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新房子
一個月後,簡家要蓋新房子的材料全部備齊,地基也弄好了。
大紅仔細看看天象,接下來幾天都是晴天,就和簡初晴商量:“我們明天動工吧。”
簡初晴點點頭,說:“好啊。東西都備好了,早點動工,爭取過年前能搬進新房子。”
“要蓋新房子嘍。”孩子們又興奮起來了。雖然這段時間一家人都在為蓋房子做準備,而且整地基的活兒還基本都交給她們,但輪到真正動工時,她們依舊十分激動和開心。
新房子地基就在舊房子的旁邊。簡初晴和大紅都覺得舊房子還是要保存,因為他們現在要有地方住,而且物質也需要有個地方儲存,所以舊房子並沒有拆除。
在舊房子的地基上蓋新房子會更加好。住了幾年的地方,地麵早就踩結實了,並且潮氣也會好很多。
在新地基上蓋房子,住的前些年,在春冬時不可避免有潮氣。幸好他們生活的這個地方,這種天氣並不多。
所以兩人就都選擇了直接在舊房子旁邊蓋新房子。反正舊房子左右兩邊都有很大塊的空地,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
在蓋房子之前簡初晴和大紅也商量過如何蓋樓房,最後兩人一致認為蓋平房更簡單,畢竟沒有多餘的人力,並且工具也不是那麽齊備,蓋樓房的要求太高,兩人怕完不成。所以地基就選的很大,因為要蓋六間臥室,還有洗浴室,堂屋廚房等等。
兩人在地上畫了好一陣子設計圖。選來選去,最終,兩人還是決定采用舊房子這種四合院的形式來蓋新房子。
其實就是改良版本的四合院。
四方形的一邊,正中間是院子的大門,這一邊可以弄幾排曬架,曬衣服也好,掛些鹹肉臘魚也好,與之相對應的這一邊就是夫妻兩的臥室,再加上幾間貯藏室。四邊形的左邊就是五個孩子們的睡房,右邊就是廚房餐廳及兩間洗浴室。
別看說的簡單,但這個房子蓋起來,麵積還挺大的,所以蓋起來也不容易。
蓋房子第一步,打起固定作用的木樁子。
夫妻兩人把曬幹的木材,又是砍又是掏洞,又是切割,一根根往地下打了起碼有一米深了才停下來,開始埋樁子,埋好的樁子很堅固,大紅自己爬上去使勁搖晃,也沒怎麽感覺到樁子在搖動,就滿意的說:“很結實了,可以開始搭框架了。”
搭框架就更加困難了,不過兩人已經有蓋舊房子的經驗,沒有搞的手忙腳亂,再加上還有孩子們在一邊幫助,花了幾天總算把大框架搭好。
接下來就是在大框架上麵打一層小框架,把房間分隔出來。這個小框架更耗時間,又搞了半個月,才把整體的框架弄出來。
這時候,下了一場雨,停了幾天工。
這一場雨後,氣溫明顯下降,也預示著入秋了。接下來大家全力搶收地裏的紅薯地豆和玉米,耽擱了蓋房子。
等把莊稼都收了,又得翻地,要準備種白菜蘿卜了。一家人忙的,天天都是起早貪黑的,一刻也不敢停歇。幸好現在孩子們很能幹些活,不然光靠兩個大人得累死。
孩子們收莊稼可是一把好手,挖土豆和紅薯,利索的很。而且她們挖來不費勁,一會兒就挖一塊地,最後再把挖出來的紅薯地豆撿進簍子裏,背回來扔在院子裏曬著。收完了莊稼的地,她們又再整體翻整一遍,整地的活,幾乎不用簡初晴動手了。
紅薯要曬幾天,曬幹點水分好貯藏。土豆倒是一收回來,就放進地窖裏保存起來了。
這一批紅薯土豆種的最多,又大獲豐收,院子裏堆滿了紅薯。還剩下一塊地的紅薯在竹林那邊,要過幾天再去收了。
玉米棒子也掛滿了院子,曬的到處都是。
看著滿院子的紅薯,簡初晴說:“不然,你先抽點時間去一趟牙牧族,給他們搬幾袋紅薯去。”太多的紅薯放在家裏,太占位置了。並且她現在也沒時間做紅薯粉,曬紅薯幹。
“可以啊,先讓紅薯曬三天,就先做些紅薯幹,曬點紅薯粉吧。趁著天氣還好,不然等天冷了,就不好曬了。這三天,我們先和泥巴,準備搞內牆。”
簡初晴考慮片刻,同意了他的提議。曬紅薯幹也好,曬紅薯粉也好,都得要趁著天氣好,幾個大太陽下來,就曬好了。要是逢上下雨天,紅薯不管生的壞的,都會壞掉的。確實也不能太往後拖了,不然天氣不好,就曬不成紅薯幹紅薯粉了。
