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合縱伐秦(十)
咵啦啦啦,王離縱馬狂奔掠過排著密集的隊形快步前進的秦軍將士,掠過他的父親王賁,看著王離的背影王賁的心懸了起來。主將王翦立馬土坡之上,他早就看到飛馳而來的王離,此時此刻王翦雖然麵不改色但他的心跳都快停止了,他膽大雙眼看著王離來到自己麵前。
“啟稟將軍,君侯有令命你部立刻返回修魚,等待蒙毅軍到來。”
王翦:“修魚的一萬將士呢?”
王離:“全軍戰死,敵軍進入修魚旋即退出五十裏紮營,夜半時分敵軍轉向蒲阪,君侯說龐暖意圖已名命你部按原定計策實施。君侯還說修魚之戰就交給您和蒙毅將軍了。鑒於雙方兵力相當,君侯不求全殲楚魏聯軍,能殺多少殺多少!”
王翦的眼角有兩行淚水滑落。
“君侯是去江陵還是去蒲阪?”
“蒲阪,君侯已命蒙恬所部全軍集結殺向蒲阪,君侯今早已經動身了。”
王翦:“君侯率領多少兵馬?”
王離:“兩千。”
王翦:“離兒,把我的衛隊帶上。去吧,去追隨君侯建功立業吧!”
王離:“多謝祖父,孫兒去了!”
王翦目送王離離開之後,他大吼一聲:“全軍止步,後隊變前隊,快速返回修魚!”
軍令逐級下達,行進中的大軍猛然停頓,在校尉的口令聲中全軍原地轉向隊形不變按順著來路快速返回。
就在王翦的大軍返回修魚的時候,白宣的命令也送達蒙毅手中,蒙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把軍令仔細看了數遍才確定這是真的。
蒙毅:“龐暖傻了不成,放著修魚不占卻要繞過蒲阪渡過黃河。贏了,這一站我們贏了!哈哈哈哈哈哈!傳令,一次撤回,穩住不要太快!”
不怪蒙毅興奮,如此一來來自背後的危險瞬間化為烏有,夢亦可以放心的按照原定計劃引誘楚魏聯軍進入伏擊圈。
蒙毅雖然知道白宣的真正殺招在蒙驁那裏,但他不知道蒙驁和蒙武的攻擊目標是哪。蒙毅一直以為蒙驁所部是要繞到楚魏聯軍背後切斷其退路的,而修魚王翦所部既要保證蒙毅所部後背的安全又要保證函穀關入口不丟失,隻有十五萬人的王翦所部麵對二十五萬燕趙聯軍處於劣勢。
在這種情況下若想完成白宣所定的戰略目標,三支秦軍之間的配合必須默契,時機必須不早不晚,這是對秦軍新老將領的一個巨大的考驗。各部主將除了要完成自己承擔的作戰任務之外,還要時刻注意其他兩部秦軍的動向。這種高度協調一致的且規模龐大的戰役行動,若放在現代到也不難因為現代科技已經實現了信息的瞬間傳輸,總指揮下達的命令可以瞬間傳遞到作戰單位,即使突然出現異常總指揮部也會及時調整部署,各部之間也會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戰國時期不行啊,即便白宣先知先覺也沒法做到在眨眼之間就讓三支部隊之間的動作協調一致。因此按照預定計劃實施是最妥善的方法,白宣命王翦所部撤出修魚,同時留下一萬秦軍和龐暖的聯軍死戰目的隻有一個,摸清龐暖意圖同時擺了一個疑陣迷惑龐暖。
龐暖本就不是要攻占修魚,他一門心思的要渡河攻鹹陽,可以說龐暖是完全按照他和黃歇商議好的策略實施的。那一萬秦軍的英勇阻擊在龐暖看來很是正常,可是當龐暖發現修魚竟是一座空城的的時候龐暖心中大吃一驚。要知道龐暖原本是要留下十五萬聯軍和修魚秦軍來一場血戰的,如此才能掩護他率領聯軍渡河攻擊鹹陽。
可如今休漁是一座空城,王翦所部蹤跡皆無,龐暖頓時覺得周圍到處都有秦軍的眼睛盯著自己,所以他才果斷下令撤出修魚。此時的龐暖也很矛盾,占據修魚的好處太大了,相較渡河攻鹹陽要穩妥得多。但是也意味著龐暖要改變原定的計劃,同時要頂住王翦和楊端和的前後夾擊,而楚魏聯軍能否迅速到達修魚和龐暖匯合這還是個未知數,龐暖不敢去賭。
龐暖在占據修魚和按原計劃渡河兩者之間糾結,白宣雖然稱讚龐暖用兵有獨到之處堪稱戰術專家,但是沒有指揮過大規模戰役還有將近五十年沒上過戰場這是龐暖的硬傷。在經過反複權衡之後,龐暖做出了一個選擇,全軍轉向過蒲阪渡黃河。
曆史證明,每到關鍵時刻那關鍵的人物總會麵臨艱難的選擇,而往往勝負就在一念之間,在當時誰也不知道這個選擇是對是錯,但往往被情勢所迫又不得不做出選擇。龐暖做出的選擇對聯軍而言意味著什麽,對秦軍又意味著什麽,現在還很難看出分曉,但既然做出了選擇,那麽就要義無反顧的堅持到底。
