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築草之城 第152章 燕京之變
第152章燕京之變
想要摔杯為號啊?安寧撇了撇嘴“郭太尉何必如此?你在外麵安置的那些斥候便衣,早已被武鬆拿下。你的兩千精銳,此時也被武鬆帥眾逼在營門死角危在旦夕。
至於說你的城外五萬常勝軍?調動他們的兵符令箭卻在這兩千精銳手中。這兩千人出不來營門,那幾萬常勝軍就毫無用處。嗯嗯,你還有城內三萬青壯呢?”安寧抬眼看看譚稹。
譚稹一臉媚笑回應“城中三萬青壯皆被我義勝軍控製。城外的常勝軍,也被我西軍監視。對了,好叫駙馬爺知曉,童太尉的五萬西軍也快到白水溝了,燕京的事,並無大礙。”
王安中早已渾身如篩糠一樣顫抖,這怎麽說翻臉就翻臉呢?郭藥師側耳傾聽一會,有些疑惑。“安兆銘!你用什麽手段困我兩千精銳?就憑你那千餘新近整訓的衛隊嗎?”
“自然不止,郭太尉的兩千精銳,皆是戰陣廝殺出來的好漢子。安某對他們也是十分敬仰,還不至於用死戰的法子對付他們。
實際上,安某也是用了一千八百餘人才算壓製他們。常勝軍的精銳,果然戰力無雙,安某佩服。可是如今,郭太尉真就忍心看他們盡數覆滅今日嗎?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郭太尉昔日與國有功,官家也是個念舊的人。便隨安某去了汴京,也是要再加尊榮的。可是今日若要魚死網破,恐怕就再無來日報複了。
就如郭太尉所言,這些常勝軍,應該戰死在對抗金國的軍陣上的!咱們又何必定要同室操戈呢?”安寧娓娓道來,他也真心不想在燕京城裏和郭藥師大打出手。
不但要被金國的使者看笑話,便是大宋,又如何經受住這樣的激烈內耗?
“那麽,狀元郎又打算如何處置他們?”郭藥師畢竟是一屆梟雄,今日一時不察進了圈套,心中想的便是要如何保住實力,以圖再來。就這樣硬耗下去,實在不智。
“自然按照朝廷意思重新編伍了,不但這五萬常勝軍不會裁撤,便是郭太尉的三萬燕京青壯,咱們也要把他們用起來。隻不過,稍稍變一下戍守之地而已。
具體軍略,自有樞密院安排,卻非安某可以參謀其間。”安寧說俺隻是禦前司馬文字,可不是他樞密院的司錄參軍,老郭你要理解這事才對。
當然了,如今安寧占盡上風,郭藥師理解了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的。
“如此,燕京之地何人守之?”郭藥師有些不甘心,也很擔心此後燕京有失。
“譚公久曆軍務,自然還要他繼續坐鎮。燕山府路轉運使呂頤浩嫻熟軍旅,曾應詔上奏戰守之策,籌劃完備,官家頗屬意於他。此外,小種相公也在趕來燕京守備。”
安寧有些無奈,按他意思,當然是張叔夜最合適了。但是青州正在賑災,老張須臾離開不得。何況老張此前行事乖張的名聲很不好聽,趙佶不得不考慮常勝軍對他的疑慮。
那麽種師中和呂頤浩的組合就屬最佳了。
種師中在軍中的威信,足夠鎮住常勝軍、西軍、河東軍等驕兵悍將。呂頤浩此前一直是燕山府路轉運使,熟知燕山府故事,而且他老成練事,知守燕京的問題不大。
隻不過這二位,大約都是私心較重的人,喜歡任人唯親。不過非常之時,這也算不得多大的缺點。反正倆人都比較務實持重,熟悉軍略。而且忠於王事,這就足夠了。
郭藥師聽了無話可說,安兆銘說的兩個人,都是非常靠譜。哪怕郭藥師自負梟雄,也不得不承認小種相公的軍略不在他之下。而呂頤浩的幹練,更加遠勝王安中。
王安中則傻傻地呆坐,似乎沒聽見他們的談話。實際上,他是聽得一清二楚。特喵的安兆銘,你和郭藥師打擂台,為何要把老子捎帶上?俺在燕京的錢還未賺夠呢!
“金國此次來使汴京,卻要向官家提出幾件公案。其一曰大宋允諾的每年歲供之物經常逾期不至。此外支付歲幣絹質量很差,不但缺斤少兩,而且以次充好?
還有昔日趙良嗣答應借金國三萬石糧食,可金國來討要時,王翰林卻說那是趙良嗣私下許諾,未得朝廷應許。而且數目太大,燕山府無力籌措?
其二是金國地廣人希,對人口需要迫切。而平州之變時,因為張覺被斬首,原本遷往金國的六州工匠、官吏、商人、教坊等移民紛紛南逃燕京,金國想要這些人北歸。
其三是西夏臣服於金朝,大宋河東之軍卻還在攻伐西夏。金國如今是西夏宗主之國,自要出麵交涉。這三件事情,賀正使在上京時曾給過一些回複。
比如流民此前已入界平州,大宋並未阻攔金國移民。當時金國也沒有提供具體南逃的移民人員名單,現在時過境遷,又何必再提?
