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大秦盛世> 第三十七章 玄鷹軍事主(兩更合一,補上昨天的)

第三十七章 玄鷹軍事主(兩更合一,補上昨天的)

  翌日,秦王宮北宮,未泉宮中。

  自先王殯天的近一個月來,未泉宮中迎來了第一位客人。

  「相邦來此,宮中本應設宴款待,但是先王逝期剛過,一切從簡,僅以粗茶待之,望相邦理解。」趙姬坐在主位上,衣容鮮明,看著對面端坐的呂不韋,面上悲色還未退卻,強作笑臉,滿懷歉意地說了句。

  呂不韋見聞此,連忙恭敬地出聲:「太後言重!不韋求見太后,太后未曾拒見已是恩典,不韋由心感激。」

  聞聲,趙姬神色一暖,和顏說道:「相邦乃是我秦國棟樑之柱,政兒如今年少,趙姬又只是個婦人,這秦國的大事小事,還都要靠相邦費心操持呢。」

  「此乃臣之本分。」呂不韋認真地說道,隨即又插了一句:「更何況,不韋是王上的仲父,自然要協佐王上整理朝政,太後放心便是。」

  「嗯!」趙姬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一抹笑意,安心說道:「先王常說,有相邦在,我秦國朝堂就不會亂!這以後,還是要多靠相邦操持朝中諸事!」

  聽到這兒,呂不韋神色微微一變,艱難地笑了笑:「太後放心,不論日後朝局如何變動,不韋都必定忠心如初,輔佐太后王上,治理朝政。」

  呂不韋這話一出,再加上臉上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說得好像自己時日無多一樣,很難不讓人動心思。

  當即,趙姬就有些疑惑地問道:「相邦~~你這是說什麼呢?什麼變動?我怎麼一句都聽不懂呢?」

  見已經引起趙姬注意,呂不韋眼底微不可察地劃過一絲光芒,隨後看向後方不少的內侍……

  趙姬見到呂不韋不說話,就是看向身後的侍者,愣了下才反應過來,隨後張口朝著為首的宮女吩咐道:「小葉,你們先出去吧!」

  「是!」小葉恭謹回應,抬起頭轉身,目光不經意掃了眼呂不韋,未作停頓,朝著宮女內侍一揮手,一群人隨之退下。

  「唉~」眼見閑人退去,殿內就僅剩兩人,呂不韋隨即長嘆一聲,故作無奈地道:「太后不知啊,如今這朝堂之上雖然都是些忠於王族、忠於王上之士。但是時間一長,不韋也不敢保證,那些表面上的忠臣,會不會撕破臉面,重現當年霸凌宗室、欺壓王上的舊風!」

  「??」回應呂不韋的,依舊是趙姬那一臉的迷惑,只是隱隱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讓眼底的迷惑有了些不明覺厲的擔憂。

  「……」呂不韋見狀,暗自罵了自己一嘴,心想自己真是浸淫官場多年,說話都不自覺帶上了幾分內蘊,忘了太后壓根就不懂這些。

  當即,呂不韋輕咳兩聲,往前湊近了些,壓低聲音說道:「太后不知,如今的羋系等人,又開始不安分了……」

  「羋系?」趙姬驚異的出聲,眼中還帶有些不解,問道:「可是先王說過呀,羋系已經不會再有崛起之機了!況且,先王病情危重之際,華陽太后也並未有不臣之心吶?」

  「華陽太后居於深宮,左右都是王族的眼睛,她自然不會表露出端倪,讓王族所仇視!」呂不韋輕描淡寫,侃侃而談:「可是在宮外,陽泉君羋宸以及一眾羋系舊人,曾在一起商議如何顛覆王權,改立王上!這些,太后不知道吧!!」

