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抗戰元勛> 第六十五章 再打周渾元(一)

第六十五章 再打周渾元(一)

  卻說李劍生小水在又一次取得大捷。然後主動撤出戰場。不過。這一次大捷。也是李劍生所部數次戰爭以來戰損最大的一回。是役。李劍生所部可謂損失慘重。所有參戰部隊。包括紅16師、紅19師和后來參戰的預備隊特務團、警衛團。共陣亡941人、重傷322人、輕傷1087人。這對於其他部隊、又或者取得如此戰績的戰役來說。那都不算什麼。但對於李劍生所部來說。卻是頭一次重大損失。 

  一邊在撤退、轉進。一邊聽著曾中生的彙報。李劍生感嘆:這李覺所部在湘軍中號稱第一。那還真不是吹的。在這種情況下尤能對自己的部隊造成如此的戰損。真是厲害。至於后來參戰的桂軍。作戰向來強悍。與自己的特務團和警衛團對打。那是半斤八兩。只是他們人多。兩個師。自己才兩個團。能夠頂住一個小時實屬不易。至於自己。與這兩支部隊打成這樣。那也算不錯。 

  一邊感嘆。一邊轉進。又尋找到好的地方。挖坑。安葬死難的將士。這是李劍生所部的規矩。他的部隊在撤退時。將犧牲的戰士遺體也一併帶了下來。安全撤下陣地后。李劍生將這些戰士集中安葬。花一個小時舉行了一場莊嚴肅穆的葬禮。隨後各部繼續向北轉進。 

  其時。雲天所部兩個師。即紅17和紅18師。正與周渾元部苦戰。自與李劍生所部分開后。第一天他們純是作監控用。並沒有接敵。但第二天下午卻接了敵。因為也是採取伏擊的方式。當天下午取得大勝。全殲周渾元第36軍第3師一個旅。等得周渾元主力趕至。雲天所部早已遠走高飛。又趁機將走在最後的第5師一個旅包了餃子。 

  這一下。真把周渾元搞火了。要知道。他現在所統率的國民革命軍第36軍。下轄共4個師。即第1師、第2師、第3師和第5師。當然。這一回趕到通道的。只有三個師。即第2、3、5三個師。另外的第1師廖磊部正在追擊紅五軍團。三個師中。又以第5師最為周渾元看重。要知道。周渾元昔日在江西時。就任第14旅旅長。與李劍生打過多回交道。甚至這個旅都被李劍生全殲了三回。但每每起死回生。后來第14旅擴編為第5師。周渾元任師長。再后來。第5師併入第36軍。周渾元任軍長併兼任第5師師長。而眼下。雲天所部卻殲了這第5師一個旅。這不是摸了老虎屁股又是做什麼。 

  第三天、第四天。周渾元所部就與雲天所部在這山裡打起游擊來。可憐。這國民革命軍36軍三個師。硬是被雲天所部在這山裡拖得打了三個來回。卻皮都沒摸著。結果。他們壯的拖廋、廋的拖死。等接了蔣員長的電令。需要南下救第28軍第19師時。卻被這些紅匪堵的堵、追的追。結果。這一糾纏就是6個多小時。在付出兩個旅后。終於給紅匪以較大損失。當晚便只能就地休整。還好。因為桂軍的馳援及時。那19師給救了出來。周渾元這回終於可以放心來打這些如附身之蛆一樣的紅匪了。只是。等得第二天起床再想找這些紅匪時。才發現這些紅匪早已不見了影子。 

  周渾元所部只得搜索前進。3師往新廠方向前進。2師往播陽前進。5師往牙屯堡前進。其時。3師原有兩個旅。當初作為周渾元部的先導部隊。被雲天和季振同給瞅准空前用兩個師滅了一個。如今只餘下一個旅。5師原來也有三個旅。因為周渾元部急著追趕雲天、季振同部。這個第5師就成了後衛。卻被雲天和季振同利用地形熟悉之舉。以17師隔斷5師13旅與14旅、15旅之間的聯繫。然後用另一個師伏擊第13旅。一個小時解決戰鬥。結果。這個周渾元的起家部隊。眼下只余得兩個旅了。 

  卻說這第3師眼下由李玉堂任師長。原師長周維寅因反蔣調任國民政府參議室任中將副廳長。 

  周維寅是湖南益陽人。1929年因為他率部奉令反蔣。被調任十二軍副軍長並代軍長。后又主動去陸軍大學學習。歸來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軍事廳中將廳長。1949年。在主動與解放軍取得聯繫、積極投奔人民懷抱時。卻遭遇不公正待遇、被當地的革命群眾認定是反動份子。心灰意冷。與妻子在自己的家裡雙雙含恨自殺。結束了其悲劇的一生。讓後世知情者感懷者至今尤是嗟嘆不已。 

