服啊!”
說著,呂不韋才鬆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對嬴政鄭重相待。
今日利用趙姬受辱,借嬴政仇視羋係的情緒,將提任相邦一事透露給了嬴政,並順利讓嬴政自願充當進諫之人,這一切都很順遂,也讓呂不韋有了一些驕縱之心,對嬴政也多了些輕視。
隻是方才嬴政所言,讓呂不韋瞬間想起,嬴政可不是什麽尋常少年,能察覺到四國焦灼勢態,足以看出這位嫡公子的機敏聰慧,若是輕視定會被其看出端倪,當下不敢再輕視,鄭重應對。
對呂不韋的稱讚,嬴政淡然一笑:“嬴政隻是對這幾國多了幾分關注罷了,畢竟我與母親得以歸秦,魏楚燕三國可是幫了大忙!”
對此,呂不韋輕笑道:“嗬嗬嗬~公子過謙了。公子能跳出朝局,直接看到這列國風雲變化,本就已是過人之處!看來公子不光才學斐然,連這兵戰之事,也有所涉獵啊!”
“身為秦國公子,誌在匡合天下,豈能不思兵戈伐戰?!”嬴政一笑付之。
聽聞此言,呂不韋正視之,鄭重地點頭:“公子壯誌淩雲,全承秦王之誌向,日後成就定不可限量!”
說完,呂不韋眼珠一轉,問向嬴政:“隻是公子,為何篤定這四國之間必有一戰??”
“很簡單,因為齊國!”
“齊國??”
“不錯!!”
“還請公子細說!”呂不韋側過身,臉上異常地感興趣。
隨即,嬴政開始拆解四國境況。
“幾國當中,燕國對趙國基本上毫無勝算,之所以敢挑動合縱聯盟,就是為了借魏楚兩國之力拖住趙國,好先行剿滅齊國。”
“燕趙之間並未有過多少征伐,即便是兩年前的一戰,也是齊國拉攏趙國在先。而楚國雖然在邯鄲損了個太子,但大國之間皆以利益當先,楚國會出動幾十萬大軍攻趙,但絕不會是光嘴上為已故太子討回個公道!”
“趙國境內多溝壑,土地開闊,幾乎無險可守。即便得了趙國之地,對三國而言也無太大幫助,更不提趙國軍力強盛,三國對之也不見得能夠全勝。”
“故此魏楚燕三國合縱整軍,自然不會為得這貧瘠之土。而齊國,便是三國合縱的利益!齊國身處內海,盛產海鹽,鹽賦商腴,財利亨通,自古以來便是工商重地。”
“況且,自田單出走,齊國更為羸弱,不堪一擊,三國隻需在正麵戰場上拖住趙國,避而不戰拖延時間,再分割出一小部分兵力直取齊國,這塊肥肉基本上唾手可得。”
“一塊是難啃的骨頭,一塊是毫無反抗之力的肥肉,若是先生出兵,會對那一方下手?”
麵對嬴政的問話,呂不韋長歎一聲,迎著嬴政的目光,無奈笑道:“公子見解犀利果斷,臣自當是選擇肥肉一方!”
“嗬嗬!”嬴政淡然一笑,仿佛知道呂不韋會如此作答,眼裏古井不波,沒有起半分波瀾:“三國已經為此接洽了一年有餘,麵對一擊必得的肥肉,三國貪戀眼下利益,必定不會後退,隻等一個契機,一場大戰便會開啟!”
“四國大戰之際,便是我秦軍東出之機!!”
說到秦軍東出,嬴政眼中神光暴漲,灼灼生華。呂不韋看著眼前的公子,由衷感歎:“可歎不韋身為上卿,竟還沒有公子看得通透!秦國能有公子這般出色的宗室子弟,幸甚至哉!”
“嗬嗬~~以先生之才,這等局麵不難看破。隻是被羋係拖住了步伐,這才讓嬴政一展拙見。”一波戰術互誇,兩人之間的氣氛和諧美好,堪稱君臣之典範。
“今日臣來此,本是為公子教學而來,哪知竟是頻受公子點撥,真是慚愧啊!”呂不韋念及今日子楚交代的使命,讓自己來教導嬴政治學,如今卻反而頻頻被嬴政的才情驚詫,不免苦笑連連。
“以公子之能,臣之見聞難以教導。不過臣府上有位名士,公子也曾見到過,臣可向王上進言,令其進宮教導公子,不知公子之意?”
“我見到過??”嬴政眉頭微皺,甚是詫異:“不知是何名諱?”
“就是去年名士講堂之上,盛讚公子有霸王之相的荀子高徒,李斯!”呂不韋緩緩回道。
“李斯??”聽到這兒,嬴政周身一震,訝然問道:“先生與李斯相識?”
見此,呂不韋笑道:“公子不知,李斯先生乃一介名士,更是荀夫子高足,臣對其才華甚為仰慕,便與之有些交情。目前李斯先生正暫居於臣府中,正好借此機會指導公子學識!”