  「竟有此事!!」趙姬臉色瞬間就變得急迫,慌亂追問道:「這種事情你怎麼不去給政兒說呢?怎麼到現在才來我這裡說道?」

  「太后莫急!」呂不韋見狀連忙揮手安撫。

  「我怎麼能不急?!」趙姬急慌慌地打斷了呂不韋之言,回想起羋系昔日的所作所為,想起了初來咸陽時所顯露出的嘴臉,心裡是止不住的后怕。

  深宮婦人,不知朝堂詭魅,只以為眼前所看到的就是真理,被蒙蔽了雙眼。

  思定半刻,趙姬忍不住,連忙問道:「你現在快去蘄年宮,去找王上,向他稟明此情,快去呀!」

  呂不韋見時機已到,神色一定,很無奈地搖了搖頭,嘆息道:「此事,王上並不一定會信吶!」

  「你說什麼?你是政兒的仲父,你說的話政兒怎麼會不信呢?」趙姬很不解,她並不知道嬴政跟呂不韋之間的彎彎繞繞,只知道先王極度信任呂不韋,甚至將其封作嬴政的仲父,若呂不韋非極忠之人,又豈會如此?

  「太后可知,王上身邊有一女子,名為孟羋,乃是昌平君熊啟之女,與王上甚是親近。」呂不韋輕聲訴說。

  趙姬一聽,心中猛地反應了過來,想起前一段時間華陽太后給了孟羋一個女官的職位,可隨意進宮面見,瞬間心思通明:「相邦是說,政兒受此女蠱惑?與相邦不合?」

  剛一說完,趙姬就滿心疑惑地說道:「可是……可是孟羋這孩子我見過,不像是心思有歹意的姑娘呀?」

  「太后!」呂不韋聽聞之後,神情一肅,鄭重說道:「太后須知,孟羋表現得再怎麼親近,那也是羋系的明珠!是羋系之女!若是她父輩居心不良,孟羋又豈能在王上面前心思清明?」

  「那……那現在該怎麼辦?」被呂不韋這番勸說,趙姬一時也慌了神,不知該如何是好。

  「為今之計,還是要靠太后了!」呂不韋見趙姬詢問,已是沒了主見,當即內心一喜,連忙訴說道:「朝堂之上,不韋可以壓制羋系。但是在這深宮當中,還是要太后看緊華陽太后和那個孟羋,羋系想要復刻之前宣太后、華陽太后那時的盛景,就一定要先讓孟羋成為王后,太后可一定不能讓這些人得逞啊!」

  「好,趙姬聽相邦的,一定會看住他們!」趙姬一臉認真地答覆。

  「嗯!」呂不韋笑著點頭,心中一顆大石隨之落定,看著趙姬認真的俏臉,目光一時竟有些恍惚。

  「相邦?」趙姬看到呂不韋略微呆愣,心中頓時疑惑,忙出聲喚了句。

  「嗯?哦!」被趙姬喚回了神,呂不韋愣了一下,連忙施禮告罪道:「太后絕麗,不韋一時晃神,多有冒犯,還望太后恕罪!」

  聽到這兒,趙姬臉蛋稍稍一紅,雖然心中彆扭,但是眼見呂不韋姿態恭謹,一想若非呂不韋今日進宮言說,極表忠心,心中的微詞也就瞬間消失不見,笑著回道:「相邦多禮了!」

  而對面,看見趙姬並未惱怒,呂不韋心頭一振,狂喜不已,連忙作出追憶的樣子,感嘆地說道:「看到太后,不韋就想起以前在邯鄲之時……」

  一聽呂不韋談論起過往,趙姬的眼中也略有些朦朧,出聲感嘆道:「一晃二十多年過去,昔日若非相邦,趙姬恐怕就要被商賈賣到塞外了!」

  「太後言重了!」呂不韋連忙拱手作揖,施禮說道:「這都是太後福緣深厚!太后與胡雪兒,都乃福緣深厚之人,昔日救贖,不韋只是一個小善之舉,當不得太后如此感懷!」

  對此,趙姬臉上溫和一笑,隨後認真地看向呂不韋,說道:「相邦,這朝中百官,也就只有相邦能讓趙姬最放心,我們都是從邯鄲來的人,還望相邦能夠不改初心,助政兒護持朝政,不能再讓羋系有可乘之機!為此,付出任何代價都可以!」

  說著,趙姬臉上神情蒙上了一層陰塵……

  經歷過苦難與絕望,趙姬絕不允許,昔日的種種再次重現!

