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前往諦經閣
在書院東側的齋進堂吃過午飯。寧天緣便起身前往諦經閣。諦經閣位於書院中央位置,中院普園的左側。
諦經閣的正西方位置,還聳立著一座七寶浮屠塔。據稱是靈隱山上的七寶華光浮屠的仿造之物。此塔由鬆山的花岩石塊砌壘而成,隻做象征之用。頂正好與諦經閣的高度相近,隻高出了一個塔頂尖柱,從東而望,沒有屋簷遮擋視線,便可以瞧見一個突兀的尖柱刺入穹頂之中。
此時,諦經閣的大門敞開,迎麵的神龕上,供奉這靈隱禪宗的至高神·珈藍神,珈藍神像,由黃石雕砌而成。黃石非瀾州所產,估計是從中州運送過來的。
一個老者正端坐的神龕前的蒲團之上,安神靜默。
寧天緣進門,站在老者的右側。“敢問長者如何稱呼?”
老者氣定神閑地睜開眼睛,也不看上天緣一眼,朝著珈藍神雙手合十,拜服。“你是今年的新生吧?”
雖然老者沒有正眼瞧上自己一眼,但寧天緣還是如是恭敬地回答,“正是,弟子寧天緣拜入風苑石君甯上師門下。”
“原來是石師侄的學生。”老者邊說,邊撐膝而立。
寧天緣一聽老者的話,心中也是明了老者的輩分,當下也是尊敬地鞠了一躬。
“原來是師叔公,徒孫有禮了。”
然此人乃是院長王長鬆的師弟,古長清。輩分比三苑主大了一分。自從王長鬆任萬鬆書院院長之職,便已留守諦經閣,看護典籍經書。
古長清打量了寧天緣一眼,詢問道,“如今非開閣通閱的時候。你此來,可有通行竹牘?”
“有。師叔公請看。”寧天緣拿出了石君甯給自己的那枚竹牌。
“哦,你已經成了石師侄的關門弟子了嗎?”古長清見寧天緣拿出了石君甯的風苑竹牘,而非三苑通用的竹牘,當下好奇問之。
“還未正式拜禮。”寧天緣道。
“若是他,倒是也能理解了。他總是這般不按規矩禮數行事定然要院長師兄好好管教一番。”
寧天緣聽了,也隻在一旁淺嚐輒止地陪笑之。
“你這次來,想借閱哪方麵的典籍?”古長清領著寧天緣往神龕後的內堂走去。
“藥典,還有這鬆山的草木雜記等書。”寧天緣想了想,又補充道,“我想了解一下靈藥仙草的知識。”
“你也是一個‘奇人’呢。難怪石師侄會收你了。”古長清聽了寧天緣所要借閱的書,停下腳步,念叨了一句。
進了內堂。寧天緣便率先見到了內堂的西側顯著位置,空出了一塊地方,供奉著一尊真人大小的金身人像。“這裏為何會有一尊金像?”
金身人像,是一位老者模樣,無須無發,慈眉善目,一手拈菩提葉,一手結印,祥和端坐。
“那是尊者像。”古長清道,“萬鬆書院,雖然是書院,卻源自禪宗,乃是禪宗的外宗之地。普世傳道之所。這個你知道嗎?”
“徒孫明白。徒孫的父親,也是書院弟子,後得顯宗玄涅上人點撥,拜入其門下、父親從小便與我說起過書院之事。”
“哦。你父親是何人?”古長清繼而問道。
“父親,寧梵。”寧天緣言簡答之。
“寧、梵?”古長清,低語深吟,在努力回憶過往,探尋記憶中的人。
久久,才回應明悟過來,深聲道,“啊,原來是那小子。”
“隻是父親很少提到顯宗的事情。所以關於這尊者的事情,也是說不上來。”
“如此也怪不得你。”
古長清麵露自豪的說道,“此乃葉菩提尊者像。諦經閣共有四層,每層供奉一尊尊者金身像。用以庇佑諦經閣。”
寧天緣似乎察覺了什麽,“感覺到這金身似乎還蘊含著一股氣息。雖然我上不上來。但是仿佛和在空明閣開門時候吹出來的‘門風’類似,讓人第一次接觸有一種心神浸染之感。”
頓覺得骨肉清酥,可使萎奄意態在這氣漪中悄然自解,精神一振。好像有一陣金風拂麵,此風不是東西南北風,也不是和熏金朔風,也不是那竹柳鬆槐風,帶著一股腐敗萌新的交疊之氣,仿佛從天門吹入,直達六腑,在真氣丹田回溯,隨後直通九竅而貫出。
古長清見寧天緣能夠感受到此處已經被可以鎮壓下來的本源真氣,露出讚賞的神色,“嗬嗬,這是真善忍本源真氣。與那空明閣的無量本源真氣尚屬於同源。”
“什麽叫做真善忍本源真氣。與那無量本源真氣又有何區分?”寧天緣順勢而問。
“本源真氣,始於天地,源於修者。乃是眾修者同修一法,同持一信,同證一道,憑借真元二境之感,道意信存,而使真氣留存於外,滯而不散之氣。無量者,不可數也。如那空明閣的無量本源真氣,隻要香火不斷,信仰虔誠不止,便可源源不斷的產生,故而稱作無量本源真氣。”古長清便簡單為之解惑。
寧天緣聽的雖然未嚐體驗,但是也從古長清的話中明白一二,受此函授,連連點頭。
