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大秦盛世>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結黨?!」呂不韋目色一震,心中驚詫不已,就連反應也有些遲疑,一時沉默了良久,半天了才輕聲說了句:「王族最忌諱的,莫若於權臣結黨營私、把持朝綱!否則羋系也不會受王上猜忌,最終落寞!」

  「哦?這麼說來相邦對於權勢看得並不是很重,即便日後失去如今的地位,相邦也能笑談雲煙嘍?」衛單聽了呂不韋的顧忌,當下反問了一句,語氣當中略有幾分諷刺。

  呂不韋眼皮子抽搐了下,隨即笑著說道:「功名利祿於我如浮雲,先生何以此言蓋之?」

  「呵呵~相邦若是真有這等忠貞清正之心,那衛單今日便就不會到此了!」衛單輕輕一笑,諷刺的意味更重了幾分。

  「……」呂不韋眉眼微眯,定定地看著衛單,良久也沒有出聲,卻也沒有表現出惱怒和反抗之意,像是認可了衛單之言。

  見狀,衛單笑了笑,緊接著說道:「權臣當道,輔國一生,在最終時期退位,安度晚年,如此說來倒也算是朝堂的一番佳話!但是對於相邦而言,除了結黨營私以外,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相邦早年輔佐今上為嫡,直至繼任為王,故此深受今上信任,得以親身在這相邦之位上!可惜自古朝臣難久,相邦憑藉王上的信任坐穩相邦之位,但是若未來王上百年歸去,新王繼位,以相邦目前在公子政心目中的地位,相邦還能坐穩這個位置嗎?」

  「衛單聽聞,李斯在公子府當中位尊上賓,同時還是公子的左右親信,其出身更是荀夫子門下高足,堪稱當世大賢。這樣的存在,相邦自問能夠與之比擬?恐怕等到政公子繼位,相邦就會是第一個被拉下馬的重臣!而這相邦之位,最終也只會落在李斯的頭上!」

  「……」呂不韋不自覺地收緊了手掌,面上平淡似水,但是在這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卻隱藏著洶湧的暗流,頃刻間就能吞沒入水之人。

  見故,衛單輕聲一笑,緊跟著又說道:「沒了相邦之位倒還算不得最壞,最壞的是因此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相邦只是一外臣,就算位極人臣,也只不過是一朝之臣子!可是王族宗親,那可是鐵打不變的。縱使歷代王位更迭,宗室眾親的地位都不會下降多少!現在的陽泉君在相邦看來,不過是尋滋挑事的跳樑小丑,可若是到了相邦被罷免的那一天,那個時候的陽泉君,可就會是殺向相邦的尖刀利刃!」

  「君子居安思危!相邦現在可別忘了,昔日秦惠文王時期,相邦張儀最後的下場!」

  「張儀為秦國捨生入死,遊說六國,但是因出身微末,在秦國就如同是無根浮萍,根本就沒有親友盟眾,反而因極高的威望和才學引來了士族的嫉恨。最後惠文王殯天,武王一上位,就驅逐了張儀,使其一無所有,孤苦流落異國,悲慘而逝。」

  說到這裡,衛單戰術性停頓了下,隨即面向呂不韋,輕聲問道:「相邦以為,該如何抉擇?」

  對面,呂不韋眉頭緊皺,低著頭望著桌案上的茶碗,內心陷入了深思。

  人生如一碗茶,年輕氣盛,宛若滾燙的初茶,飄香四溢,令人回味無窮!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滾燙的茶水終會變涼,即便長時間的浸染使得茶水濃厚,但是飲入口中,所剩也不過滿嘴的苦澀,終將被倒掉,而後換上新的一碗熱茶!

  思索了一陣,呂不韋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飲而盡,似要平復下內心。隨後手裡抓著茶碗,看向對坐的衛單,輕聲說道:「臣為臣,君為君!即便位極人臣,但臣子之權柄都乃君王親賜,君王能賜予,自然也能剝奪!縱然像羋系那樣盤踞半數朝堂,不也在君王的手中算計至此?」

  說著,呂不韋滿懷惆悵地嘆了口氣:「再者,不韋不過是商賈出身,即便是結黨,也只不過佔據一時風光,甚至會有可能受到今上猜忌,失掉君心垂青!更別說日後公子政繼位,不韋……終將隱退!」

  說完這些,呂不韋將茶碗重重地扣在了桌案之上,漠然地看著眼前,似是要將此念徹底斷絕。

  「君侯這是認命了?」衛單見到呂不韋這般頹喪的模樣,詫異相詢。

  「命運多舛,不韋以商賈之身,輔佐王上登臨大位,能到如今的位置,或許這已經是命中注定的極限了吧?!」呂不韋長嘆一聲,整個人瞬間變得滄桑了不少。

  「相邦,若是衛單有把握令相邦得償所願呢?」旁邊的衛單冷不丁說了聲。

  「!!」呂不韋目色一凝,精光瞬間顯露,漫不經心地抬頭看向衛單,緊緊盯了良久,這才緩緩出聲:「先生……有何高論?」

  衛單看著呂不韋,微笑著說道:「相邦覺得,先前羋系勢大佔據了半數朝堂,為何卻如此輕易就被王上和政公子所擊破?」

  被問及此事,呂不韋略微思索了下,當即回道:「羋系雖勢力龐大,但卻都是士族,這些人聚合在一起,聽從羋系號令,但卻並非是羋系中人,各自有著不同的心思,縱然在羋系的威壓之下團結一團,但若是羋系受創,最終這些士族都會各自歸攏,明哲保身!這便是羋系敗亡的最大原因,昌平君與羋系的反目,從而撬動了羋系的根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羋系由此而落寞!」