  呂不韋連忙跪起身子,鄭重朝著趙姬躬身一禮,肅聲說道:「太後放心,臣定當全心全意,扶助太后王上!」

  「好!」趙姬笑著點頭,滿臉的信任。

  二人繼續談論起過往,時間也隨之流逝,只是相談甚歡的二人沒有注意到,偏殿的屏風之後,身著侍女服飾的小葉,正在一旁屏息靜氣,凝神傾聽……

  許久之後,未泉宮外,呂不韋在臨行退去之前最後回首看了眼偌大的宮殿,眼波迷離,低聲呢喃……

  「當日府上的舞姬,我只看上你與雪兒二人。那時候你們年歲尚小,本想著等你們過了及笄之年,便收為姬妾。」

  「卻不曾想,你們一前一後,一個被合信府看中,另一個竟然被子楚相中,可真是讓我心疼了好久。」

  「如今,子楚已故。你我二人一個手握相邦之權,一個是監國的太后,只有你我二人合作,方能在這咸陽高枕無憂地生存下去。」

  「這樣,你依舊還是高高在上的太后,我也依然是臨朝的相邦。」

  深宮的小路上,呂不韋的輕語,飄蕩開來。

  王宮南隅,蘄年宮偏殿。

  子楚的靈堂之前,嬴政緊閉雙目,雙膝跪地,低聲祈福。

  雖已入秋,但是時月仍有幾分悶熱,子楚的遺體在入殮之後已運入陵寢,如今這蘄年宮正殿之內,也已經增添上了子楚的靈位。

  不過為先王守孝,依舊是嬴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是歷代秦王都必須做的事情。

  為先王守孝過一個年頭,才算是新王的曆法元年,宗族禮法不可廢。

  空蕩的偏殿之內,僅嬴政一人跪在靈祠之前,配合上周遭素白的內景,跳躍的燭火,一時還有些許的滲人。

  忽然之間,殿內的燭火搖曳了下,隨即就恢復如常,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只不過殿內,嬴政的身後不知何時多了一道身影……

  隨著口中悼文最後一個詞結束,嬴政睜開雙眼,臉色沉著,眼珠子漸漸向右偏移,渾身的氣勢也隨之釋放,凝向身後一處。

  「……」身後,那道身影感覺到嬴政的氣勢襲來,周身隨之一震,彷彿沒想到自己竟會被發現一樣。

  隨之,身影在嬴政身後跪了下來,恭敬出聲道:「百里天巳,拜見我王!」

  「百里天巳……」嬴政口中輕聲呢喃,隨即站起了身,半轉過看向身後的百里天巳,輕聲問了句:「你是百里奚的後人?」

  百里奚,乃是數百年前秦國的大夫,同時也是秦穆公的左膀右臂,一生忠於秦國。

  「是!」百里天巳恭敬回應。

  「你今日來此,是代表玄鷹軍來向我效忠的嗎?」嬴政看著眼前跪著的這個中年漢子,輕聲道出問了句。

  「先王入陵,新王繼位,玄鷹軍身為王族之劍,自該當交於王上手中!」百里天巳神情沉著肅穆,恭恭敬敬地回應著嬴政的問題。

  嬴政看著眼前這漢子,一想此人侍奉了秦國三代君王,代代君王都將玄鷹軍視為心腹,頓時有些好奇,說道:「給我說說玄鷹軍!」

  「喏!」天巳恭謹出聲,緩緩介紹道:「玄鷹軍輔佐君王執掌天下各方,監聽內外諸事,洞悉朝局民意,奠定生死存歿!此為玄鷹軍執掌!」

  「此外,玄鷹軍共分三營十二隊!除軍主之外,還有十二都尉,坐鎮各方!」

  「其中,天字營收攏各方奇人異士,醫卜巫蠱等江湖高手,整個營僅有十七人,由王上直接統率。」

  「地字營,共分三隊,有三名都尉統率,分別為隱殺、潛影、密衛。此前在宮外,相助王上滅殺羋系黑衣人的,就是密衛之人!」

  「玄鷹軍天字營為籠絡各行之長,但都是偏門奇術,精於戰鬥之人並不算多。而地字營則是專司爭鬥殺伐,麾下四百二十八人,三名都尉均為一流極致,超過十大一流高手之列,更有一百零九人躋身一流,其餘均為二流頂尖高手,算是玄鷹軍的中堅力量!」

