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買馬骨,黃金台
Alala(香江)公司、中影集團和哥倫比亞(亞洲)公司一起與星輝公司合作,投拍斯蒂芬周的新片《長江七號》迅速成為了香江市、中國乃至亞洲的重磅娛樂新聞。當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還不是太大,除非一些香江電影或者斯蒂芬周本人的忠實粉絲才會注意到這條新聞。
宣稱的三千萬美元的投資倒不是完全的虛報,這其中有一千五百萬的宣發成本全部由alala(香江)承擔。按照大陸和香江市的票房容量,這部片子如果不能在國外發行,鐵定賠本。
不過既然合作者之一是在世界範圍內創造奇跡的胡海希,那麽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了。香江市本地的報紙甚至報道說斯蒂芬周是為了打入好萊塢才特意尋求和胡海希合作的,為此自降片酬。
這倒不是假話,斯蒂芬周的市場身價在《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後肯定超過一千萬美金,但是除了他自己當導演之外,別人根本用不起。這次隻收五百萬美金加分成的條件,無疑算是大大的“自降身價”了。
某種意義上講,斯蒂芬周沒有結婚生孩子也是造成他身價虛高的原因之一。在胡海希的第一部電影取得極大的成功之後,不,甚至是之前,影視圈的大佬們就已經主動向他示好了,特別是房龍和洪元龍,他們還要為自己的子女在娛樂圈鋪路,所以很多時候姿態不能擺得太高。房碳頭在《生化危機?香江市》中跑了一個龍套,票房大賣之後,房龍還要親自打電話給胡海希祝賀,並一再說希望下次有機會合作。這種合作,絕對不是按照他的好萊塢身價一千五百萬美元加分成起步的。
在和斯蒂芬周合作的時候,雙方就缺乏這種利益交換的渠道,斯蒂芬周為了自己的利益就隻能死咬住身價不鬆口,所以胡海希不得不用渠道和製片人對電影的監督權來做交換,如果斯蒂芬周有家有口的話,這筆生意就不會談得這樣生硬了。
Alala投資斯蒂芬周的電影的新聞,反映在財經的報紙上的評論自然是為了上市博取業績了。香港電影票房保證的雙周一成眼下大概就隻有斯蒂芬周還有硬性的票房保證了,但是這種保證是依靠幾年磨一劍維持出來的。因為樣本太少,所以分析的可靠性就不足。不看好的報刊自然認為alala這是一場大冒險。
不過這種不看好的分析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從這番舉動中得出的是alala正處在擴張時期,想要繼續從電影行業中獲取利潤——這對許多人也是機會。實際上一早就有人知道,alala除了投資了《生化危機》這個大製作之外,胡海希還利用開在香江市的希傑投資公司投資香江市的電影,使用廣撒網的策略,更多是為了獲得這些電影的網絡播映版權。
不管怎麽樣,網絡播映版權能夠賣點錢也算是讓香江拍電影的夥計們多了一口飯吃,從這點上講,香江和大陸幾乎一樣,除了頂尖的一部分人不缺乏電影拍之外,下麵的青年導演和青年演員基本上都掙紮在生存線上。並且香江的大部分導演已經開始北上,開啟大陸電視劇香港導演的時代。
胡海希的所作所為看上去倒像是一股逆流,不過也不能如此看,畢竟他的根深深紮在大陸。進入香江與其說是擁抱墮落的夕陽,不如說是借此為進入世界市場的跳板。香江的小報對於胡海希的背景有著種種的揣測,最流行的無外乎是他是中國政府試圖文化輸出的一枚棋子。但是實際上這個猜測還不如胡海希是帝國主義培養的中國代理人這個猜測流行。
如果中國政府的棋子能夠隨意地征服好萊塢的資本家,那麽人類的希望國早就給跪了。
最為靠譜的說法實際上都是財經記者提供的,胡海希把大本營的一部分放在香江市,打的就是在大陸境外圈錢的主意,因此謀求著在香江市上市,看他以前收購版權都是用alala直接出麵收購,現在換了一種手法,用希傑投資公司去投資各類電影,然後再通過希傑投資公司轉賣版權給alala,這種手法無論怎麽看都像是內部交易。便於胡海希日後左右倒右手地賺錢。如果alala上市了,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用股民的錢高價買自己投資的爛電影的版權,給自己私人的公司輸送利益了。
當然,這種評論沒有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出來過。不過見多識廣的香江財經記者怎麽可能不清楚上市公司的老總是什麽德行?就操作手段而言,大陸的富豪們還處於起步階段。
