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合縱伐秦(四)
新鄭韓王宮大殿內,蒙驁、王翦、楊端和等主要將領赫然列座,白宣親手給紅綿、徐安送上茶水。
“紅姐辛苦了,這一趟勞苦功高,五國聯軍還未出征就隻剩四國紅姐、老徐當居首功。”
紅綿:“君侯客氣了,不知君侯還有何吩咐?”
白宣:“還請二位暫時留在軍中聽候召喚。紅姐那龐暖和戰死在函穀關前的龐煖有何關係?”
紅綿:“龐暖和龐煖是一胎雙生的親兄弟,龐煖為兄龐暖為弟。早在趙武靈王時,龐暖就曾經與武靈王論兵,為武靈王闡釋了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的兵法要義。但在武靈王死於沙丘之亂後,趙國人心四散,樓緩、樂毅、富丁、劇辛紛紛離棄。
當時趙國被公子李兌把持,像龐暖那樣一大批曾經受到器重的人都被排擠,此後五十多年間就再也見不到這位青年俊傑,據說他可能是跟隨了鶡冠子繼續鑽研學問去了。
鶡冠子是楚國人,曾經也是武靈王帳下紅人。沙丘之亂後,鶡冠子、龐暖師徒倆就回到楚國隱居深山,潛心修學。
趙孝成王去世後趙王偃即位,他試圖廢去他的兵權,君侯的離間計也恰好起了作用。廉頗拒絕交出兵權趕走了樂乘,自己也畏罪潛逃到了魏國。如此一來趙國一下子少了兩位大將,再加之前去世的趙奢,邯鄲之戰中去世的藺相如,函穀之戰戰死的龐煖,趙國目前已經是人才凋敝了。
雖然李牧率軍攻克了燕國的武遂和方城還險些占據上穀郡,但是代、雁門、雲中各郡尚需要大將領兵防備東胡,因此李牧無法回到邯鄲長期擔任趙軍統帥。於是,郭開想起了龐暖並向趙王偃加以舉薦,
趙王偃接見了龐煖,並向他討教了治國之道,龐煖年雖老邁,但思維敏捷,與趙王偃兩人一拍即合,恰好這次無國會盟,於是趙王偃便任命龐煖為趙軍統帥,並出任五國聯軍主將。”
白宣:“四朝元老啊,這龐暖得多大年紀了?”
紅綿:“年近八十了。”
白宣:“天,他還能上戰場嗎?趙王偃心真狠,居然把一位老爺爺派上戰場。”
紅綿:“誰知道呢?”
白宣:“即便他是一隻雄獅,但也已經是一隻老掉牙的爪子已經磨禿了的雄獅。他離開戰場太久了,大秦的作戰方式隻要稍加改變就會讓他應接不暇。聯軍統帥春申君黃歇如今年近七十,聯軍主將龐暖年近八十,這兩位老爺爺這麽大歲數還能上戰場著實令人敬佩,本君都不好意思打他們了。”
紅綿:“龐暖沒上過戰場,也從未指揮任何一場戰役,這一點他比不上他的兄長龐煖。給我的印象龐暖更像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白宣:“那就更沒什麽好擔心得了,此次大戰我軍一線主戰兵力達到三十萬,以修魚為中心的二道防線兵力十五萬,以函穀關為中心的第三道防線擁兵三十萬!大秦傾國之力組織了七十五萬大軍嚴陣以待。本君覺得多了,太多了!”
蒙驁問到:“君侯此言為時尚早,畢竟是列國合縱攻秦,我軍寧多勿少哇。”
王翦:“冷鋒可有密報?”
王離:“啟稟君侯、各位將軍,冷鋒密報匯已經匯總。”
白宣:“講。”
王離:“據查,楚、魏、趙、齊、燕會盟之後,春申君坐鎮陳城指揮,楚將景陽率二十萬楚軍日夜兼程趕赴秦楚邊界,目前楚軍距離陽翟八十裏。趙國老將龐暖已經趕赴陳城與黃歇匯合,十五萬趙軍聚集在壽陵附近伺機而動。燕王喜派遣將渠率十萬燕軍,出上穀走代郡正向趙軍靠攏。魏王出兵五萬於大梁集結等待和楚軍匯合。”
王翦:“嗬嗬,君侯說的對,我大秦用七十五萬兒郎備戰五十萬聯軍實在是太多了,也實在是太給他們麵子了。”
蒙驁:“君侯,末將看來函穀關這道防線根本用不著,不如再調十萬兒郎補充修魚,如何?”
白宣:“本君要的是五十萬聯軍有來無回!”
