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們“小評論”名氣大震啦!
1969年10月19日星期日氣晴今是九九重陽節
總場文工團選調我們文藝骨幹的風波,很快就過去了。畢師傅和常不願走的理由,我絲毫都不懷疑,也沒有必要多想他們這些,但是,大宴專業文工團吃的是青春飯,所以才不願調走的理由,我還是半信半疑。她不願意走,是舍不得我們這個評論嗎?不太可能呀。我們的評論畢竟是她的“副業”,是在業餘時間學雷鋒呀,這有啥不能割舍的呢?她是舍不得在九連的工作嗎,也不太可能。她被安排到旱田班,每雖然不和泥水打交道,跟水稻田裏的農活無緣,但必定也是麵朝泥土背朝,也是晴一身汗,雨一身泥呀。這有啥不可割舍的呢,她是舍不得我們的文藝宣傳隊嗎,這個團隊也是業餘的,平時,就是利用晚上的時間排練一個多時,有了重大的演出任務時,連部領導才批準占用幾上班的時間。這個宣傳隊的宗旨到底,就是為了活躍連隊的文化業餘生活,根本談不上什麽前途,這有啥不能割舍的呢?總場文工團調她竟然不願走,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今是換黑板報的時間,她來的較早,看她的情緒也挺高,我就跟她閑聊幾句。著著,就談到了這個過時的老話題上。我就跟她開玩笑,直來直去地:那陣子文工團要調你你卻不走,是不是舍不得我呀?我完這話,自己就覺得有些害羞,於是就自己給自己遮臊,傻乎乎地苦笑起來。大宴聽了,刷刷刷-——幾下把黑板擦完,跳下了板凳,好像是在示威一樣的神態,隻見她把兩隻辮子一甩,:”你有什麽可留戀的,你有啥值得我留戀的。快幹活吧,別自作多情了“!
“別自作多情了”。這句話大宴好像是隨便一,而我呢,卻好象是被扇了一巴掌。好嗎,這句話猶如一陣颶風,刹那間,把我的苦笑吹得無影無蹤了。我的腦子比較笨,很多時候反應太慢,一時不知道該怎麽應對,非常的尷尬。大概她感覺到這句話,對我的傷害太大了,寫了幾行字就停下來。:”怎麽啦,生氣了?我是在開玩笑呢,你這人太心眼“!大宴可能不知道,我問她的話是有心的,而她回答我的話卻是無意的,也可以,她在明處,而我卻是在暗處。到底,大宴沒有正麵回答我的問題。可能人家的心地真的是純潔的,無暇的。
我們的文藝演出隊,名聲越來越大。演出的場次越來越多,到過的地方或單位,遍布周邊很多單位或地區。比如,津的寧河縣城或鄉鎮,漢沽,唐山的豐南和唐海(柏各莊農場)等等,一個月最多的時候要演出七八場。每場演出都會迎來陣陣掌聲,獲得不少的美譽聲。這對我們的演員們也是極大的鼓勵。我們在演出的同時,也大力宣傳了”大寨精神“,宣傳了我們九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改換地的典型,宣傳了無私忘我,一心為公的模範人物,更主要的,是擴大了九連的知名度或社會影響。所以,我們這個業餘的文藝宣傳隊勞苦功高!因此,我們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克服缺點和不足。還要再接再厲,把宣傳隊的組織紀律抓的更好,把更有質量或檔次的劇本創作好,讓宣傳隊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麵為九連,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今是九九重陽節,我們民族傳統的節日。這是吉祥的日子。是賞菊,登高,祈福,感恩敬老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裏,又傳來了一個大好的消息。那就是;我們九連創辦的“評論”,要名聲大振了。所謂的評論,就是我們負責的兩塊黑板報,每一期都要根據不同的政治形勢和具體工作,刊登一兩篇”言論性“的文章,有些是各班組的投稿,有些是連隊會議精神摘要,絕大部分是我們自己寫的評論文章,一年來,我們每換一期黑板報,不僅表揚性的文章大受歡迎,有很多路過的職工駐足閱讀,那些評論性的文章,也很受大家的關注。尤其是對九連新近發生的典型問題,或大家都知道的反麵新聞,一旦有評論文章發表了,也很吸引讀者的眼球,影響也很大。