“原來如此!即為荀夫子高足,那嬴政倒想與之談論一番。”嬴政咧嘴一笑,似有所期待。
“喏!臣這便去回稟王上,盡快定下此事!”諸事談定,一切都還順利,呂不韋也借此離去。
“送先生!”嬴政笑著起身,準備一路相送。
卻不料,呂不韋連忙製止。
“公子還請留步,真是折煞臣矣!”呂不韋連忙上前安撫嬴政,隨即朝著嬴政拱手長揖,拜別道:“今日與公子相談甚歡,日後若有機會,定要再來拜見公子!”
“先生隨時可往,嬴政在此恭候!”嬴政笑著回禮。
“告退!”
“請!”
話音落定,呂不韋扭身出了房門,在門外吳成的帶領下,徑直出了院子。
房內,嬴政站定在原地,看向窗外呂不韋漸行漸遠的背影,嘴角扯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呂不韋……嗬嗬嗬!還真是沒讓我失望啊!!”嬴政臉色陰鬱怪異,複雜交織,有著忌憚,有著不屑,還有著思索。不過更多的,還是察覺到其中隱秘的得意。
明明心慕高位,欲求攀升,卻作出忠骨諍諍、為國為民為王族的正直嘴臉,甚至誘導自己向父王提醒此事,大談己身之忠貞,著實是令人恥笑。
至於什麽出身卑微,無心相邦之位。嗬嗬嗬~~!
可笑!!!
光看這朝堂當中,蒙驁等老將注定無緣於此。而馮去疾、姚賈等人,不過是大夫之臣,況且平日裏王族一脈的臣子都以呂不韋為首,畢竟呂不韋是子楚的心腹,更是秦國上卿!
宗正嬴洪,身為宗室一族之長,所思所慮自然是以宗室為主。
而相邦之位,於國而言乃是國政之首,自是要為秦國萬民謀生存,關乎近千萬秦人。於情於理,宗正都不會是適合的人選。
況且,宗室與王族之間,已經緊密合縫,更有玄鷹軍的存在,根本就不需要嬴洪去沾染相邦之位。
除了這幾人之外,整個秦國上下,論能力才華、謀算手腕,不管是外客臣子還是宗室中人,又有誰可堪勝任這相邦之位??也就隻有呂不韋了!
幫助一個不受寵的平常公子,認母立嫡,最終繼承大位,這樣的履曆在所有人看來都是那麽地光輝閃亮,足以傲視群臣。
所以說,呂不韋即便在嬴政麵前下跪立誓、歃血為盟,言明自己無染指相邦之心,可到最後子楚真要選相邦輔國,那這人十有八九都是呂不韋!
“忠義”之言,不過是遑論忠誠的托辭罷了!
“呂不韋,此人果真如趙詩雨所講的,心機似海!方才那一番交談,若非我心中早有警惕,恐怕根本看不出端倪!”隨著呂不韋的身影消失在長廊之中,嬴政心思平複,一聲冷笑,譏諷出聲:“隻不過,很可惜……”
“縱使你心智齊天,如今明暗轉換,也不過是個有心思的聰明人罷了。”
“不過……”回想起呂不韋的辯言,嬴政回到座上,看著眼前的桌案,心中思索:“此人所言倒也不假,若想要壓下羋係,相邦一職確實是至關重要。”
“趙國遣使在即,等到使臣來到鹹陽之地,羋係之人定將離心。此後戰機一到,秦軍東出之際,也可借此機會看看這呂不韋的膽識和能力。”
“要是你呂不韋真有這個本事,那父王這一脈必能出個相邦,這朝堂之上的均衡勢必會被打破,羋係也終將走向沒落。”
想著,嬴政抬眼望向窗外,視線迷離,呢喃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遂了你的意!隻是這功,就看你敢不敢接了!”
窗外,陽光灑落,亭閣佇立,小池塘之上光影闌珊,一明一暗,映得水中陰影起伏,暗流湧動。
…………
靜泉宮側殿。
子楚端坐大案正中,翻看書簡,時不時抬筆批閱,皺眉苦思。
旁邊兒一側,趙姬正研磨墨石,觀察著子楚的動作,幫忙遞送未批注的書簡,並將批閱好的書簡裝入布袋,堆放在案下。
“呼~~”又是一卷看完,子楚長舒一口氣,從趙姬手中接過下一卷,看了看大案邊緣已寥寥無幾的布袋,頓時輕鬆一笑:“嗬嗬~這就沒了,看來近些日子還算太平!”
見狀,趙姬從一旁端起琉璃盞,遞到子楚的手中,笑著說道:“王上辛苦了,快喝些熱湯。”
子楚連忙伸出大手,將杯子連同趙姬的手都握住,笑著說道:“我不辛苦,倒是讓夫人陪我在此枯坐,難免無趣。”
被子楚一把握住手,趙姬臉皮薄,立馬紅了臉頰,粉暈媚人,羞意滿滿:“王上~~!”
