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水車試驗成功
武江的話,林婉儀神色變化起來,她有些懊惱的抱怨起來,“武江,你這麽說,那水車山根叔也曾見過,照理他種了許多年的田,應該會留心,咋在這次旱情這麽嚴重都沒想起來呢?”
武江被東家抱怨,苦笑著搖搖頭,“山根叔謹慎小心慣了,一路都不讓我們多操心管閑事,那水車他應該也沒放在心上,這時候恐怕早忘掉水車能打水的事情了。”
“唉,你倆可真是的,竟大意把那麽好用的物件都給耽擱了,早日把水車做出來,遠的不說,單單咱清平鎮外那麽多的稻田可不就有救了呢。”煩躁的歎口氣,林婉儀氣的有些不想說他和山根叔。
“武小兄弟,你當真能讓人做出水車?”
趙春來聽完他們的對話,眼裏都是希翼期待的光芒。
東家費心思和力氣來這裏開荒,還應下董公子指定的種棉花大事,自己再不能拖東家後腿。武江堅定的點著頭,“應該能,興旺叔和長旺叔的木匠手藝那麽好,我再仔細的把圖紙畫出來,不出三日,這水車就能做出。”
從挫敗中回過神,林婉儀遲疑又驚詫的望著他,“光看過幾個水車,武江,你莫不是神仙,就能畫出水車圖紙?”
武江自信自己有過目不忘的能耐,他篤定的點著頭,“東家,我真的能畫出來,就是還要人提早把興旺叔他們倆喊過來才成。”
知道武江從來不說張狂的話,林婉儀也信他,陰鬱的神色也喜悅起來,“那行,我這就讓孫磊騎馬回去把興旺叔和長旺叔他倆喊過來,我來時帶的有宣紙和筆墨,你啥也甭做,這就回木棚裏畫水車圖紙。”
既然田土墒情能控製,趙春來兄弟倆就安心的去準備育棉種的事情。
送走孫磊,林婉儀眼下是大力支持他兄弟倆,按他們的交代,讓老薑和葉青傑二人在池塘邊的窪地裏平整出一大片約莫有一畝多的田地,讓他們育棉秧。
三日過去,崔興旺和林長旺這倆老搭檔,帶著他們的家夥事騎著馬來到這裏。
武江修了幾遍的水車圖紙也完工,林婉儀不放心,還要讓人去把葉山根給請過來過過眼。
見多識廣的崔興旺拿過圖紙看了一遍,忙不迭的點著頭,誇讚圖紙畫的仔細準確。
見他這樣誇讚圖紙畫的好,林婉儀是又氣又無奈,“興旺叔,你可別和我說你也見過這水車。”
哪裏知道,這崔興旺沉浸在武江畫圖紙的精湛技藝中,還沒品出林婉儀話裏的挪揄,他不怕死的點著腦袋,“東家,水車這玩意在東南邊是灌溉田地的好東西,這也不是個稀罕物,我自然是見過無數次的。”
林婉儀沒好氣的朝他連翻幾個白眼,“嘿嘿,興旺叔,你可真有膽子說這話,咱林葉村也有那麽大一條河,你既然知道水車的事情,咋不和我提議做架水車出來呢?”
“呃,這,這事是我疏忽,那些日子整日的和長旺兄弟鑽在木屋裏做那些首飾盒子,也沒朝這方麵想,竟是誤了大事。”
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掉到坑裏,崔興旺尷尬的老臉都漲紅了。
知道他在這事上也沒大錯,林婉儀見好就收。麵色恢複平靜的吩咐著,“罷了,我也不責備你,這圖紙有了,接下來,就辛苦你和長旺叔早些把水車給做出來,將功補過吧。”
東家雖那樣說,崔興旺心裏和武江一樣,也有些懊惱,接下來就帶著林長旺卯足了勁頭做水車,連水車用的木料都是林修武他們幾個費力的打好,送到手邊。他自然是無話可說,每日和林長旺二人,丟下飯碗就開始勞作。
池塘距山坡還隔了三裏多的路程,林婉儀讓武江帶人在這中間挑選地勢最窪的地方開始修挖起寬三尺深五尺的水渠,在坡地下也挖了個兩三丈寬的大水坑用來蓄水。
等崔興旺二人在三日後把水車做好,那大水坑裏也注滿了池塘裏的水。
林婉儀親自帶人把坡地上整理出的一百多畝田地都按趙春來兄弟來的指點,劃分出層次清晰的梯田。
每塊梯田都按五畝的大小劃出來,梯田邊上用石頭加固,還修出灌溉便利的水渠。
水車安裝起來那日,在朝梯田裏打水的時候,葉山根也提前被林修武請了過來。
看到碩大的水車架在那蓄水坑邊,他好奇的瞪大了眼,“婉儀,你弄的這古怪的東西,真能朝坡地上打水?”
林婉儀聽了他的疑問,沒好氣的抱怨著,“山根叔,到這會,你腦子還是一盆漿糊,若不是你謹慎過了頭,咱們所知道的稻田壓根就不用割掉。”
也不怪葉山根納悶,去京城的路上雖見過不少這水車,可那時節,哪裏知道水車是旱時朝田裏灌溉的物件。
被林婉儀抱怨,他氣短的撓撓頭,再不敢多嘴,仍然一臉期待的望著正在做最後工序的崔興旺和武江他們。
沒多久,隨著崔興旺一聲大喊,水車上幾個壯小子用腳踩踏著,碩大的水車輪子緩緩轉動起來,被輪子卷起的水流逐漸帶了上來,最後又緩緩的流進坡上的那些木板加深的水渠裏。
“成了!”
“水真的流到水漕裏了!”
“哎,水車真的成功了!”
看到水源源不斷的流進水漕裏,大家的情緒被帶動起來,大聲歡呼著。
踩水的小子們,也興奮的打著號子,雙腳蹬的越發有力氣。
林婉儀的眼裏也有了從來沒有過的神采,水車試驗成功,比她當初那些木炭送進京城,換回許多銀錢還要興奮和激動。
葉山根心裏是又驚喜又懊惱,若知道當初在京城路上見到的水車是這樣用,他咋地也要在穀地裏做出幾架來,何至於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蔫巴的稻秧給割掉。
眼神從山根叔既驚喜又懊惱的臉上掃過,林婉儀心裏直感慨,山根叔和武江他倆,還真是見識淺薄,若上次自己也去了京城,肯定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東西。
隨即她又釋然,也不是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喜歡去探索新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