我們的“評論”引起了總場領導的關注,並且要宣傳或推廣我們的”評論文章“,這是我們連做夢都沒想到的大喜事。我和大宴為之感到自豪與鼓舞。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興奮!這些,當然與連部領導的支持有關,與我們的積極犧牲精神,與我們的不懈努力,不也是息息相關嗎!寒地凍,雪花飄飄的季節,我們的雙手凍僵了,我們從不退縮過。到了更換的日子,雷打不動。三伏酷暑,蚊蟲叮咬,大汗淋漓,我們從未叫苦過。我們自找苦吃,自尋煩惱,這些完全是自願的行為。我們做出成績來了,我們被領導肯定了,被社會肯定了!我們在用自覺的犧牲精神,用它來引導或反映九連的政治形勢,反映九連職工的精神麵貌,我們的苦沒有白吃,我們的汗沒有白流,我們的累沒有白費!我們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引起了社會的反響。
不知是牛書記在總場的會議上匯報了,還是苟副指導員在接待來賓時炫耀的。最近這幾裏,我們五分場有好幾個連隊的同行,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我們創辦的“評論”。開始,我也沒拿這些當回事。心想,不就是黑板報的幾篇文章評論嗎,一二百字的評論文章,有什麽好學習的,有啥好參觀的?對這些前來參觀學習的同誌們,連隊主要領導都是禮節性的接見一下。然後,具體工作就要我們倆唱主角了。因為我不善言辭,也不願做拋頭露麵的事情。所以,講解呀接待呀等等,都是讓大晏出頭露麵。於是,大宴一來二去,就成了遠近的名人,就變成農場有名氣的公眾人物了。
其實,作為搞黑板報的主管,我的心裏比誰都清楚,這兩塊黑板報,也就是表揚一下新近出現的好人好事,批評一下錯誤的思想苗頭,或者是反麵典型。也談不上什麽經驗。也不值得這樣興師動眾大肆張揚。我想,這也就是一陣風,過不了多久就會風平浪靜了。誰知道,我想錯了,大錯而特錯了。我們創辦的評論,更大的事件很快就發生了,這不禁令我為之一振,心裏,這是真的嗎,我們的“評論”有這麽厲害,有這麽神奇嗎!
今上午剛一上班,苟導就把我叫到了辦公室,一本正經地通知我:”趕緊準備一下,今省報要來兩名記者,專程前來采訪我們的評論。你負責好好談談經驗體會。同時,總場的宣傳科由科長親自帶隊,還要在我們這裏住幾,總結我們創辦“評論”的經驗體會。真沒想到,連隊的這兩塊黑板竟然搞出名堂來了!
我們的黑板報創辦將近一年,從第一期開始,就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每周更換一次。如果國家發生了重大的政治事件,總場或連隊有什麽重大的政策,還要及時地增加更換時間。每塊黑板要安排五六篇稿子,哪次更換新的內容都需要一個時以上,這些,絕對都是利用業餘時間。或者是中午,或者晚上。夏要忍受蚊蟲的叮咬,冬要迎著北風的呼嘯,這些都是顯而易見。
黑板報上的內容比較豐富。第一,是政治類的,比如十九大的報告,“鬥批改”的號召,大會完成的主要議程等等;第二,是經濟類的,比如,大寨的精神有哪些,改土造田的意義是什麽,九連的發展前景在哪裏等等,第三,是表揚類的,在各項事業中,哪個班組出現了好人好事,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值得學習借鑒的管理經驗等等,第四,就是評論類的。學習老三篇,出現了哪些誤區,發現了哪些不正確的思想苗頭或畏難情緒;在學大寨的道路上有怕苦怕累的思想,或者是得過且過,不願意流汗吃苦的言論或行為;還有,就是生活中的不檢點事件,比如偷拿菜園的水果呀,蔬菜呀,飼養班的飼料等等。這些不良思想或行為,“評論”都會及時地毫不客氣地予以批評或評論。尤其是這些評論,哪一篇文章都會吸引職工的目光,引起大家關注。或萬夫所指,或評頭品足。帶來的積極影響都很好。所以,“評論”對九連職工的思想建設,“艱苦奮鬥”改土造田的經濟建設,對弘揚正氣,打擊歪風邪氣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別看兩塊的黑板,她也是一個單位的輿論工具。其積極的導向作用不可低估。
今,“評論”的名氣大震了,這當然是好事呀!但是我明白福兮禍所伏的哲理呀。那麽,明我和大宴的命運會是如何呢!誰也不知道。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