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擎宋> 第903章 宣和六年之內憂外患

第903章 宣和六年之內憂外患

  宣和六年的大宋可謂是流年不利,北方河北、山東諸地百姓群起起事,汴都、河東、陝西大震,使河南、河北、京東京西、浙西,環慶、邠寧、涇原諸路百姓流離失所。


  然而就在大宋內憂外患、災荒連年之際。十月,天子趙佶再次下令禁、毀蘇黃之文,違者以大不恭之罪論處。


  大災之年天子趙佶的舉動放在外人看來有些摸不清頭腦,但做為旁觀者的樂天心中卻是十分清楚其間原因。


  九月乙亥,以白時中為特進、太宰兼門下侍郎,李邦彥為少宰兼中書侍郎。蔡攸落節鉞。丁亥,以趙野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承旨宇文粹中為尚書右丞,開封尹蔡懋同知樞密院。可以說朝堂之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這一連串的人事變動,顯然意味著大宋朝堂上的波動。王黼是為鄆王黨,李邦彥是為太|子黨,王黼與李邦彥不和,這在朝中人是盡皆知的事情。而且不止是李邦彥與王黼不睦,便是蔡京與王黼也是曾反目成仇的,這個時候趙佶擢升李邦彥與蔡京長子蔡攸二人的官職,顯然就意味深長了。


  蔡京為相時,經過天子多年的揮霍,又經滅夏之伇,朝廷己經沒有多少錢了,王黼接任蔡京為相後,朝廷更是入不敷出,對此趙佶對王黼早己心生不滿,加之因幸王黼宅時知王黼與梁師成關係密切,心中己定下換相之心。


  就在天子欲罷免王黼時,政和五年登科狀元,時任禦史中丞的何栗來了個神補刀,彈劾王黼對上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對下巧取豪奪、驕奢淫逸,民憤極大。何栗上疏列舉王黼了十五條罪狀,連奏七章。


  此時的王黼內外交困,四處是敵,現加上禦史中丞何栗的神補刀,終將王黼及其同黨胡鬆年、胡益等人扳倒、罷官。


  十一月丙子,王黼致仕。十二月甲辰朔,天子命致仕歸養在家的蔡京領講議司,召百官遵行元豐支製,隨後未過幾日,時年七十七歲的蔡京起複,四度為相。


  做為新黨的蔡京再度得誌,自然要對司馬光等舊黨再次打壓,禁蘇東坡與黃庭堅等人的舊黨文章自在情理之中。


  樂天心中明白的很,這次相位的交替,也就新舊黨人員之間的一次交鋒。說的明白點,就是一次內訌。


  與此同時,大宋的北方也不太平,在得到陰山室韋謨葛失之兵,一直龜縮藏匿於夾山的天祚帝開始蠢蠢欲動,更欲出兵收複燕京。大同等失地。


  燕幽之地雖然遠沒有汴都、江浙富庶,但遠比遼人的遼東祖地更加繁榮,甚至在天祚帝眼中看來,燕幽比遼東祖地更適合立國。


  宋宣和六年,遼保大四年七月,天祚帝決意出兵收複燕雲失地,耶律大石極力阻止勸諫,之前大遼不講戰備,以致於半數國土與漢地盡為金人所占,國勢衰落如此,實不宜出兵作戰,此時應當好好養兵,靜待時機複仇不可輕舉妄動。


  對此,狂妄自大的的天祚帝訓斥了耶律大石一通,孤注一擲的決意出兵。


  見天祚帝如此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耶律大石知道遼朝滅亡在即。於是,殺了天祚帝身邊的大臣北院樞密院蕭乙薛及坡裏括,率領其部屬二百人西走,自立為王。


  曆史上耶律大石領二百鐵騎出走河套以西自立為王後稱帝,開萬裏國土於中亞,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


  且不說耶律大石西奔,此時天祚帝意圖對金國用兵,但完顏宗望守於大同,扼住通往燕京通道,不敢用兵,直到知曉完顏宗望己回上京,山上將領洛索代領其職,認為時機己到,當即率領遼軍出夾山,接連攻下天德軍、東勝、雲內等州,一路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


  就在天祚帝洋洋得意之時,卻不知己中了金人的誘敵深入的計策。


  天祚帝是遼人皇帝,對遼人的號召力自是不必多說,日後隻要出來登高一呼 ,不知公有多少遼人憤起反金,所以說不捉住天祚帝,金人上下寢食難安。


  在此以前,金人不知天祚帝不知雲向,無法攻擊而犯愁。如今天祚帝自己出山,金人知道正是消滅其的最好時機,故步步誘軍深入之計麻痹天祚帝。


  正當天祚帝為自己的出征勝利洋洋得意之際,洛索突然以大兵切斷遼軍退路。遼軍主力進至武州與金軍相遇,雙方戰於奄遏下水(今山西大同西北),一戰遼軍大敗而逃,遼軍將土不敵紛紛投降金軍,天祚帝隻帶領少量殘兵突出重圍,一直向西逃竄。


  又是冬季,一場大雪過後,整個汴都被銀妝素裹了起來。


  望著門外積有半尺深的雪,想起城外的流民,樂天無奈的搖了搖頭,為了不影響汴都的治安與形象,汴都嚴禁外地流民入京,不得己這些流民隻能在散落於城外,以乞討與尋短工為生。


