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咱們也開掛
國產標準化,這個標準隻要汽車百分之八十的零部件,由本國製造,就能說是國產貨。
可是吧,後世國家用了十年時間,才把德國大眾畫出來的汽車零部件完成國產化,記住,是汽車零部件,並非是發動機。
如果是發動機,十年能夠達到國外標準,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然而,花了那麽長時間,國家隻是把德國大眾汽車七搞八搞出來的零部件,一些無關緊要的邊緣技術實現國產化。
汽車最重要的發動機技術,德國大眾根本沒有拿出來,好吧,雖然不想承認,即便拿出來,以內陸製造廠的技術水平,也很難製造出來。
但是吧,這玩意搞不定,可以教啊,太高端的不行,低端一點的,總沒問題吧?
然而,人家不願意,不願意拿出來,也不願意教,更不願意搞低配。
楊辰之所以沒有一來就讓蘭博基尼建汽車工廠,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時候汽車行業,內陸沒有足夠的技術人才。
再一個,就是想等著德國大眾汽車自己作死,作大死。
拿出國內陸搞不定的技術,明顯是不懷好意,他就不相信德國大眾沒辦法幫助內陸製造廠一點點升級,短時間完成汽車國產化。
以德國工業標準,套用在剛開始發展的國家身上,這明顯是故意為難人。
別跟我說什麽標準不標準,大人和小孩,兩個人年齡和塊頭都不一樣,硬要小孩幹大人的活,說難聽點,對方就是成心不想看到內陸把汽車發展起來。
想想也是,憑著內陸十億人口基數,一旦經濟發展起來,需要的汽車數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德國大眾隻想要市場,不想當師傅,再沒有辦法之下,耍點手段,拖延內陸汽車國產化發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這放在內陸,真的是一點不差。
後世印度三哥各種開掛,那都不算什麽,內陸這邊才是開掛的祖師爺。
比如說,建國之初,很多國家都沒搞明白的核武器,在其他國家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內陸已經把小圓球丟沙漠給炸了。
一個工業基礎薄弱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國家,造出當世最厲害的核武器,歐美當時差點沒把自己的舌頭給咬斷了。
緊接著,改革開放,國家在各大技術工程上麵,也是縷縷開外掛,闖紅燈,但凡被人封鎖的東西,買不到貨,國家就開始憋大招。
後世有句話,但凡國內造不出來的東西,那都是黃金價,但凡是國內造出來的東西,那都是白菜價。
以至於,後世很多歐美國家,對內陸封鎖也不是,不封鎖也不是。
封鎖吧,人家也就難受一下下,幾年之後,與封鎖的技術有關的企業死一半算好的,不封鎖吧,又心癢癢,不作死不舒服。
沒辦法,十幾億人口,人才儲備完全不是其他國家能比的,別的國家十個人裏麵出一個人才,國內隻要一百個人裏麵出一個人才,就能把對方懟死。
對於內陸的研究,德國不比其他國家了解的少,隻是時代發展,不是一兩個國家能夠阻擋的。
內陸十億人口市場,沒有那個國家抵擋的住誘『惑』,你不進來,別人遲早會進來。
現在國內就一家德國大眾一家外資汽車公司,它們有資本得瑟,也得瑟的起來。
而楊辰就是樂意看到德國大眾它使勁得瑟,不作死就不會死,隻有德國大眾把大家搞不爽了,蘭博基尼才有替代德國大眾的機會。
蘭博基尼與德國大眾不同,蘭博基尼如今掌握在楊辰手中,但凡是蘭博基尼公司拿的出手的技術,都隻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至於國外技術封鎖,成品運不過來,人才還送不過來嗎?活人還能被『尿』憋死?
有些技術或許需要很長時間消化,但是那些國內能生產出來的零部件,一個簡單的技術升級,哪裏需要十年那麽長的時間。
產品質量先不說,先把東西造出來,等賺到錢了,培養出技術人才之後,在一步步慢慢升級。
循序漸進,製造出符合國情的汽車,讓大家見到四個輪子跑的國產汽車,有產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才有動力去幹。
畫大餅充饑,怎麽都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吸引人,這年頭,別說什麽國內沒有錢之類的雲雲,內陸別的不多,就是人民幣多的花不完。
隻要蘭博基尼能把國產車造出來,光是『政府』和國企需要的供應,就足夠蘭博基尼騰飛起來。
一上午,雙方從一開始的談判,轉變成湊到一塊討論如何辦好特區合資汽車公司的事項,雙方都把顧慮全部敞開了。
隨著兩邊深入交流,梁書記等人也沒有再把楊辰當外人,與德國大眾比起來,楊辰這個自己人顯然靠譜多了。
至少,楊辰這邊能夠考慮到國內的難處。
楊辰『摸』了『摸』自己開始鬧騰的肚子,開口道:“梁書記,你看著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裏吧。”
該說的都說明白了,接下來能不能讓蘭博基尼正式入駐特區,就看梁書記這些人了。
梁書記瞅了一眼會議室牆壁上的大吊鍾,笑道:“楊先生,要是不嫌棄,我們大家中午一起吃個飯。”
“這個”楊辰聞言,看了一眼從位置上起身的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對於國人飯桌上的文化,楊辰不知道老爺子習不習慣。
想了想,幹脆提議道:“梁書記,要不我們中午去東華公司食堂吃飯?前段時間太忙,這邊工廠建好後,我都沒時間過來看一眼,接下來東華公司的發展,我還想跟梁書記好好談談。”
梁書記聽了,點頭道:“沒問題,中午我們就去東華公司。”
說著,梁書記向自己的秘書吩咐道:“小李,你幫我把下午的會議取消,其他事情也先推掉,中午我陪楊先生好好逛逛咱們特區。”
說實話,到現在梁書記還有些意猶未盡,還想跟楊辰多交流一下,經過剛才雙方討論,楊辰那裏是來開公司的,完全就是過來幫他解決問題的。
按照楊辰的辦法,堔圳特區這邊的汽車工廠,完全可以在最短時間建立起來,甚至十年後,超越上嗨都沒有問題。
大上嗨是什麽地方?梁書記不是不懂,相比大上嗨,堔圳特區在底蘊方麵,相差了一大截,完全不能比較。
作為改革開放最前沿,特區這個排頭兵,想要發展起來,就得甩開膀子幹,沒條件就創造條件。
底蘊不夠,就猛足了勁補充,楊辰說的技術學校,一旦辦起來,將來就是特區最大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