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明朝有哪些壯舉?
明朝事實上有兩位開國皇帝!
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二是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推翻暴元統治,創建了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王朝。他的兒子朱棣篡位而立,血脈中也充滿了“戰爭因子“,向南收複交趾、貴州等地,向北五次驅逐黃金家族,設立東北奴兒幹都司、西北哈密衛,穩固了大明版圖。
到朱棣時期,明朝的疆域最後達到了1000萬平方公裏左右,據《明史·成祖本紀》記載“幅隕之廣,遠邁漢唐”。客觀來說,這麽大的疆域除了明王朝直接控製的區域之外,還包括那些歸順了朝廷但實際不征兵、不納稅的地區,有點類似“國中之國”。
為了保護這片疆域最要害之處,朱棣北遷京城,史稱“天子守國門”!
這一讓漢家兒女熱血沸騰的壯舉固然有“美化”的成分,但從戰略布局來看,朱棣北遷的意圖主要仍是為了占據戰略要地,以便隨時打擊強大的北方遊牧政權。而且,事實上洪武朝的多次北伐都是以京城為支點發起的,並取得輝煌成就。
除了“天子守國門”之外,明朝另一個悲壯的舉動是“君王死社稷”!
萬曆年間的援朝之戰幾乎掏空了大明朝的家底,再加上當時“黨爭”越演越烈,直接坐大了建州女真的勢力。所以,天啟皇帝甚至落魄到借用土匪勢力協助明軍守邊的尷尬地步。
崇禎登基接了一個四處漏風的爛攤子,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女真入侵,國庫無銀、大臣喊窮,逼得崇禎國破自縊殉國!最諷刺的是,李自成的部下最後在京城各王公貴族家中搜刮的銀子多達7000萬兩,而崇禎8天前聲淚俱下才從他們手裏募捐了20萬兩!
據《明史》記載,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可是,李自成及其部下卻把京城當作了“劫掠場”,崇禎朝的王公大臣也為其自私和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天街踏盡公卿骨。更令後人扼腕的是,正是李自成的這種短視舉動,直接促使了吳三桂的投敵賣國,讓“天子死社稷”益顯悲涼!
讀《大明史》,你會發現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史實既雄壯又悲涼,既令人自豪有浸滿血淚!
明朝乃是我國曆代王朝中骨子最硬的王朝!
如果單純從國與國的‘利益守恒‘關係來看,這種行為似乎有賭氣的成分。但這種剛強不屈的血性正是一個民族的寶貴特質,讓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脊梁永遠挺直、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