“而這真善忍本源真氣可為更加之廣大。真者,氣存於體。善者,氣存於心。忍者,氣存於意。也就是說,凡身可觸之真氣,心可知之善氣,神可意之忍氣,皆屬同源,可歸一處,三者名異,而殊途同歸。所以稱作真善忍本源真氣。”
寧天緣聽這“真善忍本源真氣”,聽的是雲裏霧裏。這真者,尚且可以體會,那這善、忍二氣,卻是暫且不明。腦海中也是模棱兩可,不可名狀,不得其要。
“我觀你修為不高,對著真善忍本源真氣自然不可一下子領悟。等你到了神會境窺涅的時候,自然會從中體悟的。”古長清在一幫安慰道。“不說這個了,你隨我上樓。藥類典籍存放在二層。”
當見到獸頭人身正襟危坐的明眸尊者的時候,不由地覺得眼熟至極。“我外宗,共有四位尊者。這便是明眸尊者。”
“這個是明眸尊者。好眼熟啊。”尊者裸露著右肩,法衣披掛。雙目晃金,不怒自威。額上大角鋥亮無比,無需燈火陽光相照。
古長清見他看的出神,出言詢問,“你識得他?”
“好像在哪裏見過。”寧天緣道。
“他在空明閣三試的時候出現過。你應該是在那時候見得他的吧。”
“沒有映象,許是在那時候吧,可惜那天我中了業火心燈的業火心障,昏過去了。有些事全然記得不清楚了。”
“自是石師侄做的準備不夠充分,用了業火心燈來測試新生,自然免不了出岔子。”
“業火心燈如此厲害嗎?”寧天緣好奇道。
“我這把年紀了也未曾見識過業火心燈有多少大能威力。自稱我生活在書院之中,業火心燈便存放在空明閣中,用來幫助門下弟子突破神會境,晉境之用。”
聽得古長清對“業火心燈”的一番解釋,寧天緣便又將話題拉回了“尊者”上,“那另外兩位尊者是何名號?”
“供奉與三層的是龍象尊者。供奉與四層的是靈妙光尊者。”古長清最後說了一下兩位尊者的名號,便讓寧天緣一個人留在這裏翻閱典籍,“好了,藥典就在左手邊第四個書架上。你就自己在這裏參詳吧。如聽到犍槌擊木聲響起,便不可再次滯留。隔天,你持此竹牘,可以再來。明白了嗎?”
“天緣明白。暫送師叔公。”天緣如今還不知道,他持有的風苑竹牘乃是石君甯所持有,和其他二苑,共有三枚。由苑主持有,凡各持有此竹牘便可多次去諦經閣借閱,有時候苑主對自己苑門內的弟子有所照拂,也有下借此竹牘,供弟子在諦經閣借閱經書典籍,參悟經要,頓悟修為。
然而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一般都是給自己苑門內的弟子使用三苑通用的竹牘即可,而此通用竹牘也有定數,每次入諦經閣借閱,便需一枚竹牘,不可重複使用。
古長清對於寧天緣的很是滿意,點了點頭,緩步離去。
寧天緣來到書架前,在一堆古簡皮書中翻找。尋來尋去,倒是找到了一本與蓮花名字相近的書——《妙法蓮華抄》。從此術中開篇記載,此手抄中說,蓮花者,寶光也。乃‘成釋神之妙身’。說禪宗珈藍神,化作釋尊第一世降生,為一古國王子,在蓮花中道證釋法,遂成神格。言:“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有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隨後居5000年而離世,循善根福德本源而輪狀因緣,業障雖所阻,不無魔果。
寧天緣還未往下看去,心中不由地歎道,“啊。好厲害啊。可是.……這和我也有什麽幹係?”
隨即便不看下文,直接往下翻頁。
然後看到一篇名為“蓮華淨土界”。此篇中說,蓮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諸多花本都柔軟、乾淨、充滿香氣之性。春夏秋冬,四季輪轉,花落花開,花朵具有謝而又發的生命力,隻是蓮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蓮花則在開花同時,結實的蓮蓬已具。
此乃“華實齊生”,暗合禪宗過去、現在、未來之說。
釋說平等,不論過去、現在、未來,天地、萬物、時空,方位大小多少,人與人,如此如彼,窮富貴賤皆是生死平等,即:新生時平等,往生時亦平等。蓮華淨土便是過去、現在、未來三者之合界。具有非時非空相貌的大蓮花所化,往者,獨享“福報”,成為淨土中的一朵蓮花。故而被禪宗所推崇。
寧天緣看完此篇,心中不由思緒起伏,自己若是證得珈藍神的道,是不是也會變成蓮華淨土中的一朵蓮花呢?