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秦·君臨天下> 第292章 人傑薈萃

第292章 人傑薈萃

  後勝猶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揪住茅焦。


  “先生有何高見?”


  茅焦嗬嗬一笑說:“此事的確頗為棘手,大王和相國都不可提及此事以免觸怒秦王。正如想過所言,此事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即便勸得秦王回心轉意迎回太後,但誰知道秦王會不會因此懷恨在心。他迎回太後不外乎是做給天下人看,以此贏得一個好名聲同時也讓自己心裏好受點兒。但是大秦乃是虎狼之國,秦王更是虎狼之君,虎狼的共處就是殘暴。相國試想,大秦沒事還找事呢,這麽大一個理由送給秦王這嬴政能不記在心上嗎?就算他但是不說事後找後帳那也受不了哇。”


  後勝咽口唾沫問到:“秦王不會這麽小心眼吧?”


  茅焦撇撇嘴說:“秦王是不是小心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若是秦王若想滅關東列國就要師出有名,別管理由充不充分隻要有個理由就行。相國您想,秦王站在地圖前想著想打哪個國家時最先想到的是什麽?”


  後勝:“肯定是跟誰有仇哇。哦,我明白了!先生高見。可是先生如何化解呢?”


  茅焦:“請相國除了我門客的身份,讓我隻身入秦去說服秦王,若成則大王可得實惠,若不成茅焦一命相抵絕不會讓大王和相國惹禍上身。”


  後勝:“你最好說服秦王,若是不成記得你剛才的話千萬不要禍水東引。”


  茅焦:“喏。那麽茅焦這就告辭。”


  後勝:“有勞先生,我祝先生馬到功成。”


  茅焦出了帳篷來到沒人處撇撇嘴說:“吝嗇鬼,某家為你賣命你卻連個表示都沒有,我看著齊國早晚也得亡於你手,不如借此機會投奔大秦。豁出命去,某一程富貴。”


  說話間茅焦從懷裏掏出一個錦囊打開裏麵是一塊烏木牌子,牌子上的刻著一朵雲紋拖著一個月牙。


  茅焦:“幸虧某家有先見之明,交好趙牽得了他一塊牌子,拿著這塊牌子我就可以先去武安君府拜見君侯了。嘿嘿,齊王你莫怪茅焦,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茅焦自覺才華出眾不料混了這麽多年連個一官半職都沒混上,有你這倆昏君佞臣齊國也好不了,爺不伺候了。哼!”


  茅焦收起錦囊回屋收拾了行李出了驛館在城裏找了家小客棧住下,許是因為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覺得前途光明,茅焦怎麽也睡不著。他起身出門來到客棧的大堂內問正在打盹的掌櫃:“可有酒菜?”


  掌櫃的被驚醒,他抹了把口水說:“有,先生吃些什麽?”


  茅焦:“弄些肉菜,來一壇酒。”


  掌櫃:“先生稍坐,老漢這就叫夥計起火。”


  茅焦興致勃勃的坐在岸邊拿起一根筷子敲著桌子最裏麵哼哼唧唧,就在這時客棧的門被推開一個年約二十的英俊小夥兒領著倆差不多十三四歲的少年走進客棧。小夥來到茅焦麵前拱手施禮問到:“拜見先生,請問先生可知此間掌櫃何在?”


  茅焦扭頭喊到:“掌櫃,來客人了。”


  掌櫃的忙不迭的從後廚走出來,他一見是三個衣著樸素的少年便說:“三位客人,本店客房已滿,這個實在沒有住處了三位不妨去別家看看?”


  青年說到:“夜色已深,我們兄弟三人已經問了幾家都應經客滿,掌櫃還請方便一下。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在這大堂內對付一宿。”


  掌櫃:“這如何使得?”


  茅焦說道:“掌櫃,就讓這三位和我住一間吧,反正那十個套間我一個人住也嫌空落。出門在外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大家結個伴吧。”


  三人立刻施禮拜謝茅焦,茅焦笑著擺擺手說:“你們三個相比還沒吃飯,正好我點了酒菜不如一起吃吧。”


  青年說到:“多謝先生,這頓飯我請。”


  茅焦客氣一番之後就免了三人的房錢,四人坐定之後聊了起來,茅焦一問才知這三人原來都是要去鹹陽的。正好順路可以搭伴,於是四人立刻熱絡起來。


  茅焦問那青年:“不知賢弟仙鄉何處,尊姓大名?”


  青年答曰:“有勞兄長動問,小弟祖居楚國沛豐邑,小弟姓蕭名何。兄長大名還請賜告。”


  “哈哈,為兄茅焦齊國人氏,此次赴秦是為了謀個前程。蕭何賢弟,這二位是你的胞弟嗎?”


  蕭何答到:“這二位不是蕭何胞弟。”


  蕭何一指其中一個相貌俊俏一臉隨和的少年說道:“這位是弟弟名叫張良,乃是新鄭人氏,祖輩曾做過韓王相如今家道中落了。”


  張良起身向茅焦拱手一禮,蕭何又一指另一個滿臉英氣的少年說道:“這位弟弟是。”


  “在下韓信,淮陰人氏,拜見茂兄。”


  茅焦哈哈一笑說:“不知韓賢弟是哪位名人之後?”