  「其次,玄鷹軍斥字營九隊,分別駐紮山東六國,江湖等地,為玄鷹軍監聽天下的暗子!趙國邯鄲的斥字營都尉指揮使,便是王上所熟悉的郭開!」

  「上述,便是玄鷹軍的整體風貌!」天巳在講解完之後,低頭恭候,等待著嬴政的點評。

  在聽完天巳的講述之後,嬴政也對秦國神秘無比的玄鷹軍有了一些了解,只不過了解之後,嬴政一時也對玄鷹軍的體量感到嘖舌不已。

  先前聽荊軻講述江湖之事,嬴政得知天下一流高手如鳳毛麟角,江湖當中顯露名聲的滿打滿算加起來也才幾百來個,結果光玄鷹軍地字營當中竟有一百多位一流高手,再加上天巳所說的三大都尉,以及算上殘顧、劍南這樣的斥字營高手,那這麼下來,玄鷹軍的能量堪稱比擬整個江湖了呀!!

  一想到此,即便是嬴政也不禁動容,有些震驚地感嘆道:「照你這麼說,算上你和荊軻兩大宗師,玄鷹軍即便是橫掃江湖,也輕而易舉的吧?」

  誰知,聽到嬴政之言,天巳卻神情凝重,鄭重否定道:「並非如此!」

  見到嬴政不解地望來,天巳連忙恭聲解答:「單論普通的一流高手,玄鷹軍確實足以睥睨天下,但是江湖深遠,其中不乏隱居山林的頂尖高手,甚至還有修行一甲子的高人,這類存在不是玄鷹軍所能應對得了的!」

  「江湖上有這樣的人?」嬴政疑惑不解地看向天巳。

  跟在荊軻旁邊這麼長時間,荊某人一直是以天下第一高手自居的,這也讓嬴政的目光受到了局限,以為江湖高手不過如此……

  隨即,迎著嬴政疑惑的目光,天巳意有所指地說道:「王上不知,咸陽城內就有這樣的高手存在,還是我朝中臣子!」

  對此嬴政眼睛一眯,心裡頭的詫異是半分沒有消減,反而還越發多了。

  朝中,沒聽說有江湖高手的存在呀?就光軍中蒙恬的實力躋身一流,應該算不上天巳口中的高手吧?

  「是誰?」苦思良久之下,嬴政還是不得其解,只能問向天巳。

  天巳定定看著嬴政,輕輕地說出了一個名字:「徐福!」

  「徐福??!」嬴政的聲調一瞬間高了幾度,臉上的表情異常複雜,一瞬間腦海當中就浮現出一道身著玄奧道服,笑眯眯恭敬相待的方士身影,嬴政臉上的詫異幾乎快要變形,忍不住追問了句:「就他??」

  「王上莫要輕視此人!」天巳連忙恭敬告誡道:「當初冬狩此人歸附我秦國,王上本身並未太在意,但是太卜大人連夜覲見,明示了徐福的身份,王上這才將徐福升至卜丞,待遇與太卜相同!」

  一說起這個,嬴政也是回想起來,接著說道:「我聽說,當時是太卜與徐福論道問心,老人家與徐福相談甚歡,自嘆弗如,甚至甘願讓出太卜之位?」

  天巳聞之一嘆,說道:「甘願讓出太卜之位不假,但是論道一事,卻只是向外的託詞!太卜與玄鷹軍天字營中一位精通堪輿的方士,乃是師出同門的師兄弟,但是二人在徐福面前,卻根本就像是個學生,不論是占卜星術,還是堪輿卦算,與徐福差得根本不止一星半點!甚至就連此前天象大變、紫薇高照的讖語,都是徐福占卜出來的!」