  而周維寅的接任者李玉堂。也是一位名人。他與李延年、李仙洲三人後來成為國民革命軍中的高級將領。並被同學們譽為「山東三李」而聞名全軍。李玉堂是著名的抗日戰將。十年抗戰期間。他一直在火線。他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抗日故事。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的傳奇。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日軍第3師團主力、第6師團和第40師團各一部的猛烈進攻李玉堂的第10軍。經兩晝夜激戰。第10軍的福臨鋪、金井陣地被先後突破。所屬第3師損失慘重。第190師副師長賴傳湘殉國。李玉堂被迫放棄陣地率部撤往撈刀河以南的榔梨市收容整頓。隨後將收容后第10軍部署在長沙外圍的東山、瀏陽河、撈刀河一線。利用地理優勢阻擊日軍四晝夜。終於堅持到援軍趕至將日軍擊退。戰後。戰區長官部追究金井丟失的責任。李玉堂遭到撤職處分並調戰區長官部服務。等得第三次長沙會戰來臨。戰區司令官薛岳請他復出。李玉堂並不買這位戰區司令長官的面子。仍舊不為所動。直到蔣中正親自給李玉堂通電話后。才使他重新擔負起指揮第10軍防守長沙的擔子。 

  而最有意味的。說是兩個之間的對話。據曾經在第10軍服務的蔣鴻熙回憶。這通電話的內容如下: 

  蔣中正問:你是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嗎。 

  李玉堂答:報告委座。是的。 

  蔣中正又問:你是黃埔一期學生嗎。 

  李玉堂答:報告校長。是的。 

  蔣中正說:那好了。那麼長沙交給你了。 

  隨後。蔣中正便掛斷了電話。蔣中正簡單的幾句話。包含著處分的解除和校長的信任。當即堅定了李玉堂的守城決心。也成就了他一生戎馬生涯的最高峰。1941年12月30日。李玉堂重返軍部視事。並制訂保衛長沙的作戰計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表示願與長沙城共存亡。次年1月1日。日軍第3師團集中優勢兵力。猛攻長沙。遭到第10軍官兵奮勇抗擊。該軍所屬三個師的師長皆離開指揮所親臨前線。如第3師師長周慶祥在天心閣、第190師師長朱岳在興漢門、預備第10師師長方先覺在南門分別督戰。1月3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又投入第6師團進攻北門至東門地段。第3師團則縮小戰線主攻東門至南門地段。雖然兵力增加一倍。但仍無任何進展。隨著外線國軍相繼投入反攻階段。阿南惟畿於1月4日夜間被迫下令撤退。進攻長沙的日軍被迫後撤。沿途又遭到各路國軍的阻擊以及第10軍的追擊。日軍高級軍官多名負傷。中國軍隊取得了抗戰史上聞名中外的第三次長沙大捷。會戰結束后。軍委會向第10軍頒發「泰山軍」的榮譽稱號。其所屬三個師也分別頒授「榮譽」旗。1月24日。李玉堂被提升為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10軍軍長。並被國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勳章。成為了該勳章的第95位獲得者。同年3月。李玉堂辭去第10軍軍長兼職。專任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 

  說到李玉堂一生傳奇。不僅僅是指他的抗日時期的優秀表現。他在解放前夕的遭遇。也發人深省。其時。在海南身兼數職的李玉堂對於即將解放海南的解放軍來說是值得策反的重要人物。於是。在李玉堂之妻陳伯蘭和內兄陳石清的聯絡下。解放軍同李玉堂取得了聯繫。1950年4月。李玉堂與解放軍的聯絡隨著海南戰役的開始而中斷了。由於他一直沒有下決心發動部隊起義。便只能指揮著32軍負隅頑抗。4月19日。李玉堂抽調所屬第252師向澄邁友軍防區增援。結果被解放軍三個師圍殲。32軍的其餘部隊於4月25日在萬寧遭到重創。其殘部於28日撤往台灣。1950年李玉堂率領殘部抵達台灣新竹后。再次被撤去軍職。由於從事對其策反的隨從副官李剛暴露。被捕。又受刑不過。交代出李玉堂的夫人與內兄陳石清從香港到海南策反李玉堂一事。而李玉堂在得知李剛被捕后。立即寫信給在高雄工作的陳石清。要他趕快逃命。這封信結果被保密局特工截獲。李玉堂因此被捕。后被蔣中正親自下令執行槍決。 

  只是。這裡又引出一段公案。 

  198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認為: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期間。中共通過關係策反李玉堂。李接受中共的條件舉行起義。因交通中斷。李玉堂未及時接到中共關於起義的指示。即隨國民黨軍隊撤往台灣。后因叛徒出賣。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台北碧潭。 

  不得不承認。山東省人民政府的這一決定使李玉堂成為了革命烈士。但在二十多年後的2004年春節過後不久。台灣政府又公開發表了一則提名為「李玉堂將軍及夫人陳伯蘭沉冤昭雪並頒予恢複名譽證」的啟事。這一來。讓本就很清楚的李玉堂傳奇故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至今成為一些人的話后談資。當然。那都是后話。暫且不多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