  韓信臉上一僵說到:“小弟家境貧寒,父親早逝家母多病,多靠鄉鄰幫助勉強糊口,後遇漂母舍飯小弟言道將來定要重謝漂母。不料漂母大怒說隻是可憐我才給我飯吃,還說我若能自己養活自己就是對她的報答。於是小弟辭別家母趕赴鹹陽,立誌要考入九嵕書院,將來出人頭地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還有漂母賜飯以及警示之恩!”


  茅焦聽罷擊掌大讚:“好!有誌氣。男兒就該如此,此去鹹陽我們結伴而行,互相幫襯。他日若得富貴,莫要忘了彼此這段情誼。”


  蕭何、張良、韓信拱手低頭答曰:“喏。”


  掌櫃的笑嘻嘻的端上飯菜又捧來一壇酒給茅焦和蕭何倒上,張良韓信還未成年隻能以茶代酒,四人舉杯一碰說了聲請。四人正要同飲的時候,客棧的門又被推開一個二十多歲身材魁梧的大漢走了進來。


  “掌櫃可有客房?”


  掌櫃:“沒了,真的沒了。這四位都是擠住在一起的。”


  那大漢說到:“夜已深了無處可去,還請掌櫃行個方便,某就在這大堂裏對付一宿。”


  茅焦說道:“這位兄弟,相逢就是有緣,一起住吧。掌櫃,給我的房間多拿鋪蓋來。這位賢弟請入席,哦,還未請教賢弟大名?”


  大漢拱手答到:“我祖居大梁,名叫魏繚!”


  五個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書中暗表這五個都是青史留名的名人,五人中名氣最小的就屬茅焦,他隻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說服嬴政迎回趙太後,而他自己也借此飛黃騰達。倒數第二有名氣的就是魏繚入秦後擔任國尉他把大秦諜報係統進行了有效的整合,最主要的是尉繚一到秦國就向秦王獻上一計。


  他說:“以秦國的強大,諸侯好比是郡縣之君,我所擔心的就是諸侯‘合縱’,他們聯合起來出其不意,這就是智伯(春秋晉國的權臣,後被韓、趙、魏三家大夫攻滅)、夫差(春秋末吳王,後為越王勾踐所殺)、閔王(戰國齊王,後因燕、趙、魏、秦等聯合破齊而亡)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愛惜財物,用它們去賄賂各國的權臣,以擾亂他們的謀略,這樣不過損失三十萬金,而諸侯則可以盡數消滅了。”


  一番話正好說到秦王最擔心的問題上,因為此時秦王政已親秉朝綱,國內形勢穩定,秦王正準備全力以赴開展對東方列國的最後一擊。


  此時以秦國之力消滅列國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成問題,但是列國要是聯合起來共同對秦,情況就難料了。所以擺在秦王政麵前的棘手問題是如何能使六國不再“合縱”,讓秦軍以千鈞之勢,迅速製服六國,統一天下,避免過多的糾纏,以免消耗國力。


  離間東方國家,雖然是秦國的傳統做法,而且白宣、李斯等人正在從事著這項工作,但是采用什麽方法更為有利,則仍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消滅列國統一天下,是曆史上從未有人幹過的事情,年輕的秦王政深知這一點,他不想打無準備之仗。


  另外,當時秦國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就是戰將如雲,猛將成群,而真正諳熟軍事理論的軍事家卻隻有白宣一個。古代信息傳遞手段極其原始,往往統帥隻能給將軍一個籠統定個目標,比如把座城給我拿下!至於怎麽打那就得看將軍的本事了。


  滅六國是一個龐大複雜的工程,戰略目標已經有白宣製定出來,那麽誰來執行,靠誰去指揮這些隻善拚殺的戰將,讓他們更好地按照戰略意圖把握全局,這是秦王非常關心的問題。


  嬴政雖工於心計,講求政治謀略,但時還真沒指揮過大戰役,同樣缺乏帶兵的經驗。李斯等文臣也是主意多實幹少,真要上戰場真刀真槍地搏殺,一個個就都沒用了。白宣是個合格的統帥也是坐鎮中樞的不二人選,同時他也是個指揮作戰的行家。奈何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離開軍帥府的,軍帥府和將來的戰場至少遠隔千裏之外,白宣若能抵近指揮那是最好。可是白宣一離開中樞無人鎮守勢必會造成混亂所以必須有一個能夠代替白宣或者坐鎮中樞或者指揮作戰的人。


  那麽馮去疾不行嗎?馮去疾不行,他的經驗完全是針對北方匈奴的,在征討列國時他的經驗就顯得不合時宜了。而且馮去疾坐鎮中樞是為了防範征討列國時大秦北疆匈奴的進犯,若此時匈奴進犯基本上有馮去疾坐鎮指揮就好,根本不用白宣費心。


  基於這個考慮,一頓問對之後,秦王覺得魏繚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計尋求的人,於是對他委以重任冊封國尉。而魏繚也沒讓嬴政失望,大秦一統天下魏繚的功勞盡在白宣之下。


  剩下的蕭何、張良和韓信就不用說了,那名氣杠杠的,史家提起這哥仨往往會用一個稱呼,漢初三傑。所以說,這件普通的客棧裏匯集了五位能夠擾動天下風雲的傑出人物,真可謂是人傑薈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