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重陽
時光飛逝,轉眼又兩個月過去了。
吳衝也重新回到了禦林軍。皇帝在早朝上以吳衝驍勇善戰,斬殺青龍衛三大頭領之一為由,重重提拔了這個才來臨安不足半年的軍方新秀。這次竟然直接就把吳衝升任到禦林軍統領,去掉了那個副字,又敕封為定侯,官居從二品,與六部尚書同級。
而原來的禦林軍統領衛當先也以這些年戍守江南道西境邊關勞苦功高為由,提拔到征西大將軍,領關內侯。
古人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雖說奔雷是楊孟君親手所殺,但楊孟君目前仍然被洛林和李毅默契的“雪藏”著。按照楊正平遺書,楊孟君尚未及冠之時,不受任何官職,所以這檔子功勞也就記在了吳衝頭上。
朝堂上按眼裏勁能分為三等人,一等是以洛林為首的三為一品上柱國,這三個老頭對皇帝的心思洞若觀火,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二等的就比如六部尚書,中書門下兩省的郎中之類的僅次於三位一品大佬的朝堂公卿,這類人總是以自身發展道路為目的,對同僚,不管是敵是友,能落井下石就一點不會手軟。
這第三類嘛就是一些牆頭草,上司懟誰自己就跟著懟,出事了有上司擔著,隻要不太過分,自己一般能賺到不說,怎麽也不會賠本。審時度勢的眼光是有,但就是做不到點子上。
今日洛清怡照常來此,不過並沒有久留,隻給楊孟君留下一條消息。
後天的重陽節,皇帝將在古陽廣場宴請群臣,這次可不是像端陽午宴那等臨時起意的宴請。大唐三百年來一直都有重陽宴的習俗,每十年舉辦一次,每一次都非常隆重。上次端陽午宴也僅僅是皇帝為了想看看楊孟君用兵打仗的本事而臨時決定的一場宴會,跟這次的九九重陽宴根本沒法比。
九九重陽日,茱萸少一人。
這次重陽宴隻要是在朝中有頭有臉的官員都在邀請之列,更有回臨安述職的一些在野官員,一州刺史,一郡太守皆在此列。
而參加重陽宴的官員也都可以帶上家中後起之秀,宴會上也有文試武試供這些大唐後輩人物參加。
一般來說,一個家族最少也會有兩個家中後輩出席,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三百年來,每次在重陽宴上得到文武第一的世族子弟,事後皇帝皆有重賞,連帶著家中為官的長輩也能升官一級。
洛清怡來此的意思便是給楊孟君打聲招呼,重陽宴上洛家後輩僅僅派出兩人,文有洛清怡,武就需要楊孟君了。
洛清怡也給楊孟君很認真的介紹了此次參加重陽宴大唐中青一代需要關注的人物,比如隨著原禦林軍統領衛當先在邊境打仗屢建奇功號稱小太白的徐家嫡長孫徐瑾辰。還有這些年一直親自領兵在北抵禦琅琊王百萬虎狼之師的王太師小兒子王熠寧……
而這次重陽宴,不僅僅有這些世家子弟,更有國子監兩閣幾萬太學學子參加!
洛林給楊孟君傳遞的意思就是,這次楊孟君不說能得武試頭名,隻要表現出眾就行,這樣一來也好給五年後楊孟君白衣出仕做個準備。
十年舉辦一次,今年正好是大唐定都臨安的第十年,也是大唐山河破碎的第一次重陽宴。
聽完洛清怡所說,楊孟君久久無語,讓少年無言的並不是這次場麵的浩大,而是洛清怡的另一番話。
“大唐三百年來,每次重陽宴不管文試如何,武試第一名曆來都是楊家之人,從未旁落。”
楊孟君身為楊家嫡係正統傳人,既然也要參加這次十年一度的盛事,那就絕對不能讓家族光輝的傳統在他手裏中斷!