龐暖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了,函穀關外的三路秦軍壓力頓減,但白宣不輕鬆了,他需要用三萬精騎對戰二十五萬燕趙聯軍,因此白宣必須等到聯軍渡河之時才能發起攻擊。此時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沿河布防的樊於期部必須守住防線,必須支撐到援軍到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龐暖的抉擇是對是錯暫且不提,此時的白宣也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派人將消息送往函穀關,而王翦忙於布置修魚的伏擊圈也忽略了將此事告知函穀關的楊端和,大秦失去了及時增援樊於期的最佳時機。
就在白宣一邊趕往蒲阪一邊收攏蒙恬所部的時候,已經趕到蒲阪的龐暖下達了一道軍令,名將渠率領燕軍駐守蒲阪做為一道攔阻秦軍的防線。應該說龐暖的考慮是很周全的,他被白宣的空城計擾亂了心思,總覺得秦軍在他看不見的地方跟著他,龐暖最怕的就是秦軍在他渡河時發起攻擊,因此布置一道防線也就是理所應當的。
龐暖的軍令讓將渠鬆了口氣,不知怎的龐暖總覺得自己還是不要跟著龐暖這個老家夥一條道走到黑的好,所以在接到龐暖的軍令之後,將渠少有順從,燕軍的動作也少有的勤快。隻用一天的功夫十萬燕軍就在蒲阪一線拉起了一條防線,而龐暖則率領十五萬趙軍趕到了黃河邊開始渡河。
滔滔黃河濤聲如雷,湍急的河水如同發怒的馬群一般奔騰而去,河水撞擊著河岸發出震天的轟鳴聲,濺起的浪花不一會就將人全身打濕。河麵十分開闊,即使龐暖站在高處看著對麵那塊河灘地,盡管他的雙眼已經發酸,但也僅僅能看個大概。
此時的龐暖心裏有些後悔,後悔自己為啥不占據修魚而堅持渡河。但這個念頭隻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這一戰事關聯軍生死存亡,也是龐暖能否威震天下的唯一機會,對於龐暖而言這一戰隻能勝不能敗,因為一旦失敗身為聯軍主將的龐暖唯有一死。
龐暖:“傳令,渡河!”
司馬尚看看黃河再看看龐暖那殺氣騰騰的臉,他把想說的話又咽進了肚子裏。
從這裏渡河說想要選擇一處平坦開闊的河灘地,而且必須選擇在上遊距離對岸那片適合登陸的河灘地幾十裏的地方。這一段的河水流速快,根本不能直對著對岸劃過去,隻有從上遊順水而下連劃帶飄的才能到達對岸。
十五萬趙軍沿著河岸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等著渡河,當第一批十艘木船順水而下接近河中遊的時候,龐暖、司馬尚提著的心放下了一半。可就在這時黃河中湧起一片大浪,在岸邊趙軍將士的注視下十艘木船直接被大浪掀翻,穿著鎧甲的趙軍將士落水之後直接就是蹤跡全無,唯有底朝天的木船順流還有戰馬順流而下眨眼之間就不知道飄到哪去了。
岸邊的十幾萬將士鴉雀無聲,紛紛回頭看著站在高處的龐暖,此時的龐暖已經沒了退路他咬咬牙拔出長劍吼到:“渡河!”
司馬尚:“將主,河水過於湍急,單獨一船很難平安度過,不若將三五隻船綁在一起或許會更好些。”
龐暖:“你去辦。”
片刻之後,分別有三艘幫在一起的穿和五艘幫在一起的船順流而下,盡管浪濤洶湧但這些幫在一起的船的確比單獨一隻的船穩多了,尤其是五艘綁在一起的船更穩,正在最中間的將士還能向岸邊揮手。船上的趙軍將士和船夫一起奮力劃水,船一點點向著對岸靠近。終於,那五艘綁在一起的船越過那三艘綁在一起的船先行抵達了對岸。雖然龐暖看不清對岸的情況,但也知道那船肯定是靠岸了。
霎那之間,趙軍將士歡聲雷動,龐暖激動對司馬尚說:“你的辦法真好,以後都是五艘綁在一起,盡量多裝載物資,船重一些會更穩,切記不要過重!”
司馬尚:“遵命!將主末將恭喜將主建不世之功!”
哈哈哈哈哈哈,龐暖哈哈大笑,那一刻的龐暖真可謂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