  「此人竟有如此之能!」聽了天巳的話后,嬴政心中那個神神叨叨的方士形象,瞬間變得高深了不少,彷彿重新認識到此人一樣,不禁詢問道:「你方才說太卜向父王稟明徐福的身份?徐福有什麼來歷?」

  天巳輕輕地出聲,口中的話語卻讓人靜不下心來:「徐福,師出鬼谷!!」

  「什麼?!」嬴政一時瞠目結舌,嘴邊剛剛浮現出反駁之語,畢竟鬼谷子算是數百年前的人物,那是孫臏龐涓的師傅,到現在怎麼也得有兩百多年了,怎麼可能有人能活這麼久?

  但是猛地,嬴政回想起,先前與徐福對坐交談之際,曾經聽到徐福有說起過,他們師門習得長生之法,其尊師更是享年二百四十九,這讓嬴政一下子背生冷汗!

  難道,這世上真有長生之法??

  先前,嬴政對此是嗤之以鼻的,即便徐福曾當面說起過,但是嬴政一直以來,都接受趙詩雨的教誨,認為這種怪力亂神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是如今……

  嬴政的感到一陣頭大,連忙放下這些精怪之事不去想,轉口問向天巳:「即便徐福師出鬼谷,但是也不過是一方士,跟你口中的高手又有何關聯?」

  「王上不知,江湖中的高手,並非只有劍道的宗師!」天巳當即為嬴政講說:「江湖奇人數不勝數,有精修劍道之人,自然也就有精鍊其他行當的異士存在!」

  「拿玄巍為例,若論實力,他連二流都不及,但是論及醫術毒術,連宗師都有可能在玄巍面前敗北!更不提,江湖中神鬼莫測的方士!」

  「天字營當中,老太卜的師弟精通堪輿方術之道,可憑空凝練烈火,更有奇門遁甲等各路奇術,在不懂其中精妙之前,荊軻先生也未能從其手上討得半分好處!」

  「由此可見,徐福此人的實力!」

  「……」聽完了天巳的言論,嬴政低頭沉默,心中暗自震驚。

  荊軻的實力,嬴政最為了解。雖然此前大概猜到荊軻曾在玄鷹軍的手上吃過虧,但是嬴政沒想到的是,對手竟然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方士。

  玄鷹軍當中的方士,尚有此等能力,能夠讓荊軻這樣的宗師高手吃癟,那麼被這位方士和老太卜兩人聯名推崇的徐福,又該有何等的手段?

  嬴政的腦海當中,漸漸開始回憶起徐福所說過的話,回想起兩人對坐談及那神秘莫測的天道,還有那神乎其神的長生之法……

  若一切都是天意自定,那人之一生所得的一切該算作是人努力的結果,還是上天的饋贈?

  可若人力真能勝天?那死亡,是否也能被人所悖逆?

  漸漸地,嬴政的精神有些恍惚,目光逐漸變得渙散,雖然還站在原地,但是整個人像是失了魂一樣。

  這樣的嬴政,自然引起了天巳的注意。

  隨著嬴政周身氣勢的鼓動,天巳頓時大驚失色,神情慌張,顫著聲喊道:「名劍反噬!!」

  像泰阿這一類的名劍,乃是天地共生的神物。其劍內蘊藏靈性,養有劍勢乃至自生劍意,這樣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摧折的神劍。

  而人本身,雖然能與名劍產生共鳴,增強實力,但是更多的卻是名劍擇主而事,因為人一旦選錯了不屬於自己的劍,就會被名劍自身的劍意反噬其主,引動周身內力倒卷,碾碎內腑筋骨,死狀凄慘!!