如果楊家不滅,大唐依舊安好如初,這次重陽宴仍然是身為楊正平嫡長孫的楊孟君參加。就算現在楊家隻剩下楊孟君一人,那也是曾經權傾天下三百年的楊家,任何想踩著楊孟君踩著楊家登上巔峰,親自摘下那一株翠綠茱萸之人,都要為之付出代價!這就是少年心中所想。
憑窗看著遠處白雲悠悠之下暗流湧動的臨安城,楊孟君有些凝重的臉上頓時浮現一抹自信陽光的笑容。
管你什麽小太白徐瑾辰,王家最有才王熠寧,隻要敢攔路,統統一槍刺倒!楊家輝煌之時比他們各自的家族強百倍,楊孟君就比他們弱了?
對楊孟君來說,天底下最大的道理並不是皇帝的聖旨,也不是聖賢書上所謂的之乎者也,而是少年擎起手中槍的時候,那種有我無敵的自信!
洛清怡剛走沒多久,一身將軍甲春風滿麵悠哉悠哉的吳衝便回到了家中。
還沒卸甲,這糙漢子就扯著嗓門喊道:“孟君,快來給哥哥喝兩杯。”
沒多久,一臉嫌棄的楊孟君便提著兩壺名為“魚肚白”的臨安特產下了樓。
吳衝脫下厚重的鐵甲,嘿嘿一笑接過酒壺自顧自的痛飲一大口。
這“魚肚白”跟兩人之前所飲的玉京釀和上品女兒紅不同,這酒極為的廉價,但味道又醇厚濃烈還略帶一股淡淡腥味,喝到嘴裏後這腥味就變成了讓人回味無窮的淡香味,就算普通平民百姓也絕對喝的起。之所以叫“魚肚白”,一方麵是因為那股腥味頗似魚腥,其次就是這酒液呈白色,就跟魚肚一樣。如果是第一次到臨安的遊人絕對是喝不習慣這酒的,可久居於此的臨安城百姓們總喜歡吃飯的時候小酌一杯魚肚白。一杯魚肚白下肚,忙碌了一天有些疲倦的身子也頓時有了力氣,心裏也踏實幾分。
楊孟君不像吳衝那般粗魯,而是拿過一個天青色青花瓷酒杯,緩緩的倒至七分滿。
吳衝解了渴後,隨意的抹了抹嘴角道:“孟君,給你說個好消息!”
楊孟君撇了一眼吳衝道:“重陽宴吧?剛才清怡來給我說了,這算什麽好消息?”
吳衝哈哈一笑道:“可不,哥哥我再次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楊孟君詫異道:“我沒記錯的話,重陽宴上能參加文武比試的僅僅局限於中青一代吧?你這都一大把年紀,也要去湊熱鬧?”
吳衝拍了拍胸膛成竹在胸道:“那必須!今日陛下在早朝說了此事之後,親自點我讓我也參加,不僅僅是我,韓邊關那小子也會參加呢。”
楊孟君翻了翻白眼道:“這皇帝怎麽想的?你這五大三粗的樣子,跟年輕有什麽關係?韓大哥怎麽說也才二十多歲,你都快四十了啊。”
吳衝大咧咧的擺擺手道:“我可不管這些,隻要讓我參加就行,揍你們一堆小娃娃有什麽難的?這武試第一非我莫屬了!”
看著白日做夢般的吳衝,楊孟君無奈的翻了翻白眼,撫額無語道:“你忘記了還有我?說實在的,咱倆武藝也差不多吧?可這次盛事連我都大意不得,你瞎嘚瑟個什麽勁啊?”
吳衝聞言一驚,疑惑道:“怎麽回事?”
楊孟君把洛清怡給他列舉的帝國俊彥說了一遍,可吳衝卻越聽越是興致缺缺。
吳衝摳了摳鼻孔道:“咋地了?有戰功就了不起了?說的我當年沒有一樣。獨自帶兵就厲害了?老子現在手握幾萬禦林軍,來比比看?”
楊孟君猛的一拍額頭,怎麽忘了這茬,眼前這漢子本就是揚威軍的人啊!
吳衝想了想道:“到時候了帶著你瑤姐姐也去見見世麵,這可是十年一度的盛事啊!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