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皇後是門技術活> 第78章 君臣相爭

第78章 君臣相爭

  祁鈺近來有些焦頭爛額。


  上次他雖然耍了個心眼,以“護送”之名,調遣一千禦林軍精銳前往嘉峪關,但到底引起了一幹主守朝臣的警覺與不滿,日日在朝堂上吵鬧不休。


  張首輔雖然依舊出麵安撫各方,然而也對他的“擅作主張”心生不滿。


  近日不論是在朝堂上議政,還是在禦書房教導他時,張首輔都建議他盡早下達旨意,命英國公率領三軍將士固守嘉峪關,不許主動出戰,以此來安撫朝臣。


  可是他不願意!


  區區高昌國,彈丸之地,且內亂未定,就敢率兵騷擾邊境、劫掠邊民,若是大齊將士此時龜縮不出,又如何保護邊民,震懾包括高昌在內的一幹四鄰國?


  他知道張首輔為何力主固守,堅決不肯出戰,也明白張首輔即將施行的政令於國於民都有大利……


  可是,明白不意味著要接受!


  念往昔,太祖皇帝從一介草民,四處征戰,打得下;成祖皇帝縱馬揮戈,將宿敵打得無處容身,隻得避居沙漠、遠遷北海。


  沒道理到了他這裏,卻要受一個高昌國的欺淩。


  他不好戰,卻也不畏戰!


  然而朝堂上卻不是他了算……


  祁鈺登基近五年,第一次覺得如此挫敗無力。


  可他卻不得不打起精神來,與以張首輔為首的一幹朝臣,以及李太後、馮永亭等人周旋。


  哪怕不能派兵去支援英國公,他也要保證那一千禦林軍不被立刻召回,爭取在被迫下詔之前,讓英國公能夠從容布置,打得克裏木再也不敢輕易犯邊!

  祁鈺長吐一口氣,起身振衣。


  不多時,翰林院修撰於可遠等人依次進殿,開始今日的經筵。


  今日講的是太祖皇帝於金陵大敗陳九四軍,奠定王業。


  “太祖據金陵,陳九四率水軍來戰。陳軍極善水戰,船堅而大……太祖初據金陵,部下不習水戰,又金陵水盛,謀士多以為應避其鋒芒,暫時撤離……


  “太祖以為退則無路,戰或存身,堅執不退。劉軍師遂作計,先遣細作行計,暗中設伏……


  “兩軍相遇,激戰不休……太祖身先士卒,最終於湖澤大破陳九四,保住金陵,遂開創一方霸業!”


  祁鈺心中一動,開口問道:“太祖大敗陳九四,倒讓朕想起今日高昌國侵擾邊境一事。諸卿以為,眼下該當如何?”


  眾人沒有料到祁鈺竟然會問這麽敏感的問題,一時都愣住了。


  等回過神來之後,便都個個垂首侍立,如鵪鶉一般,不敢發一言。


  朝堂上為此事已經爭吵了近半個月了,至今未有定論。


  雖如今內閣首輔張圭表明態度,力主固守,贏得大半朝臣的擁附,然而到底還有不少人堅決主戰。


  尤其是眼前這位皇帝陛下,悄沒聲息就以“護送”之名,調遣一千禦林軍精銳西赴嘉峪關,是何意圖,隻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來。


  皇帝和首輔打擂台,他們不論站在哪一邊,都是錯。


  祁鈺見先前還侃侃而談太祖如何英勇不退、力戰陳軍的幾人,眼下都成了沒嘴的葫蘆,心中怒氣翻湧。


  這就是他的朝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到他們這裏就隻剩下前半句了!


  一群屍位素餐的蠹蟲!


  一直以來的焦慮和煩躁,讓祁鈺差一點就忍不住厲聲嗬責眾人。


  好在翰林修撰於可遠及時走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以為,既然是戰是守,朝臣各執一詞,爭吵不休,那倒不如想個折中的主意。”於可遠拱手答道。


  見於可遠沒有直接言固守,祁鈺來了興致,追問道:“哦?不知如何個折中之法?”


  於可遠拱手答道:“高昌國,且多年來內亂不休,三王子克裏木卻膽敢在此時進犯邊境,除卻秋冬少糧,未必不是看我大齊多年堅守嘉峪關不出,心生輕慢,因此是該適時出兵震懾。


  “然貿然征伐高昌國,臣以為亦不可。高昌老國主身故之後,三位王子為了汗位常年互相攻伐,邊境也因疵多年太平。若此時大齊派大軍壓境,亡國的恐懼之下,不定三位王子會暫且摒棄仇恨,合力對付大齊。”


  “可如今克裏木已經將他的兩位兄長都逼徒了高昌北境。此時朝廷若是出兵,可先派遣人聯絡大王子和二王子,許以重利,與之聯合剿滅克裏木。”祁鈺道。


  至於剿滅克裏木之後,剩下的大王子和二王子這樣的殘兵散勇,根本沒就不足為慮。


  “或許會陛下所料。”於可遠拱手道,“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王子和二王子是否會如陛下所料,並不可預知。”


  祁鈺臣下臉來,道:“即便是克裏木與其兩位兄長聯手,麵對大齊王師,亦將毫無抵抗之力!”


  於可遠並不退讓,拱手切問道:“敢問驅民以戰,是陛下的初心嗎?”


  於可遠這話得極為大膽和不敬,禦書房內頓時鴉雀無聲。


  十月的,其他幾位日講官竟是滿頭大汗,心中驚懼憂惶。


  初生牛犢不怕虎,於修撰到底還是太年輕啊,沒經曆過風雨,不知宦海險惡,竟敢如此直言質問皇帝,害得他們也跟著遭殃……


  正在不安怨怒之間,就聽得上位的皇帝冷然道:“諸卿暫且退下,於修撰留下。”


  眾人長吐一口氣,慌忙都躬身退了出去,生怕慢了一步,就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祁鈺陰沉著臉,看了一眼馮林。


  馮林會意,連忙領著一幹內侍宮女退了出去,關緊殿門。


  “啪——”


  剛關上殿門,殿內就傳來一聲摔擲杯盞的聲音。


  緊接著是祁鈺的質問:“先前起太祖大敗陳九四水軍,爾等倒是慷慨激昂,盛讚太祖臨危不懼、堅決與戰;如今麵對高昌的侵擾,爾等皆言不當戰,究竟是何居心?


  “朕欲效法太祖皇帝行事,又有何不可?”


  馮林嚇了一跳,連忙揮退了內侍,自己附耳近門偷聽。


  隻聽得於可遠堅執不退,恭聲回道:“臣不敢。然世殊時異,豈可同等而視?陳九四水軍來襲,太祖皇帝進則可問鼎中原,退則或跌入懸崖,乃不得不戰;今大齊與高昌國卻是易地而處,陛下若是派兵征伐,焉知高昌國三位王子不會效仿太祖皇帝,背水一戰?屆時……”


  “啪——”


  一聲清脆的瓷器破碎聲截斷了於可遠的奏請。


  緊接著是祁鈺的怒聲嗬斥:“混賬東西!區區蠻夷,怎可與我太祖皇帝比肩!”


  馮林悄悄撤回身子,鬆了口氣。


  隻要朝堂上的人都站在張首輔和幹爹這邊,堅決主張固守、反對出戰就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