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周氏對往昔的回憶,讓江錦娘想起了年少時,主仆相伴長大。嫁入林家後,曲春家的又忠心不二地跟在她身邊,盡心伺候,盡力維護……最後落得被打板子發賣的下場,她這個當主子的,卻隻能眼睜睜看著,都不能救上一救!
她又懊悔、又無奈、又恐懼、又慌張……種種情緒壓抑太久,一旦被人幾句話牽動,就控製不住了。
江錦娘渾身顫抖起來,看著對麵一臉關切焦急的母親,突然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叫一聲:“阿娘……”
一聲阿娘叫出口,憋了太久的淚水就控製不住地奪眶而出,順著臉頰如滾珠般紛紛而落,撲簌簌打在衣襟上,隻眨眼,就濕了一片。
周氏雖然猜到發生了什麽事,才單獨找女兒說話,但看到江錦娘突然情緒崩潰哭成這樣,也難免有些焦急著慌,俯身握住女兒的手,焦急問道:“怎麽了?到底出啥事了?”
壓抑太久,就像蓄積的洪水,一旦決堤就是洪水滔天,一發不可收拾。
江錦娘的情緒就像洪水,一下子甭潰了,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眼淚鼻涕齊流……感官感覺思維通通崩潰,根本忘記了身在何處,聽不見周氏的詢問,更顧不上理會、回答了。
周氏連著追問了幾聲,看江錦娘哭得太厲害,擔心和心疼代替了焦慮,於是,像女兒小時候一樣,伸手把江錦娘抱進懷裏,用手拍著她的脊背,一下一下地順著氣,嘴裏溫柔地輕聲安撫著、哄著……
好一會兒,江錦娘哭累了,哭得腦子似乎都空了,心中積聚十餘年、壓抑了十餘年的種種,似乎也隨著淚水宣泄幹淨了,整個人空空的、木木的,竟然伏在周氏懷裏,沒了聲息。
周氏察覺到女兒沒了聲息,覺得不對,連忙俯身查看,這一看就著慌地出聲喚人:“來人,來人。”
江錦娘一哭,徐氏就知機地拉著青梅又退遠了一些,此時,聽到周氏喚人,不敢怠慢,兩人慌忙跑過來。
“趕緊喚人!”周氏看見兩人跑過來,連忙又吩咐,“錦娘昏了!”
徐嫂子卻沒有聽命行事,而是跑上來道:“老太太,俺氣力大,俺來背大姑奶奶回去吧。大姑奶奶耽擱不得,咱們盡快回去才好。”
周氏聽徐氏說的有理,於是就和青梅一起,幫著徐氏把江錦娘背了起來。
徐氏並不算高壯,甚至有些偏瘦,剛剛背起一個人來,還是穩了穩,才開始邁步行走。
走了兩步,她就覺得略略適應了身上的負重,心思也轉起來,於是吩咐青梅:“恁趕緊跑,給掌櫃的稟報。”
青梅小丫頭慌得臉都白了,聽徐氏吩咐,哆哆嗦嗦應一聲,拔腳就往前院跑。
徐氏又走兩步,才想起來給周氏解釋:“老太太,趕著給掌櫃的送信兒,也好盡快請郎中來,大姑奶奶這樣兒不能耽擱。”
周氏顫顫地應一聲,片刻才道:“是恁考量的周全,若是錦娘無礙,徐嫂子是頭功。”
徐氏已經開始有些氣喘,聽了周氏這話,連忙道:“不敢邀功,都是俺的本分。”
等徐氏背著江錦娘走到花園門口,宋玥已經帶著人快步迎了過來,兩個婆子直接抬了一張竹製躺椅來,宋玥伸手探了一把江錦娘的脈搏,脈搏雖然虛弱,卻還算平穩,也就略略鬆了口氣,指揮著把徐氏背上的江錦娘轉到躺椅上,一路匆匆抬回榮熙堂東廂。
這一路上,宋玥也從徐氏口中了解了前因,知道江錦娘是哭的太狠,暫時厥過去了,基本已經放了心。
如今,回了房,讓婆子把江錦娘抬上床安置好,宋玥才得空回來關懷安慰周氏:“阿奶別急,我剛才就讓戚風兄弟騎馬請郎中去了,很快就能到。恁先坐下緩一緩,恁自己個兒得先保重,若不然,大姑醒了也會難過自責。”
周氏用力地握住兒媳婦的手,點頭道:“俺知道,俺知道。”目光卻不由自主地仍舊關注在江錦娘身上。
宋玥見她這般,也不狠勸,畢竟母女骨肉做不得假,擔心、焦急、害怕都是難免的。
她命人斟了杯茶來,捧給周氏一杯,正想打發人去前門看看郎中可到了,林軒辰跑的一頭一臉的汗,喘籲籲地衝了進來。
“阿娘……”林軒辰一臉急慌地叫著衝進門,宋玥毫不遲疑地迎上去,伸手握住他的胳膊。
“辰哥兒,別急,別急,恁娘就是一時哭得狠了些,背過氣去了,如今氣息平穩,大抵是無礙的。”宋玥語速很快,語氣卻很平穩,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傳進林軒辰的耳朵中,又走進他的心裏。
他驚慌、無措的眼神略安穩了些,轉眼看向麵前清理白皙的麵龐,就見眉眼溫潤、眼神清亮,仿佛帶著讓人心安的魔力,他本來火急火燎的情緒,也明顯緩和下來,穩住了心神。
退後一步,林軒辰拱手一禮:“多謝舅母。”
宋玥溫聲道:“不必如此。恁擦擦汗,再進去看看恁母親吧。”
林軒辰再次拱拱手,接過林氏遞上來的布巾子,匆匆擦了把臉,就抬腳往裏屋去了。
林軒辰剛剛進屋,外頭又有腳步聲傳來,這次,是韓戚風引著郎中匆匆進來。
郎中看診之後,所言與宋玥的判斷基本吻合,沒有什麽大的出入。
“……病人隻是情誌所傷,心虛氣短,一時無力溫養心陽,以致昏厥。不用急著將其喚醒,安穩睡一覺,反而對她的心陽恢複有益。另外,不才再開兩副藥,等病人醒來即可服下,連服兩日後,不才再來複診,屆時就可以換成長期調養補益的方子,慢慢調理著了……”
周氏連忙答應著,又問:“這病可有妨礙?能不能去了根兒?”
江家剛剛搬到這邊,郎中不了解這家裏的人和事,說話難免比較含蓄,沉吟著道:“這個……病人心思比較重,心氣鬱結,導致飲食無味,寢臥不寧……長期耗損下來,以至於心氣虛損、耗液傷津,進而又傷及心陽,種種諸般,皆由所起。以後,還要多多寬慰著些,放寬心胸,藥石方效、病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