和泥巴其實是件很麻煩的事情,雖然這個活就是把各種小貝殼和有粘性的稀泥巴及一些碎草攪拌均勻,像和麵團一樣和在一起。簡初晴和大紅早就準備好了有粘性的泥巴,並且曬幹,而且粉碎後存放在院子邊上,有好幾大袋。現在就需要的這些泥土去和貝殼再加上碎草料,混和均勻,並且加上水,像和麵一樣攪拌。
孩子們很喜歡幹這個活,對於她們來說,就像是在玩稀泥巴,但是這個活其實挺難的,要把這個稀泥巴要和的有粘性,並且不幹又不稀。稀了不成型,幹了抹不上去。
簡初晴和大紅一開始水加少,怎麽也和不好,不得不再加水進去,結果水又加多了,不得不再加料進來,如此三翻幾次,好不容易才把這稀泥團和好。可這會兒,簡初晴又想起了個新問題,她和大紅就是都知道鮫人族蓋的房子牆壁厚實,以他們這樣往竹杆上抹稀泥巴的方式來看,想要弄出那麽厚的牆壁不容易,基本不行。
最後,簡初晴提議:“不如我們幹脆把這些泥團做成大磚頭。再用磚頭壘牆壁吧。”
“也不是不行,就是磚頭需要成型,並且曬幹。我們倆估計是沒辦法燒磚頭,而且也來不及現建窖燒磚頭了。”大紅說。
簡初晴連忙說:“不燒也可以用的。我小時候在農村就見過不少土胚子房子。就是磚頭成好了型,沒有燒製就直接拿來蓋房子的,也很堅實耐用。”
雖然比不上燒製過的磚頭,但這種土胚子是不需要花錢買的啊,都是人家自己做的。而且她也不敢說自己會燒磚頭啊。這可是個大大的技術活呢,大紅不會,她也不會啊。
於是,兩人改變方式,直接做泥磚頭了。大紅去弄了幾個成形用的木頭模子,一家人齊齊上陣做磚頭。這種磚頭很大,有現代的紅磚青磚的三個大。實在是做小磚頭太麻煩,並且沒那麽時間,所以就直接做成大塊頭了。
“你這個磚頭也太大了吧。”大紅一開始還反對做這麽大。
簡初晴笑笑說:“沒關係的啊。現代的房子都用這麽大的水泥磚頭和輕質磚頭了。太小的磚頭,牆砌也麻煩啊。”
“做這麽大,是不是要好幾天才能曬幹?”大紅又問。
簡初晴想了想,說:“肯定小的曬幹的快,但是我們不需要等到它完全曬幹啊,隻要大半幹,形狀早就固定了,就可以拿來砌牆了,砌好牆後,可以讓它們慢慢風幹,不影響使用。”
而且這種摻了貝殼和碎草料的磚頭,裏頭含的水分也少一些,比全部用泥巴製成的磚頭容易幹。現在天氣又好,外麵風大的很,吹一個晚上,磚頭的水分就能吹幹一大半呢。她根本就不用擔心磚頭個頭太大,不能幹這個問題。
三天的時間,在一家人的辛苦勞動下,做出了不少的大磚頭。看到大塊大塊的磚頭圍著院子,曬了一大圈,大家夥都很有成就感。
“好多啊,我們做了好多磚頭。夠了嗎?”孩子們更是覺得自己的成果傲人。
簡初晴卻說:“這才多少磚頭啊,肯定不夠啊。”
別看這些磚頭個頭大,但是要蓋的房子也大啊,就這一點隻怕才能砌一麵牆呢。
“那我們繼續做啊。”孩子們很喜歡幹這個活,還巴不得多做幾天呢。
簡初晴點點頭,對大紅說:“我們繼續做磚頭,你明天去給牙牧族送紅薯。”
她帶著孩子們做磚頭,再多做些,等大紅回來差不多就可以開始砌牆了。
“好。我快去快回。”
現在大紅送去的紅薯隻要扔在三裏客棧就好了,可以節省不少時間。還是鮫人族人才足夠,又有牙牧族人在那裏幫忙,他們蓋個房子,一點兒也不費事。不止三裏客棧早就建好了,並周邊的空地,大紅也幫他們種上了麥子,連麥草都長好長了呢。
三裏客棧長期有人在,見到大紅帶來了紅薯,很是高興,“我們正在想,這段時間你該來了呢。”rm,開始準備煮飯。
有人陪大紅閑聊,“你們還有很多紅薯吧?”
“是啊,所以今年多給你們一些。”大紅笑道。
“太好了。真是多謝你們啊。”
很快的,一大鍋野鴨子湯和一大鍋紅薯就煮好了,大紅吃飽了肚子,就準備連夜回家了。
“不歇一個晚上嗎?”大家都留他。
“不了,我還要再過來一趟的。趁現在家裏紅薯多,分給你們一些。”大紅揮揮手,連夜就走了。
家裏活多的很,他可不敢在外麵多打停留。而且他還要再來一趟,就得有一段時間不能出門,先顧著家裏的活兒了。有角族和飛鳥族他還要等到房子蓋的差不多了,才有空出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