不過很快,記者們又有了新的新聞來炒。Alala宣布和韓國yeux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從yeux集團逐步引進韓劇和韓國電影提供給alala的用戶,同時亞視也宣布加入到這個協議中來,他們也會通過yeux引進熱門韓劇配音播出,首當其衝的就是《宮》這部今年熱門的韓劇。
除了一幫所謂的行內人士批判亞視繼續走買劇的老路之外,亞視的競爭對手TVB也非常緊張,因為亞視宣布自己得到了韓國的版權授權,可以翻拍《宮》這部電視劇。
翻拍《宮》?你準備讓中國也變成君主立憲的國度?亞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頓時吸引了不少的眼球,讓他們顯得他們還沒有喪失掉自己製片的雄心壯誌。不過這實際上是一枚煙霧彈,亞視後續的宣傳重點實際上是穿越劇《夢回大清》。這部電視劇已經開始籌備和拍攝,宣傳時將會以中國版《宮》作為宣傳詞,實際上是描寫的是穿越的瑪麗蘇和康熙皇帝的兒子們談戀愛的故事。相比而言,似乎沒有脫離《宮》的故事結構,不過因為皇帝的生育力超群,女主人公麵對不是兩兄弟而是數字兵團——似乎更刺激一些了。
這種捆綁式宣傳同時提升了alala、胡海希以及亞視的名氣。TVB的劇是否能夠在韓劇和穿越劇的衝擊下穩住自己的師奶盤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Alala的雄心壯誌和它與亞視結盟,共同對抗TVB更提升了一些大家對它的信心。
不過亞視沉淪日久,大家還不清楚這種合作是誰抱誰的大腿,看起來似乎是alala和亞視一起抱韓國人的大腿更像一點。Yeux集團很快就被證實了是note集團的家族企業,由note集團的董事長尹健熙的小女兒掌舵。同時伴隨著胡海希高調宣布自己前往韓國和Yeux集團進行商業會談,許多銀行和投資家都不約而同地調高了對alala上市之後的市價估值。
雖然這種調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生化危機?香江市》逐漸在世界各地下線,累積的票房逼近了5億美元大關。
……
“所以尹先生覺得可以不局限於版權的合作?”胡海希問道。
這是胡海希到韓國之後和尹家的一個比較私密的談話,胡海希的秘書和保鏢都被請了出去,在場的除了胡海希和尹健熙之外,便隻有尹馨作為翻譯在場了。看得出來,如果不是尹健熙非常在意自己的女兒的話,便是他本人希望和胡海希談更進一步的合作計劃。
“胡先生的設想很好,馨兒已經和我講過了。”尹健熙沒有正麵回答胡海希的問題,而是這樣說道,“壟斷韓國電視劇、電影和綜藝節目的版權代理對note集團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單純這樣做不是很明智。”
“願聞其詳。”胡海希說道。,
“胡先生,你的alala網站明明可以購買版權,為什麽要投資電影?”尹健熙反問道。
胡海希不假思索,“因為我的視頻網站在中國並非壟斷地位,我有好幾個強大的對手,不能持久地和他們打價格戰。日後的版權價格會越長越高,除了有選擇的眼光之外,能夠前期介入到版權的開發可以極大的節約花費。”
尹健熙眉毛一動,“胡先生果然是青年俊傑,那麽收購亞視大概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
“是的,我很需要有這樣一個平台作為純粹的網絡平台的補充。”胡海希笑了笑,“作為直接麵向用戶的終端平台,朝上遊節目製作的電影娛樂公司和橫向朝著其他用戶平台擴張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聽說你還有一家出版社和一家網絡小說網站?”
胡海希看了看尹馨,點了點頭,“是的。”
“從上遊到下遊一條龍的體係,你們後生可畏。”尹健熙感歎道。
“這不算什麽,我隻不過是先走了一步。”胡海希認真地說道,“別的大公司現在還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戰略,或者是注意到了但是不確定這樣會賺到錢。等他們反應過來,收購幾家公司也不過是分分鍾的事情。”
尹健熙抿了抿嘴唇,關於胡海希所說的話,他自然是清楚的。Note集團在韓國就有這樣的影響力,尹馨的yeux從建立到運營,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用到,在note集團的人脈運營下,才幾個月時間,yeux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上百億韓元,當然,還不到一億人民幣。
“你太謙虛了,”尹健熙喝了一口茶說道,“這就是為什麽你急著讓alala在香江市上市?上市之後,你就有集團化並且和其他大資本抗衡的資本?”
