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茅焦自薦
秦王政九年春,趙王偃率領大夫公孫乾、趙龐送公主敏代入秦,上將軍李牧率軍護送。就在趙王偃離開邯鄲之後,楚王熊完病重,命上卿李園為送親使送楚國公主熊諾入秦。
趙王偃離開邯鄲之後轉道洛邑拜訪呂不韋,倆人見麵之後異常親熱,呂不韋設宴款待趙王偃,酒宴上除了趙國君臣及公主敏代之外,大秦河南郡郡守夏侯商也在做相陪。席間,趙王偃特意讓公主敏代彈奏瑤琴一曲助興,呂不韋拍案大讚敏代公主姿容絕代、琴技驚天,趙王偃趁勢讓敏代拜呂不韋為義父,但呂不韋均推辭不受。
趙王偃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借著更衣的機會找來呂不韋門下一位趙國公子問計,那位公子說到:“大王若想讓文信侯成為公主的依靠,讓公主認文信侯為義父是不可行的。因為文信侯承認的義女隻有一位,那就是白家大女白紫煙。文信侯推辭一是因為已經有了少君白紫煙,而是因為要避開嫌疑,所以這條路行不通。”
趙王偃:“那該如何是好?敏代嫁入大秦若是沒有趙興外戚的支持如何能跟段玲瓏分庭抗禮,寡人也不是非要敏代成為大秦王後,寡人隻希望我兒不受欺辱,若能成為王後那就更好了。”
趙國公子:“大王若想得償所願,不如投其所好換取他的支持。”
趙王偃:“可寡人怎知他的喜好?”
“大王,文信侯是如何被貶的您心裏清楚,文信侯雖然離開鹹陽可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蘄年宮中的趙太後。說起來趙太後也是趙國女兒,她是趙龐的義女馬服君趙奢的孫女,論起來算是大王的姐妹公主的姑母,若是大王能勸得秦王迎回趙太後,既挽回秦王的顏麵又成全了秦王仁孝之心,秦王必定心存感念這對趙國極為有利。而如此一來,文信侯必定也對大王感恩戴德,即使他不在鹹陽也會告知君侯白宣照顧公主,即便不能為後至少也會成為寵妃。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趙王偃:“妙計。”
酒宴過後,趙王偃沒有急著回驛館而是和呂不韋在書房內聊到深夜,具體聊些什麽不得而知,隻知道趙王偃這一晚就住在呂俯。第二天離開時呂不韋盛裝相送,趙王偃都上了安車了,呂不韋依舊三拜三叩,扶著車轅相送。
趙王偃走後十天,齊王田建帶著後勝入秦,順路拜訪呂不韋。因為主持編纂了《呂氏春秋》這部巨著,呂不韋現在是名傳天下。人生於世到了每個階段所求各不相同,年輕時的商人呂不韋就想改換門庭,所以他來了個奇貨可居,成了大秦文信侯和相邦。現在他已經六十多歲了,經曆了這麽多事情,也經曆了許多的榮辱心性逐漸平和,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這部巨著傳遍天下。
為此呂不韋還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洛邑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當然,這不是說《呂氏春秋》字字珠璣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而是因為人們都敬畏呂不韋身後的白宣所以沒有人願意出頭罷了。不過這樣一搞,其轟動效應卻是巨大的,《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的大名遠播東方諸國。就連齊國最古老的學府稷下學宮都開出重金求購此書,呂不韋算是誌得意滿了。
可是人一得意往往會忽略其他,呂不韋就忽略了一斤很重要的事,他忘記了當年白宣送他離開鹹陽時是怎麽囑咐他的。又或者是,呂不韋覺得我宣傳我自己的書應該不會觸怒嬴政,所以他就做了。但是事實證明自以為是是最要命的,呂不韋在不經意間給自己掘開了墳墓。
齊王田建拜訪呂不韋自然要求一部《呂氏春秋》而且不白要,田建不差錢一張口就對呂不韋說:“洛君,你府上有多少套《呂氏春秋》寡人就要多少套,隻要你肯給寡人不吝財貨。洛君若有其他需要,寡人一力承擔。”
呂不韋思慮片刻,他覺得隻是趙王一人勸秦王效果不太好,若是加上齊王就差不多了,於是呂不韋說到:“大王若能答應幫不韋一個忙,不韋府中所有《呂氏春秋》白送大王。”
田建一聽有便宜可占連忙說:“洛君請直言。”
呂不韋:“大王也知嫪毐謀逆牽連太後,雖說此事與太後有些幹係但太後與我王畢竟是母子。古語有雲子不言父過,先王早逝太後為了大王也是悉心操勞,如今行錯一步也是悔之晚矣。我王有心饒過,但謀逆大罪律法不容。如今太後幽禁於蘄年宮中,我王不能盡孝膝下實乃人間慘事。長此以往有損我王威嚴和大秦國威,故此不韋覥顏請求大王從中勸解一二,若能解了這件尷尬事皆是大王恩德,我王定會感恩戴德,請大王務必應允。”
田建捏著胡子說:“洛君真是個長情之人啊。寡人欽佩之至,洛君之意寡人明白了,洛君不必解釋,大家都是男人個中道理不說自明。咳咳,這幾件事寡人應下了。你看這樣可好,寡人先去說服秦王,等到秦王迎回趙太後之後寡人再來取書,如何?”
呂不韋:“多謝大王。”
第二天,齊王田建辭別呂不韋前往鹹陽,當車駕離開洛邑之後後勝埋怨田建。
“大王何苦攬這種不討好的事情。”
田建:“相國何意?難道不花錢就能得到《呂氏春秋》這部巨著不好嗎?”
後勝:“不是不好,而是不好辦。大王試想,自古最難斷的就是家務事。嫪毐謀逆一事之所以在秦國內動靜鬧得不大就是因為這其中有醜事。所謂家醜不外揚,咱們是外人沒事揭人家的醜事似乎不大厚道吧?臣聽聞,秦國臣子為了勸諫秦王迎回太後已經被殺了二十七個了。秦王有言:有敢再說太後的事者,先用大鼎沸油煎了再殺。此所謂先煎後殺。大王,這事最好別管。”
田建苦著臉說:“有便宜不占寡人於心不忍,再說寡人已經答應洛君了若是辦不到寡人顏麵何存?不行,你得給寡人想辦法,既要讓寡人占了洛君的便宜又不能讓秦王對寡人懷恨在心。快想,想不出來今晚罰你睡帳篷!”
後勝:“這個,大王莫急讓臣想想。”
然而到了宿營的時候後勝還是啥招都沒想出來,於是驛館內的空地上多了個帳篷,後勝一個人四仰八叉躺在帳篷內聽著齊王那屋飄出的歌舞嬉鬧之音,聞著酒肉的香氣,後勝暗自懊惱。
“你自己想占便宜又不考慮清楚,弄得不可收拾了才找我善後,可這送命的事情誰願意去幹啊,我能有什麽好辦法。唉,倒黴!”
後勝正在發牢騷忽然帳篷外傳來一個聲音:“相國可休息了?”
後勝氣惱的說:“你覺得本相在這種環境下還能安睡嗎?有何事明天再說。”
“相國,在下來找相國就是為相國解憂。”
後勝坐起身來說到:“快快請進。”
一個三十多歲麵白長須的男子走了進來,後勝看著此人說到:“本相知道,你是本相的門客,你是那個那個那個誰來著?”
那人微微一笑拱手施禮說到:“在下茅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