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一揖還一揖
看著寶和殿大匾下這一老一少竊竊私語,台階下所有公卿大臣都放下了自己的事,雖然聽不清楚兩人究竟在說些什麽,但還是能觀察其表情變化不是?
東方玄機在他們眼裏就是屬於怪胎那一類的,十五歲布衣入仕,一朝登臨天子堂便是三品實權大員起步。從十戰荊襄到如今計定南疆,東方玄機徹底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這段時間以來,臨安朝廷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扯太師須,不撣東方眉。”
其實稍微有點眼力勁的人都明白,南唐以後是還於舊都,還是偏安一隅,隻要政權還在,東方玄機就是未來板上釘釘的南唐首輔!
如今朝中明麵上還是三足鼎立,層次分明,那是因為三省主官能力心智都差不多,也能相互製衡。但要是到了以後,東方玄機大權在握,又有誰能製衡他?
天下是有能在頭腦上匹敵東方玄機的人,不說別的,西蜀不就有一位?可孔昭始終是南唐朝廷再次一統天下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之一!如何能和東方玄機同朝為官,相互克製?
王太師這麽一個老狐狸般的人物,連對楊孟君吳衝這種人物都敢上表彈劾,可有誰見他說過東方玄機半句不是?
離開朝還有小半刻鍾的時間,徐仁壽王鶴聯袂而來,看到台階之上的洛林東方玄機。兩人一言不發,徑直走了上去。
洛林對著東方玄機輕輕點頭,往右邊靠了靠,麵朝大殿,徐仁壽當仁不讓地跟在洛林身後,繼而是王鶴,鄭夫秀。
隻要洛林一日沒有辭官歸隱,臨安朝中文官始終還是以他為首!
四位一品大佬已經站定,可這第五人的位置卻有些尷尬。按理說應該是門下省二把手胡承站在那裏,可咱們胡大人卻笑吟吟地主動往後空了一個身位。這麽一來,不管是六部尚書,還是別的二品官員,無一敢上前補位。
東方玄機無奈地搖搖頭,直接站在了隊列最後麵,一個五品郎中身後。見他這般作態,百官神色尷尬,更是如坐針氈。
胡承挑了挑眉頭,略微轉身給身後的韓邊關遞去一個眼神。可惜韓邊關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隻是死死的盯著寶和殿牌匾,對其示意置若罔聞。
如此一來,胡承便有了些騎虎難下的架勢,額頭上浮起一抹細密汗珠,隻能自食其果,往前踏出一步。
文官若無其事地打著太極,武將就安生了許多。吳衝劉濤等人不在朝中,武將之首當屬禦林軍統領張定遠官補子最大。和文官序列一條長龍連綿十丈的繁榮景象不同,武將序列從張定遠到最後之人,隻有區區六七人而已。
真正有點話語權的還是張定遠。
張定遠笑著給南宮扶蘇示意一番,讓他跟在自己身後,兩人一前一後站在左側武將序列。
武將序列繞是如此“寂寥”,但也無人再敢小覷什麽。如今的朝堂再也不是六年前的朝堂,能拿的出手的武將隻有劉濤一人,現在的南唐,武將派係山頭林立,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可列舉史書的“用兵大家”。
到了時辰,司馬福康準時出現,用眼角餘光迅速撇了兩排官員一眼,看到東方玄機竟然敬陪末座,心裏直犯嘀咕。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殿!”
所有來朝大臣井然有序地緩緩入內。
參拜畢,李毅笑意和煦地看了南宮扶蘇一眼,又看了看神情平靜的東方玄機,笑道:“眾愛卿可有事啟奏?”
聞言,所有大臣神色皆是一凝,暗自提一口氣,靜等疾風驟雨。
洛林穩步出列,先是叩拜一番,而後起身說道:“啟稟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執掌尚書省也有心無力。這是老臣的辭呈,還請陛下準許老臣辭官歸隱,以告田園,頤養天年。”
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卷宗,遞給司馬福康。
雖說對這般場景早有預料,可事到臨頭,一眾公卿還是被震的不輕。
世間名相當屬孔昭無疑,文無第一,所以相輕,武無第二,所以相殺。這點從南唐三省主官之間的刀來劍往就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但這條鐵律在孔昭麵前卻顯得那般蒼白無力。在西蜀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孔昭還能壓下一眾政敵獨占鼇頭,這本事可不是南唐三老所能相比的。
徐仁壽看著洛林的背影,眼裏閃過一絲傷感,到了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不該有的,也都有了,唯一要做的就是給兒孫謀份福祉罷了。如今洛林把家事托付給洛清怡楊孟君,國事托付給東方玄機,從此了無牽掛,也到了功成身退的地步。
王鶴眼裏閃過一絲冷笑,他們三人鬥了十幾年,看似到現在還是洛林贏了一籌,但沒到最終結局,誰能保證自己就一定會笑到最後?
李毅麵露難色,勸道:“愛卿啊,如今天下兵戈四起,沒有你坐鎮尚書省,政令不同,民生不起,連一個穩定的後方都沒有,我朝將士如何能毫無後顧之憂地殺敵複國?”
洛林抬起頭來,笑道:“陛下勿憂,老臣既已辭官,也會推薦一位有得之人繼續執掌尚書省,保證我朝不亂。”
李毅眉頭一挑,身子前傾,問道:“愛卿所指何人?”
洛林回道:“翰林大學士,柱國大夫,禮部尚書鄭夫秀!鄭老夫子學究天人,德隆望重,淵才厚識。不管於民於朝,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這.……”
一眾愛卿心裏又是一咯噔,不是為朝廷立下滅國之功的東方玄機?
當初鄭夫秀從書卷堆裏來到朝堂,雖然一朝出仕便仙鶴傍身,但手裏並無半分實權。許多人甚至以為鄭老夫子乃是陛下請來製衡三省主官的一個工具而已。
直到今日眾臣才幡然醒悟,原來陛下這記閑筆,亦或是伏筆,在五年前就已經埋下!回想當初鄭夫秀走入朝堂的時候,不正是東方玄機在科舉上一舉成明之日?
也對,東方玄機雖身負大才,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陛下在五年前就已經暗自準備把尚書省交給東方玄機,所以才招來鄭夫秀作為一個緩衝,為的就是他日洛林辭官歸隱,東方玄機又沒有足夠資曆接掌尚書省這段時間。
李毅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憊地問道:“鄭愛卿,你意如何?”
鄭夫秀連忙出列,深深作揖,而他前麵的那道蒼老背影正是洛林!
這一揖,不知是按禮數給李毅行的,還是有意無意給他身前那個老人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