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席捲大西南(二)
人民軍進攻四川、貴州的兵力共約20萬,戰略上呈包圍之勢。廣州軍區也奉令而行,以劉汝明第13軍主力為先導,李振唐第11軍為後行。作為由湘入黔後援。以歷史上善於防守的傅作義率18軍主力師入桂,在梧州與新桂系的兵馬對峙。
新桂系的岷起才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事:民國十年,孫中山命令粵軍陳炯明部伐桂,舊桂系搖搖欲墜。由李宗仁(德鄰),白崇禧(健生),黃紹竑(季寬)這幾個營長加連長憑藉對時局的判斷及應對,相機有利的在幾年間一躍成了持掌廣西軍政大權的要員,旋即同陸榮廷、沈鴻英的混戰。時陸榮廷與沈鴻英水火不容,李宗仁趁機聯結沈鴻英發兵攻打陸榮廷,將陸榮廷的勢力消滅。隨後,李宗仁與沈鴻英爭奪廣西的控制權,隨後李部響應孫中山實現廣西統一,加入廣東國民政府。民國十四年,李宗仁消滅沈鴻英的勢力,桂林告克複,統一廣西。沈鴻英哀嘆:「我沈鴻英十餘年來,帶兵數萬橫行桂、湘、粵、贛,誰奈我何,初不料今日竟敗於幾個排長出身的小子之手。」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桂系勢力控制了廣西全境。而後擊退了企圖進入廣西的滇軍唐繼堯部。
李宗仁作為中國現代史一個舉足輕重的軍政高級將領,他的一生資歷激蕩起伏。先是從於陸榮廷舊部,早年參加過討龍(濟光)護法戰爭。民國九年舊桂系殘部和粵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時任營長的李宗仁拒絕前往廣東接受收編,於是帶領所部進入了六萬大山。但是因為餉糧的匱乏,於是賣掉槍支換取餉糧(白崇禧的記述中為賣槍買衣)傳為佳話,人人稱頌。這跟舊式軍閥形成了鮮明對比,李宗仁贏得了起步初期難得的聲譽,為他開闢自己勢力徵到了人心。於是迎應時勢,在玉林把控制區擴展到七個縣。李德鄰尊崇孔孟,信篤儒家之道,對仁義看得很重。且他為人心胸寬大。這跟喜歡耍權謀詭計的蔣有著明顯的不同。由此也成為二人難以融合的芥蒂。能夠把天資跋扈的黃紹竑,智謀精明的白崇禧、黃旭初至於自身部下,若無殺伐決斷之才和寬宏大量的心胸,斷然坐不上桂系的第一把交椅。早年起步初期他對貧乏交困的黃季寬伸出援手,不計較黃季寬挖牆角拉走他的兩個主力營(俞作柏和伍廷颺)。對於桀驁不訓的俞作柏襲擊馬君武(時任省長),竟打死馬的姨太太,李宗仁也表現了相當難得的沉穩。李宗仁經常說:「洪楊之失敗,非曾左之功也,洪楊內訌自毀其事業也。」
白崇禧原與黃紹竑同屬馬曉軍模範營的部下,二人後來輾轉到李宗仁身旁,聯合組織「定桂討賊軍」,李任總司令,黃任副總司令,白則擔任參謀長。參謀一職顯現白崇禧精與軍事謀略的身份,正史上赫赫有名的龍潭戰役中,白崇禧督軍苦戰,一舉擊潰孫傳芳。時任國民政府首腦的譚延闓就曾寫過一幅對聯給白崇禧對聯一副:「指揮若定真能是,學語小兒知姓名。」一時間,天下傳頌不已。有著「小諸葛」出身的白崇禧,決非徒有虛名,在抗戰時期。他在30年代治理廣西時期,標榜「三民主義廣西化」,創導「三自」(自衛、自治、自給)、「三寓」(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基層組織,建立民團,推廣「全省皆兵」,為「抗戰」作出貢獻。
在貫徹他的「三自、三寓」政策中,白崇禧雖然專橫跋扈,雷厲風行,但卻頗能以身作則。他提倡廉潔苦幹的精神,自己平日身穿一套粗布灰軍裝,腰上扎條皮帶,戴只灰布軍帽,腳穿青布鞋,象士兵一樣打著人字裹腳。只因他戴著一副無邊近視眼鏡,才象一個參謀軍官,不然便是一個十足的桂軍士兵了。他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從無倦意。不但衣著樸實,吃的飯食也甚為簡單,不招待來賓貴客,不設宴會。白崇禧精明能幹,艱苦奮鬥,手段強硬,在他督率之下,廣西從上而下,刻苦奮鬥,蔚然成風,賭博、貪污之事極少,社會風氣為之一變。經過幾年的生聚,無論財力、軍力、民力皆得到較大的恢復和增長。在全國一派混亂破敗的形勢下,廣西儼然已成模範之省焉!有國聯遠東調查團團長李頓者贊曰:「假如中國有兩省這樣干去,日本就不敢侵略滿洲了。」德國駐粵總領事官阿登伯博士到桂視察商務,亦贊曰:「由梧到豈沿途所見,覺廣西秩序甚佳,各項建設已有顯著之進步。」日本記者和田濟嘆曰:「廣西有著險峻的地形,慓悍的軍隊,名戰的將領,和大廣西主義的精神,誰想把他蹂躪,我敢說是徒然空想。」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鬍適評論曰:「廣西給我的第一個好印象,是全省沒有迷信的戀古的反動空氣;廣西給我的第二個好印象,是儉樸的風氣,一進了廣西境內,到處都是所謂『灰布化』;廣西給我的第三個好印象,是治安。廣西全省只有十七團兵,連官兵共有二萬人,可算是能裁兵了,但全省無盜匪,人民能享受治安的幸福。」
廣西辦民團,實行軍訓,走向全省皆兵,這對後來許多人主張抗日救亡也起鼓舞作用。尤其重要的,八年抗戰中,廣西出兵員之多,僅次於四川,而桂林與柳州兩地也曾在戰時發揮過基地的作用。」白崇禧不愧是統兵的強將,治世的強人。三國時代,給諸葛亮幾十年的偏安局面;然而民國年間,對小諸葛卻頗為吝嗇,只給他幾年時間。
但在政治權謀上卻不如他的上級蔣介石(周總理亦曾說白剛愎自用、不懂政治)。而後者在軍事上則大不如前者。不過,他是個優秀的軍人,據說和談時期,連毛爺爺都曾如此評述:「白崇禧,小諸葛嘛,喜歡帶兵,以後就讓他做國防部長好了,喜歡帶兵就讓他帶二十萬好了。」
黃紹竑給人一個粗中有細的鐵漢子形象,其早年敗兵奔走之時,即使餓著口子帶兵也嚴律軍紀,這一點上與李宗仁等新式軍人都很相似。同時黃紹竑也是個頗有才識謀略的軍人和政客,深受張漢卿敬慕。
人民軍入桂攻黔,桂軍是聯合川軍、黔軍抗拒中央軍,還是坐觀成敗?一旦川、黔軍兵敗,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到時又如何抉擇?投降嗎?有道是寧為雞頭不為牛後;抗拒嗎?阻擋歷史發展洪流是要遭天譴的,勞民傷財是一則,身敗名裂就不妙了。為此李、白、黃三巨頭陷入深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