  沒有人比天巳更了解,名劍反噬的下場!因為玄鷹軍成立以來,總共有五位天賦極強的劍客,他們每一人都有名劍隨身,每一人都有望成就天巳如今的地步,但是無一例外,都在最後關頭被名劍之勢意所殺!

  就連天巳的成功,也實屬僥倖!若非勝邪與逆隱功契合度極高,在最後關頭引動勝邪劍意認主,恐怕就連天巳,也將會成為第六個失敗的人。

  但是如今的嬴政,是已經被泰阿認主的人啊!!按道理來講,被名劍認主,已經算是萬難,但只要成功,必將步入宗師之路!這與先前那些失敗的人是截然不同的!就連天巳,也是最終引得勝邪認主,一經認主就完成了晉陞,修鍊出勝邪劍的自我劍勢--天邪劍意!

  而嬴政已經被泰阿認主,泰阿劍又怎麼會反噬自己的主人呢?這根本說不通啊!

  「難道……」天巳滿懷憂慮的臉上泛起一絲驚容,猛地想到了一個可能:「難道王上對自己的道路產生了動搖?!」

  劍客要想領悟劍意,成為天下矚目的宗師劍客,就須得找到屬於自己的劍道,並由此領悟出屬於每個人自身的獨一無二的劍意,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方能功成!

  名劍的存在,只是幫助劍客更容易得找到劍意雛形。儘管不契合名劍自身劍意的人,最終都會被名劍反噬。但是那些契合名劍自身的,都將藉由名劍的加持,成為比尋常宗師更為厲害的存在!

  可若是,有人在堅持劍道的路上出了岔子,對自身所堅持的劍道持有懷疑,輕則劍意不出,終生止步於一流。重則經脈逆行,內力倒施,身死當場!

  而對於有名劍傍身的人來說,若是悖逆了自己的道,那就等於背叛了名劍,名劍反噬,也就理所應當!

  一想到此,天巳瞬間嚇得冷汗直冒,心中惶恐不安,憂心忡忡,為嬴政捏一把汗。

  泰阿,可不是勝邪等名劍之流所能比擬的!泰阿乃當世神劍,劍自有靈,昭示賢君興盛,這樣的一把劍若是反噬,可就不是小場面了……

  隨著天巳的擔憂,嬴政周身的氣勢越發凌厲,也越發地威嚴,整個人彷彿化為了一道萬丈崇岳,鎮在了這大殿之上,讓殿內的空間都隨之微顫,更不提在一旁焦急等候的天巳。

  「咕嘟……」天巳的眼中頭一回出現恐慌之色,不光是擔憂著嬴政的安危,更因為這殿內呈現出的駭人氣勢,那彷彿凝如實質般的威壓,正在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一波接著一波,宛如無休止的海潮一般衝擊而來,讓天巳一時竟難以有分毫的動作!

  能讓一個比肩荊軻的絕世高手震懾到無力反抗,這樣的情況,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隨著嬴政氣勢的泄露,整個秦王宮中的玄鷹軍高手率先感覺到那一陣陣難以抗衡的威壓自蘄年宮向外散開,聯想到蘄年宮中為先王守孝的新王嬴政,所有人都心懷忐忑,連忙出動玄鷹軍中的高手,將蘄年宮圍了起來,但卻被駭人的威勢震懾,只能在殿外焦急地等候。

  與此同時,整個咸陽城中,實力達到宗師境的高手,全都感知到了宮中南隅那溢散而出的威勢。

  昔日太子府中,荊軻一躍上了房頂,看著遠遠的宮中方向,眼睛一眯,愣神般地念叨:「這股氣息,有點兒像是泰阿……嬴政那小子出什麼事兒了?」

  話音未落,荊軻抽身而出,腳步連點,在房頂之上飛身飄移,朝著王宮的方向掠去。

  而在另一邊,太卜府內。

  隨著王宮當中那一陣威勢傳盪而出,正在殿內躺坐悠閑的徐福立刻直起了身子,目中驚疑不定,連忙伸手掐算了片刻,才緩緩鬆了一口氣。

  「黃裳,元吉!有驚無險!」

  說著,繼續躺坐下來,恢復到方才那悠哉悠哉的模樣。

  而此時,在蘄年宮偏殿之內,天巳已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在嬴政長時間的威壓之下,天巳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得濕透,腦門上大顆大顆的汗滴不停滾落,內心的驚駭根本就停不下來。

