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前朝公主超凶噠> 第133章 瑾奕

第133章 瑾奕

  然而從都城前往南麵的都尉府卻是極為方便的。都尉府初建之時先帝尚且在位,都尉府的三千兵馬是作為距離都城最近的禁衛軍豢養的,以便隨時調往都城,護衛瑾奕皇族。


  都城南麵雖然沒有水道經過,但是常年平坦幹燥,極其適合屯糧,是瑾奕國最大的糧倉所在地。但由於此處與南方山麓接壤,時而會有邊民來犯。是以,都尉府另一個重要職責便是看守糧倉。


  前任都尉慕容邊護為人爽快正直,先帝對其青睞有加,不但將南邊土地封賞給了都尉府,更允許其沿襲世襲製度。是而,都尉府的慕容一族也成了瑾奕國唯一一支異姓貴族。


  當朝瑾奕帝繼位頭一年,老都尉身染惡疾。當朝聖上心知先帝看中老都尉為人,特派了禦醫前往探病。可誰知向來幹燥的都城以南竟然下起了百年一遇的大雨,從來不消修整的土路,此刻變得道路泥濘不堪,甚至有些地方集成了水潭。


  禦醫揣著諭旨不敢怠慢,央求車夫緊趕慢趕想將藥物送達。可誰料途中馬車輪子卡在泥中無法前進。老禦醫無法,隻得懷抱藥物親自前往,卻又不慎落入水潭,一包藥材全部浸了髒水,報廢了。


  等老禦醫行至都尉府見到門前碩大的白色燈籠和花圈時,才知道老都尉已經在兩日前不治身亡。老禦醫因此後悔不已,自請撤去官職布衣還鄉。


  按照瑾奕國貴族的世襲慣例,老都尉去世後應由長子立刻上任。可老都尉終生戍守南邊,從未娶妻生子,身旁僅有一位繼子,據說是沿著某個河道撿來的,故取名流觴。


  顧雲天雖然年少,卻及其恪守孝道,直至三年守孝期滿,才肯接過都尉一職。沒有及時上任本是欺君之罪,但當朝瑾奕帝念及他年少,雖為繼子卻與老都尉感情深厚,旁人見此無不讚歎。因此便默許了他的作為,也無懲戒。


  瑾奕帝登基次年,南麵山麓的邊民鬧起了饑荒。土地幹旱龜裂,河道枯竭,不但莊稼顆粒無收,牛羊也因沒有水草餓死無數。走投無路的邊民舉著短刀就往都尉府的糧倉衝。


  早年遇到此陣仗,老都尉向來是出兵抵抗的。可當所有將士等待年輕都尉發出號令上前迎戰時,年僅十二歲的顧雲天卻令士兵搬出糧草,在軍營前排成一排,自己不帶一刀一劍,一兵一卒,隻跨了匹戰馬,獨自守在陣前。


  餓慌了的邊民見到糧食兩眼發綠,幾乎快要撲了上來。可就當他們快要到達時,顧雲天手臂一揮,城樓士兵把事先困了油布的箭紛紛點燃,然後射向距離顧雲天身後約百步遠的地方的位置。


  邊民見狀停了停,他們也很怕官兵將自己射死,但更怕的是,他們的箭簇會射向一堆堆的糧草。若是他們寧可燒了糧草也不給自己,那便是斷了他們最後一條拚死搏來的生路。


  餓瘋了的邊民緩了緩腳步,仍舊舉著短刀喊著聽不懂的蠻語冒死往前衝。


  顧雲天再一揮手臂,隻見箭簇再一次射了下來。這一次便隻有五十步之遙。


  邊民們停住腳步,有幾個還想往前衝的,被年邁的拉住吼了幾句,便再也不敢上前。


  顧雲天不慌不忙的驅馬上前,在邊民麵前停住,翻身下馬,按照邊民的習俗,右手按胸,微微傾了傾身體。半個時辰後,邊民竟然盡數散去,不再生事。


  城中將士麵麵相覷,不知何故。這是他們守城以來,頭一次不費一兵一卒就贏了一場戰鬥,而且未丟失一米一粟。從前懷疑年輕都尉的士兵們心裏多少有些歎服。但他們也十分好奇,到底自己的都尉跟邊民們說了些什麽,讓他們這麽心甘情願的就撤了。


  第二日清晨,守城將士正在換班,卻見這群邊民牽著各家所剩無幾的牛羊,趕著馬車,帶著帳篷和一家老小聚集在城樓外。看樣子與舉家搬遷並無二致。


  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官兵不知何故,卻接到顧雲天指令打開城門。蠻橫霸道的邊民很快霸占了一切可以使用的生活設施,但盡管都尉府官兵們再三阻撓,邊民們隻是嘟噥幾句他們聽不懂的蠻話,卻並不與他們動手。


  原來,顧雲天的策略是將邊民引入。


  他一早在兵書中讀過,邊疆流民雖然蠻橫,卻極其精通馬匹養殖和飼養牲畜之道,少數邊民還懂得在蠻荒之地尋得草藥和水源。既然他們隻是缺糧草,並不是打算與自己動真格,那何不將他們接納進來融入軍中,一來他們可以在此安居,在此開荒墾田,二來也學習他們的長處,擴大軍隊力量。


  於是他決心同這群邊民中的長者試著商量。果不其然,盡管年少的顧雲天操著一口極不標準的蠻話,但一通指手畫腳後,邊民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並接受這個提議。


  當年看上去極其荒謬的想法,就這麽被顧雲天誤打誤撞的給實現了。


  幾經磨合,這群邊民與將士們相處日漸融洽。都尉府不但守著皇糧,更自己開辟了農田,種植了農作物,還養起了牲畜牛馬,滿足自己與邊民的日常所需。而相對的,邊民也遵守約定幫助都尉府養殖了一批耐力非常的馬匹。


  邊民們都說,老都尉強悍卻善良,雖然每次與他交手,但卻從未見他傷及邊民分毫,僅僅是驅趕而已。這也是邊民中的長者可以與顧雲天談條件卻不發生武力衝突的重要條件。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新的都尉雖是個毛頭孩子,卻頭腦靈活十分聰明,而且有著海納百川的王者胸懷。


  邊民將消息傳出,不久後,一批又一批來自南邊山麓的邊疆流民加入了都尉府,甚至還有遠從西邊聞訊投奔而來的夷族部落。此後的幾年,都尉府又先後接納了許多從不同戰役中因傷因病淘汰下的官兵。


  期初都尉府還會起草文書將每一批流民的人數、家畜數量,以及接納傷病官兵的數量一一上報,但因數量比較小,朝廷並未放在眼中,反而讓瑾奕帝十分感慨,說年輕都尉宅心仁厚,與流民化幹戈為玉帛,壯大都尉府,揚我國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