胡海希沒有回話,不過表情顯而易見,尹健熙繼續說道,“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不能光憑著note集團做版權的壟斷,光做這一塊根基不牢固,別人很容易和你在這一塊競爭。”
胡海希又看了一眼尹馨,然後和尹健熙說道,“所以您想在其他方麵也進行合作嗎?”
“我們希望能夠在韓國複製你的計劃,”尹健熙坦誠地說道,“從上遊到下遊,一條龍。”
尹馨一邊翻譯一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胡海希眨了眨眼,“您在征詢我的許可?”
“是的。”尹健熙說道。
“您大可不必這樣做,經營企業的思路是沒有版權的。”胡海希奇怪地問道,“您和我這樣商量,又是為了什麽呢?”
“我們希望能夠和胡君你合作。”
“合作?”胡海希故作驚奇,“note集團人才濟濟,資本雄厚,在國內建立幾個網站是很容易的事情啊!”
“不,不,”尹健熙搖了搖頭說道,“在韓國國內建立網站確實非常簡單,但是韓國是一個小池塘,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韓國在世界上不過是世界島邊上的一塊偏遠之地,而這個世界的中心,在東亞、北美和歐洲,換句話說,在中國、美國和歐盟。局限在自己國內自娛自樂,成就永遠是小小的。”尹健熙豎起了一根小拇指作為比喻。
作為一個韓國人,能夠克服自己的民族心態坦誠地說出這番見解來,胡海希不由得肅然起敬。
“尹先生,您想怎麽做?”
尹健熙睜大了眼睛,看向了尹馨,叫道,“馨兒,你來說說。”
尹馨便恭敬地站起身來,開始講解所謂的合作計劃。
胡海希認真地聽著尹馨的講解,明白Note一定要拉自己入夥果然是有目的的。
韓國有接近五千萬人口,在世界上不能算小,但是和身邊就是十三億人口的國家相比,韓國國內市場規模狹小,天然消費不足,雖然娛樂業發達,但是單憑自己國家的體量撐不起過於發達的娛樂業,作為一個過度自由開放的市場,必須依靠海外市場,所以韓國政府費盡心機搞“韓流”就是這個原因。
尹健熙這種老狐狸自然明白,單憑韓國市場,同樣撐不起複製胡海希計劃的娛樂圈一條龍,韓國的互聯網體量也就這麽大,所以比起胡海希對韓國影視作品的依賴,韓國反而更依賴胡海希的網絡平台和電視台。
所以,既然要和胡海希合作,那麽就不妨搞得再大一點,把韓國變成胡海希整體計劃中的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要牢牢掌握在尹家的手中。
尹馨所介紹的尹家的計劃便是這樣,韓國成為了胡海希一條龍計劃中的一塊重要的版圖,在韓國市場的一切計劃的執行都要通過尹家來實現,尹家借助胡海希將在世界互聯網市場中占有一個份額。
嚴格來說,這倒是一個雙贏的合作。不過胡海希看了看尹健熙,這是位老謀深算,冷酷無情的人物,他從他哥哥手中奪取了note集團的控製權,將整個note集團經營成今天這樣的類似於韓國的同義詞,在多少年來的路上,他決非善男信女,胡海希也不認為他會規規矩矩地僅僅滿足於韓國這塊地盤。
不過光看尹馨的話,她倒是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挑戰躍躍欲試的應戰情緒。
“原則上我不反對這樣的計劃,”胡海希說道,“網絡小說這一塊可以通過翻譯中文小說和吸收韓國作家兩條腿走路,出於本土化的考慮,可以設置和yeux合作合資的韓國本土文學網站,這一塊是小事情,”胡海希咬了咬嘴唇,露出深思的表情,“關鍵在於版權轉讓、影視製作和明星身價費用這些塊,如何協調相互之間的利益問題?”
“那麽你和日本人、美國人是怎麽合作的?”尹健熙問道,“可以說出來作為參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