至於歲幣逾期,以次充好等等。賀正使解釋歲幣逾期乃是連年征戰,大宋財貨消耗太大,一時轉運不及所致。至於以次充好,卻是燕京的私自置換?
西夏與宋接壤,一些地方歸屬爭議百年不止。偶爾地方將佐興起摩擦,其實難辨誰是誰非。賀正使建議宋金聯合發起對西夏戰事的事件調查,理清其間的是非曲直。
說句實話,除了西夏事與二位無關,其他的事情,確是大宋行止有虧的。如今金國那些將領們紛紛借此妄言開戰。咱們也不是怕他,但是總要朝廷多些時間備戰。
說到底,阻止金國南下的法寶,還要看燕京、河東、真定、中山、河間的防務是否牢固。隻希望這次燕京的整頓不要再出紕漏,所以就隻好委屈二位一下吧。”
安寧實話實說。這兩個人都是位高權重,安寧可不願再橫生枝節,盡力勸他們配合就好。至於到了汴京官家怎麽安排他們,就與他無關了。
其實安寧心中的憂慮從未減輕。燕京這樣的處置,雖說是郭藥師、王安中咎由自取,但是自己和趙佶算計他們時,未必便毫無妥協金國、減少金國話柄的主意。
這種事能不能達到遷延金國入侵不說,自己在史書上,一個不小心就要落在秦檜的位置上。殘害忠良,賣國求榮呢,怎不叫他安兆銘鬱結於胸?
三人把話談得妥當,自然就要平安交接。近身侍衛就是安寧那二十八人精銳衛隊,此外安寧身上還有小花、三眼火繩槍、手雷等物,黑袍也披在身上,安全方麵自無問題。
到了雙方對峙地方,郭藥師差點氣歪鼻子。自己精挑細選的兩千人馬憑堅寨據守,居然會被對方一千八百人的民壯鄉勇之流團團圍困?!
不過在看到“鄉勇”的長刃、鋼臂弩、甲胄後,郭藥師也不得不點頭稱讚。自己兩千精銳的戰鬥經驗、能力絕對是要強過這些民壯的。但卻輸在裝備之上,此非戰之罪也。
富謨古雖然好奇安兆銘為何沒有出席午宴,更不知道今日燕京劍拔弩張的危殆局勢。他與賀允中匆匆宴罷,就一起去遊逛了燕京城。
與上京的荒涼對比,富謨古的確看到了燕京的盛世景象。燕京東連高麗、遼東,西通雲中,不僅是北方商賈輻輳之地,還有大氣恢弘的佛寺,以及前遼宮殿建築密集分布。
市集上各種果實、稻穀、蔬菜和織錦等物產富饒,都在不時地提醒富謨古,這就是一座正在“汴京化”的巨城。甚至聽說“福記”的燕京分店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但在民風上,燕京子弟除了讀詩書,還要練習騎射,所以戰力遠勝中原的儒學同僚。宣和四年大宋北伐,也屢屢被與他遼地漢兒痛扁,最後還是靠花錢才從金國手裏贖回。
現在去都白白地隨著燕京城池歸了他大宋!富謨古歎了口氣,說起來,這都是大宋在違約呢。因為這些人,原本也該移民上京的。
富謨古這次過來也帶著不少任務,賜送太祖遺物?幾件衣裳而已。其實主要還是安寧與郭藥師等人所說的三件事情。不過即便是富謨古也明白,這些事終歸依然是借口。
能用一屆使者就談妥的事情,犯得著要整兵南下嗎?其實對大金來說,真正想要南下的理由,除了眼紅南朝財貨,還因為宋金兩國在燕京一帶的邊界過於混亂了。
看到我大金忙著整理內務,他大宋就開始不斷用些小手段過來揩油。這讓大金將士非常不滿。紛紛以為大宋對金國邊界造成嚴重的侵擾,不可以為鄰。
而且金國不少土地在燕山以南,兩國邊界無險可守。領地犬牙交錯,州府內大多又是昔日遼國漢民。而大遼又襲漢製,其管理製度、生活方式與漢人無異。
如今卻要剃發紮辮子,還要移民上京?這些漢人就要南逃燕京。如此複雜的邊境情況,讓大金國管理起來的確困難重重,於是就想將國境推到河北,以黃河為界的想法。
富謨古自然也是懷著這個心思來出使的,所以他出使前的想法就十分倨傲,就是要撩拔你大宋的怒火。若是囚禁或一刀砍了自己最好,大金國就能名正言順地南下了。
隻是這些事,卻不便說與宋使們實話實說。安寧哪怕看出富謨古出使的不還好意,他又能如何?隻能繼續埋頭整頓燕京防線而已。
但是,此時還有甚至連富謨古、安寧都不知道的大事件就要發生了。趙佶招降遼國天祚帝的事情被曝光,這無疑違背了兩國互不招降納叛的盟約,徒然授金國以口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