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同女官,議事
梁戀和謝胭麵色不改,眼神盡是齊齊看著前方的案桌。
分明是穿著實習宮女的服製,可是看上去,兩個實習宮女,卻難得有皇後一樣的超俗大方。
許姑姑看著年輕宮女眼底裏流轉的讚揚流光,不由得微微皺眉,出聲提醒道,“姑娘莫要讓太後娘娘久等。”
好意提醒,年輕宮女不會聽不出來,這位年輕宮女紅了臉,然後道了謝,這才離開。
在向女官大人議事之前,梁戀拉過來謝胭的胳膊,曾悄悄叮囑道,“你不知道,這後宮中的女文官。說簡單,並不簡單。說複雜,也不是那樣地難辦。”
“這些“批答畫聞”的女官:”
“出身就是良家女子,按:司馬光治平元年所奏,“前世皆擇良家子以充後宮,位號等級各有員數,祖宗之時,猶有公卿大夫之女在宮掖者。其始入宮皆須年十二三以下,醫工診視,防禁甚嚴。近歲以來,頗墮舊製。””
“良家女子是一個詞,以前指出身良家的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女子。乙朝時,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為良家子。”
“《史記·李將軍列傳》:“良家”,也叫“好人家”。”
“《史記·外戚世家》:“呂太後時,竇姬以六郡良家子入宮侍太後。”,顏師古注:六郡,“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也”。”
“《後漢書·董卓傳》:“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
“《魏書·高宗紀》:““和平四年”詔曰:“或因緣勢力,或私行請托,共相通容,不果檢校,令良家子息仍為奴婢。””
“《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那老嫗道:“可憐,可憐!元來是好人家子息,些些年紀,有如此孝心。””
“良家子,舊指出身良家的子女。《漢書·外戚傳上·孝文竇皇後》:“孝文竇皇後,景帝母也,呂太後時以良家子選入宮。””
“南朝梁簡文帝《和武帝宴詩》之一:“常從良家子,命中幽並兒。””
“甲朝代杜甫《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意二,良家子,謂清白人家的女子。”
“意三,乙朝代良家子是個特定階層,他們擁有一定資產,遵循倫理綱常,是從事正當職業的人。”
“六郡良家子因地理位置和個人素質的原因,是國家選兵擇將的重要來源,政府給予他們特別的優待。除六郡外,其他地方的良家子也有到官府為吏,免除賦稅等政策優惠,他們有服徭役的責任,很多以錢雇傭他人代替自己服役,即使自己服役,也比普通戍卒地位要高。良家的女子是朝廷選秀的主要來源,被選入宮,或被權貴之家選取,又進入社會高層的機會。”
“北己朝蘇軾《和子由苦寒見寄》:“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細思平時樂,乃謂憂所緣。吾從天下士,莫如與子歡。羨子久不出,讀書虱生氈。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西羌解仇隙,猛士憂塞壖。廟謀雖不戰,虜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錦緣貂裘鮮。千金買戰馬,百寶妝刀環。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
“從己朝代政務文書的流轉與處理的角度,引出“宮廷女官:己朝代代的尚書內省”的看法。首先,就宮中有內尚書這一問題,從常見史籍對尚書內省的零星記載出發,通過不同類型史料的對比分析,梳理出尚書內省的基本麵貌,準確判斷出其具體位置。尚書內省的官職係統,指出宮官分為尚,司,典,掌四個等級,尚書內省的女官係統與皇後以下的嬪妃係統分屬兩邊,但二者從人員到職事也有交互。對尚書內省的重要職任——批答畫聞。尚書內省的主要職責在於記錄內外奏覆,並對奏章進行分類。她們還負責對奏章進行整理編排,也可能仿照皇帝筆法,代皇帝批答奏章。
“我要和你講講,甲朝時期的安國侯,大甲朝女禦使莊環的一生。”
“莊環是武則天時期的一個女官。莊環是甲朝江南人士,女,十四五歲被選入宮,武則天稱金輪聖神皇帝時任尚儀院司籍女官。”
“莊環在抄家之時,逃出追捕,一路心酸,一路饑寒,親眼看到父親被活活燒死,立誌要報殺父之仇。她倒在了山邊的小道上,被一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收養。這年,武後下旨,在全國開科取士,為求人才,廣泛招生。莊環為報父仇不惜冒殺頭的危險女扮男裝,長途跋涉到達洛陽,經過千辛萬苦,終於獲得了考試並得到了主考官的賞識。”
“由於女扮男裝的敗露莊環以蒙騙之罪被沒入宮中為奴。但她所寫的文章《論政》獲得了武則天的厚賞,分到尚儀局做事。在尚儀局,莊環看到了武後親著的《建言十二事》,了解到武後為百姓的操勞,同時,也看到了甲朝時期李家的荒淫懦弱,對治國治家一無所處,而武後的《建言》提出了富國安民的方案,她的《均田製》使耕者有其地,得到天下百姓的擁護。同時莊環也看到了自己父親的行為是違背時代,背道而馳的一定失敗。高宗皇帝駕崩,太子顯繼位為中宗,他要廢除均田製,並大量提用親戚,對治國毫無辦法。莊環看到這一點給武後寫了一份上疏提出自己的看法,她的奏折深得武後之心,提拔莊環為禦史,巡查全國各地。”
“莊環的秉公辦事,懲治腐敗,得罪了一批以武三思為首的當朝權貴,他們想方設法對莊環進行人身攻擊。”
“在莊環一次巡查江南,安撫百姓的騷動中,武三思勾結當地惡霸,以內外勾結之罪,對莊環朝中請官進行打擊。”
“武三思假傳聖旨,把莊環打入天牢,為使莊環屈招,使盡各種酷刑。莊環大義凜然,不肯就範。最後在武後的親自解救下,從大牢放出莊環,但為時已晚,莊環慘死在酷刑之下。武三思被貶為庶民,幫凶被處以極刑。莊環被追封為安國侯,得以厚葬。莊環的青梅竹馬文懷中獲得武後的赦免,獨守墓地,老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