  今歲的汴都依舊寒冷無比,好在自己事前所有預料,用蒸汽輪船從江浙等地運來許多米糧,在別院附近搭起粥篷施粥,又蓋了些草棚為這些難民摭風擋雨禦寒,雖不能對其有太大的幫助,但好歹能吊住這些流民的性命。


  河北、山東諸地起事,汴都、河東、陝西大震,河南、河北、京東京西、浙西,環慶、邠寧、涇原諸路百姓流離失所。


  好在之前樂天有移民呂宋、東瀛的計劃,著人於暗中招募流民去呂宋 、東瀛,趁著此時大亂,倒是招到了許多流民,兩年下來移居到呂宋的宋人有五萬之眾,憑借著火炮與領先於使用青銅器土人的科技優勢,在呂宋牢牢的立住了腳跟。


  正因為這些宋人新移民的到來,使的呂宋出產的金礦銅礦產量年年翻番,開拓的荒地逐年呈幾何數字增長,糧食更是能做到自給自足,而且還能返銷於大宋。數千料的蒸汽輪船每次載著宋人新移民去呂宋,回來時皆是滿載而歸,米糧、金銀銅還有呂宋出產的各種珍寶。


  當然,為了保護黎民,駐呂宋的武裝力量也得到了相應擴大。為了防止這些駐呂宋兵卒有民,樂天模仿後世駐軍方法,實行駐防換防製,按呂宋移民區的劃分,每年將駐呂宋的輪換一番,將駐東瀛與呂宋的軍卒、將領對換,以防止出現不遵守命令嘩變的現像。


  隻是讓樂天有些不安心的是伇使呂宋土著為奴的事情,但這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要知道在呂宋便是同時馬來人種土著各個部族之間,也是存在著敵對關係的, 以往兩個部落發生戰爭,俘到戰俘就會殺死,而眼下那些土著們捉到戰俘不再殺害,而是將戰俘賣給宋人,如此來戰俘活的一命,獲勝的土著部落能得到宋人的絲綢、瓷器等商品,而宋人得到廉價的勞動力,一舉三得又何樂而不為。


  但有一點,樂天規定得十分清楚,宋人移民不許私自開采各種礦藏,違者殺無赦。堅船利炮之下,沒有人敢不遵守這條命令。


  至於東瀛那邊,與當地的倭人打了幾仗。徹底將倭人打的服了氣,而且宋人移民越來越多,並且有軍隊的保護,倭人己經完全臣服。


  這倒不是駐東瀛的軍隊有多能打,而是倭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弱雞,一個倭人將軍能動用的力量最多不多千把人,這點人在大宋還不夠騎兵一個衝鋒的,再加上宋人手中還有火炮,倭人隻會更加老實。


  受大宋大環境的影響,中華票號自宣和五年起便開始不景氣起來,而今歲開設在北方的分號更是受到臣大的衝擊,甚至有數家被盜匪所洗劫,好在樂天之前所有準備,才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事實上,因為天下大亂,票號己經處於虧損的境地,甚至多地分號還發生了擠兌風潮 ,但樂天還是盡力的維係著,因為樂天太清楚票號的重要性,特別是自中華票號建立己來,更開創了匯通天下的局麵,影響到了北宋的經濟。


  如果中華票號倒了,本就陷入混亂的大宋經濟體係徹底崩潰了,票號最重要的就是信譽,更吊著北宋經濟的最後一口氣,為此樂天不惜將自己積蓄的金銀來填補其中的窟窿,努力的維係著票號的運轉。


  就在樂天回想這兩年布局時,嗞嗞的踩雪聲傳入耳中,隨之屠四出現在樂天的視線中。


  見到樂天,屠四連忙施禮口中同時說道:“官人,駐靈夏的探子打聽到一條不太好的消息!”


  “什麽消息?”樂天問道。


  屠四回道:“金人派使者去見黨項作孽察哥了!”


  “消息可否可靠?又是什麽時候的事?”聞言樂天皺起了眉頭,追問道。


  屠四忙回道:“官人,這消息千真萬確,是今歲夏季的事,金人對於此事十分謹慎小心!”


  “金人己經開始動手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便會劍指大宋了!”樂天搖頭苦笑。


  樂天記得清楚,在上一世時空時,西夏人自知不是金人的對手,不僅不敢收留逃入西夏的天祚帝,還向金奉表稱藩,之後金賜西夏誓詔,同意其稱藩。


  而且就在西夏向金稱藩之後,連連在宋夏邊境挑釁牽製西軍,而此時金人揮師南下,在靈夏平亂的西軍難以馳援,再加上欽宗皇帝的軟弱最終導致靖康之恥,說金與西夏達成了某種共識也是不無可能的。


  本時空西夏被自己滅了,卻還有黨項殘餘察哥殘領數萬殘軍退入吐蕃與回紇交界處,更得到了兩國的庇護,此還有不少黨項部落暗中有蠢蠢欲動,若是在金入侵大宋之前,靈夏先亂,勢必西軍先要平亂而無法抽身回現,使京師守備空虛。


  就在樂天思慮之際,尺八走運院子,施禮稟道:“官人,保羅率領車隊眾杭州來到汴都,眼下己經進了城,特來向官人稟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