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江南塞北> 第611章 又見襄陵萬丈雲

第611章 又見襄陵萬丈雲

  消息傳出後,世人紛紛拍手稱快!李甫雖說是當年的天字號叛賊,但終究是姓李啊,跟自己侄子們爭一爭無妨,終歸是自家人關起門來打架,但外人想趁機撿便宜,那就不行了。


  沒過多久,燕國皇帝也下達討賊檄文,大意便是北魏得國不正,惑亂天下,致使子民再次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望天下有誌之士共討伐之。


  有北方狼族的窺視,北燕雖然未曾派出一兵一卒,但態度卻十分硬朗。


  一個月的時間不到,荊襄大地再次聚集三國上百萬的兵力,驚天大戰一觸即發!

  南唐方麵,戎敵軍依舊屯兵江陵城,吳衝更是整日坐鎮城頭。楊孟君揚威軍六營十二萬大軍安營紮寨於襄州星羅棋布,隨時都有兵出函穀關的可能。


  東齊兩大驍將,秦敬山領十萬大軍暫時駐紮在南陽郡以北,往西一百二十裏便是西北門戶函穀關。之前名不見經傳,如今名聲鼎沸的秦樓也領十萬大軍屯於南陽郡城之中,以掎角之勢輔助拱衛秦敬山。


  至於北魏就更簡單粗暴了,東方玉堂領八天將中的宇文天星,葉塵領二十萬大軍駐守函穀關。函穀關以西,劍閣道以北,王熠寧更是領十萬禦東軍禦駕親征!

  共計七十萬大軍逐鹿中原!參戰的將領更是跺跺腳能使九州陸沉的人物!


  天下十大名將中,趙星河彭池各有各的職則,並沒有出現在此,劉濤封邪雙雙對峙於淮河。


  剩下的六大名將,老當益壯的李甫雖榜上有名,卻是一國之君,並沒有禦駕親征。


  吳衝,秦敬山,東方玉堂,王熠寧!除了這些老牌天下名將,更有楊孟君這種雖未上榜,卻掃滅兩國的悍將!也有秦樓這種一戰剿滅北遼十萬鐵騎的軍國新秀。


  話說這秦樓,和秦敬山一樣都姓秦,但兩人並無關係,隻是同朝為臣罷了。秦樓出名的一戰,是在北方天狼山以兩萬精兵斬殺北遼十萬大軍!一戰震山河!而秦樓之前更是李甫重用親用的驍將,數年來鎮守北疆,殺敵無數,戰功累累。


  甚至有人言,如今荊襄齊聚的這些將領,要是聯合起來能將天都給戳個窟窿出來!

  也有人猜測,如果戰局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趙星河孔昭,東方玄機劉濤會不會參戰?


  一想到星河昭昭,眾人都不自覺地沉默了下來。


  如果星河昭昭也領十萬大軍參與這場大戰,那真是……神仙打架!也不對,這群人聯手,打死神仙才差不多!


  更有消息傳來,楊孟君駐軍星羅棋布後的第三天,一直駐守在劍閣的樓西月諸葛仁麾下的五萬大軍,也漸漸向江陵城靠攏,看這勢頭隻需一日就能和戎敵軍會師與將領。


  雖說這場戰局看起來是唐齊共擊函穀關,一旦某一方勢大難當,保不準會出現兩方弱的聯合抗衡最強的一個這種局麵。


  這場大戰,估計又要曠日持久啦。


  揚威軍中,李非身份坦白之後隻能久在東宮,楊孟君出征時,已經穿好戰甲的李非愣是被袁太平“請”回皇宮。


  對於揚威軍,楊孟君隻能重新編製一番。由章明漢擔任龍驤營統領,南宮扶蘇依舊統領虎威營,鳳棲營依舊由李青管控,玄武營統領由原本的龍驤營副統領任天虹出任,飛鶴營名義上的統領是張清揚,但張清揚平時各種繁瑣的任務應接不暇,隻能由楚天歌暫時統帥。破西營自然便是沈千軍了,經過臨安一戰,活到現在的破西營士兵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又以步兵為多,楊孟君幹脆把這兩萬甲士整頓歸一,佩唐刀,持輕盾,著皮甲,分成一個步兵營。


  世人都知道,揚威軍除了明麵上的兵力以外,玄機閣也算半個揚威軍,每逢揚威軍大戰,總是能看到玄機閣影子。所以說,揚威軍真正的上限遠遠不止表麵的十二萬兵馬!又有張清揚和白鶴方圓這個斬首利器,楊孟君無往而不利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百萬大軍對峙於中原,看起來誰都沒有先動手的打算,但略懂一點兵法韜略的人都明白,三方陣營這是在等啊!等天時地利人和,等一場真正的戰機!


  天涯回廊上,楊孟君領著揚威軍各營將領策馬前行,不僅僅是探查地理,更傾向於遊山玩水一些。


  十八座明月樓高休獨倚,看的楊孟君嘖嘖稱奇。張清揚解釋道:“這座樓也有另外一個名字,玉皇樓!相傳天帝張百忍在此立地成仙,羽化飛升而去,因此也有了這個別名。”


  楊孟君眉頭一挑,“那我們在天帝的老家上打仗,天帝他老人家可否答應?”


  張清揚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一眾將領哄然大笑。南宮扶蘇打趣道:“天帝大人活了那麽久,早已看破人間雲煙,想必也不會在意。死的人多了,上香敬神的也就多了,說不好天帝大人還感謝咱們呢。”


  楊孟君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馬鞭遙指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峰,問道:“小天師,那是什麽山?”


  張清揚定睛望去,麵露懷念,“那裏就是無涯峰了,我的家。”


  楊孟君看著無涯峰怔怔出神,問道:“要不要回去看看?我也有些話想問張掌教。”


  張清揚搖頭道:“昔年我下山時,師尊說等我什麽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時候才能允許我回去。可如今望著滿目山河,就覺得一山是一山,一峰是一峰,一水是一水,別無其他。想來是還沒有達到師尊所言的境界,因此……暫時還不能回去。”


  楊孟君細細品味這句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過了半晌,楊孟君對著無涯峰重重一抱拳,“掌教大人的確道法自然!後輩楊孟君敬佩!”


  張清揚不解道:“楊大哥你明白師尊的意思了麽?”


  楊孟君哈哈一笑,“你慢慢悟吧。不過你給個提示,如果你看到徐瑾辰當初提詩《天涯明月》的那座山,是什麽感受?”


  張清揚想了想,說道:“就是山啊,還能如何?”


  楊孟君笑了笑,“如今在我看來,那座山便是徐瑾辰的大風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