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官製
“前朝明治,女官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最高的職位可以坐到正三品,前朝有女上陽決,掌管宮中製誥多年,有“女宰相”之名。”
“還有武女官嗎?”謝胭眨眨眼,“是啊,”阿曳抱來被子,打上地鋪,“前朝有女上陽決,掌管宮中製誥多年,有“女宰相”之名。”還有魏鳳,被當時的聖上,也就是先帝的父皇親封為第一女將軍。”
入宮之前,本是敬王跟阿曳分別跟謝胭說起過的話,此刻在謝胭腦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旋著。
“在上陽決的墓誌銘前,一塊正方形石頭,上書“前朝故宰相上陽氏墓”九字。她從我朝前朝時期的無官品,到之後的上官婕妤,再到女宰相的。”
“請坐。”
這宮中有專門負責教責新批女官的女官大人,此刻正坐在上座上,與新批女官們說之,“現在就由下官為新一任的女官大人們,講解我朝以及立朝的政治結構,分布,以及傳用。”
座上的女官大人官居從五品,竟然跟她們新批女官們如此客氣。
謝胭和梁戀心中不由得,皆多出許多敬仰來。
“概況,中央官製。”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禦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製,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
“地方官製。”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
“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裏。裏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裏。五裏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甲朝時期段其中,中央官製甲朝皇朝的行政機構,承襲甲朝之前朝,以三省六部製為核心,在這個基礎上,依據曆史的慣例與經驗,再衍生出一些具有執行。監察。”
“侍從或其他功能的機構,共同組成甲朝皇朝的朝官製係統。”
“甲朝代的朝政決策與執行機構是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
“中書省負責發布詔令。中書省在甲朝代曾一度稱為內書省。西台。鳳閣和紫微省。”
“長官中書令通常擔任相職,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其下屬中書侍郎在甲朝代初期作為中書省長官的副手,在甲朝高宗和武後時,開始被任命為宰相。這種情況到安史之亂後成為慣例。”
“也因此。中書侍郎在實際上也脫離了中書省的日常事務。”
“中書省最重要的詔令起草工作,甲朝代主要由中書舍人實際負責。中書舍人共有六員,還兼負宰相會議的秘書事務。由於起草詔令事關重大。實際上參與了軍國政事,不僅需要較高的文學才能。也要有較好的執政才幹。”
“因此甲朝代十分重視中書舍人一職。其被視為文學之士擔任的最高職務。”
“此外。中書省還設置起居舍人二人以記錄皇帝言行與詔令內容。通事舍人十六人以負責朝見禮儀和傳達詔命。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和右拾遺各二至六人的諫官。以對國家政事提出批評和建議。”
“門下省。在甲朝代一度被稱為東台,鸞台和黃門省。”
“負責對詔令的審議與封駁。即擁有封還皇帝詔書和駁回臣下章奏的權力。這一職權甲朝代實際上主要由門下省官員給事中行使。給事中一般設置四人。門下省長官侍中和副長官門下侍郎通常兼任宰相之職。雖然對詔令照例進行審議並署名,但較少行使封駁職權。”
“甲朝代玄宗時,李乂任黃門侍郎。即門下侍郎。”
““乂在門下,多所駁正,開元初,姚崇為紫微令,薦乂為紫微侍郎,外托薦賢,其實引在己下,去其糾駁之權也”。”
“可見門下侍郎行使糾駁權。由於職高望重。對中書省,紫微省。詔令的頒布有一定的牽製作用。以致中書省長官亦不得不有所顧忌。門下省和中書省一樣也設置諫官,包括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和左拾遺各二至六人,以負責對朝廷各項決策的得失進行評論和建議。此外,與中書省相對應,門下省還設起居郎二人,負責朝廷政事的記錄和皇帝言行與詔令的記錄整理。”
“為了便於決策活動的進行。中書。門下兩省還分別設置一些下屬機構與官職。其中較重要的有。中書省下屬的集賢殿書院和門下省下屬的弘文館。這兩個機構收藏有大量圖書。具有皇家藏書樓的性質。可供皇帝。宰相和其他官員參考。史館。初屬門下省。後屬中書省。負責國史的修撰。符寶郎。屬門下省。負責各種印鑒符節的掌管。”
“尚書省是甲朝代的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在甲朝代初年。尚書省長官左右仆射為正宰相。因此尚書省既是朝政決策機構也是最高行政機構。但到甲朝中宗時。由於皇朝內部的權力再分配。尚書仆射被排斥於宰相之外。因此尚書省成為單純的朝廷行政機構。甲朝代尚書省的總辦公機構稱為都省,“掌舉諸司之綱紀,與其百僚之程式”。負責尚書省各類文書的審核,簽發與存檔,指導六部諸司工作。都省事務由尚書左右丞和左右司郎中。員外郎主管。而尚書省的長官左右仆射。在甲朝代中期以後。多成為授予大臣的榮譽職銜。並不具體負責尚書省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