嘶,眾人倒吸一口冷氣,五十萬人一口吞掉?,那是五十萬士卒,不是五十萬隻雞,就算五十萬隻雞想一口吞掉也是挺費勁的,何況是五十萬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呢。白宣的氣魄就連一向豪邁的蒙驁都有些擔心了。
蒙驁:“君侯,飯要一口口的吃,即便我們能一口吞掉五十萬聯軍那也不可能一具滅了這五國,還是謹慎些好,咱們盡可能地多吞掉一些就是了。”
白宣:“若按尋常戰法一口吞掉五十萬大軍的確很難,這也就是為何本君設置了三道防線的原因所在,也是為何各位一直質疑為何修魚隻有十五萬兵力的原因所在。告訴您們,我的一線三十萬將士不是用來擋住聯軍的第一撥攻擊的,我就是要撤除第一道防線,讓聯軍大踏步進入大秦疆域。我也平原地勢開闊,他們能跑就讓他們使勁的跑,等到他們跑累了,就是我們聚而殲之的時候。當然,本君不會讓他們踏踏實實自由自在的跑,本君要讓他們來來回回的跑!”
王翦呼的站起身趴在地圖上,他仔細盯著地圖上白宣做過的標記擰眉細思,半晌之後王翦麵帶笑容站起身來說:“末將明白了,請君侯示下!”
蒙驁疑惑的問王翦:“你明白什麽了?”
就在這時,李信快步走了進來。
“啟稟君侯,蒙恬將軍已經到達預定地域,特派信使詢問君侯何時開始。”
蒙驁一聽這話立即恍然大悟,他一把攥住白宣的手說:“君侯,一直以來都是末將主戰,索然這回末將明白的晚了些,可是唯有末將的軍隊布置在一線,戰事迫在眉睫臨陣換將兵家大忌,請君侯準末將為全軍前驅!”
白宣:“蒙將軍若不是最後一刻明白過來,本君真的會換將。好吧,原本部署不予變動,蒙驁所部仍為全軍前驅,直接歸屬本君調遣。修魚方麵就交給王翦將軍。楊老將軍,函穀關幹係重大,就交給你了。”
楊端和站起身拍著胸脯吼到:“君侯且請放心,老夫就算死也不讓聯軍邁過函穀關半步!”
這場事關重大的軍事會議直到掌燈時分才告結束,白宣送走眾將之後有些疲憊的轉過身準備回大殿。
“阿宣,不要太辛苦了。”
紅綿和徐安來到白宣麵前,紅綿的話語中滿是關切。
白宣笑了笑說:“大戰在即,軍情瞬息萬變,不打起精神可不行啊。”
紅綿掏出一個錦緞包裹遞給白宣。
“這是她托我給你的。”
白宣:“誰?”
紅綿白了白宣一眼,徐安笑到:“還能有誰?”
白宣打開包裹一看就明白了,是煙蘿給他的。包裹裏還有一份竹簡,白宣打開一看頓時滿臉驚喜。
“煙蘿,煙蘿也有了?”
紅綿:“你自己做的事還不承認嗎?”
“承認,誰說不承認的。隻是,我想把煙蘿接回來。”
紅綿:“邯鄲曲校已經安排好了,煙蘿已經不在滄海閣中。放心,就算趙王想找煙蘿都找不到的。”
白宣:“紅姐、老徐,你們回九嵕山去,替我守好媛兒。”
紅綿:“好。”
徐安:“我還是留在家主身邊吧,畢竟我是趙國人。”
白宣嗬嗬一笑說到:“你在故意考驗我嗎?我可是用人不疑的,你陪著紅姐回去,一來你是白家宰要替我看管家業,二來北地三郡也需要你從中調度,那裏也不可輕視啊,別忘了你還監管冷鋒北地部呢,”
徐安抱住白宣的雙肩重重的個點了點頭,什麽話都不用說了,白宣和徐安之間有的就是信任和相互的支持,紅綿看著哥倆的樣子開心地笑了。
趙軍大營中軍大帳,副將司馬尚剛剛準備巡視軍營就有營門校尉來報,說是燕軍先鋒到了。司馬尚皺了皺眉頭說:“命他門就地紮營不得隨意走動,違令者斬!”
營門校尉領命而去,沒多久司馬尚就聽到趙軍大營門口吵吵鬧鬧,司馬尚催馬過去一看,隻見燕軍主將將渠騎在馬上正指著趙軍校尉大罵。
趙軍校尉當然不服,糾集部下圍著將渠和他的衛隊大罵不止。司馬尚催馬過來也不問緣由指著將渠吼到:“五國聯軍我家龐暖將軍為主將,趙軍為聯軍中軍,現在龐將軍正和春申君商議計策不在軍中,本將授命臨時統帶中軍,你來了也歸本將轄製。本將命你就地紮營,你難道不願!”
將渠本就不統一參加合縱攻秦,他被燕王喜逼著來到這裏心裏就夠憋屈的了,如今竟被司馬尚指著鼻子罵哪裏還忍得住。
“司馬尚,你是小人的得誌,既然瞧不上我們本將何必自討沒趣,我們走!”
說完之後將渠領著衛隊打馬而去,趙軍營門校尉有點擔心的問司馬尚:“將軍,這樣不妥吧?萬一他們回燕國了怎麽辦?”
司馬尚撇撇嘴說:“怕什麽,待本將給李牧將軍修書一封,叫他半路堵截,將渠敢回燕國就以破壞合縱之罪殺了他,將燕軍全部收編將來讓他們打頭陣!”
“將軍英明。”
大戰還沒開始,趙軍和燕軍之間就產生了裂隙。而此時的陳城內,黃歇和龐暖也在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