  就在此時,偏殿的房門大開,荊軻的身影隨之浮現。

  「!!!」一打開殿門,荊軻就徒然變色,臉上的表情一瞬間變得驚悚,目光看向殿內低頭呆愣的嬴政,再看向堅持得很辛苦的天巳,頓時暗中大罵:TM的,外面傳出去的壓迫感都還好,怎麼一到屋內就這麼厲害?!

  顧不上再多言,嬴政此時的情況有些焦灼,荊軻也看出了不對的地方,連忙強提起劍意和內力,運用雙劍意,使出絕命才算是穿過了重重險阻,一點一點挪到了天巳的身邊,一邊動用內力抗衡嬴政身上翻湧而來的氣勢,一邊抽過臉問道:「這怎麼回事??」

  「不知道……」天巳很耿直地回了句,隨後很快,彷彿看到了荊軻眼裡的複雜,當即又接著回道:「或許是……名劍反噬吧?」

  「好端端的怎麼會反噬?」荊軻一時也搞不明白,這壓根就不是正常會發生的事情,再說了泰阿都服主了,又怎麼會反噬呢?

  「一言難盡……」天巳自己還愣了片刻,隨後悲痛欲絕地搖頭,帶著顫抖訴說到:「方才還好好的,就是在說起一些瑣事之後,王上就成了現在這樣……」

  聽到這裡,荊軻臉上斗大的汗滴也隨之滑落,望著臉色越發蒼白的嬴政,荊軻把心一橫,狠狠地說道:「準備一起,以我們二人的劍意衝散泰阿的意志,將他給救出來。」

  「好!」短暫的沉吟之後,天巳出聲回應,隨即跟著荊軻,準備接下來的行動。

  「神道劍意!!雷霆劍意!!」

  「天邪劍意!」

  隨著二人不約而同地閉目,連聲喝了句,二人周身的劍意氣息瞬間大張,兩大宗師攜手所帶來的氣勢衝擊,狠狠撞向當中的嬴政,氣勢的交鋒將空氣都磨出了咯吱咯吱的響動,異常駭人!

  然而,就在泰阿與天巳、荊軻兩人的氣勢交雜在一起的時候,嬴政腰間的泰阿突然傳來一聲金鳴,偌大的氣勢瞬間倒流,全都回到了嬴政的周邊,當時流轉在大殿乃至大殿之外的駭人威勢,也在一瞬間就消散於無。

  「這??」天巳眼睛瞪得像牛眼,直愣愣地看著眼前的嬴政,感受到其周身縈繞的那一份若有若無的威勢,忍不住駭然出聲:「這是……劍意!!」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下,連荊軻也忍不住內心的驚駭,低聲呢喃道。

  如今的嬴政,神情和氣色已經不像方才那樣蒼白虛弱,反而面色紅潤,氣勢凜然,就像是處在巔峰時期一樣。

  嬴政周身所顯露出的威勢,跟以往的劍意雛形不同,要更加地凝實,更加地精鍊,更加地具有威懾力!

  天巳與荊軻二人,在感知起嬴政周身縈繞的氣勢之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座威壓天地的崇高山嶽,威勢不可擋!

  劍意凝形,這已是宗師級劍客的標配。嬴政此次,竟然在一流中等境界,就凝練出了完整的劍意,躋身宗師的行列!

