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計劃的鋪墊
日本方面響亮地回擊了希特勒勾結蘇俄的行為。同時。又達到了孤立蔣介石的目的。而英國卻以搞遠東慕尼黑。犧牲中國利益。也實現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後。吃虧的是中國人
消息傳來。最感氣憤的是軍統的陳恭澎。原來。在天津工作的軍統組織。一直把英、法租界當作自己的保護傘。日本人明知道破壞分子逃進了英法的租界。卻不能越界去抓人。於是更多的抗日愛國分子躲進了英法租界。日本警察署、憲兵隊、駐屯軍都束手無策。現在英法兩國和日本談判。開放了租界。允許日本憲兵不分晝夜自由出入他們的租界捉拿抗日的中國人士。這無疑讓軍統在天津的再次進入與潛伏遇到了麻煩。
而且。日本著名女特務中島成子又套牢了津沽著名的土匪頭子東耀華。把他手下的一撥嘍啰全數召集起來。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是一批真正的心狠手辣的敢死之徒。而且這些人都熟悉本地情況。跟著中島成子象狗一樣四處偵察。更對軍統在此地僅存的潛伏組織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余兄。現在形勢變化得很快。我們的策略有所調整。希望您能予以協助。」陳恭澎找到余飈。開門見山的說道。
「陳兄有話儘管說。我是鼎力相助啊。」余飈的心情不錯。笑眯眯的說道。
「我們準備大力發展北平的情報機構。這便需要在北平郊外建立幾個基地。希望余兄能派出一支正規部隊沿內城一線靠近北平。打開局面。」陳恭澎說道。
余飈愣了一下。走到地圖前。量著距離。估算著這個事情的成敗得失。半晌。迴轉身子。坐下來摸著下巴想了一會兒。抬頭說道:「這個事關重大。要仔細研究一番。才好做決定啊。」
「這是當然。」陳恭澎知道讓余飈馬上答應下來確實有些為難。也就不為己甚。放緩了語氣說道:「其實人馬不要太多。百八十人做為先遣隊也就夠了。」
「那裡的條件如何。我們並不了解。」余飈謹慎的說道:「陳兄手裡的資料可不可以拿出來。讓我和手下仔細參詳。制定出一個周密完整的計劃。」
「這沒有問題。」陳恭澎很爽快的答應下來。又不無炫耀的說道:「軍統的資料可以說是最全的。不光是國內。連國外的都有。」
「國外的。南洋一帶的有嗎。」余飈好象漫不經心的問道。
「東南亞一帶。應該有。」陳恭澎不太確定的點了點頭。
余飈笑了笑。沒有再追問下去。他怕引起陳恭澎的疑心。兩個人又聊了會兒。陳恭澎便告辭而去。
隨後。余飈將劉震找來。說了一下陳恭澎講的事情。讓他帶著資料研究一下。最好找一些北平來的學生青年了解一下在北平近郊建立基地、開展活動的可能性。
這些天劉震一直處於亢奮狀態。自從余飈將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后。他的心緒一直不能平靜。一會兒激動得不能自已。一會兒又為事情的艱難而唉聲嘆氣。不過他與李靜華、張叢等人已經弄出了計劃的大概。正在細緻分析合計。
能參與到如此宏大。如此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中。劉震感到萬分的榮幸。象他所說:生活不能停滯不前。人生的路上來就充滿了艱難險阻。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挑戰。如何解決困難的決心全操縱在自己手裡。無論答案與否。全憑自己的選擇。奮鬥過。拼搏過。才有著驚濤駭浪的精彩。象小溪那樣風平浪靜的恬適。實在是沒意思。
「把計劃弄好之後。讓我看看。然後找些信得過的心腹跟李靜華她們回去。」余飈交待道:「早開展比晚開展好。開展比不開展好。時間不多了。」
「我明白。」劉震點頭答應道:「我正從手下物色人選。經過軍統的培訓。又是忠於咱們的人。正好乾這秘密的勾當。」
「嗯。」余飈伸手拿起桌上的電報揚了揚。「新區正在遭到日軍的掃蕩。吳副司令帶人去增援。林參謀長居中策應。讓我去帶隊穩住縣城方向的壓力。我只有三天時間。你們要趕快。」
「軍統這邊的要求怎麼處理。」劉震訴苦道:「飈哥。你得拿個意思出來。我才好布置研究呀。」
余飈屈起手指。叩擊著桌案。緩緩說道:「我的意思呢。就是派。組織一支百多人的別動隊。短小精悍。再找些年輕的學生。進入北平城。嗯。就進那幾所教會辦的大學。比如燕京啦。輔仁啦。潛伏待命。記著。這些人不要和軍統發生聯繫。而且也不要輕易行動。我有大用。「
「燕京。輔仁。嗯。是個不錯的藏身之地。」劉震點頭贊同道:「特別是燕京大學。是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後。是少數幾個未遷址的大學。因為是美國教會學校。司徒雷登又當了校長。由他來對付日本人。學校並未受到影響。頗似一座『自由的孤島』。而且燕京大學有最充足的外匯經費。有世界名望的第一流的學人數授。有風景幽美、建築華麗、湖光山色的校園。有語言到生活一切都美國化的環境。要不是我有事情在身。還真想去再深造一番呢。」
「把機會留給別人吧。這裡缺不了你。」吳銘寬慰道。
「不過。漢花園、清華園、燕園。這『三園』的入學考試都不是好闖的關。是不講情面的。」劉震有些為難的咧了咧嘴。
燕京大學下有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又稱醫預院。學製為三年預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關專業學系。燕京大學雖然十八個系。可是學生並不多。辦學規模只是八百人。有的系四個年級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個人。但是它的水平和質量是有保證的。燕京學費、宿費、雜費。一學期一百五六十元。在當時是個十分龐大的數字。但一些「書香門第」、「高門大戶」的子弟是不在乎的。一些海內外鉅賈的子弟也是無所謂的。但有些普通人家子弟。往往就擔負不起這樣昂貴的學費、生活費。但如果直考進燕大。努力再爭取到好成績。那還是有辦法讀的。它有名堂眾多的獎學金。能獲得一個獎學金名額。便可解決問題了。自然。更為貧寒的青年。或是要賺錢養家的人。要在燕大讀書。那就困難了。自然。家中再有錢有勢。而功課不好。中英文不過關。智力低下。那也是考不上燕大的。
「補習補習嗎。」余飈笑道:「告訴他們。考不上。回來我踹他們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