糯糯地說著,還看向兩側侍立的宦官,臉上有些緊張,還有些嬌羞。
“哈哈~!”見狀,子楚哈哈大笑,心底安寧恬靜,看著臉紅的夫人,隻覺得此生足矣。
一旁的趙姬,見子楚笑得那麽大聲,不免臉紅耳赤,一臉惱怒,揚起光潔如玉的拳頭,恨恨地錘向子楚,以解心中之氣。
“大人請!”這時,門外隱約傳來一聲恭請,隨後大門開合,呂不韋的身影浮現。
呂不韋一進到殿內,一眼就看到案前笑著打鬧的兩人,眼中隱晦地閃過些輝光,隨即麵色一整,端正步伐來到堂前,朝上躬身長揖道:“見過王上!”
“哦?不韋先生來了!”上麵子楚聽到呼聲,這才止住打鬧,看向堂下之人,指著大案對麵的空處,連聲招呼:“來來,快上來!賜座!”
“多謝王上!”呂不韋連忙答謝我,隨後上到堂上,等侍者搬來軟墊,順勢端坐在墊上。
“先生見過政兒了?”子楚坐正身子,等呂不韋坐定,笑著看向對麵,問道。
“回稟王上,見到了!”似是因為趙姬在場,呂不韋言談舉止之間多了分拘謹。
“怎麽樣?”子楚滿臉期待,問向對坐的呂不韋。
呂不韋連連頷首,張口歎道:“公子之才,真是令人歎服不已!方才與公子談論半晌,不韋所獲頗多。即便是列國兵爭,公子也有著獨到見解,深謀遠慮,不韋真是羞愧難當啊!”
“哈哈哈~~快說來聽聽!”兒子被人誇讚,老子怎能不高興?子楚笑得合不攏嘴,連忙詢問其中過程。
於是乎,呂不韋就將嬴政方才對列國之爭的看法一一道出。
利益之爭,齊國勢弱,這些種種聽得子楚兩眼發亮,不住地嘖嘖感歎。
最後,在聽完呂不韋的“轉述”,子楚忍不住拍案叫好,高聲讚道:“好!!哈哈哈哈!!!”
“沒想到政兒不光文才出眾,連這兵爭之事,都有這般見地,真不愧是我大秦王族之子!哈哈哈!”
聽到此,旁聽的趙姬也忍不住心裏的驚喜,嬌笑道:“我就說,連嬴凰公主都極為看重政兒之才,悉心教導!政兒肯定是這天底下最出色的少年公子!”
“哈哈哈哈~~”趙姬的說辭雖然誇張,但卻說到了子楚心裏。
嬴政的出色,早在秦國傳開了,不管是學識修養,心性品德,還是劍術體魄,兵爭伐謀,嬴政無一不是人中翹楚,更有超越曆代君王之誌,這樣的嫡公子,簡直是上天賜予秦國的霸者。
每每想到此,子楚就喜上眉梢,心裏滿意得很。
隨即,子楚看向呂不韋,一點兒也不避諱,問道:“先生,我欲立政兒為大秦國之太子,先生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清,周邊的侍者臉上皆有些動蕩,忍不住挪眼看了看王上,又趕緊低下頭,低眉順眼。
旁邊,趙姬小嘴微張,巧手遮擋,大眼裏滿是愕然,驚詫不已。
對麵,呂不韋聽到這話,很明顯頓了一頓,緊接著便回道:“王上,政公子賢良方正,才學爍然,聲名遠揚,備受秦人擁戴,堪稱是秦國百年來最為出色的公子!”
“隻是……”說到此處,呂不韋眉頭緊皺,有些擔憂:“王上,立太子一事,還是等到將羋係之人震下之後,再談不遲!過早地顯露鋒芒,臣怕有人會對政公子不利啊!”
聽到這話,子楚也是眉頭緊皺,兀自沉思。
而一旁的趙姬,此時想到羋係的作風,也是憂心不已,擔心政兒會受人嫉恨,憂聲道:“王上,上卿大人言之有理,政兒還小,若是鋒芒太露,有人嫉恨那該怎麽辦啊?”
“婦人之見~!”對此,子楚是哭笑不得,笑著刮蹭下趙姬的俏臉,溫聲道:“難道現在,政兒就不受人嫉恨嗎?嗯?”
心中擔憂,趙姬也顧不上臉紅,愁眉苦臉地道:“可是,這也比當太子要好啊!妾身隻想政兒能平安長大,莫要再遭受苦難!”
“傻瓜,難道我這個父王不會護著他嗎?”子楚溫言軟語,相勸夫人:“可是身為我王族嫡公子,政兒日後就是那九天之上的雄鷹。而現在,雛鷹終要展翅,方能一飛衝天,些許磨難,對政兒而言也非是壞事!”
“可是……”趙姬還欲反駁。
“好啦~~”對此,子楚輕撫著趙姬側臉,拇指平複過柔軟的櫻唇,溫和道:“我也沒說現在就要封政兒為太子,隻是有些事情也該準備了。不韋先生說得對,羋係一脈還未平複,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趙姬紅著臉,被子楚這般親昵撫臉,正忸怩著呢,餘光瞥見旁人撇過頭,頓時低下腦袋,羞得抬不起頭。
見狀,子楚看了看扭頭避諱的呂不韋,頓時哈哈一笑,頗有些風雅君子的習氣,惹得旁邊趙姬伸過手掐了好幾下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