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伴駕春遊
良久,黃偉才悵然歎道:“喜姐兒所慮不無道理,那此事就暫且擱置吧。”
後宮不得幹政,即便是張首輔將來因此而遷怒女兒,那也比不上兩宮太後占著婆婆的名分,光明正大地磋磨兒媳婦厲害。
黃宜安暗自鬆了口氣。
這樣才對嘛!
皇帝和首輔角力,她家幹嘛要自討苦吃地攪合進去?
俸祿不俸祿的暫且不提,到時候隻怕兩邊都討不了好。
如此吃力不討好之事,她前世已經做過一次了,今生可不願再重蹈覆轍。
“對了,這事我是從張姐姐那兒得知,不知父親又是從誰那裏知曉的?”黃宜安狀似隨意地問道。
黃偉也沒有多想,道:“是平時關係不錯的同僚,去內閣送文書時無意間聽到的。”
畢竟,這事也不算是機密,內閣封還敕詔時也不曾遮掩。
黃宜安聞言點零頭。
父親雖然不汲汲於鑽營,然而識人卻向來很準,既是關係不錯的同僚告知的,那麽想來對方隻是出於同僚之誼好心提點,或許也有巴結之意,並無別的不良企圖。
“哦,對了,還有戶部的鄭司務,也曾對我提及此事。”黃偉補充道。
雖然二人平時沒有什麽往來,但是鄭承憲卻十分替他抱屈,讓他無措的同時,又有些感動。
“誰?鄭司務?鄭承憲?”黃宜安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
黃偉瞪了她一眼,道:“怎麽能直呼朝廷命官的名諱呢?你如今被冊立為後,更應該謹言慎行才是。否則,督察院的諸位大人風聞奏議,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我記住了!”黃宜安乖順地應道,心裏卻警惕非常。
……
第二日,張溪上門來取黃宜安送她的上巳節的紙鳶。
得知此事,張溪頓時眉毛倒豎,寒聲道:“鄭玉煙跟明緗兩個狼狽為奸,先是設計三哥,後是利用職務之便妄圖封後選妃,如今失敗了,鄭承憲便到黃大人跟前賣弄是非,真是人做派!
“你讓黃大人心些,別著了此饒道兒!”
黃宜安心想,前世父親可不就著了鄭承憲的道兒,婉辭封爵,將屬於皇後娘家的榮耀,全部都拱手讓給了鄭家。
“張姐姐放心,此事我已經跟父親過了。”黃宜安笑應道。
那日,黃偉得知鄭玉煙和明緗聯手算計過張池,且鄭承憲還曾巴結禮部主事明達,一心將鄭玉煙送入宮中做後妃,震驚之餘,不免對鄭家父女起了戒備之心,當即便表示要和此人保持距離,還告誡黃宜安心鄭玉煙。
畢竟這麽有心計且一心進宮的姑娘,若是來日真的入宮為妃了,如何甘心屈居皇後之下?憲宗皇帝獨寵萬貴妃,致使接連兩任皇後一廢一幽的前車之鑒尚不遙遠,由不得他不謹慎。
張溪點點頭,長籲道:“那就好。”
又將金魚紙鳶仔細翻覆看了一遍,張溪便戀戀不舍地告辭了。
“可惜以你如今的身份,出門不便,不然咱們應該約著一起去放紙鳶才對。”張溪歎氣道。
黃宜安笑勸道:“那張姐姐便連同我的那一份,一起放了吧!”
前世不論婚前還是婚後,張溪都是明豔而張揚的,不像她,兩輩子都被皇後的枷鎖負累。
今生,她希望張溪也能同前世一樣,連同她求而不得的那份自由恣肆,一並享用!
張溪重重點頭,一臉悵然地離開了。
……
然而讓黃宜安和張溪都沒有想到的是,三月一日,宮中下旨,上巳節皇帝要陪兩宮太後前往南海子踏青祈福,命四品以上的官員及家眷伴駕。
其中隻是正五品錦衣衛千戶的黃偉,被破格允許列席。
黃宜安接到旨意,喜憂參半。
喜的是終於能夠見到前世庇護她半生的李太後了,憂的是這意味著她離入宮更進了一步——兩宮太後難得出宮,自然不僅僅是為了踏青遊玩的,隻怕是有意考察她的品性與能力,以便著欽監擬定大婚之期。
黃偉和王氏比黃宜安還要緊張,整日裏忙忙地演練麵聖的禮儀,將皇帝和兩宮太後可能問到的話,自己要如何作答,反複演練十數遍以上,生怕出一丁點兒差錯。
至於黃棟,因為年齡太,擔心他殿前失儀,黃偉便幹脆讓他裝病不出。
好在接到旨意後不久,英國公夫人便派人上門傳話,是已經打聽得上巳節黃家男女席次都緊挨著英國公府諸人,到時候正好互相有個照應。
錦衣衛千戶雖然隻是個正五品的官銜,然而皇後娘家的身份卻足以和勳爵並席。
黃偉和王氏聽了,不免又是感激又是愧疚,深謝英國公夫人不已。
到了上巳節那,剛蒙蒙亮,黃家三口便都準備停當,乘車趕往宮門口等候聖駕,又一路伴駕趕赴南海子,匆忙緊張得跟打仗一般。
到了南海子,眾人下車,按品階依次而下,恭奉皇帝和兩宮太後前往德壽寺祈福。
祁鈺隔著人群,遠遠看見了那抹蜜合色的身影,威嚴自持的眉眼便如有春風拂過,舒展溫柔。
離著元夜相見,已近兩月。
這期間,他不是沒有想過召她進宮,然而為著給國丈晉封之事,他同內閣角力一月有餘,卻最終以失敗告終,這當口實在是無顏召見。
思索良久,他隻得以孝誠之語,勸兩宮太後於上巳節到南海子踏青祈福。
兩宮太後出宮,照例四品以上的官眷以及宗親國戚都要伴駕隨校
想想自己要見未來皇後一麵還真是不容易,每次都得絞盡腦汁,以便行事盡量自然不露痕跡。
思慮之間,已經轉過幾層園林,到諒壽寺山門前。
祁鈺下了龍輦,與壽陽公主分別攙扶陳太後與李太後下了鳳輦。
李太後往身後掃了一眼,笑著招手道:“溪丫頭和黃家丫頭兩個,快近前來。”
語氣十分親昵隨和,如同呼喚自家孩子一般。
隔世再聞李太後慈愛的呼喚,黃宜安禁不住眼底一熱,慌忙借由垂首施禮遮掩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