  就在天巳跟荊軻震驚的時候,嬴政身上的氣勢漸漸消散,隨後眼皮微顫,睜開眼睛,看向了面前的天巳和荊軻。

  「讓你們擔心了……」嬴政剛一睜開眼,就向面前二人笑著應聲,彷彿剛才的一切,嬴政都看在眼裡一樣。

  「這才月余天不見,你怎麼又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荊軻滿臉不爽,儘管心中焦急擔憂,但是嘴上仍不鬆口,還埋怨了嬴政兩句。

  對此,嬴政笑了笑,並未還嘴。

  而與此同時,旁邊的天巳忍不住詢問道:「公子,方才是泰阿反噬了嗎?」

  「不錯!」嬴政神色淡定,直接了當的回復,讓一旁的荊軻也看了過來。

  「泰阿反噬,那個陣仗真是駭人至深~!」回想起方才那一陣陣如入泥潭一般的威懾,荊軻也是后怕不已。

  在有生之年,像今日這樣令人窒息的威壓,荊軻也就碰到過兩回。

  除此之外,上一次就是六國公子登門合信府,欲與合信府結親,迎娶嬴凰的時候,趙詩雨氣勢激發所顯露出的那一陣威壓,像是塊印璽,但卻比今日的泰阿還要恐怖。

  當時,荊軻甚至連反抗的想法都生不出……

  想到此,荊軻不禁心中鬱悶:「怎麼現在的小屁孩兒都這麼鬧騰了?」

  在念叨了兩人一頓后,荊軻看著嬴政,問道:「現在應該沒事了吧?能夠硬抗下泰阿的反噬,你是怎麼做到的?」

  關乎名劍之勢的經驗,荊軻想多聽聽,積累些寶貴的經驗,以後說不定還能用上,畢竟手中的湛盧,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仁道之劍!比起嬴政手裡的泰阿,也差不了多少!

  聞聲,嬴政回道:「與其說是我抗下了泰阿的反噬,倒不如說是泰阿的反噬成就了我!當然,關乎內心的變化,還是要靠自身明悟才行!」

  在嬴政的思維當中,人與天乃是相互對立的存在,天人肅分,天行天時人盡人事,這是不變的法則。

  而這,也是嬴政領會泰阿劍的劍勢所在。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意志,從而改變天地,威震一切不平之音!重在人主意志!

  但是在天道有定之說法看來,萬事萬物都是天道設計過的存在,人們不論如何掙扎,都逃不過天道的安排,不論是生死,都在天道的掌控當中。

  而這,重點在於天地「牢籠」,人力不可破!

  起先,在長生之道的牽連之下,嬴政想到了子楚,想到了先王奮進一生,卻只在九鼎之地留下了那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惶惶時月,何負於我?」的悲鳴,難逃天地設定。

  而這,成為了讓嬴政心亂的根源!以至於在聽到有人順從天地而長生的時候,嬴政下意識地認為,天道是主宰人力的存在。

  而在那一刻,嬴政的心亂了,那顆不畏懼一切魑魅魍魎的心,那個願以自身之力化作一座大山開闢新天地的嬴政,動搖了自己所認定的道路,從而引發了泰阿反噬。

  但是好在,嬴政在泰阿的壓力之下,很快便走出了自己心中的執念,走出了心中對子楚的悲憫。畢竟,即便是最終認命的子楚,仍在九鼎之地質問上天,可見其心不甘!

  身為子楚之子,嬴政又豈會因為這一時的執念,而沉迷於其中難以自拔呢?答案顯而易見!

  泰阿劍勢,是億萬年堅定不移,如一尊崇岳鎮壓無邊海域的精神!既然如此,一時的波瀾打擊,豈能破壞山嶽?所有的打擊,都只會化為鐵鎚,不停地錘煅山嶽本身,使得堅定的信念越發堅定,無人可敵!

  這,便是嬴政得以跳出泰阿反噬,反而藉助泰阿的威壓成就了自身,修出劍意的關鍵所在!

  聽了嬴政的話,荊軻和天巳不由得沉默。儘管嬴政說得輕鬆,但是兩人知道,這其中的兇險!

  人之一生,最難看清的就是自己的心,最難走出的就是自己的執念。又或者說,難得不是走出自己的執念,而是如何分辨的清,究竟什麼才是執念。

  想到此,荊軻忍不住看向手中的湛盧,暗自惆悵:湛盧啊湛盧,我的心又怎麼才能看清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