  「相邦見地深遠,看樣子對羋系了解甚深!」衛單笑著恭維了句,隨即說道:「羋系的落寞就在於此,雖然羋系勢大,但是這卻只是表象,羋系只能在沒有動蕩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但是面對困境,無法將力量聚攏於一手的羋系,最終卻因為成全自己的麾下士族而葬送了自身,最終被王上伺機攻破!」

  「而這,便是衛單為相邦出的第一招,結黨但不營私,只不過這所結的黨羽,卻必須是經由相邦介紹或者出自相邦的府邸,這樣的人才可堪一用!」

  「結黨不營私?那結黨又有何意義?」呂不韋一愣,一時有些困惑。

  對此,衛單出面解釋道:「相邦可知合信商會?」

  「合信君仁義遍及天下九州,聲威震天,合信商會扶助民生,深入民心,不韋自然知曉!」呂不韋滿臉奇怪地應了聲,沒想明白衛單想要說什麼。

  這時,衛單再次詢問道:「可是,相邦是否知曉,合信君在趙國卻不受趙王心喜,甚至趙王還將合信君視為了眼中釘刺,只因與合信君早年的恩怨難消,累加至此!」

  「這……不韋略有耳聞!」呂不韋乾脆地應聲,坦然相告。

  合信君與趙王的恩怨,呂不韋也知道一些,但是具體是因為什麼,這其中知曉內情的人甚少,根本無法查究。

  「既然相邦得知,那相邦可知為何趙王無法奈何合信君?」衛單再次發問。

  「那自然是因為合信君名揚列國,深得天下人民心,即便是身在趙國,合信君在民間的聲望也比之宗室更為響亮,趙王忌憚於此,自然……」說著說著,呂不韋反應了過來,立刻想明白了其中關節,也知道了衛單所言何意!

  「結黨不營私,先生之意在此?」呂不韋問向衛單,眼中光亮漸起,隱隱有了些希望。

  「不錯!」衛單正色說道:「合信君的聲名蓋住了趙王,故此趙王不敢輕動合信君,因為在趙國民眾的心目當中,合信君的份量重如泰山!一旦趙王輕動,能不能將合信君收拾掉還兩說,但是民心的動蕩是趙王所承受不起的!故此,合信君無懼趙王!」

  「兩兩相對,若想要自保,或自身實力強於對方,或讓對方知道對抗自己的代價,使其內心懼怕,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合信君聲揚天下而不懼旁人侵害的關鍵所在!」

  「相邦試想,若是相邦提拔賢明,將賢士能人都舉薦到朝堂之上,即便這些賢士不是相邦的家臣,但是相邦對他們有知遇之恩,自然更敬重於相邦,此為取其勢!等到這些臣子漸漸成為秦國朝堂之中的中流砥柱,到那時相邦攜百官之敬意,才會是真正的相邦,聲望高漲於秦國,無人敢動!」

  「如此一來,相邦以百官之長的深遠聲望傳頌秦國,即可以以此了卻身後大事,徹底杜絕陽泉君羋宸的威脅,使其投鼠忌器,不敢與相邦為敵。其次,相邦為秦國舉薦賢良,助大秦強國富民,此乃有大功於社稷,必會令今上更加信任,到後面即便公子政繼位,也沒有任何借口替換相邦,否則將有失民心!」

  「這樣一來,相邦才算是真正的無後顧之憂!」

  衛單的話一說完,呂不韋就拍案叫絕,連聲喝彩:「好!先生果真高論!只不過先生方才所言,這只是其一,莫非先生之策還有其他?」

  「自然!」衛單輕輕一笑,緊跟著又說道:「羋系勢力雖然龐大,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地方,便是文臣過剩,武將不足!」

  「正因為羋系當中無統兵大將,使得軍中將領都站在了王上的身後,有了大軍撐勢做後盾,今上根本就不懼於與羋系開啟爭端,即便羋系有反心,但是在百萬大軍的壓迫之下,羋系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這就已經是立於了不敗之地!」

  「故此,相邦所注重的地方也不能光是朝堂,軍中也要適當放一些眼線和親信,以平衡朝中局勢,為相邦的日後鋪路!」

  「若無先生指點,不為恐怕終會身陷圇圄,難以苟活於世。平生得以遇見先生,真乃不韋之福啊!」呂不韋眼中異彩連連,對衛單所言都銘記於心,感慨萬千,忍不住詢問道:「不過,先生在這個關頭求見不韋,還如此大力襄助,究竟有何目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